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2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49
磨豆腐是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是一种将黄豆制作成豆腐的方法。
豆腐相关信息
豆腐是一种以黄豆为主要原料的食物,起源于中国,在越南、日本和朝鲜半岛也很普遍。
豆腐是我国炼丹家、淮南王刘安发明的绿色健康食品。时至今日,已有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深受我国人民、周边各国、及世界人民的喜爱。发展至今,已品种齐全,花样繁多,俱有风味独特,制作工艺简单食用方便的特点。有高蛋白,低脂肪,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的功效。是生熟皆可,老幼皆宜,养生摄生、益寿延年的美食佳品。
豆腐解释
豆腐是最常见的豆制品,又称水豆腐。相传为汉朝淮南王刘安发明。主要的生产过程一是制浆,即将大豆制成豆浆;二是凝固成形,即豆浆在热与凝固剂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胶体,即豆腐 。
豆腐是我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在先民记忆中刚开始很难吃,经过不断的改造,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被人们誉为"植物肉"。豆腐可以常年生产,不受季节*,因此在蔬菜生产淡季,可以调剂菜肴品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49
磨豆腐是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豆腐的全过程俗称为磨豆腐,潮人则称为“挨豆干”。农历腊月二十五,民间有推磨做豆腐的习俗(“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磨豆腐就是推着磨盘一圈圈的转。
很早以前制作豆腐的方法全部是由人力来完成的,磨豆浆、过滤豆腐渣、压水分等等,很费劲。现代科技已经使豆腐实现了流水线生产,各种电气化的磨浆机、甩浆机、压干机将豆腐制作从泡黄豆到出成品一条龙生产。
南豆腐用石膏点制,因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较高而质地细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多用卤水或酸浆点制,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较少,质地较南豆腐老,水分含量在85%左右,但是由于含水量更少,故而豆腐味更浓,质地更韧,也较容易烹饪。
扩展资料
我国是豆腐的发祥地。相传,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7-122年)的母亲喜欢吃黄豆;公元前196年时,有一次其母因病不能吃整粒黄豆,刘安就叫人把黄豆磨成粉,怕粉太干,便冲入些水熬成豆乳,又怕味淡,再放些盐卤,结果凝成了块状的东西,即豆腐花。
淮南王之母吃了很高兴,病势好转,于是豆腐就流传了下来。而豆腐的制作很可能是刘安在组织方士们炼丹实践中发明的。方士们在炼丹中使用了许多矿物和无机盐,偶尔发现石膏或其他盐类可以凝固豆乳做豆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豆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50
磨豆腐是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豆腐的全过程俗称为磨豆腐,潮人则称为“挨豆干”。农历腊月二十五,民间有推磨做豆腐的习俗(“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磨豆腐就是推着磨盘一圈圈的转。
很早以前制作豆腐的方法全部是由人力来完成的,磨豆浆、过滤豆腐渣、压水分等等,很费劲。现代科技已经使豆腐实现了流水线生产,各种电气化的磨浆机、甩浆机、压干机将豆腐制作从泡黄豆到出成品一条龙生产。
南豆腐用石膏点制,因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较高而质地细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多用卤水或酸浆点制,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较少,质地较南豆腐老,水分含量在85%左右,但是由于含水量更少,故而豆腐味更浓,质地更韧,也较容易烹饪。
扩展资料
豆腐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更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现代医学证实,豆腐除有增加营养、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外,对齿、骨骼的生长发育也颇为有益。
豆腐味甘性凉,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不过豆腐虽好,多吃也有弊,过量也会危害健康。比如,引起消化不良,豆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一次食用过多不仅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豆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50
磨豆腐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每当农历腊月二十五号的时候,民间都有推磨做豆腐的习俗。
磨豆腐就是指制作豆腐的全过程,潮人则称为“挨豆干”,其实不只“挨” 磨 ,还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才成为豆腐。
扩展资料:
豆腐是中国人一项伟大的发明,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由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豆腐诞生于安徽六安市寿县。豆腐是中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一直被人们誉为“植物肉”。
豆腐的创制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它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品种齐全,花样繁多,风味独特,制作简便,物美价廉,生熟皆可,老幼皆宜。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磨豆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6:51
磨豆腐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每当农历腊月二十五号的时候,民间都有推磨做豆腐的习俗。
磨豆腐就是指制作豆腐的全过程,潮人则称为“挨豆干”,其实不只“挨” 磨 ,还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才成为豆腐。
拓展资料:
制作豆腐的全过程俗称为磨豆腐,潮人则称为“挨豆干”,其实不只“挨” 磨 ,还要经过好几道工序,才成为豆腐,其传统的制作流程大体如下:
①碾片脱壳:将干黄豆分批倒进一台土砻中碾压,令其脱壳并成片状;
②浸泡:让脱壳干净的黄豆片在清水中浸泡四五个小时;
③磨豆浆:用人力转动一台石磨,伴和着清水将黄豆片磨成豆浆,通常由2人操作,即一人用一支砻臂不停地转动石磨,一人负责加料黄豆和水;
④过滤去渣:用一个密实的面粉袋装上豆浆,然后用力将浆液挤出流进一只木桶;
⑤煮沸:将纯豆浆倒进一个大鼎,经煮沸后装进一个按比例配以石膏水的木桶里,并用一支木桨搅匀,然后让其冷却凝结;
⑥加压成形:取几块长约60×60×4厘米的槽形木板,板面呈方格状,并各垫上一块白布,然后用贝壳瓢将已凝结的豆腐花舀到几块木板槽里,用槽里的白布盖住,再压上一块木板和石头,令其减少含水量并成形。一个多小时后,搬开石头和木板并将其反转过来,除去白布,一板乳白色呈方格状的豆腐便新鲜出炉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磨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