常常听许多患者朋友说,注射用甲磺酸加贝酯的疗效非常显著,而且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那么注射用甲磺酸加贝酯是治疗什么的呢?
注射用甲磺酸加贝酯是用于急性轻型(水肿型)胰腺炎的治疗,也可用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辅助治疗。
水肿性胰腺炎中,不仅有恶心,还常呕吐1~3次不等;在出血性胰腺炎时,则呕吐剧烈或为持续性频频干呕。可有发热,黄疸等。发热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多一致。水肿性胰腺炎,可不发热或仅有轻度发热;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则可出现高热,若发热不退,则可能有并发症出现,如胰腺脓肿等。黄疸的发生,可能为并发胆道疾病或为肿大的胰头压迫胆总管所致。
而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则是比较多平卧或侧位,但喜静卧。在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可有血压下降,脉搏及呼吸加快,甚至出现休克。在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时,可以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腹部多平坦,但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可因肠麻痹而出现腹胀,并发胰腺囊肿或脓肿时,可有局限性隆起。压痛、反跳痛与肌紧张可因病变程度和部位不同而各异。也常在上腹部发现肿块。肠胀气时,叩诊呈鼓音,若腹腔有渗液时,则叩诊呈浊音,并可测出移动性浊音。肠麻痹时,可呈“安静腹”。
因此说,治疗胰腺炎使用注射用甲磺酸加贝酯是有效的途径,而且加贝酯是一种非肽类蛋白酶的抑制剂,可抑制胰蛋白酶、激肽释放酶、纤维蛋白溶酶、凝血酶等蛋白酶的活性,从而制止这些酶所造成的病理生理变化。在动物实验性急性胰腺炎,可抑制活化的胰蛋白酶,减轻胰腺损伤,同时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和尿素氮升高情况也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