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做到立德树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7:56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3 21:12

展开1全部在我们教育教学当中,其实和学生要多互动。

这样的话,才能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要多发掘他的闪光点,多给他一些鼓励。

从而才能达到我们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3 22:30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你好啊,亲!为你提供以下例文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课标当中,对学生立德树人的教育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同时新课标也指导广大教师重点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荣誉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和正确的法律法规观念进行培养,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远大理想、抱负且道德品质高尚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以上新课标中的要求也充分证明了德育在我国整体教育当中的关键作用和地位,在高中阶段,教学教师更应该明确德育的重要性。本文以高中数学社团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和总结了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具体内容如下。

一、利用名人事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般来说,选择数学社团的学生都是数学基本功不错的,大多对数学都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一优势,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学会挖掘教材内容,从中寻找德育素材,渗透德育[1]。在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在数学领域有杰出贡献的古今数学家的事迹,通过这些名人事迹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增加其自豪感。让学生以前辈为榜样,更加喜欢学习数学,了解数学。例如,我校数学社团自成立以来就开展了“追溯历史,感悟数学”主题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提取、整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了解数学知识的起源以及数学发展的历程,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素养。教师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学生采用PPT的形式进行汇报演讲评比,根据不同的年级分为高一组和高二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收集相关材料,开学后上交由教师选出优秀报告给予奖励,并举行汇报会进行展示。这些名人事迹,在数学教学中能起到很好的德育渗透作用。

另外,对学生的德育不能仅仅存在于课堂当中,应该将其和学生的课余生活建立紧密联系。教师完全可以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例如辩论赛、知识问答等。不光如此,教师还应该结合教材组织社团成员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例如在对统计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组织社团成员去调查自己所居住小区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居住面积和收入水平。在讲授立体几何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要求社团成员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来制作一些立体模型,这不仅能有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当前社会的发展情况。

二、在揭示数学规律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树立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师要学会在揭示数学规律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树立学生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在数学世界当中,矛盾、运动和变化无处不在,这些都是数学最为显著的特点。纵观数学解题思路和方法,很多都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所以,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并让其向*主义世界观靠拢。高中数学包含很多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例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划归与转化思想、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分析法、综合法等,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但彼此互通。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就是数学这门学科的本质所在,只有从根本上抓住了这些数学思想的精髓,才能真正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根本性的提升[2]。而且,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方法的重要性,因为掌握方法永远比理解某一道数学习题重要得多,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想,而且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发散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胆创新,小心实践。同时,它可以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受益终身。在社团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教师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学会思考。

针对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更高更妙,数学优解”主题活动,在每个学期的段考之后,推荐出学生答卷中的优解进行评比,评选出最好的解法然后进行奖励,并将优解制作成数学手抄报,以供其他学生学习。通过这样的评比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愿意钻研数学、学习数学,而且可以起到很好的鼓励作用,让学生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为了将数学更好地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理性思维,我校数学社团还举办了“联系生活,数学游园”主题活动。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活动,可以更好地拉近师生的距离,增进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了解。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当生活中再遇到类似问题时,也会变得更加冷静与沉着,从而用更理性的思维处理问题。

三、通过教师的亲身示范进行德育渗透,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立德树人是理论和实践共存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情感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亲自示范来进行德育渗透,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其实评判教师是否优秀,不能单一地看其的教学水平是否过硬,更重要的是看师德和职业素养[3]。教师平易近人,学生才不会产生畏惧心理,这样才有助于师生距离的拉近,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当学生崇拜或者欣赏教师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模仿和学习。反之,如果教师不能够让学生信服,无论他的教学水平有多高,都未必能让学生听从。尤其是高中生处于叛逆期,如果教师不能够让学生喜欢自己,就容易触发学生的逆鳞,甚至导致有的学生不配合教师的工作,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另外,教师对待工作也要时刻保持严谨的态度,力求完美,这样才会给学生更加直接的影响和感染。道德品质不过关的教师是无法成为优秀教师的,同理,学生德育方面存在问题也很难让自己真正变优秀。因此,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课余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要想切实提高德育质量,教师的榜样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出来。 教师只有让学生相信自己、喜欢自己,才能更好地做到德育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处处包含数学,两者密不可分。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教学内容尽可能地紧贴生活,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数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

四、挖掘数学潜在的文化内涵,让学生理解和欣赏数学的美育价值

“美”不仅仅是自然风光和艺术品的代名词,在数学当中同样也存在不少“美”的现象,只要仔细去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数学的美育资源。比如,在不少艺术作品中,都应用了黄金分割点,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也比比皆是。主持人通常都不站在舞台正中间,而是习惯站在舞台的一侧,因为这样的站位会更加符合观众的审美,舞台效果较好,这就是黄金分割点的典型运用[5]。原本较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同样也会有生动有趣的一面,它不仅可以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还能够极大地方便我们的生活。在不少优秀的音乐作品中,都应用了数学的对称美,包括很多古今中外的宏伟建筑都有数学知识的体现,我们的生活也处处离不开数学。

数学定理是经过无数人无数次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比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看似简单的定理,其实是很多代人辛苦论证的结晶。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这种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口述,而是要言传身教,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所谓定理,其本质就是数学准则,生活中也需要一定的规则来约束,不然社会环境绝不会像今天这样和谐。数学的美主要体现在对称性和和谐性上,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数学的美育价值,我校社团开展了一次“畅想科技,畅想未来”的科技节活动,在活动上,数学社团参与了“圣诞树承重”项目比赛的评审工作,通过现场测量、记录、计分等,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的奥妙,感受数学不可或缺的作用与无处不在的美感。教师通过此次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还鼓舞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数学

研究活动当中,从而实现了挖掘数学潜在文化内涵、让学生理解和欣赏数学美育价值的教学目标,更好地提升了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真正实现了在教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

总而言之,科学性强、知识面广是高中数学最重要的特点,教师要利用好高中数学的优势,通过教材深度挖掘德育素材,并且将它融入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名人事迹激发学生的热情,利用数学规律和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通过亲身示范,发挥带头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数学和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教师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善于沟通,才能培养出更多有格局、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优秀青少年。

你好,亲!为你提供例文之二:

如何在教学中做到“立德树人”。

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论述,由原先强调“德育为先”调整为“立德树人”,并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调整,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了的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

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

从教三十多年,我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苏霍梅林斯基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我通过翻阅资料、阅读文献,体会到要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以德树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学生。 德育教育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教师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远的。其中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感染学生,我们要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上课时,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的仪表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感受了美的教育。

辅导“问题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熏陶和教育。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老板着面孔,死气沉沉,则教室的气氛必然紧张、严肃,学生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他们学习的潜能就挖掘不出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在课堂的理性灌输中融进形象化情感,使教与学产生和谐的共振效应,德育就会进入新的境界并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在情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材中的情景引入(教师根据内容创设情景)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都可以很好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谦让、团结协作和关心他人。另外立德树人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和数学主题活动来进行德育教育。列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水土流失情况统计),学生可以从题目中联系生活实践考虑到我们的生活环境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调查统计,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三、以前辈数学家的事迹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教育对具有最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数学教学中适当的介绍一些数学家的事迹,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教学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当教师讲到圆周率时,可用有文字和图片结

合的课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约在1500年前就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7位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可感召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生,培养他们思考、勇于创造、执着追求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使学生了解我国光辉的科学史,激发民族的自豪感和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立志为振兴祖国的科学事业而勤奋学好数学。

四、利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培养过程中强化德育情感----立德树人。

在教学过程中,使数学德育理论具体化、操作化,同时,又可以使数学德育实践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宜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转化法。就是把数学中的原理和方法,转化成学生的一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例如,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拼拼摆摆,动脑思考,顺乎自然地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从中领悟出“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2、比较法。就是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对不同的算式、图形、解题思路进行比较,可使学生从中发现规律。例如,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中年级应用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高年级教材中分数应用题的互相转化等等,在数学中,可以把他们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一方面使学

生有比较,有鉴别,掌握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领悟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

3、迁移法。这一方法要求把已知迁移到未知、把此一类知识迁移到另一类知识中,使学生受到相互渗透、影响和转化的观点的教育。这也正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例如,学习统计知识,可结合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下册统计“白色污染”,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将数学知识迁移到其他学科,使学生不仅提高了知识学习的效率,而且逐渐树立起普遍联系、转化的观点。

4、实践法。组织有趣的数学课外活动,在提高能力中受到德育教育。在课堂上,教师不仅寓德育教育于数学过程,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资料,从中受到教育,这样不仅智力得到发展,学生还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得到锻炼,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熏陶。寓教育于学习之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五、循序渐进,掌握好小学生立德树人的原则。

1、情感性原则。情感是促使学生知识内化的催化剂。教师要创设情感氛围,借助情感动力,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使之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 形成广阔的心胸,和谐地发展各方面的素质。

2、科学性原则。进行思想教育,必须做到旗帜鲜明、观点正确、说理明白。教师要站在育人的高度给学生以正确的认识导向,使学生信服地接受教育,并指导自己的行为。如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讲

到合理利用时间问题,让同学们都科学的安排自己的时间,珍惜时间。

3、层次性原则。思想品德教育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必须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体现德育渗透的梯度。如低年级引导学生认识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初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学好数学的信心。中年级则要有机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归纳的方法,有克服困难的愿望和体验.高年级则要把数学和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猜测、探索、比较、概括、合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六、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外延伸中渗透德育教育-----立德树人。

1、通过数学训练和实际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教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在数学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学生常会遇到一些难题,许多同学则会“置之不理”,没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毅力,这时要结合数学家成长的经历教育学生,鼓励学生思考,要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毅力,这对今后干什么事都有很大帮助,具备了这些品质将来才能为四化建设贡献力量。

2.通过数学作业和练习,培养学生严格、认真、仔细、工作有条理,对计算结果负责任的良好作风。数学作业和练习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数学中经常打交道的是数字和图形,数字要求不能有一点错,图形要力求完美,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凡事认真仔细,干工作有条有理,对计算结果负责任。通过这些良好品质的培养,将来走入社会参加工作,才能对自己要求更高更严,才能把工作干得更好。

总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重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数学教师,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你好!以上只是例文,请结合自己的实际作适当取舍。希望以上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