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化黑茶的历史介绍

安化黑茶的历史介绍

2023-05-30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安化黑茶至今有1160年历史,是古丝绸之路、万里茶路上的重要代表茶品,同时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茶属性温润,是采用安化当地茶树鲜叶,经杀青、揉捻、渥堆、松柴火干燥等工艺制成,成品茶色泽油亮、显黑色,滋味醇厚温和,汤色鲜红明亮,具有独特的松香味。

安化黑茶,又称安化沱茶,是中国享有盛誉的黑茶之一,起源于湖南省安化县。

安化黑茶始于明朝中叶,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明朝嘉靖年间,由于安化县气候土质适宜、茶叶品种独特,成为全国出产黑茶的主要产地之一。

安化黑茶的制作流程包括杀青、揉捻、发酵、晾晒、篦整和龙眼堵等六道工序,其中最重要的是发酵过程。

通过适度的发酵,茶叶中的多酚等物质会降解为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成分。

在制作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安化黑茶以其独特的桂花香和浓郁的口感而著名,成为茶界的一大佳话。

除了口感,安化黑茶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安化黑茶富含多种单宁、茶黄素、儿茶素等成分,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在清除自由基、减少脂肪积累、降血脂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

由于安化黑茶的独特风味和优良品质,它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声誉,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安化黑茶最早记载于

最早记载安化黑茶的是唐代的渠江薄片。

至于正式有安化黑茶这个称谓,却是从清朝开始,湖南安化所产之黑茶,便都以安化黑茶命名。整整隔了有5个朝代之久。

而且安化黑茶因为它的工艺繁琐、独特,可以说是所有茶类中最复杂,耗时最长的一个茶类,因此才成就了安化黑茶的独特功效与作用。被人们誉为生命之茶和健康之饮。

黑茶的起源

1、按照年代分

(1)、秦汉时期

黑茶最早出现的年代是秦汉时期的渠江黑茶薄片,这种茶的主要特征是形状大小不一,呈扁平薄片状。起源于安化县渠江镇,明间相传渠江黑茶薄片是为张良所造,所以又称之为“张良薄片”。汉朝时期的黑茶根据安化县县志记载主要是黑茶薄片,是一种皇家薄片。

(2)、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的黑茶主要是源于四川省、湖南省,可以追溯的是唐宋时期茶马交易的早期(唐德宗贞元年间,约785-804年),最开始茶马交易的茶叶主要是绿茶,主要是分布在四川雅安和陕西汉中。湖南省黑茶主要是生产于湖南益阳安化县(《封氏闻见录》载),2009年,安化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早的黑茶生产地。

(3)、明朝嘉靖时期

最早出现黑茶二字主要是追溯到明朝嘉靖三年时期的《甘肃通志》上面。《甘肃通志》清晰的讲述了喝茶的发酵特征和制作工艺。“以商茶低伪,征悉黑茶。地产有限,仍第为上中二品,印烙篾上,书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晒一篾,运至茶司,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

(4)、1972-1974年

长沙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出土有一笥竹简,经考证即茶一箱,箱内黑色颗粒状实物用显微镜切片被确认为是茶。

黑茶起源于哪里,简述黑茶的发展历史

2、按照茶的种类分

(1)、四川黑茶

四川黑茶主要是源于四川,其年代可追溯到唐宋时茶马交易中早期,主要是雅安人在运输茶叶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茶叶。

关于黑茶起源历史文化发展 黑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历程

1、黑茶的起源:黑茶,最早见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御史陈讲奏疏:以商茶低伪,征悉黑茶。地产有限,仍第为上中二品,印烙篾上,书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晒一篾,运至茶司,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甘肃通志》)。此茶系蒸后踩包之茶,具有发酵特征,实为黑茶无疑。

2、最早的湖南黑茶是汉代时由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渠江镇生产的渠江皇家薄片,安化素有加工烟熏茶的习惯,茶叶通过高温火焙,色泽变得黑褐油润,故称“黑茶”。黑茶也是利用菌发酵的方式制成的一种茶叶。湖南黑茶起源于秦汉时期的安化渠江黑茶薄片,渠江黑茶薄片呈形状不一的扁平薄片状,源于安化县渠江镇,黑茶薄片又称为黑茶宗祖薄片,民间相传为张良所造,俗称“张良薄片”。汉代时黑茶薄片成为皇家贡茶,称之为皇家薄片或渠江皇家薄片。

3、四川黑茶起源于四川省,其年代可追溯到唐宋时茶马交易中早期。茶马交易的茶是从绿茶开始的。当时茶马交易茶的集散地为四川雅安和陕西的汉中,由雅安出发人措马驮抵达至少有2~3个月的路程,当时由于没有遮阳避雨的工具,雨天茶叶常被淋湿,天晴时茶又被晒干,这种干、湿互变过程使茶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导致了发酵,产生了品质完全不同于起运时的茶品,因此“黑茶是马背上形成的”说法是有其道理的。久之,人们就在初制或精制过程中增加一道渥堆工序,于是就产生了黑茶。黑茶在中国的云南、湖南、陕西、广西、四川、湖北泉城红、泉城绿等地有加工生产。黑茶类产品普遍能够长期保存,而且有越陈越香的品质。

4、藏茶是黑茶的鼻祖,也称南路边茶其制作工艺极为复杂,经过32种古法制成,而且由于持续发酵的原因,所以极具收藏价值,她是古茶类中收藏值最高的茶种。四川省雅安市是藏茶的原产地,已有1300年历史。明代嘉靖年间,陕西泾阳商帮陆续来雅安投身边茶行业。他们的资金雄厚、经商有道,从明到清先后创办了10余家茶号,经营规模很快超过当地川帮,每年认“引”数额占雅安全部的三分之二。藏茶品之“红、浓、陈、醇”。“红”指茶汤色透红,鲜活可爱;“浓”指茶味地道,饮用时爽口酣畅;“陈”指陈香味,且保存时间越久的老茶,茶香味越浓厚;“醇”指入口不涩不苦、滑润甘甜、滋味醇厚。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通过特殊工艺持久发酵制作而成的藏茶包含近500种对人体有益的有机化合物,约700种香气化合物,无机物也相当丰富,包括磷、钾、镁、硒等不少于15种矿物质。

5、黑茶的发展历史:1972~1974年出土的西汉:马王堆古墓里,一篓黑茶,使安化黑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为2300年前。南北朝:约公元5世纪,茶马互市兴起。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礼品中有安化黑茶。

6、五代十国时期毛文锡所著《茶谱》,有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铁,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就指安化黑茶。唐代开始,安化黑茶成为历代朝廷贡茶。洪武年间,安化黑茶遭朱元璋钦点为贡茶。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安化黑茶引起三年边疆血战。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安化黑茶成为官茶。清朝年间,安化成为世界黑茶中心,黑茶产量世界第一。8年,安化县知事朱恩湛立下的黑茶章程10则。

安化黑茶的来历!

安化黑茶产量世界第一,是世界黑茶中心。安化创下了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茶业奇观。“沿着石板路,驱马前行。左靠山,右临峡谷,一路马铃,仿佛置身古代江湖。进得高城村,听一曲云伯的安化老调,更是苍凉缠绵,古韵悠长……”。安化黑茶的产生,传说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运茶的马帮经常遇到下雨,淋湿了茶,茶商心痛不甘心丢弃。途径一个痢疾横行的村子,村里病了很多人。村民们没吃没喝。茶商想自己带的茶长霉了,不值钱了,就送给这些可怜的家庭吧。结果奇迹发生,村子里的人们痢疾全好了。

黑茶文化的历史起源及泡茶方法

黑茶有着很悠久失误历史,那么你知道黑茶 文化 的起源历史吗?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黑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

黑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黑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后期的茶马互市。唐德宗贞元年间,约785-804年。据《封氏闻见录》载:“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黑茶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始于十六世纪初,理由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黑茶”两字。明朝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明御使陈讲疏奏云:“商茶低伪,悉征黑茶。。。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买。”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即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可见,当时禁止越四川境内私贩湖茶。因此16世纪末期,湖南黑茶兴起。

  湖南黑茶生产始于湖南益阳安化县。据唐·杨烨《膳夫经手录》记载,唐朝时,安化所产渠江薄片,已远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五代毛文锡的《茶谱》记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又说“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这证明在唐代湖南安化已有“渠江薄片”生产,在当地有些名气,而这种茶色泽为黑褐色,即典型的上等黑茶色泽,说明当时就有黑茶生产。2009年,安化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早的黑茶生产地。

  湖南黑茶原产于安化,最早产于资江边上的苞芷园,后转至资江沿岸的雅雀坪、黄沙坪、酉州、江南、小淹等地,以江南为集中地,品质则以高家溪和马家溪为最著名。过去湖南黑茶集中在安化生产,产区已扩大到桃江、沅江、汉寿、宁乡、益阳和临湘等地。

  据说,明嘉靖年间,资江下游出现了商埠重镇东坪和黄沙坪,它们与乔口和黄沙坪对岸的酉州一起,以茶叶为发端,成为丝绸之路的茶马古道在南方的重要起点。清代集黑茶生产工艺之大成而问世的“千两茶”,被近代人誉为“世界茶王”。现今故宫仅存的一支“千两茶”已成为无价之宝。清末,安化茶叶名驰天下,茶叶产业盛况空前。尚有百年历史的茶行、茶亭、茶书、茶钟、茶马古道驿站、茶具、茶歌、茶谣、茶俗存在于民间。益阳茶厂生产的湘益高级茯砖茶,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调理肠胃、消炎、防辐射等独特功效,在边疆地区流传着“喝酒要喝伊利特,喝茶要喝益阳茶”之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茶叶保健功能的逐步认识,黑茶必将成为人们首选的健康饮品。“喝安化千两茶,添人间百岁寿”、“多喝茯砖茶、健康千万家”。

  虽然按史载,安化黑茶历史可追溯到1400多年前唐代的“渠江薄片”。但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又改写了历史。

  1972—1974年,长沙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出土有“一笥’竹简,经考证即茶一箱,箱内黑色颗粒状实物用显微镜切片被确认为是茶。自此以后,这箱茶叶从何而来?益阳市茶叶局、高级农艺师易梁生经过多年考察、研究、分析,认为是安化黑茶,原因如下:

  一、从地域位置来看,汉唐时期,安化属益阳县,隶属长沙郡管辖。而安化茶叶历来就有“山崖水畔,不种自生”的优良品质,是封建社会上层人士的首选嘉茗。

  二、从保存品质上看,绿茶等其他茶类根本不具备如此长的存放期,而安化黑茶因工艺独特可长期存放。

  三、从运输便利上看,安化经陆路肩挑马驮,水路木竹筏和船运到长沙十分方便。

  四、汉末三国时期,吴、蜀屯兵益阳,关羽曾用一包包以竹篾包裹的茶叶为将士解除病疾。竹篾是安化黑茶特有的包装形式,也正与马王堆出土的黑茶包装契合。

  五、早期安化黑茶要经松枝、松木烘烤干燥制作工序,具有气味芳香、杀菌防腐的功效,陪葬功能显著。并且马王堆出土茶叶已凝成规则不一的黑色小颗粒,与我们现存的陈年散装安化黑茶如出一辙。

  那么,如果马王堆汉墓里的茶叶来自安化,安化黑茶的历史则至少可再前推900年,达到2300年。安化黑茶,千年黑茶,源起安化。

  雅安黑茶历史渊源

  《史记·周本纪》载,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南(四川)八部族贡武王荼(茶)”。《明史·茶法》:太祖朱元璋“诏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专令蒸乌茶易马。”乌茶即藏茶、边茶,天全即今雅安市天全县。 《政教鉴附录》:“茶叶自文成公主入藏地”,即雅安所产龙团、凤饼茶,贡奉朝廷后作和蕃礼品带进藏区。之后,雅安藏茶源源不断输入,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唐、宋以来,朝廷先后行“茶马互市”、“榷茶制”、“引岸制”等策“以茶治边”,雅安藏茶迅速发展。《明史·茶法》:宋太祖“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自碉门(今天全)、黎(今汉源)、雅(今雨城)抵朵甘、乌思藏(康、藏都司),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宋熙宁七年在雅设茶马司,位于今名山新店,其遗址是我国至今为止唯一可考的茶马司遗址。

  黑茶

  雅安藏茶制作技艺,主要依靠茶号和茶厂的传统艺人、工匠在加工过程中代代口授心记,近代始有文字记载。雅安藏茶生产明朝以前为分散加工,朝廷统一收购经营。《雅安县志》(版)载:最早藏茶加工企业为 有“天兴”、“恒泰”、“聚成”等茶号。清朝允许民间藏茶贸易,私营藏茶企业增多,到清末,雅安、天全、 荥经、名山、邛崃等县茶号有200多家。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为抗击英国侵略,抵制印茶入藏,振兴雅安边茶在藏区的地位,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及 四川劝业道共同主持,组织雅安、名山、天全、荥经、邛崃五县茶商集资33.5万两白银,在雅成立官督商办的“边茶股份有限公司”。辛亥后,公司解体。

  初年,私营茶号恢复到100多家,接着军阀混战,强派苛捐杂税,藏商携款私逃,很多茶号倒闭,二十四年(1935年)仅剩30多家。1939年, 西康省成立,国民为垄断边茶经营,筹备在雅成立“中茶公司西康省分公司”。其后,私营茶号率先联合成立“康藏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包销全部茶引,使名 山、邛崃两县茶号倒闭,仅为雅安、天全茶号收购原料,代加工成品茶。

  黑茶文化的泡茶 方法

  泡茶第一步:投茶将黑茶大约15g投入如意杯中。如意杯是泡黑茶的专用杯,它可以实现茶水分离,更好的泡出黑茶。

  泡茶第二步:冲泡 按1:40左右的茶水比例沸水冲泡。由于黑茶比较老,所以泡茶时一定要用100摄氏度以上的沸水,才能将黑茶的茶味完全泡出。

  泡茶第三步:茶水分离。如果用如意杯冲泡黑茶,直接按杯口按钮,便可实现茶水分离。再将如意杯中的茶水带入茶杯用直接饮用即可,也可直接用如意杯饮用小提示:泡黑茶时不要搅拌黑茶、或压紧黑茶茶叶,这样会使茶水浑浊。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人体消耗的水分大大增加。喝茶已成为大多数中国家庭常用的补水途径,红遍大江南北的安化黑茶更因冷饮风味绝佳而受许多消费者的青睐。不过专家提醒,安化黑茶虽然适合制作凉茶,而且冷饮风味更佳,不过若是为了补水的目的,仍以喝热茶为佳;喝凉茶追求的更多是一种享受,切莫在身体急需补水时大量饮用凉茶,否则会适得其反。

  黑茶文化的泡茶讲究

  泡茶时,冲泡的时间与水温、茶叶的嫩度及用量有关。水温高、茶叶嫩、用茶量多时,冲泡时间可短一些;反之,冲泡时间应长一些,一般为4-6分钟,也不宜过长,特别是粗茶,如冲泡时间过久,会将茶中的花青素也冲泡出来,使茶汤滋味变苦。一般茶叶,冲泡后加盖3分钟即可饮用。 饮茶 时,每次饮至茶汤的2/3,再冲入开水以使茶汤维护适当的浓度。乌龙茶,用开水直接冲泡后,加盖1分钟左右即可饮用。一般,第二次冲泡茶的时间,比第一次稍长1分钟左右,以后随冲泡次数逐渐延长,但不宜过长。

  用茶杯泡饮一般红绿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约200毫升冲泡,加盖4-5分钟后,便可饮用。这种泡法的缺点是:如水温过高,容易烫熟茶叶(主要是绿茶);水温较低,则难以泡出茶味;而且因水量多,往往一时喝不完,浸泡过久,茶汤变冷,色、香、味均受影响。改良冲泡法是:将茶叶放入杯中后,先倒入少量开水,发浸没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开水到七八成满,使可趁热饮用。当喝到杯中尚余三分之一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据测定,一般茶叶泡第一次时,其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泡第二次,能浸出30%左右;泡第三次,能浸出10%左右;泡第四次,则所剩无几了。所以,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

  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与绿碎茶,用沸水冲泡3-5分钟后,其有效成分大部分浸出,使可一次快速饮用。饮用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

  品饮乌龙茶用小型紫砂壶。在用茶量较多(约半壶)的情况下,第一泡1分钟就要倒出来,第二泡1分15秒(比第一泡增加15秒),第三泡1分40秒,第四泡2分15秒,也就是从第二泡开始要逐渐增加冲泡时间,这样前后茶汤浓度才比较均匀。

  泡茶水温的高低和用茶数量的多少,也影响冲泡时间的长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宜短;水温低,用茶少,冲泡时间宜长。冲泡时间究竟多长?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

  据研究,绿茶经一次冲泡后,各种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是大不相同的。氨基酸是茶叶中最易溶于水的成分,一次冲泡的浸出率高达80%以上;其次是咖啡碱,一次冲泡的浸出率近70%;茶多酚一次冲泡的浸出率较低,约为45%左右;可溶性糖的浸出率更低,通常少于40%。红茶在加工过程中揉捻程度一般比绿茶充分,尤其是红碎茶,颗粒小,细胞破碎率高,所以一次冲泡的浸出率往往比绿茶高得多。目前,国内外日益流行袋泡茶。袋泡茶既饮用方便,又可增加茶中有效物质的浸出量,提高茶汤浓度。据比较,袋泡茶比散装茶冲泡浸出量高20%左右。

  泡茶选水

  “茶滋于水,水藉于器”,要泡一杯好茶,有名茶、美器仍然是不够的,好茶还需好水泡。

  茶与水最基本的关系是相生相荣,有水才有所谓品饮意义的茶,离开了水,茶叶根本显示不出它的作用和价值。泡一杯好茶,对水质、水温、水的烧制都有严格和很高的要求,总的来说“本山水泡本山茶”的为佳,因为茶性水性两相宜。

  前人选水泡茶有不同的标准,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一是以陆羽为代表的以水源分优劣。即,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论述的“其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二是以味觉、视觉鉴别,认为味甘、色清的水好,反之则差。三是以清乾隆皇帝为代表的以水的轻重来鉴别,认为水轻的比重的好。

  这三类辨水方式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都有其片面性。

  现代科学根据水中钙离子、镁离子含量的多少,把水分成硬水和软水。每公斤水中,钙离子、镁离子含量超过8毫克者称为硬水;低于8毫克者称为软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引起的,称为暂时硬水。暂时硬水经高温煮沸后,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即分解沉淀,变成软水。如果水的硬性是由含钙、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引起的,则称为永久硬水。

  水的硬度与茶汤的品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首先,水的硬度影响水的PH值(酸碱度),而PH值又影响茶汤的色泽。当PH值大于5时,汤色加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就倾向自动氧化而损失。

  其次,水的硬度还影响茶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如果水中的铁离子含量过高,茶汤就会变成黑褐色,甚至浮起一层“锈油”。饮用或泡茶,以软水为宜。用软水泡茶,汤色明亮,香气清高,滋味鲜爽。用硬水泡茶,汤色浑暗,滋味带涩,失去饮用价值。除了蒸馏水和天泉(即 雨水 和雪水)属于软水外,江水、河水、湖水、泉水、井水等,都属于硬水,不过大多为暂时硬水,经过煮沸则变成软水。

  软水是理想的泡茶用水,用这种水来泡茶,茶汤清澈、明亮,香气高爽馥郁,滋味醇正甘洌。大自然中的软水有雨水、露水、雪水等此类天落水。这种水本来就不多,再加上由于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程度日益严重,天落水也难得干净,且收集获取十分不易,因而也不普通。所以,人们日常生活普遍使用的泡茶用水还是硬水,如江水、河水、湖水、泉水、井水、溪水等。

黑茶是什么茶

黑茶是利用菌发酵的方式制成的一种茶叶。

一、黑茶的历史。

最初出现在西汉,源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笥茶”是渠江皇家薄片,是安化黑茶起源。后出现于唐代1034年,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由于黑茶的原料比较粗老,制造过程中往往要堆积发酵较长时间,所以叶片大多呈现暗褐色,因此被人们称为黑茶,六大茶类之一,属全发酵茶。

二、制茶工艺。

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

三、黑茶的分布。

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茶,雅安藏茶(黑茶鼻祖),云南黑茶(普洱茶)、陕西黑茶及湖北黑茶。主要产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等地。

安化黑茶是湖南哪个城市的特产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特产安化黑茶,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商标产品。[1]安化黑茶是六大基茶之一,属于后发酵茶。其主要产品有茯砖砖、黑砖、花砖、青砖、香砖等产品。在古代,有的在山西、陕西、甘肃、绥远、宁夏、新疆、、蒙古等地内销,有的加工压制成砖。除了西北地区的国内销售外,还出口到苏俄和俄罗斯。中国黑茶的始祖安化黑茶,在唐朝(856年)的史料中被记载为“曲江片”,一度被列为朝廷贡品。安化黑茶正式创制于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到16世纪末,安化黑茶在国内已处于领先地位,万历年间被定为官茶,并大量出口西北。[2]2010年4月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安化黑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

安化天尖黑茶的三个典故

安化天尖黑茶的三个典故

历久弥香

安化天尖茶采用谷雨时节鲜叶加工而成。古代为皇室贡茶。也是西北地区贵族极为推崇和喜爱的饮品。

口感甘润爽清,滋味清醇,还带有独特的松香,具有存放越久越醇香的特性。一个陕西人在清理仓库时,发现了一批上世纪50年代生产的天尖,惊喜的不仅仅是48万元的天价,更多的感触却是一种时光对安化黑茶天尖历史品质的洗练。

古墓拾遗

从马王堆汉墓到清朝皇室,历史的埋没与复出,彰显着金子般的品质;惊诧于尽享荣华的辛追夫人身患多种富贵病却能活到五六十岁,已是难得,却不料被甜瓜夺命,不禁感叹:古墓中的安化黑茶除了杀菌防腐之用,其又何尝不是夫人日常饮用之物!

陈仓暗渡

期间,“天”、“贡”二字被荒唐的认为是封建产物,安化茶人采取了极其巧妙的方式保留了传统黑茶产品,“三尖”产品才被正名。

可以说,如果没有安化茶人的睿智,也许将会缺少“三尖”的独特身影。

湖南安化县生产黑茶经历了哪些阶段?

在明朝万历年间由户部正式定为运销西北地区以茶易马的“官茶”后,陕、甘、宁、晋地区的茶商,到朝廷在各地设置的茶马司以金(货币)易领“茶引”(按:明制茶课引规定:上引五千斤、中引四千斤、下引三千斤),至安化大量采购黑茶砖,运销西北地区以茶易马(按:明洪武二十二年所定茶易马分上、中、下三等:上等马每匹一百二十斤、中等马每匹七十斤、下等马每匹五十斤)

大都运往兰州再转销陕、甘、青、新、宁、藏少数民族地区

明末清初西北地区的“边茶”十之由安化黑茶供应,多在陕西泾阳压成茶砖

1939年,湖南省茶叶管理处在安化县设厂大批量生产黑砖茶,产品分“天、地、人、和”四级,统称“黑茶砖”

1947年,安化茶叶公司设厂于江南镇,在茶砖面上印有“八”字,称“八字茶砖”,供不应求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业公司安化砖茶厂(白沙溪茶厂前身)积极扩大生产,产品改称“黑砖茶”,主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安化黑茶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唐代

安化黑茶是中国黑茶的始祖,856年,唐代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的“渠江薄片茶”,运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进长安,这是最早记录安化茶叶的历史古籍。

也有专家推断,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茶叶来自安化,安化产茶历史则是2300多年前的汉代。

关于历史悠久浓厚醇和的安化黑茶都有些什么呢?

味道非常的浓厚香醇,而且量多价格比较便宜,并且受到了市场的冷落,而且品质非常好,留香比较久。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