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护城河的历史有谁能说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8:34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06:22

 金乡护城河为汤和在此建城置卫前挖掘。古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故造城墙之前,就先挖护城河,以连接江南运河,再挖城内河,解决粮食的运输问题。从金乡大仓桥的碑文,可以看出大仓桥建于洪武十七年(1384)。可见那时已有城内河。而城墙则建于洪武二十年(1387),比造大仓桥晚了3年。在城墙建造之前,粮草就可以直达城内。护城河上原来还有吊桥,平时可通行,战时可吊起断绝陆上往来。
原来在城内只有一条从南水门至西水门的主干河。依次是马槽河(在定远桥北);心衣河(在张家桥北);里河(在木桥北);仓河(在大仓桥北)。想当初,人们曾从中所庙前的里河乘小船,经过仓河,再经过魁星阁前的大河,穿过西水门到城外的护城河,再至江南运河。

  金乡城内河,除主干外,还有一些分支。金乡的蓄水池有三个,一是局河(现为坎池),今尚存;还有两个是鹅池和蝗池,均已殁。上世纪80年代后,城内河道大多成为地下暗沟。但魁星阁至吴衙桥西的大河仍在,可通过魁星阁下的西水门与护城河相连。现在这条大河,四周有石栏杆,已与魁星阁共同组成金乡的一大休闲景点。

  据*夏克奄手抄本《金乡志》介绍:“护城河:东濠深三丈,左阔四丈,右阔六丈(左右以桥为界,下同);南濠深四丈,左阔八丈,右阔四丈;西濠深四丈,左阔八丈,右阔五丈;北濠深三丈,左阔十丈,右阔五丈。”护城河当时在军事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可说是城墙外的“城墙”。濠底还有深至两丈多的沟渠,在大干旱时,亦无断水之忧。除了军事上的特殊意义,亦是江南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像金乡城外这样四四方方、宽阔完整的护城河,也许在全国已不多见了。

  2002年底,在苍南县*公布金乡镇为县历史文化保护区前后,金乡镇*曾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对金乡环城公路外面的护城河进行历时两年的疏通整治,并花大力将《金乡志》的重要内容镌刻在沿河石栏杆中。

  沿河石栏共有1000多块碑文。东门桥边第一块序文曰:

  吾乡濒海,四围绿水青山,实乃风水宝地。云闲天淡,城环九斗之玑;物阜民丰,地扼渔盐之利。至宋时已商贾云集,人文荟萃。明代汤和,奉旨筑城,抗击倭患,名垂青史。城防格局,依然如故。泉列七星,巷分八卦。狮球两屿,遥遥相对,望沧山之云烟,观东瀛之晓日。宽阔之护城河,波光粼粼,川流不息,像母亲般护佑故土,是沧桑岁月之见证。

  鉴濠道淤泥厚积,不堪其污!本届镇委*,倾其心力,断流疏浚,砌石固岸,改浊水为清流,置护栏以美化。刻《金乡志》于其上,让观者游目骋怀。

  天地悠悠,沧海茫茫,史事如烟,贤德炳彰。愿与乡民,鉴史明志,缅怀先辈之丰功,勇拓未来之伟绩。是为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06:23

 如今从苍南金乡至温州只要一个多小时,可过去(直至上世纪60年代)由于交通不便,路上花费时间要一个白天加半个黑夜。

  在我青少年时的印象中,连通金乡与温州之间的是一条长长的水路,这水路开始的一段就是江南运河(鳌江以南的平原当地人称“江南平原”,其主航道称“江南运河”)。

  那时,从金乡至温州,往往是半夜踏着月光乘摇摇晃晃的小船,第二天凌晨到方岩(现在的龙港),渡过鳌江,再乘小河轮至平阳,上岸后从铺南走到铺北,再乘小轮船至飞云,摆渡过飞云江至瑞安南端,还要走过瑞安县城的一条中心长街至北端。这时已接近正午,千辛万苦的旅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已经看到了温瑞塘河,等于是看到了温州。

  这说明当时从金乡去温州是何等艰难而繁琐,同时也说明当时的江南运河在交通方面起着多大的作用。

  江南运河以钱库为中心,以南,称为南运河;以北,称为北运河。河网还有不少支河,其中金乡北门外至舥艚的河道称“金舥河”,为江南河网主要支河之一。金舥河自金乡镇北门由南向东北,经郊外和老城至舥艚镇东魁,全长约7.5公里。金乡遇台风或暴雨时,大水就由这条河经东魁陡门开闸排水,流入大海。此为金乡镇排涝之主要渠道。

  古代的城市多修筑城墙,城墙之外,还要有一圈护城壕(即护城河)。有水的城堑称为“池”,无水的城堑则称为“隍”,皆起着护城的作用。

  金乡护城河为汤和在此建城置卫前挖掘。古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故造城墙之前,就先挖护城河,以连接江南运河,再挖城内河,解决粮食的运输问题。从金乡大仓桥的碑文,可以看出大仓桥建于洪武十七年(1384)。可见那时已有城内河。而城墙则建于洪武二十年(1387),比造大仓桥晚了3年。在城墙建造之前,粮草就可以直达城内。护城河上原来还有吊桥,平时可通行,战时可吊起断绝陆上往来。

  这样,江南运河就与金乡护城河相连,并通过护城河与城内河相通。护城河与城内河要通过水门。水门原来据说有4个,现在只有南水门和西水门了。西水门在名胜古迹魁星阁下,魁星阁前的大河,就是城内最大的河,一直保留至今。

  原来在城内只有一条从南水门至西水门的主干河。依次是马槽河(在定远桥北);心衣河(在张家桥北);里河(在木桥北);仓河(在大仓桥北)。想当初,人们曾从中所庙前的里河乘小船,经过仓河,再经过魁星阁前的大河,穿过西水门到城外的护城河,再至江南运河。

  金乡城内河,除主干外,还有一些分支。金乡的蓄水池有三个,一是局河(现为坎池),今尚存;还有两个是鹅池和蝗池,均已殁。上世纪80年代后,城内河道大多成为地下暗沟。但魁星阁至吴衙桥西的大河仍在,可通过魁星阁下的西水门与护城河相连。现在这条大河,四周有石栏杆,已与魁星阁共同组成金乡的一大休闲景点。

  据*夏克奄手抄本《金乡志》介绍:“护城河:东濠深三丈,左阔四丈,右阔六丈(左右以桥为界,下同);南濠深四丈,左阔八丈,右阔四丈;西濠深四丈,左阔八丈,右阔五丈;北濠深三丈,左阔十丈,右阔五丈。”护城河当时在军事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可说是城墙外的“城墙”。濠底还有深至两丈多的沟渠,在大干旱时,亦无断水之忧。除了军事上的特殊意义,亦是江南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像金乡城外这样四四方方、宽阔完整的护城河,也许在全国已不多见了。

  2002年底,在苍南县*公布金乡镇为县历史文化保护区前后,金乡镇*曾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对金乡环城公路外面的护城河进行历时两年的疏通整治,并花大力将《金乡志》的重要内容镌刻在沿河石栏杆中。

  沿河石栏共有1000多块碑文。东门桥边第一块序文曰:

  吾乡濒海,四围绿水青山,实乃风水宝地。云闲天淡,城环九斗之玑;物阜民丰,地扼渔盐之利。至宋时已商贾云集,人文荟萃。明代汤和,奉旨筑城,抗击倭患,名垂青史。城防格局,依然如故。泉列七星,巷分八卦。狮球两屿,遥遥相对,望沧山之云烟,观东瀛之晓日。宽阔之护城河,波光粼粼,川流不息,像母亲般护佑故土,是沧桑岁月之见证。

  鉴濠道淤泥厚积,不堪其污!本届镇委*,倾其心力,断流疏浚,砌石固岸,改浊水为清流,置护栏以美化。刻《金乡志》于其上,让观者游目骋怀。

  天地悠悠,沧海茫茫,史事如烟,贤德炳彰。愿与乡民,鉴史明志,缅怀先辈之丰功,勇拓未来之伟绩。是为序。

  江南运河与金乡城外护城河曾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如今虽然公路四通八达,尤其在2002年龙金大道通车后,再不会有人乘船去龙港等地。但江南运河与护城河仍是江南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肩负着运输、灌溉、泄洪排涝、环保等重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06:23

悠悠古城、春意盎然。在风和日丽的清晨,我们慕名前往江南小镇金乡。
驱车从温州市区出发,上甬台温高速公路途经龙港,只需一个半小时便可达到金乡。首先展现在眼前的是金乡镇内环城相通的护城河。经历数百年沧桑风雨后,今日护城河显得从容平和。河面宽阔平稳,水质清澈见底,四周垂柳掩映、灌木葱茏,优美景观、和谐氛围吸引着路人纷纷驻足。护城河两岸是新建的石砌栏杆,每个栏杆上都别出心裁地精细雕刻着金乡镇史话、民谣、传说等,绕着护城河漫步一圈,金乡人文历史已是了然在胸。
再向里行进,便进入镇中心,迎面而来的是古朴与现代和谐相融的小镇风貌。各种古井、古楼、古碑、古桥等保存得十分完好,悠悠古情溢满人心。位于东大街、南大街交汇中心的丰乐亭,始建于明朝,为木构建筑,八角形上层,葫芦顶,精致风雅。位于西水门洞上的魁星阁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整个建筑分为两层,阁顶飞檐出挑,阁前河道宽阔,阁内有手执朱笔、脚踏鳌鱼、笔点三元四方英才的魁星爷塑像,形象栩栩如生,逗人遐想。向南行走,便来到金乡镇另一处著名历史文化遗址———洗马桥。这座桥由八块石板并铺而成,桥墩有七孔,桥两旁石栏杆上雕有24对小石狮,形态各异,两端栏杆与桥面衔接处各有一对伸颈飘鬃的石马。据当地人介绍,该桥因将士沙场归来饮马擦洗于甘溪畔而得名。
穿过带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迹群,我们登上了位于金乡镇东北面的狮山,居高临下眺望这座小镇。只见整个镇三面环山,山外临海,山海回环,独揽东南海疆形胜。城内大街小巷经纬分明,呈八卦乾坤布局,狮屿、球山雄踞,一派英姿。向东眺望,映入眼帘的是金乡镇内庞大的工业园区,与古城区不同,这里充满现代气息,宽阔的马路纵横伸展,货车来回奔波。巍巍青山之中,一批批现代化标准厂房拔地而起,宛如璀璨夺目的珍珠,镶嵌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
这就是独具魅力的金乡,既有韵味十足的古代建筑,又有宏伟气派的高楼大厦;既有闲散恬静的绿化小岛,又有繁华热闹的商业要道。真可谓是古城新貌相辉映,金乡丽姿看今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06:24

汗,你们复制那么多干啥嘛。金乡的历史啊,唉。护城河就是当年防敌进入城内的一条河咯。不过现在由于人为问题,河都不像样了,都黑忽忽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06:24

就这些了 没别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