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头鲸:别名北大西洋露脊鲸,为鲸目、露脊鲸科、真露脊鲸属哺乳动物,原产于大西洋北部海域,包括加拿大、美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德国、比利时、格陵兰和冰岛等地周边海域。1776年命名。冬季至南方繁殖,夏季游回北方。南下时,有的经过鄂霍次克海、日本海进入我国黄海、东海等海域,夏季离开北上。目前数量已经十分稀少,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我国2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洋冷温性稀有须鲸。
行动缓慢,性情温顺,较容易被捕获,是最早被大规模猎捕的鲸类之一,目前是世界上有灭绝危险的6种鲸鱼一。下颌的两侧各有一列如同拳头大小的瘤状突起,每个突起上面都生有一根感觉毛,所以得名。
科目分类:鲸目;生存环境:海洋;颜色分类:白色_黑色;性情分类:野性;最大体型:1600cm;毛型长度:无毛;寿命年限:70年;适宜温度:22℃±4℃;食物饲料:浮游生物
瘤头鲸形态特征:
体长可达16m,重50-70t。体色蓝黑色或黑色。其上颌细长向下弯曲呈拱状,下颌两侧向上突出。上颌前端顶部有一个较大的椭圆形角质瘤,在呼吸孔前方及上下颌两侧也各生有一列较小的角质瘤。体腹面平滑无褶沟。北大西洋露脊鲸的头部长度约为体长1/4。鲸须狭长而柔软。具有形状奇特的角质瘤,俗称“帽子”,其形状不规则,是由表皮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最大的瘤位于上颌的前端,次大的位于下颌前端的两侧以及喷气孔之后。
瘤头鲸生活习性:
通常单独或2-3头结群,游速缓慢,洄游时速4-6km/h,逃跑时也仅9km/h。游泳时通常每分钟呼吸2-3次,呼气时喷起的雾柱呈两支,高达4-6米。经过数次较浅的潜水后,就会有一次持续10-20分钟的深潜水,但深度不超过50m。
瘤头鲸饲养方法:
食性较窄,主要以甲壳动物中的挠足类中的小型浮游甲壳动物和小型软体动物为食,主要有蜇镖蚤类、长腹剑蚤类、桶状蚤类,还会食用磷虾幼虫,偶尔也会食用其他成群的浮游生物幼虫。摄食的时候张开大嘴,将海水连同食物一起吞入口中,然后将嘴微闭,用舌将海水从长须之间挤压出去,滤下的食物再用舌卷而食之。因为它的咽部的宽度只有6-7cm,所以吞入口中的大型鱼类就不能咽进腹内,只好再吐出来。
瘤头鲸雌雄分辨:
性成熟体长,雄鲸14-15m,雌鲸13-15m。
瘤头鲸繁殖方式:
通常2-4月交配,雌鲸孕期约为12个月,3-6年繁殖一次,每胎产1仔。新生幼鲸4-4.6m,重约1400kg。离乳时体长达10m左右。雌鲸每两年或更多时间产仔一次。性成熟时的体长,雌鲸为16m,雄鲸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