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场:节目串烧
儿童节目《闹元宵》+《爷爷奶奶和我们》摇艺舞蹈
王家岛镇
甲:闻鸡起舞春来早,盛世欢歌涌春潮;
乙:今晚月儿明,龙腾虎跃闹元宵!
男: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
乙:大家
合:晚上好!
甲:一元复始春光秀,万象更新鸿运来。在元宵佳节来临、阖家团圆之际,我们带着对春天的美好祝愿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欢聚在这里;
乙:今晚,我们要用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姿,歌颂我们甜蜜幸福的生活。
甲:有着6500年的历史,在悠悠岁月长河中,勤劳质朴的xx人在英纳河畔艰苦创业,将地方文化拓展到了极致。剪纸、农民画成为走向世界的符号。
甲:在这合家团圆的喜庆日子里,农民要用手中的剪刀和画笔,描绘一幅幅丰收的全家福。
(二)农民画+剪纸篇(浓郁气氛)
1.农民画情景舞蹈《大丰收》大营镇剪纸艺人。
2.唢呐《正月十五闹雪灯》
3.歌曲《回家吃饭》歌手:于广涛
甲:哎、文来呀,看了以上这组节目啊,我不知你有何感受?
乙:兵兵,要说感受吧,确实很多,你看咱们xx人吧不但勤劳、勇敢,还心灵手巧,这一幅幅剪纸作品啊,不但精美绝伦,更重要的是它将民间剪纸推向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
甲:除了剪纸作品,咱农民画也是蜚声国内外,使成为全国农民画之乡。
乙:元宵之夜,唢呐声声,吹奏出农民的喜悦心情,回家吃饭,真的有点让我有点想家的感觉啊。
乙:兵兵啊,我看你呀还先别急着回家吃饭,好戏还在后头呢。
(三)皮影戏篇+满族舞蹈(俏皮气氛)
4.皮影戏与满族舞蹈结合情境舞蹈
吴炉镇
桂云花乡
乙:兵兵啊,看完了咱皮影戏和具有民族风情的满族舞蹈,你还想家吗?
甲:现在还真的不想家了。
乙:为什么呀?
甲:你看,鄂大爷皮影戏该有多棒啊,他让我找回了童年的感觉。童年时,虽然文化生活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多彩,但那时候的电影啊,皮影戏呀等文艺节目呀,仍然给老百姓带来了欢歌笑语,令人留恋哪。。
乙:尤其是元宵之夜,一家人守候在月光里,吃着元宵,唠着家常,其乐融融啊。
甲:我也和你呀也有同感,那时候啊,父亲捏着小酒壶,有滋有味的品着酒,父亲手中的哪一壶老酒啊,至今还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5.歌曲《一壶老酒》白楠
吴炉镇
乙:兵兵呀,这一壶老酒怎么样,有没有你童年的味道。
甲:确实有童年的味道。一壶老酒体现出浓浓的乡情。带点年的味道。
乙:是呀,春节、一过呀,就有许多在外地工作的人将离开亲人、离开家乡,那种依依不舍的心情啊,真的让人垂泪。
甲:过去就有一句老话,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但对于一些农村的留守儿童来说呀,确实很矛盾,他们即希望自己的父母陪伴在身边,又不得不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
乙:在父母即将离开家乡的时候,这些孩子们将会用春天的祝福为远行的父母践行。
6.舞蹈《春意浓》光明山镇中心小学
甲:一首欢快的《春意浓》浸透着孩子们的祝福与希望。
乙:一首甜甜的《春意浓》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来临。
甲:在这吉祥如意的时刻,还是让我们抛开那些分离的话题,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吧。
乙:让那红红的大灯笼照在我们前行的路上,为我们的远行的亲人祝福。
7.舞蹈《欢天喜地闹花灯》红光艺术团
乙:闹花灯闹出了咱xx人的精气神儿,同时也将一个古老的习俗尽情展示在人们面前,不过,兵兵,看完了这个节目我突然想到,是怎么来的。你能告诉大家吗?
甲:这个问题呀我在筹备元宵晚会时就考虑过。其实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啊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
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人们称正月十五为。
乙:也称灯节,这个风俗啊起源于汉朝,到了唐代,更加兴盛。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甲:在咱们,除了这些传统的习俗外呀,还有许多咱地方的习俗,比如除了吃元宵、点灯笼之外还要点属相灯、二月初二打灰堆、挂龙尾,端午节吃粽子等等。
乙:下面这个节目啊,将尽情展示我们xx地区多元的民俗文化。
(四)挂粽子+打灰堆+挂龙尾+点属相+吃元宵(热闹欢喜气氛)
8.歌曲《古镇古韵》挂粽子+打灰堆+挂龙尾+点属相+吃元宵情境伴舞
青堆镇
编剧:姜运茂、李刚、从书胜
导演:李刚、刘成杉、高晶、从书胜
演出单位:青堆镇西街社区
甲:《古韵古镇》真是一台丰盛的民俗文化大餐哪。
乙:确实是有滋有味啊,你看哪热闹的街市,古老得习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甚至现在就想去青堆古镇去逛一逛。
甲:我看你就先别去古镇了,还是到草原走走吧。
9.二胡齐奏《草原新牧民》徐岭镇
10.太极舞《望月》
甲:大家说太极舞《望月》精不精彩呀?(众应精彩)
乙:哎我说兵兵啊,你从哪儿掏动来这样的好节目啊。
甲:什么是掏动啊?那叫挑选。
乙:对,是挑选,从哪儿挑选来的呀。
甲:这是咱们在全国太极拳表演大赛中挑选的节目,这可是获得全国太极拳表演大赛冠军的节目啊。
乙:获得冠军,那我要追求一下演员地身份了。
甲:不用追究,土生土长的女孩。
乙:这个太极拳表演太霸气了。
甲:要说霸气呀,你看下面这个小品呀更霸气。
11.小品哑剧《诊室》兰店乡(先把大船摆好)
乙:兵兵啊,这里是元宵晚会,你怎么还把这船弄上了舞台呀。
甲:放海灯啊。
乙:怎么?你在台上放海灯?
甲:对呀,文来呀,正月十三放海灯,这是咱们沿海地区的好习俗啊。
乙:是呀,尤其是石城岛和王家岛的老百姓啊,对正月十三施放海灯这个节日显得更加重视。
甲:我前几年在正月十三这天去海岛采访,当地老百姓说海岛人把海灯节和春节几乎放在了同等地位。
乙:正月十三这一天,海岛人除了隆重举行祭拜海神娘娘仪式之外,就是施放海灯,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
甲:哪还等什么呀。咱们一起去放海灯吧。
乙:好,放海灯了。
(五)放海灯篇(深情充满希望气氛)
12.歌舞《扯开嗓子一声喊》海灯节喊号子情境舞蹈伴舞
孔宪威
12.歌曲《来过,就未曾离开》
邵亚楠
13.歌曲《我的祝福你听见了吗》孙慧萍
徐岭镇伴舞红光艺术团
14.擂琴等民乐合奏
景殿新等
(六)结束
主持人大合唱歌曲《祝愿歌》
所有演员、电台加电视主持人
甲:岁月更迭,民俗不改。
乙:当属相灯在家家户户点燃的时候,
甲:当渔家人放出象征着平安祥和的海灯的时候,
乙:当大红的灯笼挂在家门口的时候,
甲:当热气腾腾的元宵摆在桌子上的时候,
乙:这些古老得习俗便构成了你我的文明,城市的风景。
甲: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
乙:广播电视台20xx年元宵晚会《xx月儿明》到此结束,观众朋友们,再见,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