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团年饭。潮汕习俗之一是吃团年饭。除夕夜至,家家户户准备团年饭,这是一年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还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这一习俗表达了家庭成员团聚、珍惜时光的意义。
2.送压岁钱。潮汕春节习俗中的重要的一项是送压岁钱。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接送,而是要装在利市包或用红纸包装。送压岁钱的含义是希望一年从头到尾都能充满实实、富富裕裕。小孩临睡前,父母会放一张大面值钞票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将钞票取回。这一习俗有趣之处在于,通过送压岁钱,长辈们希望给孩子们带来好运和幸福。
3.拜年。拜年是潮汕地区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在新年初一一大早就起床穿好新衣,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拜年无论带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必不可少的。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的习俗体现了潮汕人对拜年的重视和对吉祥的追求。
4.出花园。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一种独有的成人礼习俗。在15岁的男孩子和女孩子长到15岁时,他们接受出花园的洗礼。这个仪式象征着孩子从童年时代向成年的门槛踏出,意味着他们已经长大懂事,可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出花园的孩子要穿红皮屐,吃公鸡头,所有食品都要吃一点。这个习俗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5.贴门神、春联。贴门神、春联是潮汕习俗中的重要环节。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购买春联,有雅兴者也会自己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门神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被用来驱鬼避邪。春联则是写在门的两边,表达祝福和美好愿望。潮汕人对春联非常重视,买一副春联往往要琢磨很久。春联中的“春”字寓意着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也代表着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
6.祭祖先。潮汕地区有祭祖的传统习俗。在祭祖这一天,人们会前往祖庙烧香祭拜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此外,在拜祖节这一天,当地各族群众会前往祖庙烧香祭拜祖先,以勉怀他们生前的事痕。祭祖之后,人们会发红包“压肚腰”,并准备团年饭。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都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7.初二回娘家 阿舅掼春篮。初二回娘家是潮汕春节习俗中的重要环节。在正月初二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会带着丈夫和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时,会准备一大袋的饼干和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表达对乡亲的思念之情。这也是潮汕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体现了“礼轻情意重”的情感。此外,初二还有食日昼的习俗,女儿们会在这一天赶回婆家,与婆家团聚。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潮汕人对春节的重视,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8.赛龙舟。潮汕地区有丰富的赛龙舟活动,其中最有激情的活动是赛龙舟。赛龙舟是潮汕人划船的传统活动,有大型龙舟和彩头船两种,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形状和图案。赛龙舟时,人们要顺着水流划桨,赛龙舟的速度越快,船的宽度也会越宽,象征着龙的威武和力量。赛龙舟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9.劳热。潮汕的劳热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潮州人民对土地的崇拜。土地之神被古人称为“社”,潮州人将其称为土地公或伯公。劳热这一民俗活动在潮州传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了乡人之间的交流。劳热活动在潮州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吸引了远在他乡的潮州人参加,也展示了潮汕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
10.迎神接福。迎神接福是潮汕习俗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正月初四是“神”或日“迎神”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迎接神的光临,祈求一年来下界人间行为的善恶。迎神时,富裕人家要供上三牲,如鸡、鱼、猪头,如果经济不允许,也可免去,但一盘米、一盘红糖却少不了。因为奉上白米千盘,意谓新年五谷丰登;红糖一盘,暗含生活甜蜜。焚香上礼毕,神灵便全部各就各位了。这一活动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神的崇敬,也传承了潮汕地区的传统文化。
11.做丁桌。在潮汕乡村,上年生过男孩的人家,元宵夜还要在祠堂设宴请客,以庆“出丁”,俗称“做丁桌”。宴客时有两种席式,一种叫“龙船席”即用好多只方桌连结起来,客人围在两旁吃饭,形同划龙船;另一种叫“走马席”,无论亲朋疏厚,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可以进来吃,吃完就走,主人再重新摆上菜色,招待另一批客人的来临,接连不断。这一俗语一般是较有钱且较慷慨的人家才会这么做。在旧社会,潮人攀比心强,死爱面子,凡生了男孩的人家都十分注重办丁桌,并以办得体面为荣。
12.拜月娘。在潮汕,拜月娘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拜月娘一般在露天场所,供品有月饼、芋头和其他果品,最具特色的要属化妆品和文具。拜月者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所以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拜月娘的目的是祈求月娘保号全家平平安安,家庭和顺,姿娘嫁好安,奴仔读书读欠欠。此外,拜月娘时也要向月娘许下心愿哦~
13.度过桥。潮汕地区元宵节的习俗之一是度过桥。在元宵节这一天,男女老幼会共同走过太平桥,过桥时不可回头,否则会带来不吉利的影响。此外,还有摸石狮子的习俗,即将石狮摸得狮鼻或狮肚,寓意着祈求健康长寿或嫁个好夫婿。这些习俗体现了潮汕人对节日习俗的独特理解和尊重,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14.求喜物。在潮汕地区,元宵节的习俗之一是求喜物。在乡村中,人们会设坛拜神,各神庙宗祠灯火齐明,烟雾弥漫。善男信女争先参拜,拥挤异常,热闹非凡。神坛前所摆设的鸡、鹅、鸭、糖果、米果品、花烛、大吉等祀品被视为神物。参拜的男女纷纷卜取祭品,取回家中,这就叫做“求喜物”。人们认为用了这些神物后,就可以让家门平安、添财添丁。卜取神物回家的人家,明年要照还或多还所拿的神物。于是有些人便乘拥挤之机会,偷偷拿走坛前的祭品回家吃,意谓“吃兴盛”。
15.赏灯。潮汕习俗中,赏灯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会赏月、放灯、猜灯谜等。街头卖灯笼的摊贩会高高悬挂各种灯笼供人观赏选购,神庙和宗祠里挂着很多花灯。小孩子更是兴奋异常,他们在地上敲锣打鼓“开灯”,普通人家则会备很多茶点请亲戚来吃喝。即使没人邀请,只要你有雅兴,随便走进一户人家,也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赏灯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福。
16.迎亲。迎亲是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有两种形式:新郎迎亲和男方请“好命人”代迎。新娘在夫家门口放鞭炮迎接,夫家要放鞭炮迎接。新郎用脚踢轿,卷轿帘,拔下新娘头上的如意,往新娘额上作势欲扎。这是夫权的暗示,也是婚礼中的传统习俗。
17.吃七样羹。潮汕习俗之一是“吃七样羹”,这是受荆楚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在正月初七这一天,人们以当时出产之菜七种煮成一锅,如菠菜、芥菜、白菜、君达菜、萝卜、茼蒿、芹菜等,寓意聪明、精于算计、长寿。人们吃七样羹,是为了祈求人丁兴旺,同时也是对丰收和吉祥的期盼。这一习俗源远流长,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
18.祈丰收。在潮汕地区,祈丰收是一项重要的习俗。人们会在中元节施祭孤魂,祈望丰收。此外,孩子们也会偷偷割稻谷,这引起了家长的争吵和动武。清乾隆时期,普宁县中元节“至夜插香列烛于路”、“农民插竹挂纸钱于田中以祈谷”的习俗更为流行。而七月半的水稻扬花季节,农民会祭稻谷之神,祈求农业丰收。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也传承了潮汕地区的农业文化。
19.掷喜童。潮汕地区元宵节的习俗之一是掷喜童。在祠堂大埕、街头巷尾的开阔处,搭起一个彩棚,里面用泥土塑成一尊巨型的弥勒佛,袒胸露乳、笑容可掬。弥勒佛光秃秃的头、肩、肚脐、大腿等部位都摆设有男女“泥喜童”。人们站在一丈多远的竹栏杆外,用铜钱瞄准弥勒佛身上的泥喜童。中者喜童即归其所有,而在一些较难命中的部位,如头顶、耳朵等,命中者则一赠二三不等;不中者铜钱即归摆弥勒佛的棚主所有。命中“男喜童”者,今后就生男孩。因此,这些结婚不久的年轻夫妻、刚娶儿媳妇急于抱孙子的公公们、奶奶们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认为中了头彩,有好兆头,今年定能早生贵子发财。
20.扫墓。潮汕地区的清明节习俗十分盛行,扫墓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扫墓俗称“挂纸”,与冬至扫墓有别也叫“挂春纸”。人们到祖宗墓地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并在墓碑及墓堆上挂纸条,举行祭礼。这一习俗不仅是对祖先的纪念,更是对历史功臣的追思和尊敬。扫墓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的方式。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潮汕习俗有哪些?
1、冬节:旧俗冬节要祭祀神明和祖先,全家大小吃甜糯米圆,以表示大团圆。另冬至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坟扫墓等。
2、劳热:对土地崇拜导致土地之神一说的产生。潮州人在店铺、家里、工厂,都会供奉土地公。
3、潮汕婚俗:潮汕婚俗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其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
4、吊灯习俗: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别是元宵此日,潮汕家家户户有点灯、吊灯的习俗。
5、出花园: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一种独有的礼习俗凡是有15岁的男、女孩子家庭,要在阴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或另择日为孩子备办三牲(雄鸡、鸭、猪肉)果品拜别公婆神(俗称公婆母),表示孩子已长大,从此可以走出花园。
中秋节的晚上,当皓月初升时,妇女们便在庭院、埕口或阳台设香案,摆上供品,等候月娘。中秋时节,柚、柿、杨桃、石榴、油甘、菠萝、林檎、芋头等果蔬,一齐登场,人们就将这些当时物产和月饼、糕点、油饼等奉献给月娘。
有孩子在上学的母亲也会将新买的文具和作业簿摆上供桌,祈盼月娘保佑孩子读书聪明,成绩优秀,将来出人头地。
拜月娘,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待字闺中的女子拜月娘企盼能嫁得个好夫婿,潮汕有首歌谣就唱道:“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团团圆。好夫婿,结良缘。今年团圆,明年团圆,年年团圆”。
潮汕的风俗
潮汕的风俗有游神赛糖狮、分家风俗、青龙庙会、奉财神、送春篮、吃年夜饭、祭祀、元宵插榕、穿蔗巷、饶平彩青、祭拜“五谷主”等。潮汕民俗繁多,而且,这也是潮汕人一直骄傲的地方。除了传统的节日外,他们还保留着盂兰节。另外较有特色的还有“人节”食七样羹,澄海赛大猪,盐灶拖神等等习俗。
潮汕人在农历二月初一,潮州市潮安区凤塘镇后陇村举行一年一度的“赛糖狮”民俗活动。鹤陇赛糖狮的习俗由来已久。古时鹤陇盛产甘蔗,每年在冬季糖寮榨甘蔗之后,就会用红糖和花生制成供品敬奉神明。而狮子形态威猛,能坐镇山埔保丰收,所以供品都做成了狮子形状,祈求神明保佑作物丰收。因此,这里很多人家都会制作糖狮。
潮汕的家庭有分家的习俗,指把一个家分开,分成若干个家。一个完整的家解体,几个新的家庭成立、诞生。分家,主要是分财产。财产中,主要分固定资产和资金,即父母的积蓄,父母的私产。俗话说:"树大分杈,子大分家。"潮俗“分家”从仪式到内容等有显著的地方特色。
潮汕地区不论生意大小,每年六月二十四日向有奉拜“财神爷”的风俗。民间的传说财神是范蠡,传说奉拜“财神爷”,能招财进宝,生意兴隆,于是,这一天的商户“老板”、“头家”们,大办“三牲”礼品,虔诚跪拜,祷告许愿,举拜时人们常常用一截大木炭来插香,因在人们的意念中,“炭”的正音与潮语的“赚”谐音。传说宴席越丰盛,请的人越多,今后生意越是发展兴隆。
送春篮是潮汕地区春节期间一个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所谓春篮(木盛)是一种分成三四层的、有盖的竹编礼篮,通常是成对使用,所以也叫“担春(木盛)”。大年初一,娘家要给出嫁的女儿送礼,总是装在一对大春(木盛)中,然后由出嫁女的兄弟挑着送去。这就是俗称的“送春”。
潮汕特色民俗文化有哪些?
1、潮语讲古
潮语“讲古”,是以潮汕方言讲故事,形式与北方评书基本相同,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娱活动,既有群众自发聚集在一起讲的,也有专门请讲古为业的民间艺人讲。潮汕以前没有像北方一样的专门说书场,故讲古艺人便利用宫庙、公园、广场等人多的公共场所开讲。
2、潮汕工艺
潮汕木雕是工艺美术的佼佼者,说来有趣,在卷帙浩瀚的《辞海》中,要查出“木雕”一词,必须贯以“潮”字方可查到。“潮汕木雕”成为专有名词,可见其艺术性、专访性之强,影响面之广。潮汕木雕在唐宋时已初具规模。至明清而日臻完美,如今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3、潮汕建筑
潮汕民居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布局,最基本形式称“下山虎”和“四点金”。规模较小的城镇平民居屋有布局狭长的“竹竿厝”。
4、潮汕人文
潮汕善堂是最具潮汕人文色彩的代表,它是一种带有民间信仰性质的慈善机构。在这种善堂文化的熏陶下,潮人多乐于做慈善事业。
5、潮汕民俗
潮汕民俗繁多,且保留着很多中原传统文化,这也是潮汕人一直引以为荣的地方。除了传统的节日外,他们还保留着盂兰节,中秋烧塔,新年烧龙等等中原已消失的习俗。
潮汕有哪些习俗和美食?
一、打春牛
据清嘉庆本《澄海县志》载:每年的立春日,官府必须率人马到郊外举行迎春大典,然后举行“鞭春牛”活动。
早在周朝时,就有春日鞭春牛的活动。每年立春节前,各州府事先制好泥塑芒神和土牛。到了立春这一天,官府带着迎春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东郊八里处事先准备好的芒神亭和土牛台。迎春队伍中的人一律穿青色衣服,用青色车子、擎青色旗帜,人们吹着牛角号、唱着“青阳曲”,舞动羽毛仪仗,跳着云翘舞,隆重举行迎春仪式。这仪式发展到了明清,更是隆重,据清人的《燕京岁时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打春牛意在策励农耕。潮汕地处韩江三角洲土壤肥沃。农业甚发达,因而与劝农有关的这一习俗得以在潮汕地区保留下来。但具体事像已有所改变,不一定要打牛了。
2.二、抬春色
据《粤游小志》载,清朝时,潮汕地区还有一种称为“抬春色”的活动。在立春日的队伍中,必有装饰过的台阁,上坐歌妓,由两个人抬着走。嘉应梅州地区还有高春、矮春的分别:矮春为一人上;高春则用两人:一人立在台上,然后扎着一根直木,隐藏在那个人的长衣中,与这人的肩平齐。然后再横扎一根木棍在直木上端,这横木隐藏在宽袖中,横木上再站一个人。为保险起见,将两脚牢牢扎在横木上,两个人装扮成某个故事中的人物。另有一个人持缠着布条的长棍子叉支在上面的那个人腋下,随着迎春队伍。如路上遇到障碍,则由持长棍子的人用混子拨开障碍物。
3.三、吃春饼、春卷
立春这一天,潮汕民间还有吃春饼、春卷一俗。据《四时宝鉴》说:“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春饼是以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以豆芽、韭黄、粉丝等炒成的合菜作馅儿包着食用。春饼的特点是薄而软,形状根据各人的喜好可大可小元朝时契丹人耶律楚材曾就此俗作诗一首曰:“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木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和碗豆搡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梁。”现在潮汕人立春日吃春饼,配料已是十分讲究了除了传统的豆芽炒韭菜之外,还有肉丝、蛋丝,香菇等等高级佐料,春卷盛行于宋元,宋朝时称为“春 ”或“探春 ”,元时称为“卷煎饼”。元·韩弈《易牙遗意》栽:“饼与薄饼同,用羊肉二斤,羊脂一斤,或猪肉亦可。大概如馒头馅,须多以葱白或笋干之类,装在饼内,卷作一条,两头以面糊粘住浮油煎,令红焦色。“潮汕地区少羊”,故现在人们所吃到的多用猪肉作料,也有一种是甜的,用干果、芝麻、花生等佐料碾碎作馅,香甜可口。
END
注意事项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俗称“打春”。
立春,有时在农历十二月,有时在农历正月。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
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
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遇到摊贩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这一天,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面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州、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跪六叩首礼。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与来时一样热闹,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仍率僚属、农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
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更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立春节,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主蚕兴旺。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运城地区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临汾地区则习惯请女婿吃春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