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两袖清风典故内容

两袖清风典故内容

2022-06-04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1、两袖清风典故的主人公是于谦。

2、两袖清风(拼音:liǎng xiù qīng fē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两袖清风原指两袖迎风而起,飘飘扬扬的姿态。后多用于比喻做官的时候非常清廉,除衣袖中的清风之外,别无所有。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3、故事内容: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浙江钱塘人,二十四岁中进士,不久做了监察御史。他同情百姓疾苦,在任期间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明宣宗很赏识他。于谦被破格提升为河南、山西巡抚后,衣食住行仍很俭朴。

明英宗九岁即位,宦官王振专权。他以权谋私,是一个贪得无厌的贪官。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并作诗一首:“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绢帕、蘑菇、线香都是他任职之地的特产。于谦在诗中说,这类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只因官吏征调搜刮,反而成了百姓的祸殃了。他在诗中表明自己的态度:我进京什么也不带,只有两袖清风朝见天子。诗中的闾阎是里弄、胡同的意思,引申为民间、老百姓。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