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区分诽谤和诬陷的差异

区分诽谤和诬陷的差异

2024-03-24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本文介绍了诽谤和诬告陷害罪的区别以及诽谤罪刑罚处罚。诽谤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而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与诽谤罪在客观和主观方面有所不同。

法律分析

一、诽谤和诬陷的区别是什么?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之间的区别如下:

1、行为方式不同。诬告陷害是向政府机关和有关部门告发,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

2、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的意图是使他人受刑事处分,诽谤则是意图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

3、所捏造的事实内容不同。诬告陷害捏造的是犯罪的事实,诽谤罪捏造的是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事实。

二、诽谤罪刑罚处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自诉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我国刑法上关于诽谤罪的处罚有以下几点:

(一)、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诽谤外国人影响国际关系的,等等,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伪证罪是指在侦查、审判过程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意图陷害他人或为他人隐匿罪证,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或者是国家工作人员为严重经济犯罪分子销毁、隐匿罪证,制造伪证的行为。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者采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的追究活动。

结语

诽谤和诬告陷害罪的区别在于行为方式、主观方面和所捏造的事实内容。诽谤罪是指捏造事实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而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在构成诽谤罪时,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捏造事实,二是散布虚构的事实,三是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而诬告陷害罪则必须满足四个条件:一是捏造事实,二是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三是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四是情节严重。

法律依据

第五十三条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知识的公益宣传,弘扬医师先进事迹,引导公众尊重医师、理性对待医疗卫生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五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开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报道,并加强舆论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