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进行货币资金审计一般应关注哪几个方面呢?我觉得一般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被审计单位有几个银行账户,每个账户的用途?每个账户是否经过审批,是否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如果你发现不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一定隐含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个时候,记录下来金额、笔数。汇报;被审计单位有哪些现金,都存放在哪里,各自是什么样的用途;被审计单位主要有哪几种收款方式,例如:现金销售收款、电汇收款、支票收款等,分别对应于被审计单位的哪一类业务;被审计单位主要有哪几种付款方式,例如:现金付款、电汇付款、支票付款等,分别对应于被审计单位的哪一类业务。
以上几个问题查清了,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和业务就有了一定的了解。不仅可以发现被审计单位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发现一些舞弊线索。还可以为进行其他方面的审计工作打下基础,节约审计时间。这几方面的工作,问出纳就可以了。提醒一下,审计的时候,不要总是问财务*。出纳,具体负责业务的会计人员,都要涉及。活是大家干的,往往具体干活的人才能说明白,从他们嘴里,才能得到点实话,原因无他,对付审计的经验少呗。货币资金审计必须进行内控穿行测试,什么是穿行测试,大白话,就是看看制度的规定和实际做的是否一致,当然是抽查。
进行收款和付款的内控测试,包括企业是否定期和及时地做银行调节表并有人审阅和跟进那些调整项目。以前审计的时候,还真发现了一些长期挂账的未达账项,基本都是有问题的,要查清楚,做一些会计调整。
要注意,至少要把企业主要的收款和付款方式都进行内控测试。在收款上,最关注的应该是企业收的钱一定要收到企业并及时正确记账;在付款上,最关注的是所有付款只有经过至少两个人的授权才可能付出,并及时正确记账。如某次审计,有个单位的财务主管在没有一把手签字的情况下,擅自通知出纳付款,而且不是一笔两笔,审计披露后,财务主管被调离了岗位。后来听说,去车间当*去了。
低级的控制薄弱点最容易出现问题,举例如下:
那种签支票的章都在一个人手里的管理方法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你不要以为这种事太简单,企业领导的管理能力这么低,事实上,在内控领域,经常出现的就是这种低级错误。如某单位一个会计把钱放在自己存折了,判了,审计的人也追责了。听说,有些人还像那个丢马的古代老头。但,我们能不能这样得福呢,反正,我是不敢试啊。还有一个例子,某集团下属单位,其账户的银行存款被挪用很长时间,最终归还不上,逃跑判刑,企业蒙受货币资金损失。不过,没听说审计人员被追责。也不知道是领导忘了;还是解释的好;还是确实没有审计人的责任,这个问题太难查了;还是什么其他原因。不过,这是偶然不是必然。我们新人千万不要尝试这么做。
做货币资金审计,不能忽视对银行对账单的审阅。
审阅全部银行账户的银行存款对账单,对于支出,要抽查合同、*和最终收款人是否相符。为什么查这个呢?有些单位支出的款项,银行对账单上的收款人和*或者合同不符,这些都是有审计风险的货币资金支出。发现这方面的问题,必须如实记录下来,即使被审计单位解释或者编的还可以,比如收款单位将支票背书了,所以银行对账单的收款人和*不符。他说他的,你必须给这样的事写一个底稿。可以从会计基础工作角度提建议,如建议开具不允许背书的转账支票或者采取电汇方式付款等,这样可以规避一些审计风险。
对于货币资金审计,少不了询问出纳员或者下属营业部等保管现金的人员。
这里,有个大家忽视的道理。企业将现金托付给了出纳来管理。在每一期末,企业的现金日记账的余额应与出纳手里的现金是一致的。对于企业而言,出纳相当于一个现金的受托方,期末的现金数额最好由出纳以个人名义来签字确认。审计询问时,一般应该向出纳说明这一道理,并告诉他/她一旦签字确认,将来如果证明现金数与确认数不符,出纳是有责任的。有些出纳,明白了这一道理,有时候签字是有所犹豫的,因为往往期末有一些白条还没处理。现在企业现金期末一般都是零余额。但不要忽略了对企业营业部或者经营网点的审计,要询问营业部或者网点的现金保管人员。
某次审计就发现过营业部循环挪用现金的情况。这样的挪用漏洞,不被发现,最容易发生截留收入问题。因为,既然挪用不被发现,估计截留也不容易发现。有些大胆的蠢人就这样想,我们审计人也没有办法阻止他这么想,但是,审计风险加大了,还是审一下,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