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7:3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3:22
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探索的气息
1.呵护学生思维的火种
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组织一些讨论活动,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勤思、善思的习惯。当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擦出的思想火花,要大加表扬,并积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个人的见解,不要过早、过快的打扰学生的思路。一般情况下,学生想出比较新颖独特的解题思路,大多是在整个思考过程的后半段时间内形成的,如果教师过早的作出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因此要建立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尊重孩子发表意见的权利,哪怕他说的完全没有道理,教师也要耐心听完,给予指导。如果学生的意见是正确的,教师应该采纳并给予鼓励,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信心,从而以更积极地态度去思考问题。
2.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既不是自发的,也不是靠教师下达指令就能激发的。问题才是思维的动力,只有提出了恰当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这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对孩子发问,为什么这样做?你是怎么想的?他说的对不对?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先让学生想求圆柱杯子中水体积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想到了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求水的体积。问题一变"如果是圆柱形铁块的体积,怎么求",学生一脸茫然,开始在脑海中快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引入课题,探究新知,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快速地调动起来。
3.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大多数老师上课时,总是喜欢按照课前预设的教学计划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总是喜欢牵着学生走,总是什么都放不下,缺少给学生自己思考和相互交流的时间。即使留了一些时间,学生的思维还没打开,就匆匆开始讲解,学生还处在麻木的状态。常此以往,学生就丧失了思维的能力,也懒得去思考,静等着老师现成的答案。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不要急着给他答案,启发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分析,去运用学过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得到不断提高。在教学中,真正重要的是教师要充分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消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吸收知识和运用知识,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才能够放飞思维,张扬个性,逐步养成动脑的习惯。
4.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4.1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性和创造性。"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习特点,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当学生感到自己需要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被启动,问题意识越强烈,思维才越活跃、越深刻。在引入新知时,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活动。如:教师看着羊被拴着吃草的演示图问学生:"看着这幅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使学生从单纯地欣赏图片到擦出思维的火花,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争相提出:羊走一圈有多长?羊最多能吃到多少草?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等等,虽然这节课无法一一解决这些问题,但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学起来兴味盎然,感觉特别亲切。
4.2在动手操作中勤于思考。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发现知识、掌握技巧的过程,而且是他们充分思考、智慧碰撞、认识升华的过程。在每次操作活动前,都要引导学生先去猜测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思考要达到什么目的。在操作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引发学生反思操作结果,分析操作成败的原因、寻找不同操作成果的幕后故事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分析,让学生不断总结操作经验,发现更为丰富的知识,引发更有价值的深层次思考。操作的真正目的,不在于操作本身,而在于借助操作,逐步构建知识,发现规律,形成新的思维与认识。
4.3在合作交流中善于思考。在小组合作交流前应注重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在小组合作交流合作中,如果一遇上问题就让学生讨论交流,势必会使学习水平中下等的学生失去自己思考的机会,让少数的学优生独占了思考的权利。在小组交流中,引导学生对同学提出的观点进行思考,是不是正确,为什么这样说,让学生在真实思考和交流与合作的体验中构建知识,增长智慧。同时,要注意不能用老师的思维来代替学生的思维,学生只有经过认真思考,才能整理出问题的思路,再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3:22
这个很简单,我能写。论文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