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近代前期海军和海防建设兴起的背景、史实及结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7:49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0:43

清代海军简议

【摘要】中国近代化海军开始于晚清。在列强“船坚炮利”的打击下,清*筹建北洋海军、南洋水师、福建水师等同时还建造各种类型的学堂。港口、船坞厂等,以期防御日益丧失的海域。但是由于清统治者的**,使得海军最后走向衰亡。
【关键词】北洋海军;南洋水师;福建水师;海军学堂。

中国近代化海军开始于晚清,清代以前,中国只有水师,没有海军。
魏晋南北朝至宋金时期,大规模的战争夺在长江一带进行,在这客观上促进水军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水军有艨艟、楼船、飞云、盖海、青龙、赤龙等名号众多、规制不一的战船,大者可载*百人,不仅用于内海流域,而且还游弋于辽阔的海域。隋唐时期,中国有了一支包括艨艟、斗舰、走轲、海鹘等各型战舰的庞大海军,并在公元663 年的白江口海战中大败日本海军,取得了辉煌胜利。南宋为防止金军南下,大力发展水军,创制了大车船,船高两三层楼高,长90余米,两侧装有脚踏轮作为推动器,行驶快速,可载七八百人,称之为“轮船”,装备管型火器,以“火炮之法”和“火箭环射”等战术配合轮船作战,在当时起到了重要作用。元代曾数次组织大规模船队远征日本和爪哇。明代也有郑和下西洋的大船队出海贸易扬威,是中国水师建设的顶峰,此时的中国“海军”无论是舰船吨位或是战斗力都远远超在世界各国之前。明代中叶以后,对倭寇采取消极防御,清代也长期施行海禁,水师主要用于内海、内河,平时只负责巡查治安。舟船之制,主要兵船的装载量仅限于百余人,武器装备也仅限于小口径线燃前膛炮,航程和杀伤力都有限,已经不适应大规模海战的需要,更谈不上抵御外侮。
自从鸦片战争起,清*内部一些有识之士陆续提出了一些海防策略。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再遭惨败,使得清统治集团中更多人主张创建强大的海军以抵御外侮。清*从同治元年(1862年)开始筹建海军,由南北洋大臣分管海军,到光绪元年(1875年),海军初步建成,北洋军舰有14艘,南洋军舰17艘,福建军舰11艘。总的来说,这三支海军舰船质量差、吨位小、行动慢、又却少铁甲舰。尤其是三洋各成派系,互不统属,无法形成统一整体,容易被各个击破。光绪十一年(1885年),总理海军衙门成立,仅将北洋海军建立成军,南洋、闽粤方面因舰船缺少,未能成军。北洋海军在山东威海建立提督衙门,而在中日甲午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此后陆续拼凑了巡洋舰对(有15艘战舰)、长江舰队(有17艘战舰),其最大吨位的巡洋舰3400吨,最小吨位的鱼雷舰62吨,分别是德、日、英制造的,国产的也有8艘,则是木质或铁木结合。清朝灭亡前,海军已有了舰队、港口、船坞厂及各种类型的学堂,形成了的体系。
(一)三支海军
北洋海军 1874年(同治十三年)清*筹划海防,北洋大臣李鸿章主张在北洋建立水师。随后开办北洋水师学堂,订购铁甲战舰,修筑旅顺(今并入旅大市)和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市)军港,配置数百门德国克虏伯大炮。1885年(光绪十一年)清*设立海军衙门。1888年编成北洋舰队,共二十二艘,其中铁甲舰九艘。丁汝昌任海军提督,军事训练由英国、德国人操纵。总吨位超过4万吨,官兵4千余人,是当时一支实力较强的近代海军。但从1888年之后,为再添任何新式军舰,11年后,因海防经费被挪用修筑颐和园,连*炮弹药也停止购买。14年9月黄海海战中,中日舰队互有伤亡。15年初在威海卫被围,2月北洋舰队全部覆没。
1编成
铁甲船
铁甲舰:定远、镇远 (都为7000吨级)。
快船
装甲巡洋舰:经远、来远。
防护巡洋舰:济远、致远、靖远 。
碰撞巡洋舰:扬威、超勇 。
蚊炮船
炮舰:镇边、镇中、镇东、镇西、镇南、镇北。
鱼雷艇: 左一、左二、左三、右一、右二、右三、福龙、 定一、定二、镇一、镇二 。
练船
练习舰:康济、威远、敏捷 。
辅助舰艇
2编制
官制 :提督、总兵(分左、右翼)、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 ,舰长称为管带 。
海军*等级 :正都统、副都统、协都统、 正参领、副参领、协参领、 正军校、副军校、协军校。
人员 :北洋舰队各主要战舰舰长及高级军官几乎全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并多曾到英国海军学院留学实习。中层军官内多有为原留美幼童,被召回国后到福建水师学堂学习海军后服役。舰队内一直亦有外国人担任军官作技术专家及指导。北洋舰队的军官多能操英语,内部指挥命令亦是以英语发号。
北洋水师主要将领有:
丁汝昌——水师提督
刘步蟾——右翼总兵,定远号管带
林泰曾——左翼总兵,镇远号管带
邓世昌——中军中副将,致远号管带
叶祖圭——中军右副将,靖远号管带
方伯谦——中军左副将,济远号管带
林永升——左翼左营副将,经远号管带
邱宝仁——右翼左营副将,来远号管带
黄建勋——左翼右营副将,超远号管带
林履中——右翼右营副将,杨威号管带
杨用霖——左翼中营游击,原镇远号帮带,林泰曾自尽后接任管带

南洋水师 1888年(光绪十四年)清*编成北洋海军时,将广东、福建、、上海的军舰划归南洋大臣统辖,称南洋水师。仅有镜清、南琛等中小型舰船17艘。这是清末海军部署在东海北部区域的舰队,防卫江浙海域,主要基地设在上海吴淞,在南京设有南洋水师学堂。南洋水师的舰船大多有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建造,其中开济、镜清、寰泰三艘巡洋舰和购自德国的南琛、南瑞两艘巡洋舰,排水量均为两千余吨,他们构成南洋水师的主力。另外有千吨级炮舰三艘,其总体实力不及北洋海军,但超过福建水师。1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在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市)覆没后,南洋水师分编为长江舰队和远洋舰队。
福建水师 1885年(光绪十一年)清*设立海军衙门后的三大舰队之一,防卫闽粤海域,归闽浙总督节制。以福建的马尾作为军港,兵力分布于、厦门等地,舰队拥有20余艘军舰,主要由福州船政局建造,部分从西欧进口,排水量一般在1000到1500吨之间。旗舰扬武号排水量1560吨,250马力,装备13门舰炮,相当于当时的中型巡洋舰。福建水师平时很少训练,战斗力很弱。1884年7月,中法战争中,法舰开进马尾军港,并向福建水师突然袭击,福建水师仓猝应战,兵舰11艘、商船19艘,全部被击沉,福建水师全部覆没。
(二)海军教育
中国近代海军学堂有马尾船政学堂、黄埔水师学堂、天津总医院西医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昆明湖水师学堂、威海水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北洋水师学堂等。清*在定购国外军舰的同时向外派出了大批留学生(如刘步蟾、严复、詹天佑等)。1888年清廷又正式确定了海军教育的科目、要求“其考选海军官学生也,一、英国语言文字,二、地舆图说,三、算学至开平方诸方,四、几何原本前六卷,五、代数至造对数表法,六、平弧三角法,七、驾驶诸法,八、测量天象推算经纬度诸法,九、重学,十、化学格致。肄业期四年,学成录用。其考选练勇也,招沿海渔户年壮者充之。在练船练习帆绳荡桨泅水及轮炮之操法,洋*刀剑之操法。由三等递升至一等,以备充补水手。水手以上各级,核其才艺劳绩,以次递擢”。由此奠定了中国近代海军教育体系的基础,由这套教育系统培养出的海军人才成为了中国近代海军的中坚力量。
鸦片战争之后,清王朝开始购买一些外国铁甲舰船来装备水师,并且成立造船厂,期望用来防御日益丧失的海域,但在中法、中日战争中,水师屡遭败绩,大部分舰船沉没于海底。16年, 清*决定重建海军。自甲午战争后到宣统初年,清*从英、德等西方国家订购一批各种规格的军舰,南北洋海军总计有舰船50余艘,但其中老式船居半,能出海作战的仅四艘巡洋舰和十余艘炮舰而已。1909年,清*开始筹备新海军,1910年成立了海军部,设军职、军政、军学等7司及主计处,分辖23科,讲水师学堂和造船厂等拨归海军部统辖,到那没有什么起色,清王朝便灭亡了。
附表
英国皇家海军学院中国留学生初期的一份课程表
礼拜一 礼拜二 礼拜三 礼拜四 礼拜五 礼拜六
上 午
每日6点开始听讲 重学 算学 重学 重学 重学 论铁甲船
化学 格致 论德法战争
俄土战争 化学 论德法战争
俄土战争
下 午 画炮台图 画海道图 自习 画炮台图 自习 自习

毫不吝啬的把我的小论文给你了,期待第一笔悬赏~~~

参考文献
⑴雷颐:《北洋海军:*决定胜败》,《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第47期 。
⑵史记功:《北洋水师》,《当代海军》,2004年第12期。
⑶李斌:《北洋水师学堂简论》,《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5期。
⑷屈春海:《晚清海军留学英法述析》,《历史档案》,2004年第3期。
⑸王家俭:《戚其章著<晚清海军兴衰史>》,《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
⑹吴长春:《从装备上看北洋水师覆亡的原因及几点启示》,《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⑺周金明:《晚清海军建设始末》,《文史春秋》,2002年第5期。
⑻戚其章:《晚清海军兴衰的历史启示》,《清史研究》,1997年第4期。
⑼李喜所;李来容:《留学生与晚清海军建设》,《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
⑽陆儒德;刘绍志:《论晚清海军教育的成功之处》,《航海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⑾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0到142页。
⑿韦庆远;柏桦:《中国*制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第410到417页。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2:01

鸦片战争前,林则徐看到英*舰在广州湾沿海游弋,深感大清水师的弱势,上书道光帝用十分之一的关税来造船买船,被道光帝驳回
两次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深感海防的无助,又加上通商口岸的开辟,中国开始洋务运动,预备建立:北洋,南洋,福建,广州4支新市海军,后来改为北洋,南洋两支。后来中法战争南洋舰队基本覆灭,再加上军费被慈禧用作修颐和园去了,成立两支海军没钱。就下旨:海外订购的船,一律归北洋,先成北洋一师。从此中国建立起第一支现代化海军。
但随着清*越来越多的割地赔款和慈禧玩乐,没钱投向海军了。到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已10年没买新舰了,当时总吨位排亚洲第一,世界第七。但是舰船式样开始老化,而且严重的弹药不足。导致甲午海战的失利,全军覆没。
后来,清*想重新建立一支海军,实在拿不出钱来了,一共买了6.7艘三千吨左右的小巡洋舰,太弱无法成军。在【辛丑条约】后被列强分了,好搞笑啊。。。。
辛亥*后,**接管了清朝的几艘舰艇,又从列强那买了几支,成立了一支小海军,但始终没形成战斗力,导致日军基本没怎么派军舰在中国进行海战,最多是打打沿海的炮台,全部海军去打英美在亚洲太平洋的海军了。
新中国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
现在有:东海,南海,北海三支舰队

参考资料:打这么多字,真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3:36

背景:1,清*经过《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之后,内政外交经济几乎都被列强控制。2,国内的太平天国运动高涨,阶级矛盾尖锐。面对统治危机,地主阶级集团内部输完洋务派掀起了一系列的自救活动。而创办新式海军则是其具体体现。
史实:1874年,日本派兵侵略我国,清*兴起海防之议
1875年,清*任命沈葆桢,李鸿章分别督办南阳洋,北洋海防事宜。
到19世纪90年代,分别建立:北洋,南洋,福建,广州4支新式海军,其中以北洋水是师为清*海军主力。后来由于经费不足,最终成长起来就只有北洋水师。
结局:由于这些军事工业完全有官方控制,经营不讲效益,造出的武器不少质量低劣,加之与顽固派的多方阻挠,在威海卫海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不仅标志清*海防的失败,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5:27

这个百度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3 07:35

没给具体内容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