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即将来到冬天,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应该怎样保养身体?
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应该注意什么。避免清晨运动和剧烈运动。冬天,室内外温差大,一些老年人喜欢晨练,甚至在4、5点钟出门锻炼。此时室外温度较低,心脑血管受到寒冷刺激而剧烈收缩,使得原本就很高的血压上升得更快,从而增加了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
低温会导致心跳加速,血管收缩,从而增加血压,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会大大增加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概率。一项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10°C,患心脏病的风险就会增加7%。由于城市室外温度的变化,尤其是有空调和暖气的房间变为室外,或室外进入有空调和供暖的房间,容易引起血压波动,这在老年人中更为明显。血压的变化也会使心脏紧张,导致血管硬化。
日常注意“保暖御寒”。冬季寒冷,首先要避免寒冷刺激,尤其是当寒潮来袭,气温骤降时,我们要注意及时添加衣物。当心脏和血管寒冷时,容易发生收缩和痉挛,导致心脏和血管供血不足,进而诱发心肌梗死或脑梗等意外疾病。因此,我们应该注意防寒保暖。此外,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不宜用冷水洗脸和洗衣,以免寒冷刺激导致血压升高。
情绪稳定避免冲动。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大禁忌,冠心病、高血压等患者应特别放松心态,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失眠、焦虑等,这些因素可使脂质代谢紊乱,增加患病风险。此外,老年人不长时间打麻将、下棋,避免久坐,并保持冷静,尽量少生气。天气寒冷时,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血压,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在家规范用药,按时到医院进行体检,及时干预早期症状。一旦出现明显的异常症状,立即就医。
心血管的病人,在冬天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心血管的病人,在冬天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冬天老年人的消耗会很多,如果运动量过大的话会消耗太多的能量,加重心脏的负担,所以说老年人在冬天运动一定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可以做一些动作轻柔的动作,比如说打打太极、慢走、散步等等,当然,广场舞也是比较不错的一种。
a
1、忌着凉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因为寒冷常常引起老人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加重心脏负荷。
对策:血管不好的老人外出要随时注意保暖。
2、忌外出过早
冬季清晨,是室外温度最低时间段,外出易引起来感冒咳嗽,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太阳没出来之前,空气的氧含量过低,外出锻炼,会造成血液供氧不足,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对策:冬季老年人最好选择上午10点后,太阳出来了到室外活动。
3、忌蒙头睡觉
b
冬季很多老人怕冷,就会蒙头睡觉,但蒙头睡觉会使被窝内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等增多,使正常呼吸受到影响,甚至造成窒息,或诱发心血管病。
冬天大家在洗澡的时候通常温度是很高的,其实这并不建议,如果老年人使用过热的水来洗澡那么对于身体来说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另外,洗澡的时候也是不适宜过长的,时间一长,水温过高浴室里面的水蒸气就会过多,导致缺氧,老年人非常容易因为氧气不足引起心脑血血疾病的发作,所以说冬天洗澡尽量控制在十几分钟左右。
c
心脑血管病人冬天应该怎样护理好自己的相关介绍您应该了解了,高血压患者朋友冬天是很危险的,如果没有做好护理那么会引发很多的疾病,大多数的脑梗都是因为高血压引起民的,心肌梗死也和高血压有一定的关系,冬天也要控制好血压,保持平和的心态,而且要天天吃降压药,不要随意换药,最好多吃一些有利于稳定血压的食物,这样就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机会。
冬天北方太冷了,心脑血管病人该如何安全过冬?
1.清晨起床慢半拍
寒冬季节,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比其他季节高2至3倍,而每天上午6点~10点又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时间。人在夜间睡眠时,身体各系统处于半休眠状态,早上醒来后,心跳增快,血压迅速升高,这时候如果猛然起来,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所以清晨醒后,最好在床上“赖床”一小会儿,静卧几分钟,让人体有个适应过程。同时也尽量不要过早外出锻炼身体,以免出现意外。
2. 摈弃各种不良习惯
心血管病人应该养成有规律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久坐、抽烟、酗酒、熬夜这些不良习惯是心血管病的大忌。尤其是吸烟,它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3.饮食需注意忌口。
a.饮食宜荤素搭配
食物尽量多样性,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做到营养均衡。切忌跟风盲目进补,因为油腻、高热量、高脂、高胆固醇和高糖食品容易导致肥胖,特别腹部脂肪堆积,是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
b. 低盐饮食以及限酒
高盐饮食是医学界公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心力衰竭等密切相关。我国的高血压患者有2.7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盐敏感患者,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健康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高血压患者则要求最好不超过5克。特别要注意火锅、腌肉、腊肠、酸菜、酱油等这些食品当中的“盐”。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是心血管病大忌。
c. 如何喝水的问题
因为冬季出汗少,很多患者喝水减少,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引起血栓形成。每天要适当的补充水分,每天7、8杯水(1500ml--1700ml),其中有三个喝水的时间比较关键:早晨起床一杯水,下午2、3点一杯水,晚上睡前一杯水,当然睡前不要喝太多,以免影响睡眠,同时心力衰竭患者饮水量是要适当控制的,这个具体需要根据病情咨询主管医生。补充水分提倡饮用白开水或茶水,含糖或碳酸饮料不适合用于补充水分。还有个很重要的就是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便秘。
4.适当的运动
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大家户外活动都减少了,都喜欢暖暖和和的猫在家看电视、玩手机、上网或打麻将,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上班也是久坐,而长时间的静坐就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引起血管堵塞。我们建议每天最好要适当运动,减少久坐时间,没法天天活动的话,每周至少5次,每次半小时~1小时,运动强度不宜过于剧烈,因人而异,健步走比较适合心血管病人。户外运动应注意保暖,心脏不好的病人建议太阳出来后再运动,避免在清晨、晚上或雾霾天气运动。
5.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积极乐观,凡事处事从容,不争不抢,不急不躁,宽容待人,难得糊涂,良好心态是预防心血管病最经济、最实惠的一副良药。
6、注重自我健康管理
心血管病是慢性疾病,病人的自我管理很重要。可以自己购买合格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每天根据病情测量血压、心率并纪录,如果病情稳定也可以每周测量1~2次,其中清晨测量尤为重要,清晨起床后吃早饭及降压药物前测量血压。需要注意定期来医院随访,就诊时把平日的测量记录提供给医生参考,医生一目了然,是调整药物的重要依据。
7、定期随访及合理的药物治疗
血压和季节变化有一定关系。冬季收缩压与舒张压可能会分别比夏季高出12 mmHg和6 mmHg。所以冬季血压往往会有波动,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或者心力衰竭等,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合理调整药物。
如果需要调整药物时,应以最近一段时间的血压变化为依据,或者来医院查下24小时动态血压,不要因一次血压测量结果的升高就盲目增加药量。其次,用药调整前应注意把生活习惯的改变情况,否则即使调整用药也可能效果不佳。再次,用药调整要在日常用药物的基础上进行,不宜变化过大。最后,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用药调整因涉及诸多专业问题,所以需要咨询心血管专科医生,根据病情具体分析。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也要按时按量服药。
总结一下,健康生活方式和合理的药物治疗就是我们强大的御敌法宝,希望大家都平安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