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蒙顶山茶特点

蒙顶山茶特点

2023-05-30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蒙顶山茶是一种优质绿茶,有以下特点:

1. 外观:蒙顶山茶叶的外观呈扁平形,片形匀整,色泽翠绿。

2. 香气:蒙顶山茶带有清香高雅的花香和草香,香气持久。

3. 味道:蒙顶山茶的口感柔和醇厚,味道清爽,回甘持久。

4. 茶汤:蒙顶山茶汤色清澈明亮,汤色浓郁,汤底明亮。

5. 营养丰富:蒙顶山茶含有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物质。

6. 重量轻、易于保存:蒙顶山茶的茶叶重量轻,便于携带保存。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蒙顶茶的品种主要有哪些 蒙顶山什么茶最出名

1、蒙顶甘露:蒙顶甘露,是国内最早出现的卷曲(揉捻)型绿茶。蒙顶甘露茶采摘细嫩,制工精湛,外形美观,内质优异。其品质特点:紧卷多毫,浅绿油润,叶嫩芽壮,芽叶纯整,汤黄微碧,清澈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鲜。为了保证蒙顶甘露的优异品质,鲜叶原料细嫩,采摘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每年自2月底至清明节前是采制蒙顶甘露的最佳时节。蒙顶甘露的制法工艺沿用明朝的“三炒三揉”制法。鲜叶采回后,经过摊放,然后杀青。为使茶叶初步卷紧成条,给 “做形”工序创造条件,杀青后需经过三次揉捻和三次炒青。最后经过初烘、匀小堆和复烘达到足干。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揉捻工艺,和普通的绿茶相比,滋味更加鲜嫩醇爽。

2、蒙顶黄芽:蒙顶黄芽是中国芽形黄茶的代表之一。蒙顶黄芽外形扁直,芽条匀整,色泽嫩黄,芽毫显露,花香幽长,汤色黄亮透碧,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全芽嫩黄。蒙顶黄芽茶青采用明前全芽头制作,每斤干茶需要4万至5万个芽头。蒙顶黄芽是制作过程包括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四炒、烘焙八道工序。而决定蒙顶黄芽品质的关键还在于独特的闷黄工艺。同时,由于芽叶特嫩,要求制工精细。

3、蒙顶石花:蒙顶石花,造型美观,外型像石头上苔藓,冲泡后整芽形似花。此茶产于蒙山,故名蒙顶石花。蒙顶石花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扁形茶,是中国扁形绿茶的代表。制作蒙顶石花的茶青采用的是清明节前的全芽头,每斤干茶需要4万至5万个芽头。蒙顶石花的制法工艺沿用唐宋时期的“三炒三晾”制法。

蒙顶山茶是哪里的特产

蒙顶山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域范围

四川省名山县蒙顶山镇等20个乡镇,以及雅安雨城区地处蒙山的碧峰峡镇、陇西乡2个乡镇。

特定品质

原料采自"仙茶之乡"——四川雅安名山县蒙顶山区之春分节气前早春单芽,由于茶区雨多、雾多、云多三大特点。在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茶树生长繁茂,茶芽鲜嫩,持嫩性强,并经历史传统手工工艺精制而成,从而形成了此极品蒙顶黄芽的独特品质,茶芽外形匀整,扁平挺直,色泽黄润,全毫显露;汤色黄亮透碧,甜香鲜嫩,甘醇鲜爽;叶底全芽嫩黄。

文化典故

《尚书》所谓“蔡蒙旅平者,蒙山也,在雅州,凡蜀茶尽出于此。”蒙顶种植茶树早在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县人吴理真亲手将七株“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这是我国人工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享有“仙茶”之誉的蒙顶茶,以它独特的品质,精湛的制艺,娟秀的外形,悠久的历史,灿烂的茶文化而蜚声中外,载誉史册。《云南记》说:“名山具出茶,有山曰蒙山,联延数十里,在县西南。古诗云:“蒙山之巅多秀岭,不生恶草生淑茗”。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现在,吴理真种茶遗址——皇茶园、汲水浇茶的古蒙泉、结庐休息的甘露石室、河神之女采茶仙姑的雕像,正吸引着众多旅游者前往参观,驻足凭吊。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蒙顶山茶,随着南北丝绸之路走向五洲四海。“名山之茶美于蒙,蒙顶又美之”。蒙顶茶之所以为世独珍,不仅因为它具有优良的品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且制艺特别精良。“蒙山有茶,受全阳气,其茶芳香,为天下称道。”远在东汉,已有“雷鸣茶”、“吉祥蕊”、“圣扬花”等茶问世。“蒙顶茶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幂覆,久凝不散。”唐代是蒙顶茶发展的黄金时期,天宝元年(742年)入贡皇室,从此名播神州。当时进贡长安的散茶类有雷鸣、雾钟、雀舌、鸟嘴、白毫等,紧压茶类有龙团、凤饼。宪宗时,蒙顶茶已成为进贡最多的一种,《元和郡县志》载:“蒙山在县西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蒙顶茶因入贡京华而誉满天下后,达官贵人不惜重金争相购买,身价百倍,昂贵异常。“蜀茶得名蒙顶,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因此,当时名山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受到极大刺激。“以是蒙山先后之人竞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可谓盛况空前。唐代,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日本从公元630-894年间,派出大批遣唐使来中国学习、经济、语言文字、佛教文化、生产技术、建筑艺术等,前后共13次,每次多达数百人,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留僧以及随员。文宗开成五年(840年)留学僧慈觉大师圆仁学习期满,从长安回日本,唐皇李昂向他馈赠的礼物中,即有“蒙顶茶二斤,团茶一串。”此时,蒙顶茶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而且已作为国家级礼茶,飘洋过海传到国外。如果说唐代开创了蒙顶茶发展的黄金时期,那么,宋代则是蒙顶茶和名山边茶发展的极盛时期。蒙顶茶的质量有很大提高,制茶技艺进一步完善,创制出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贡品。那时,四川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一,名山茶叶产量又居四川之首。从宋神宗元丰初年起,近百年中,名山茶叶产量常在一百万公斤左右。名山茶叶成为西南、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所特别喜爱、适合他们饮用的“边茶”,特诏“专以雅州名山茶易马,不得他用。”并“立为永法”。名山茶叶成为历代王朝与藏族、回鹘等族进行茶马贸易的专用商品,成为汉族人民同藏族、回鹘等族人民增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蒙顶茶自唐以来,一千多年中岁岁进贡,年年送京,直至除旧革新。解放后,蒙顶名茶得到应有的恢复和发展,蒙山茶场运用现代制茶技艺,按照古传贡茶的特点,恢复石花、黄芽、甘露、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名茶生产。上世纪80年代,又创制春露、春眉等名茶。蒙顶名茶多次被评为国家、省优、部优产品,前3种名茶已作为国家级礼茶。近10年来,蒙顶名茶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产量增长,质量提高,不仅为国内人民所喜爱,而且跻身于国际市场,深受美国、日本、泰国、瑞士、斯里兰卡等国人民青睐。香港《文汇报》曾以“昔日皇帝茶,今入百姓家”为题,报道蒙顶茶“不愧为实至名归之茶中极品”。

蒙顶山茶的介绍

蒙顶山茶,亦称“蒙顶茶”,属于绿茶类,因产于四川名山县蒙山之顶,故名“蒙顶山茶”。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蒙顶甘露,这种茶紧卷多毫,色泽翠绿,鲜嫩油润、香气清雅,味醇而甘;冲泡后汤色绿黄,透明清亮,饮之清香爽口,沏二遍水时,越发鲜醇,齿颊留香。

蒙顶山四大名茶

蒙顶山四大名茶有蒙顶石花、蒙顶黄芽、蒙顶甘露、万春银叶。

1、蒙顶石花

蒙顶石花是中国扁形绿茶的代表茶品,也是蒙顶山五大名茶之一。蒙顶石花是以明前全芽头为原料,采用“三炒三晾”的制法制作而成,一斤干茶需要数万个芽头,产量稀少,极其珍贵。蒙顶石花的外形扁平挺直,汤色嫩绿,香气浓郁芬芳,滋味鲜嫩回甘,叶底匀整细嫩。

2、蒙顶黄芽

蒙顶黄芽是中国芽形黄茶的代表茶品之一,采用明前全芽头为原料,经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四炒、烘焙八道工序制成。其芽叶极为细嫩,制工要求精细,其中闷黄的工艺形成了蒙顶黄芽的黄叶黄汤的独特品质。

3、蒙顶甘露

蒙顶甘露是蒙顶山五大名茶之一,其采摘细嫩,以精湛的制茶工艺制成,茶叶的外形紧卷多毫,色泽浅绿油润,形态优美。冲泡后汤黄微碧,茶汤清澈透亮,香气鲜香高爽,滋味鲜醇甘甜,内质优异。

4、万春银叶

万春银叶是卷曲形的炒青绿茶,创制于宋朝年间,具有悠久的历史。万春银叶采用的工艺类似于蒙顶甘露,但不及蒙顶甘露的制茶工艺精细,制成的茶叶品质稍次。万春银叶具有干茶嫩绿油润、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鲜嫩悠长、滋味鲜醇爽口等特点。

蒙顶山的茶史

中国是茶的故乡,四川是茶的摇篮,四川的茶叶在雅安。

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追溯蒙顶山茶的历史,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公元前53年,西汉药农吴理真,在蒙顶山发现野生茶的药用功能,于是在蒙顶山五峰之间的一块凹地上,移植种下七株茶树。清代《名山县志》记载,这七株茶树“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

吴理真种植的七株茶树,被后人称作“仙茶”,而他是世界上种植驯化茶叶的第一人,被后人称为“茶祖”。

诗人白居易晚年忆及一生钟爱:茶中故旧是蒙山。虽然现在雅安茶的名气逊于东南省份的名品,但好品质自是有人识。在上海召开的茶叶博览会上,蒙顶山茶却在行家品后得到不下于四大名茶的评价。

蒙顶甘露是什么茶 蒙顶甘露属于哪种茶

1、蒙顶甘露属于绿茶,历史名茶之一,不发酵,茶性偏寒,主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

2、蒙顶山茶历史上称蒙山茶、蒙顶茶,因产于蒙顶山而得名,蒙顶甘露外形纤细,叶嫩芽壮,银毫满披,同时具有形美、鲜嫩、香高、味爽的品质特点,适宜日常冲泡品茗。

蒙顶石花的蒙山茶简介

蒙山茶区具有发展茶叶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历史渊源,在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茶叶史上,蒙山茶一直以滋味鲜美、工艺精良、品质超群名扬天下,故有“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的美誉。

由于受历史、地域等因素影响,蒙山茶在明末清初受到毁灭性打击,新中国成立后蒙山茶又恢复了勃勃生机,再现“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的辉煌。其中品质最佳的有“蒙顶甘露”、“蒙顶黄芽”、“蒙顶青芽”、“蒙顶石花”、“蒙顶毛峰”、“碧潭飘雪”等。

蒙山有上清、菱角、毗罗、井泉、甘露等五顶,亦称五峰,远眺蒙顶山,五峰突兀,型似莲花,蒙顶山既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更是我国名茶最早发祥地,名山名茶相得益彰。

蒙顶山茶文化的特点

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蒙山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地,为青藏高原到川西平原的过渡地带,号称“天漏”雅安与名山两地

蒙顶山是中国种茶业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蒙山茶祖师吴理真好开始在蒙顶驯化栽种野生茶树,开始了人工种茶的历史。唐宋时是蒙山茶的极盛时期。从唐玄宗天宝元年(724年)被列为贡品,作为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专用品,一直沿袭到清代,历经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间断。在民间,蒙顶茶历来被看作祛疾去病的神来之物。因此,历史悠久的蒙顶茶被称为“仙茶”,蒙山被誉为“仙茶故乡”

蒙顶茶的声名远扬使之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在我国,赞茶的名联佳句首推以民谚方式流传甚广的“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琴茶》诗有“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吟唱。唐代黎阳王《蒙山白云岩茶》诗有“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的概叹。宋代诗人文同《蒙顶茶》诗有“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的赞颂。唐宋大家孟郊、韦处厚、欧阳修、陆游、梅尧臣等,都留下不少以蒙山茶为题的诗文。明清时代的诗文题词则更为丰富,当代诗人、文学艺术家也留下了许多吟诵蒙山茶的华章佳句。悠久的茶史形成了特色独具的蒙山茶文化。

《蒙顶山茶赋》--张昌余:九州方圆,此地早占“雅州”之雅号……于是望蒙顶而歌之,拜理真而赞之:茶经济之福地!茶文化之圣山!茶种植之渊薮!茶集会之乐天! 吴理真,姓吴,名理真,号甘露道人。西汉人,道家学派人物,西汉严道(今四川雅安)人,先后主持蒙顶山各观院。吴理真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有明确文字记载最早的种茶人。公元前153年间,吴理真在蒙顶山(今四川省雅安境内)发现野生茶的药用功能,于是在蒙顶山五峰之间的一块凹地上,移植种下七株茶树。清代《名山县志》记载,这七株茶树“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吴理真种植的七株茶树,被后人称作“仙茶”,而他是世界上种植驯化茶叶的第一人,被后人称为“种茶始祖”。当然,也有史载,认为蒙山茶树是因吴理真前往峨眉山求道,在峨眉山采掘移回茶种,在蒙顶山种植而成,另一则认为是吴理真弟子篆云远去泸水,寻仙访道,从云贵高原地区采掘而回。

在中国古代的史籍中,也有不少涉及茶祖吴理真的相关记载,如宋代王象之《舆地记胜》:“西汉时,有僧自岭表来,以茶实植蒙山。”宋代孙渐《智炬寺留题》诗:“昔有汉道人,剃草初为祖。分来建溪芽,寸寸培新土。至今满蒙顶,品倍毛家谱。”

雅安蒙顶山红茶文化是什么?

冬季最适宜喝蒙顶红茶

1..提神消疲:医学实验发现,蒙顶红茶中的咖啡碱能通过刺激大脑皮质来兴奋神经中枢,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进而使思维反应更形敏锐,记忆力增强;它也对血管系统和心脏具兴奋作用,强化心搏,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以利新陈代谢,同时又促进发汗和利尿,由此双管齐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觉疲劳的物质)及其它体内老废物质,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2.生津清热:因为茶中的多酚类、醣类、氨基酸、果胶等与口涎产生化学反应,且剌激唾液分泌,导致口腔觉得滋润,并且产生清凉感;同时咖啡碱控制下视丘的体温中枢,调节体温,它也刺激肾脏以促进热量和污物的排泄,维持体内的生理平衡。  3.利尿:在蒙顶红茶中的咖啡碱和芳香物质联合作用下,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扩张肾微血管,并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于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于排除体内的乳酸、尿酸(与痛风有关)、过多的盐分(与高血压有关)、有害物等,以及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

4.消炎杀菌:蒙顶红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经由实验发现,儿茶素类能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使蛋白质凝固沉淀,藉此抑制和消灭病原菌。所以细菌性痢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红茶颇有益,民间也常用浓茶涂伤口、

蒙顶山的茶好喝吗?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蒙顶山茶是中国唯一温性茶,蒙顶山茶在防癌抗癌方面具有其他茶所无可比拟的功效。蒙顶山茶又是中国最早的贡茶,也是中国持续最久<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贡茶,蒙顶山靠近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好,所以那里的茶叶品质是超群的。如今蒙顶黄芽的传统技艺仍保留下来,四川蒙顶山茶业集团的掌门人张强就是黄茶的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唯一传承人。

蒙顶山茶好不好?

先说一件有意思的事,在《高级茶艺师培训教材》和《茶之路》这两本书都不约而同把蒙顶山茶都刻意放在首篇,就像一台晚会的开场,这个是不是可以从侧面印证了蒙顶山茶是好茶?

再讲一个需要注意的事,真正的蒙顶山茶由于产量有限总体价格不低。而蒙顶山周围的低平丘陵地带也产同样的茶,就是当地人所谓的“坝坝茶”,相对山上的茶价格便宜很多,虽然统称蒙顶山茶,但是品质差异还是比较大。

最后综合蒙顶山茶的名气和实力来说说蒙顶山茶。

先看名气,蒙顶山茶正好应了张爱玲那句名言:“出名要趁早”。早在唐代蒙顶山茶就是贡茶,到了中唐时期已被列为贡茶首位。历史上有关蒙顶山茶的文字诗词不胜枚举,但凡习茶者都知道“扬子江心水,蒙顶山上茶”,诗人白居易在《琴茶》诗中赞叹:"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渌水"是古代名曲,白居易将其与蒙顶茶相提并论,足见白居易对蒙顶茶的喜爱。 再有“植茶始祖”吴理真的代言和站台,蒙顶山茶作为名茶的江湖地位更是难以撼动。

再看实力,蒙顶山茶之所以享有久经不衰的盛名,无不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原生态地理位置,蒙顶山年均气温14.5℃,年降水量充沛,相对湿度85%,常年细雨蒙蒙,云雾弥漫,散射光多,益于茶树氮代谢,丰富了茶叶内含物。蒙顶山茶成分丰富,水浸出物高达43%左右,茶多酚适中,约26%—28%,每100克干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5000毫克以上,维生素C约202—259毫克。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蒙顶山茶中的三剑客:蒙顶甘露、蒙顶黄芽、蒙顶石花。

最后借用《茶之路》中的对蒙顶山茶的精准描述:“虽有茶毫翻飞,茶汤仍然清亮,入口先是一股鲜爽气,接着能感觉到细腻的清甜,柔和的后感持续良久”。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