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合浦珠还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

合浦珠还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合浦珠还的汉语大词典是:《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踰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后以“合浦珠还”比喻人去复归或物归旧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错囊充牣,而合浦珠还,君幸足矣,穷问何为?”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八:“看今朝合浦果珠还,真无价。”亦作“合浦还珠”。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今分一颗与你带去,我自留一颗,以寓合浦还珠之意。”《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合浦还珠自有时,惊危目下且安之。”。

合浦珠还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合浦珠还详细内容】

⒈《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穀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採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於交阯郡界。於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於道。引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踰岁,去珠復还,百姓皆反其业。”后以“合浦珠还”比喻人去复归或物归旧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错囊充牣,而合浦珠还,君幸足矣,穷问何为?”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八:“看今朝合浦果珠还,真无价。”亦作“合浦还珠”。明沉鲸《双珠记·母子分珠》:“今分一颗与你带去,我自留一颗,以寓合浦还珠之意。”《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合浦还珠自有时,惊危目下且安之。”

二、典故

东汉时,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那里产的珍珠又圆又大,色泽纯正,一直誉满海内外,人们称它为“合浦珠”。当地百姓都以采珠为生,以此向邻郡交趾换取粮食。采珠的收益很高,一些官吏就乘机贪赃枉法,巧立名目盘剥珠民。为了捞到更多的油水,他们不顾珠蚌的生长规律,一味地叫珠民去捕捞。结果,珠蚌逐渐迁移到邻近的交趾郡内,在合浦能捕捞到的越来越少了。合浦沿海的渔民向来靠采珠为生,很少有人种植稻米。采珠多,收入高,买粮食花些钱不在乎。如今产珠少,收入大量减少,渔民们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不少人因此而饿死。汉顺帝刘保继位后,派了一个名叫孟尝的人当合浦太守。孟尝到任后,很快找出了当地渔民没有饭吃的原因;下令革除弊端,废除盘剥的非法规定,并不准渔民滥捕乱采,以便保护珠蚌的资源。不到一年,珠蚌又繁衍起来,合浦又成了盛产珍珠的地方。

三、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四、其他释义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五、关于合浦珠还的成语

合浦还珠  还珠合浦  合浦珠还  珠还合浦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樵村渔浦  

六、关于合浦珠还的造句

1、他遭窃的东西在数日内悉数合浦珠还,使他不得不佩服警方的办案能力。

2、他丢了几十年的古董,在锲而不舍地追寻下如今终于合浦珠还,欣慰之情,不言而喻。

3、合浦珠还,寅旋斗柄,两制生辉日月妍。英旗偃,看荆花盛放,举国腾欢。

4、我当时虽失的一件无足重轻的东西,究竟能够合浦珠还,我心里总觉喜欢得很。

5、找到走失多年的孩子,赵先生为了庆祝合浦珠还,大摆筵席请客。

6、他的爱车已经失窃半年,如今即使合浦珠还,恐怕早已面目全非。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合浦珠还的详细信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