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如何护理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方法一般护理
连续便血和腹泻时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便后温水坐浴或肛门热敷,改善局部循环。并局部涂擦抗生素软膏。
2.需行药物保留灌肠时,宜在晚睡前执行,先嘱患者爿dat便,取方叙b啦,行低压盐水灌肠。
3.轻者适当休息,指导患者晚间安然入眠,重视午睡;重型患者应卧床休息,以减轻肠蠕动和肠痉挛。
4.忌情绪剧烈波动。人激怒时,结肠粘膜充血、出血、痉挛、收缩,—分泌物增多。情绪紧张和精神创伤时,由于高级神经系统的机能紊乱,致使胃肠道及其血管的平滑肌痉挛收缩,组织缺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从而形成结肠粘膜的炎症、糜烂及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几乎都有情绪紧张或过分敏感,精神创伤常为本病起并复发及恶化的原因。
5.忌过度劳累。在过度劳累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寒冷、细菌等因素侵袭而加重病情。
6.忌寄生虫病延误治疗。若体内蛔虫过多可引起消化不良。肠道功能紊乱、刺激肠粘膜引起肠道炎症,可使本病发作或加重。蛲虫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也可结聚成团,刺激肠道,引起肠道充血、水肿、糜烂,或伴发腹痛等发为直肠结肠炎。
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怎么引起的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至今仍不明。虽有多种学说,但目前还没有肯定的结论。细菌的原因已经排除,病毒的原因也不象,因为疾病不会传染,病毒颗粒也未能证实。克隆病患者血清溶酶体升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则为正常。
1、基因因素:可能具有一定地位,因为白人中犹太人为非犹太人的2~4倍,而非白人比白人约少50%,最近Gilat等对特拉维也夫的犹太人的研究中报道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为3.8/10万,而丹麦哥本哈根为7.3/10万,英国牛津7.3/10万和美国明尼苏达州7.2/10万。此外,女性与男性比例也仅0.8而其他报道为1.3。显然地理上和种族上的差异影响本疾病的发生。
2、心理因素:在疾病恶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现在已明确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配对对照病例相比并无异常的诱因。再者,原来存在的病态精神如抑郁或社会距离在结肠切除术后明显改善。
有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许多病人血中具有对正常结肠上皮与特异的肠细菌脂多糖抗原起交叉反应的抗体。再者,淋巴细胞经结肠炎病员的血清培养可变为对结肠上皮有细胞毒性。此外在结肠炎病人的T和B淋巴细胞群中发现有改变。但以后认识到这些异常并非疾病发生所必须,而是疾病活动的结果。事实上,Brandtzueg等清楚地证明并非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残留腺体中组织水平免疫球蛋白活动有缺陷,IgA运输正常,而IgG免疫细胞反应为对照病员的5倍。因此,有可能IgG在疾病的慢性过程中具有作用,但与疾病发生则无关。
总之,目前认为炎性肠道疾病的发病是外源物质引起宿主反应,基因和免疫影响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一见解,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与克隆病是一个疾病过程的不同表现。由于宿主对外源性物质的抗原发生过敏,一旦肠的免疫启动建立——或许这种启动是建立在婴儿期微生物克隆化时期——任何增加粘膜对这些抗原渗透性的伤害,都可能诱发肠壁的炎症性反应。抗原的类型和其他一些因素决定着炎症过程的性质,即发生克隆病或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个局限在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疾病。这与结肠克隆病的肠壁内炎症性变化有鲜明区别,后者在肉芽肿样炎性过程中肠壁各层均受累。但溃疡性结肠炎时所见的病理变化是非特异性的,也可在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和淋菌性结肠炎中见到。
病变开始时为粘膜基底Lieberkülin隐窝有圆细胞和中性多核细胞浸润,形成隐窝脓肿,光镜下可见覆盖的上皮细胞染色过浅和空泡形成。电镜中可见线粒体肿胀,细胞间隙增宽以及内浆网质增宽。随着病变进展,隐窝脓肿联合和覆盖上皮脱落,形成溃疡。溃疡邻近则有相对正常的粘膜,但有水肿,成为自肉样外貌,在相邻的溃疡间变得很孤立。溃疡区被胶原和肉芽组织放纵地生长所占领,并深入溃疡,但罕有穿透肌层者。在暴发型溃疡性结肠炎和中毒性巨结肠时,这些病变可穿透整个肠壁,导致穿孔。所幸,这种类型的病变不多见,分别占15%和3%。病理变化为临床表现提供了清楚的解释。几乎每天有20次以上的血便。因为肠壁光剥、明显变形的粘膜已不能吸收水和钠,每一次肠蠕动都将从暴露的肉芽组织面上挤出大量血液。早期X线表现为结肠袋消失是粘膜肌层麻痹之故,钡灌肠中结肠短缩和僵直呈烟囱管状则是反复损伤后瘢痕形成的结果。
大多溃疡性结肠炎都累及直肠,但如病变局限在直肠则可称为溃疡性直肠炎。现在还不知道为什么有些病例的病变仅局限在直肠,而另一些则整个结肠受累。多数炎症向近端扩展,侵犯左侧结肠,约有1/3患者整个结肠受累,称为全结肠炎。在10%的全结肠炎患者中末端数厘米回肠也有溃疡,称为反液压性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时病变区域都是相邻的,罕有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决定疾病严重性和病期的因素还不清楚,可能这些因素与免疫紊乱的范围有关。有证据表明前列腺素可能在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具有重要地位,遗憾的是还没有关于对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消炎痛有良好效应的报道。
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的最初表现可有许多形式,血性腹泻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其他症状依次有腹痛,便血,体重减轻,里急后重,呕吐等,偶尔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肝功能障碍和皮肤病变,发热则相对是一个不常见的征象,在大多数病人中本病表现为慢性,低恶性,在少数病人(约占15%)中呈急性,灾难性暴发的过程,这些病人表现为频繁血性粪便,可多达30次/d,和高热,腹痛,因此,本病的临床表现谱极广,从轻度腹泻性疾病至暴发性,短期内威胁生命的结局,需立即进行治疗。
体征与病期和临床表现直接相关,病员往往有体重减轻和面色苍白,在疾病活动期腹部检查时结肠部位常有触痛,可能有急腹症征象伴发热和肠鸣音减少,在急性发作或暴发型病例尤为明显,中毒性巨结肠时可有腹胀,发热和急腹症征象,由于频繁腹泻,肛周皮肤可有擦伤,剥脱,还可发生肛周炎症如肛裂或肛瘘,虽然后者在Crohn病中更为常见,直肠指检总是疼痛的,在有肛周炎症的病例指检应轻柔,皮肤,粘膜,舌,关节和眼部的检查极为重要,因为如这些部位有病变存在,那么腹泻的原因可能就是溃疡性结肠炎。
四、溃疡性结肠炎常用药大盘点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由于腹泻、营养吸收不良、贫血等原因影响全身的健康。由于它有反复发作的特性,常常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着患者朋友们日常的学习与工作。因此日常吃药对于这个疾病的改善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常用药。
(1)磺胺类:40年***始用磺胺药治疗本病,其中以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效果最佳。口服后易在肠内分解为磺胺吡啶及5-氨基水杨酸,对结肠壁组织有亲合力,起到消炎作用。常用于轻、中型病人。始量为0。5g,每日4次,口服。每隔2~3天增加1g,直到获得疗效。每日总量3~6g,个别可达8g。病情稳定,维持量为1。5~2g/日,持续4周以上,后隔3~5 日减量1次,直到每天服用1~2g为止,至少持续1年。然后考虑停药,以降低复发率。对停药后易复发者,可选最小剂量长期维持治疗。有效率在80%以上。其副作用常有恶心呕吐、头痛、全身不适。或引起白细胞减少、关节痛、皮疹、蛋白尿等。尤其是服用每日超过4g 以上者,副作用明显。其他如琥珀酰磺胺噻唑、肽酰磺胺噻唑及复方新诺明等也可选用。
(2)抗生素:尤对急性暴发型及中毒作结肠扩张者采用抗生素治疗,用前应做细菌培养。如青霉素类、氯霉素、可林达要素、妥布霉素、新型头孢霉素和先锋霉素均可酌情选用。不宜口服以避免胃肠道刺激症状。
(3)灭滴灵:每日1200mg,分3~4次口服,3~6个月为一疗程,目前尚未有严重副作用的报道。病程越短疗效越佳,病程在一年以上者,有效率在60%~70%。
(4)激素治疗:包括糖皮质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本类药物能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缓解毒性症状,近期疗效较好,有效率达90%。另外激素可增加食欲,改善病人情绪。如小剂量强的松15mg,可明显减少复发率。并发腹膜炎或腹腔内脓肿形成者不宜应用。
①口服皮质激素:病情活动期且病变广泛者,强的松每日40~60mg,分3~4次口服。病情稳定逐渐减量,每日10~15mg,持续半年后停药。在减量过程中或停药后,给以柳酸偶氮磺胺吡啶,以防停药后或减量过程中病情复发。
②局部给药:病变只限于乙状结肠直肠者,可选:含氢化可的松10mg的肛门栓剂,每日2~ 3次;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0~100mg或强的松龙20~40mg溶于50~100ml液体中,每日1~2次,保留灌肠,同时加用SASP及适量的普鲁卡因或中药煎剂,10~15天为一疗程。灌肠后嘱病人平卧位或俯卧位,左、右、侧位等各15~20分钟,以利药后均匀分布粘膜面上。
③静脉用药:如暴发型、严重活动型及口服无效者多采用。氢化可的松200~300mg或半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200~300mg,或α-1-磷酸强的松龙40~60mg,10~14天为一疗程。病情稳定后改口服剂,强的松60mg/日口服。
(5)免疫抑制剂:适用于病情较重,病变范围较广者。考虑选用硫唑嘌呤,6?mp、CTX等。6 -巯基嘌呤1。5mg/kg,分次口服;硫唑嘌呤每日1。5~2。5mg/kg,分次口服,疗程约1年。其疗效至今不明确,本类药物毒性大,副作用多,尤其对骨髓造血功能影响大,在用药中应定期复查骨髓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