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残敌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岛上仍有残敌,藏在山洞里打冷枪。
2、残敌更心惊胆裂,易装潜逃者,不可胜算。
3、斥候骑兵招募和维护费用极廉,在对抗弓箭兵和追击残敌时表现出色。
4、在城内,日本军已经屠杀了俘虏,并扫荡残敌,直到看不到一个中国士兵。
5、我们要乘胜追击,将残敌一网打尽。
6、傅作义将军闻报后,当即命令新三十一师派王雷震副师长,率师预备队驰援突击队,务于敌援到达前,攻占敌司令部,并肃清残敌。
7、各地齐人早就恨透了燕军的倒行逆施,见燕军战败,一起叛燕归齐,并随同田单军追缴残敌。
8、吴毅首先冲上山脊,利用乱石掩护一边搜剿残敌,一边观察敌火力配置。
9、罗马骑兵在追逐汉尼拔的马队的归途中横扫残敌,使汉尼拔的这场败仗更是灾难性地溃不成军。
10、要肃清这里的残敌不止需要火力,要改善对霍洛岛这样的贫穷小岛的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行暴、圣战分子或者犯罪分子的理由不再那么有说服力。
11、扫荡残敌的行动本想只需两三天,可是现在已经过了一个星期。
12、阿古柏死后,他的儿子相互争斗,西征军则继续扫荡残敌。
13、占领江湾的人民解放军此刻正向东向北扫荡残敌。
14、解放军过江后,像秋风扫落叶那样追剿残敌。
15、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横扫残敌,势如破竹,迅速解放了中国大陆。
16、第一、迅速地解放和统一全国大陆,把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追歼国民党的残敌。
17、留下两个连守卫收复的土地,并肃清这个地区的残敌。
18、汉家定鼎,先是肃清残敌,接着发生宫廷斗争,战乱不已。
19、还有一些残敌未被消灭,不过他们即刻就会被肃清。
20、激战竟夜,八路军毙、俘敌大部,将残敌压缩在西南和西北两个角。
21、比如,毁敌系统的瘫痪战,击敌要害的引导战,搜捕残敌的搜剿战,斩敌首脑的掏心战,以慑助打的心理战,营救己方人员的救援战,声东击西的欺骗战等等。
22、中国守军开始在台儿庄内肃清残敌。
23、解放军和民兵出海扫荡外围岛屿上的残敌。
24、在肃清残敌的过程中,除了满人和在外面被误杀的少数平民外,被太平军直接杀害的并不多。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