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獭:别名滑獭_咸水獭_短毛獭_印度水獭,为食肉目、鼬科、江獭属哺乳动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中国(云南、广东等地)、孟加拉、不丹、文莱、柬埔寨、印度、印尼、伊拉克、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越南。野生于江河沿岸、海边岩洞。1826年命名。随鱼群的多寡而迁移,鱼类缺乏时,则转移到鱼、蟹丰富的地区。夏季到较远的深海,冬季回到近岸浅海区。2015年IUC列为易危,我国2级保护野生动。
与水獭形态相似,但体型稍大,重可达十多公斤。性情凶猛,獭群活动的地方,若遇难獭发出呼叫声,群獭即闻声而到,尤其幼獭的哀叫,更能招来群獭。以鱼和蟹为主食,兼捕水禽如野鸭、海鸥和鹤类。群獭围猎海鱼时,鼻孔发出“咕-咕”的响声。
科目分类:鼬科;生存环境:湿地;颜色分类:褐色_棕色;性情分类:凶猛;最大体型:80cm;毛型长度:中等;寿命年限:20年;适宜温度:18℃±8℃;食物饲料:杂食
江獭形态特征:
体长60-80cm,头大,耳短小而圆。尾长约为体长一半,尾形甚扁阔。四肢粗短,趾间全蹼,爪小。江獭体背毛颜色较深,为浅黑褐色。腹部毛色较浅,暗褐色,但背面与腹面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耳朵边缘灰白色,其余与体色相同。两颊、颈侧和颏喉部针毛白色或灰白色,绒毛浅灰褐色。四肢毛色稍显棕黄色调。
江獭生活习性:
以晚间活动为主,黄昏出动,清晨后找地方藏身。但在天气骤变时,日间也有成群出没,表现不安,并发出尖长的呼叫声。通常没有固定住所,巢穴没有草木等杂物作铺垫。有一定的活动地域,巡回活动时间视活动范围的大小而不同,4、5天以至半月往返一次。有些则较长期留在离海岸较远的孤岛上。喜集群活动,常几头甚至十多头一起活动。
江獭饲养方法:
天气温暖或风平浪静,在水中活动的时间较长,少到岸边栖息。天气寒冷,风浪大时则在岸边捕食小鱼、蟹和水禽。有在沙滩上“挂爪”的习性,爪痕深浅不一,但并没有在沙中埋藏粪便的习惯。经常活动的地方,海滩上必有獭打滚留下的痕迹,也有进出淡水坑“洗澡”的足印。人们认为这是獭捕鱼饱食后到岸上休息前的习惯。其目的是冲去身上的咸水,使皮毛干爽。人工饲养下能活20年。
江獭繁殖方式:
幼仔3年达到性成熟。季节性繁殖。8-9月交配,10-2月生产,食物充足时全年都能繁殖。妊娠期60-63天。每胎生产1-5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