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8:4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9 23:18
作为五四运动的发动者,事实上是一个小群体,按照出场并发挥作用的先后,应该是以下这四个名字:梁启超、林长民、汪大燮、蔡元培。
先说梁启超。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梁启超即以在野之身,为中国参加即将召开的巴黎和会作了策划。他向大总统徐世昌建议,成立了总统府外交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以政界元老、前外交总长并代理过国务总理的汪大燮为委员长,以进步党领导人、前司法总长林长民为事务长,职责主要是处理这一特定时期的外交事务。然后,梁启超带着一批著名专家——*张君劢、军事蒋百里、经济徐新六、工业丁文江、外交刘崇杰等,于年底动身前往欧洲,目的是“想拿私人资格将我们的冤苦向世界*申诉申诉,也算尽一二分国民责任。”[《欧游心影录·欧行途中》,《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三,38页。]1919年2月11日,梁启超一行抵达伦敦,开始了他在欧洲的国民外交活动。
本来,中国人对收回山东主权满怀希望,美国总统也是支持中国的。1919年2月4日《申报》7版《巴黎会议之中国问题》报导说:“美国无线电云,中国赴欧代表提出和议大会修改一千九百十五年中日之条约二十一款,据称中国国民决定将一千九百十五年中日条约提出欧洲和议大会修正,实属最重要之问题……更与美国对于中国主持开放门户之主义亦属矛盾,故美*对此条约首先声明反对,并将反对之理由照会日本*,谓于欧洲和议时提出修改云云……”
然而,到了会议进程中,中国愿望的实现却遇到了严重的障碍。梁启超等人是2月18日到达巴黎的,作为中国参加和会代表的会外顾问,他先后会见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及英法等国的代表,请他们支持中国收回德国在山东权益的立场。然而,他不幸地发现,西方对中国的支持同样遇到了障碍,中日交涉的许多内情,连他自己也一直被蒙在鼓里,比如,1918年9月段祺瑞*与日本签订的秘密借款合同和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3月6日,梁启超致电北京*总统外交委员会委员长汪大燮、事务长林长民:“交还青岛,中日对德同此要求,而孰为主体,实为目下竞争之点,查自日本据胶济铁路,数年以来,中国纯取*方针,以不承认日本继德国权利为限。本去年九月间,德军垂败,*究用何意,乃于此时对日换文订约以自缚,此种秘约,有背威尔逊十四条宗旨,可望取消,尚乞*勿再授人口实。不然千载一时良会,不啻为一二订约之人所败坏,实堪惋惜。超漫游之身,除襄助鼓吹外,于和会实际进行,未尝过问,惟既有所闻,不敢不告,以备当轴参考,乞转呈大总统。”[《梁启超年谱长编》,879页。]
巴黎和会议定将原来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交给日本。面对这种情形,北京*派出的中国出席和会首席代表陆征祥准备签字。[王芸生辑:《六十年来的中国与日本》,第七卷,318—321页]紧急关头,梁启超致电汪大燮、林长民,建议警醒国民和*,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其电文如下:
“汪、林二总长转外协会: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还,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请警告*及国民严责各全权,万勿署名,以示决心。”[《梁启超年谱长编》,880页。]
国民外交协会1919年4月30日收到的梁启超要求拒绝签字的来电。可以说,正是梁启超的这份电报,点燃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接着出场的是林长民。
林长民何许人也?今天的一般读者对这个名字也许陌生,但可能熟悉一些与他相关的名字,比如,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中的林觉民,是他的堂弟;再比如,著名的才女林徽音,是他的女儿。而他自己,其实应该名声更响:1911年辛亥*爆发,福建之后,他以福建省代表到上海参加各省代表会议,无论是孙中山16票当选临时大总统,还是袁世凯17票当选临时大总统,都有他投出的庄严一票。稍后参议院成立,他不仅是参议员,而且做了秘书长,参与草拟《中华*临时约法》。1913年任众议院议员,并于4月任秘书长。1917年,张勋复辟被平息之后,出任司法总长……五四运动爆发之际,林长民是总统府外交委员会的事务长,同时又是民间团体“国民外交协会”的理事。国民外交协会是1919年2月16日是成立的。这个协会之所以成立,也像总统府的外交委员会一样,主要原因就是巴黎和会。协会推举出院熊希龄、汪大燮、梁启超、林长民、范源濂、蔡元培、王宠惠、严修、张謇、庄蕴宽10位理事。从这个名单可见,这个民间组织的主要理事,正是总统府外交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正是这种情况,实现了五四运动中官方与民间的互动。2月21日,在熊希龄、汪大燮和林长民等人的主持下,该会通电发表七点外交主张:“一、促进国际联盟之实行;二、撤废势力范围并订定实行方法;三、废弃一切不平等条约及以威迫利诱或秘密缔结之条约、合同及其他国际文件;四、定期撤去领事裁判权;五、力争关税自由;六、取消庚子赔款余额;七、收回租界地域,改为公共通商。”[张允侯、张友坤:《在五四运动爆发的一年里》,武汉出版社19年12月版,第10页。]
4月30日,林长民接到梁启超的电报,5月1日写成《外交警报敬告国人》,当晚间送到《晨报》报馆,总编辑陈博生马上将其刊载于第二天的《晨报》上。
这一天,*也接到了陆征祥的电报,称如不签约,则对撤废领事裁判权、取消庚子赔款、关税自主、赔偿损失等等有所不利。为此,外交委员会紧急会议,决议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并拟定一个通知陆征祥拒绝签字的电报稿,由委员长汪大燮和事务长林长民面呈徐世昌签发,徐世昌表示同意,令*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