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是我国十二生肖之一,作为一种常见的动物,关于兔的故事和俗谚真的是数不胜数。从“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这种儿歌,到“狡兔三窟”“兔死狐悲”“白兔赤乌”这样的成语,人们的生活和语言和兔这种小动物有了很密切的联系。人们一般都将兔看作是弱小、机灵、可爱的代表。兔子善于跳跃,跑得很快,不但肉可以吃,毛也可以纺线、做毛笔,整个毛皮还能够用来做衣服。
兔子品种众多,从体型上分,可分为大型兔、中型兔和小型兔。从种类上分有40多种,主要有四大类,包括食用兔、毛用兔、实验兔和宠物兔。我们一般食用的兔肉,多是食用兔类的肉制品。
兔肉质地鲜嫩,肉中几乎没有筋络,所以非常利于食用。从营养价值上来说,兔肉中富含丰富B族维生素,尤其是烟酸,也就是维生素B3的含量很高。维生素B3不但能促使其他营养元素的转化与合成,而且能使肌肤细嫩光滑,所以兔肉有着“美容肉”的盛誉。兔肉蛋白质丰富,富含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的八种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含量高,它能保证人体正常发育,所以兔肉也是很好的“保健肉”。同时兔肉的脂肪含量少,胆固醇含量低于其他肉类,所以兔肉又被称为“荤中之素”。除此之外,兔肉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能够健脑补脑,很适合学生和脑力工作者食用。
从中医保健的角度来说,兔肉味甘、性凉,入肝、脾、大肠经,具有补中益气、凉血解毒、清热止渴等作用。所以古医书中记载,如果有人消渴瘦弱,那么就用兔子煮汤,渴时就喝。而且小孩出了痘子,也可以用兔肉来做食疗保健。除兔肉之外,兔肝、兔脑甚至兔尿,都有一定的药性。所以,我们不妨编个顺口溜来赞美一下兔子:虽然兔子只吃草,但是全身都是宝。
苏东坡曾赞美兔肉说:“兔处处有之,为食品之上味。”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食用兔肉的传统,做法也是多种多样,烧、炒、炖、煮样样皆可,还能下火锅。既然兔肉做法如此丰富,而营养价值又很高,怎么做才好吃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两种兔肉的吃法,不但能够强身健体,而且滋味鲜美。
大枣炖兔肉
原料:大枣60克,兔肉250克,料酒、葱花、姜末、盐、味精、五香粉、香油各适量。
制法与用法:
1.大枣洗净去核,兔肉洗净,入沸水焯透,捞出,清水过凉后,切成小块。
2.与大枣同放砂锅内,加清水,大火煮沸,加入料酒,改小火炖约40分钟。
3.待兔肉酥烂,加入葱花、姜末、盐、味精、五香粉、再煮至沸腾,淋入香油即成。
4.吃兔肉、大枣,饮汤汁。
功效:本品富含保健的兔肉和补铁补血的大枣,可以补气血,恢复体力,适于乳腺癌术后气血两虚、神疲乏力、精神不振等病人食用,正常人食用也可强身健体。
健康提示:兔肉性偏寒凉,脾虚胃寒的人不要食用兔肉。
党参兔肉汤
原料:党参15克,延胡索12克,茯苓10克,鸡内金10克,兔肉20克。
制法与用法:
1.将延胡索、茯苓、鸡内金用纱布包好,兔肉洗净切块,与药袋、党参一起放入砂锅中。
2.加水文火炖煮至肉熟烂。
3.去药袋,加调料可成。饮汤吃肉。
功效:本品健脾益气,消积化瘀,对慢性胰腺炎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健康提示:兔肉的饮食禁忌有很多,兔肉不可与橘子、芥末、鸡蛋、鸡心、鸡肝、姜、芹菜和小白菜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