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若出其中;的解释

若出其中;的解释

2022-12-06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解释: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诗词名称:《观沧海》。本名:曹操。别称:一名吉利。字号:字孟德小字阿瞒。所处时代:魏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沛国谯县。出生时间:155年。去世时间:220年3月15日。主要作品:《苦寒行》《善哉行其三》《谣俗词》《观沧海》《短歌行》等。主要成就:开创建安文学,提倡薄葬。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若出其中;”的详细介绍:

一、《观沧海》的全文 点此查看《观沧海》的详细内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二、注解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何:多么。

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耸立。竦 ,通耸,高。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阳和月亮。

若:如同,好像是。

星汉:银河,天河。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幸,庆幸。甚,极点。至,非常。

三、背景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所以就写下此诗,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四、译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五、曹操其他诗词

《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苦寒行》《蒿里行》

六、赏析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后面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表现出作者面对萧瑟秋风,仍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相同朝代的诗歌

《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苦寒行》《蒿里行》《步出夏门行冬十月》《龟虽寿》《步出夏门行艳》《气出唱》《陌上桑》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观沧海的详细信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