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1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4:35
中国DV面面观
任何艺术门类的发展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新有创作范式对旧有模式的合理性*,DV纪实类节目的创作也不例外。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电视领域的发展速度是以翻番来计算的,这反应在资金上的巨额投入,电视市场的深度开掘,技术上的不断更新,观念上的持续突破。但由于宣教式专题片和“纪实主义”对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这一代电视人的深远影响,导致了纪实艺术在观念和创新意识上的步伐永远比技术和其他因素都要走得艰难。2008年的中国国际纪录片选片会中的120部DV获奖节目,成为2007-2008年度全国优秀纪录片的一次大检阅,其间涌现出无数值得深思与借鉴的新作品。中国纪实类节目在九十年代后期面临了栏目化,市场化带来的困境之后,近些年终于在精神和标新立异的基础上艰难地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首先在总体表现上,DV创作人员的文化视野不断开拓,使得DV纪录片题材在选择上继续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除了大众化的那些民生题材外,关于自然灾难,社会犯罪的,关于濒危动物,关于人文关怀和爱情亲情,关于生与死,道德与伦理,理智与情感的题材在2008年都有不少节目,甚至还有拍摄关于文物古迹、考古发现的。题材的选择广泛使得DV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领域,象北京制作人霍凤兰的人文类纪录片《敬老院》、广西党员电教中心的旅游类纪录片《月亮妈妈》、杭州制作人祝辰州的动物类短片《爱的故事》、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的创意类作品《寻》等等,都大有一鸣惊人的感觉。
其次,不同类型的DV纪实作品融入了不同的创作手段。07年我们在收到的500部纪实DV作品中,纯纪实类的几乎占了95%,08年我们收到了650多部纪实类作品,其中纯纪实类的占了85%,另外的一些DV作品,都或多或少地使用了重演、再现、动画、素描、沙画等多种创作手段。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的《我的体操梦》,山东刘何雁的《越来越近》,*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的《五种运动》,中国美术学院的《越狱篇》,中国科技大学的《夏》等等。尽管这里有些节目在多种创作手段的运用上还显稚嫩,特别是掌握不好重演再现的分寸,但是我们毕竟在DV创作上走出了“单一纪实”的框框,迎来了多元纪实的新时代。
再次,DV创作开始重视经费的投入。不少个人和大学都在DV纪录片创作上投入了相当的费用。记得07年,笔者在了解DV创作经费投入的时候非常悲观。江西一位长期从事DV创作的龚先生,每完成一部10分钟的纪录片投入330元钱,08年他平均投入600元。传媒类大学的学生每完成一部作业,平均投入650元(含设备计时),08年的传媒类大学平均投入850元(含设备计时)。中国传媒大学的南广学院拍摄纪录片《绿牡丹》投入了4000千多元。而制作人刘珂明先生,为了创建自己的DV工作室,除了添加了更高级的DV摄像机外,竟然将自己的“标清非线”整个升级成苹果的“高清非线”,仅这一项就花掉了15000多元。
DV的多元化发展,为我们的纪录片创作领域增添的色彩,尤其是它的个性化创作风格,使DV时代能够加速出现多元的纪实作品。现在,增值、独创、反传统、反中心等理念与视点已经渗透到DV创作的诸多层面,一个在手段和技术上“怎么都行”的创作时代就在我们眼前!
“表现”与纪实
独创性与主观性的彰显成为2008年度DV纪实创作最为期待的理念。“最好的纪录片艺术家应该做他自己”,说的就是艺术的“表现”与“再现”,“写实”与“写意”的关系问题。2008年的国际纪录片选片会,引起评委们注意的是一批“表现力极强”的DV纪录片出现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的《寻找马克思》,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影工作室”的《维》,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的《Q猫日记》,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校园四格》,还有一部高中生制作的《变》等等。虽然这批作品都略有稚嫩之处,但是作者的强烈“表现”手法,不能不说中国的DV创作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表现”发展期。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纪实类节目是从“以词为主,音乐打底”的宣教时代走过来的,在我们进入到“纪实时代”后,主要的创作手法就变成了“长镜头,跟腚拍,同期声”等等。即使进入了21世纪,中国的纪录片还是大都打着“纪实主义”的大旗,貌式“原生态纪录”地在纪录片创作领域前行。但是,2008年的DV创作,使我们对“纪实主义”和“原生态纪录”有了另外一种*性的认识:“表现”能不能实现“再现”,即能不能达到“纪实或者原生态纪录”?
其实,纪录片这种艺术更需要作者的个性化创作和“个体”的深度思考,更需要表现个人的主观意图。法国FIPA电影节秘书长让.米歇尔先生曾谈到“纪录片是一种思考方式。”看来只有凝聚了作者思考的作品才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2008年,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先锋派DV人逐步突破“纯纪实”的自然主义怪圈,大胆地在纪录片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笔者就认为“纪录片是最主观的客观纪录”,“是作者对被摄者的人生感悟”。所以当我们发现一年比一年多的“主观表现”作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到纪录片领域的时候,我们大可不必慌张,因为这是“纪实艺术”的一种进步。
纪实是一种美学风格、一种审美态度,与纪实密不可分的真实感、真实性自然成为审美的重要标准之一。曾任哈佛大学艺术心理学教授的鲁道夫•爱因汉姆(Rudolf Arnheim)从心理学研究电影,出版《电影作为艺术》一书说:“我们所掌握的直接经验的工具越完备,我们就越容易陷入一种危险的错觉,即意味看到就等于知道和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提醒我们,对于影像艺术的理解,如果我们只停留在现象真实性的层面则失去了由审美所带来的更丰富的内涵与意义,它更要求从本质真实、审美真实的角度去理解。
现实生活中,“客观”的标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由于社会经历,地域文化,教育程度,性别喜好等多重原因各有独自的见解,同样一个题材在不同编导脑中形成的是不同的概念。再经过选择,剪裁,加工,最后呈现给观众的就完全是一部凝聚着作者主观意识的“多重假定”的真实作品了。因此,对于纪实艺术的真实性特征,我们需要在历史与实践的动态中、在“多重假定”与接受审美等不同维度中认知与把握。因此当2008年,我们突然发现大量的DV类“表现”主观的作品出现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感到“吃惊”。
纪实艺术的真实性还取决于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中国传媒大学高鑫教授说:“纪实作为一种美学风格,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或者是达到客观真实,或者给人真实感、真实性。” 可见此处的真实性与真实感意义相同。那这种真实性或真实感是如何形成的呢?朱羽君教授一语中的:“过去和现在,人们对真实性的理解,及审美要求是不能超越当时的技术手段超越的。60年代,我仍用16毫米摄影机拍片时没有同期声,就是画面配上音乐,没有人提出不真实的问题,因为当时根本不具备运用同期声、长镜头的技术设备,我们那么拍就符合当时的审美要求,但现在还这么拍,人们就不能接受了……” 因此,随着技术的发展,真实性就具有不同的理解。今天当一部普通电脑都能够剪辑出声画并茂的DV纪录片的时候,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将DV创作*在“纪实”的框框里面,给他们一些空间,让这些“表现力”的作品为纪录片的花园再添一抹绿色!
“曲高”与“和寡”
DV纪录片是纪实艺术创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那么DV又是拍给谁看的呢?不知道有多少DV爱好者,或者所谓业内人士能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言之有理的答案。
在2008年的上千部DV纪录片中,我发现了两类完全不同的节目。一类象《神吃侠侣》、《我为音乐狂》、《非主流》、《一室之鼠》、《零八年,萧洒毕业》等等节目;另一类是《留住我们的根》、《国旗班》、《我环保,我快乐》《我的长征》、《军歌嘹亮》等等。从题目上我们已经发现它们的不同了。前者明显是非功利性的,作者也不一定抱有多少“责任感”去拍摄。而后者不同,明显的带有“思想定位”和“主题先行”的味道。在这两类节目的评选中,非常明显的是“非功利”性的DV片,都获得了高奖项,而后一类则“成绩不佳”。这种状况在06和07年的DV大赛评奖中也显而易见。08年,我们特别看好了《军歌嘹亮》和《国旗班》两部DV短片,从选题到镜头拍摄质量到剪辑的流畅性,都可以说是达到了专业的水准,但是在评奖中却是“曲高”,而不能最后“和寡”。当我们拿到观众中去播放的时候,仍然是“曲高和寡”。
细细分析,《国旗班》、《我环保,我快乐》《我的长征》、《军歌嘹亮》等节目从拍摄质量到剪辑手法到配音配乐都要好于《神吃侠侣》、《我为音乐狂》、《非主流》等,那么为什么在评奖和观众反映上却逊色于那些好像没有主题、拍摄随意、剪辑凌乱的纪录片呢?原因可能要从DV创作的“民间化”和“个性化”上来探讨。
DV创作本来就是大众的“民间影像”,这里融入了众多的“随意化”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以及思想观念,它不是严肃的面容、阳春白雪的谈吐和不染尘事的眼神?DV创作也不可能是完全的精英文化?所以当一名DV爱好者拿起DV的时候,拍摄什么不拍摄什么就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创作观念。想“告诉你什么”或者“宣传什么思想”的拍摄者,肯定会顺着它的“思想线”往下走,拍出“功利性”的节目。而另外一些DV人则会拍出另一类“平民视点”的纪录片。
我们这样分析DV创作,并不是不要主流创作,而是针对DV创作的个性化特点来全面论证DV的整体创作。我们都知道,DV与所有的媒体一样,都应该是有历史责任感的,更应该是不媚俗的。但是由于DV创作的根基是普通老百姓,是“民间”,所以我们就不会要求老百姓也要拍摄“主流”的DV作品。而DV的受众包括05-08年的评委也大都是“民间”人民群众。
尽管DV也是在以纪实的美学风格成为历史和历史中真实的原生态的人和事的见证,但这与取得相对广泛的普通受众的认可并不矛盾,毕竟,作为一种传播行为,赢得更多的受众,意味着获取了更好的传播效果。个别DV的“曲高”,不能不说是最后“和寡”的重要原因。但是,如果我们转变一种观念进行创作,也许能够使“曲高”的节目达到“和高”的转变。
“电视”还是“电影”
2008年,好像有人发号召似的,突然在DV纪实类节目中产生了一大批“电影纪录片”(提法不一定准确,暂时这样叫)。这些作品主要出现在“专业”拍DV的人群中。比如电影学院的《膜》、《梦》、《某小店》,*戏剧学院的《吻》、《洛渍》,中国传媒大学的《就一次》、《零度逃亡》、《在上在下》等等。这些作品往往是短片,它们即象纪录片又像“小电影”。如果按照纪录片的标准衡量,这些节目“表演和导拍痕迹太重”;如果从电影的角度观察,这些作品又“太纪实”,“演员及拍摄用光等等都太不专业”。所以这些DV短片就不可能在电视台播出,它们的使命就是小范围传看或送到国外评奖。
实际上这种情况在2003年以后就出现了,只不过近2、3年越发发展的越快了。笔者就曾经从2004年到2008年的5年间,每年拍摄一部这样的“电影纪录片”。比如《悬棺》、《油菜花开》、《弦》等等。拍摄这些“电影纪录片”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并且会产生较高的获奖率。那么进入新世纪大量产生的这种DV“电影纪录片”与我们日常见到的纪录片有什么区别能?
所谓“电影纪录片”就是作者先根据现实中的一件事或者一个故事写成一个脚本,然后按照这个脚本,象拍电影一样拍纪录片。它与纪实类纪录片有这样几个区别:
1、 纪录片是在纪实拍摄中写解说词,“电影纪录片”是在拍摄前写故事脚本;
2、 纪录片是尊重“原生态”纪录,“电影纪录片”是用表演达到作者意图;
3、 纪录片是在拍摄中寻找故事,“电影纪录片”是根据现实写好故事在拍摄。
4、 纪录片杜绝使用演员,“电影纪录片”会根据现实使用演员进行“重演”。
5、纪录片多采用现场声,“电影纪录片”有时候甚至用拟音完成音响效果。
6、纪录片讲究娓娓道来,“电影纪录片”讲究“*、悬念、、情节、冲突”。
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电影纪录片”并不是所有从事过纪录片创作的人都能完成的。他需要作者有较强的故事编串能力,有故事片的创作功底,需要对构图、色彩、灯光、拟音等等有较多的理解。这样的“电影纪录片”即摒弃了纪实类纪录片的节奏慢、无悬念、采访多、平铺直叙的缺憾,又没有脱离“现实中的真实”。所以在送出国外进行评奖的节目中,同等条件下“电影纪录片”是很“吃香”的。这种DV节目形态的出现,为今天的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选方式。
所谓的“电影纪录片”常常有两个标签:其一,是较多的非纪实画面,包括再现手法拍摄的场景和运用特技处理的画面。在表现过去时空的时候,不再单纯的使用人物的叙述和历史图片资料,而是运用真实再现的手法拍下重新扮演的场景,构成纪录片中的不同片段;将以往要用人物说话和图片展示的内容外化为有具体形象的电视画面进行表现。当然,其前提应该是通过前面的行文说明或在画面中用某种特技提示,使观众明确的知道:这一段落是真实再现的。这种画面的存在导致了第二个标签的产生:相对量大的解说词。与纪实画面相比,这类画面并不具有客观叙事性,或者说它的客观叙事性不容易被认可,因为画面本身是以虚拟的身份出现的,即使100%的复原历史,它也不可能被看成事实,它只是一部分视觉元素,所以在画面上需要铺陈大量的解说词,这个部分是能够被采信的。这两个“标签”构成了一个整体,打个不太确切的比方:好比是编导者将一个普通观众在听到解说词时可能出现的想象有所依据的、具体形象的表现出来了。之所以将上述两个因素称为“标签”是因为在作品完成之前,很难界定它们是优点还是缺点,它们处在一个临界点上,处理得当是增色的亮点,处理不妥则会成为影响全片的败笔。
在多元融合的时代,我们用拍故事片的手法拍纪录片,用拍纪录片的手法拍摄故事片,没有什么好还是不好,可以还是不可以的问题。只要好看,只要能够愉悦大众,任何创作手段和方式都可以尝试,况且DV还是一种“个性化”创作的片种,它在创作方式上的驰骋,一定会给我们的纪录片家园带来一抹清新的绿色!
融入国际潮流
2008年DV创作群体还有一个更为突出的特点:走向国际。在08年获得金奖的30部DV纪录片中,有9部已经通过各种渠道送到国外参加评奖。在获得银奖的50部DV纪录片中,也有12部参加了国际各个电影电视节。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在08年获奖的十大纪录片金奖和十大环保纪录片金奖的节目中,有7部是DV拍摄的,其中不乏民间的DV爱好者。他们成了真正的进军国际传媒的主力军。
DV融入国际化创作潮流,首先是受后现代主义创作思潮的影响。大批DV纪实主义者,在创作上摒弃了“纪实,纪实,再纪实”的创作方式,更多的开始了标新立异,进行反传统的独创:我们在《我的大学梦》里看到了动画的介入;我们在《楼上楼下》里看到了素描的展示;我们在《洛渍》和《膜》里看到了搬演重现;我们在《一年》中看到了与节目毫不相干的舞蹈;我们甚至在《吃侠》里,看到了大张旗鼓的“导演”……。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和2006年我们看到的许多DV作品,还仅仅停留在对上述多元创作手法的尝试与探讨阶段。到了2007年和2008 年,多种手段在纪录片中的运用,竟然成为习以为常的创作方法。DV创作上的这种多元趋势,迎合了国际上后现代主义的创作理念的方法,使08年有20多部(仅是中广协会的统计)DV短片被世界各个电影电视节选中参展。
DV融入国际化创作潮流,来自于“国际化语言”的使用增多。在2008年度获得一等奖的节目中,中外专家和国际电影节*最欣赏的3部作品是《敬老院》、《俄亚纳西人》和《爱》。这3部DV作品的一个共同标志就是“无解说或者很少有解说”,基本上是“画面加字幕”。象广东台山电视台拍摄的《俄亚纳西人》,几乎字幕也很少。但是“画面语言的故事化”使中外观众都能够看懂“中国故事”。
中国的纪录片是从“宣教时代”走过来的,因此多数的中国观众养成了“画面加解说”的“听故事”的习惯。但是走入国际的纪录片就必须要解决外国人也能“看明白”的问题。所以不少DV爱好者开始尝试“用画面剪辑故事”的创作方法,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在08年的DV节目中,越来越多地看到了这种用国际化语言(画面)创作的DV纪录片。可以说,“国际化语言(画面)”在DV纪实类节目中的大量运用,会使我国的纪录片更多的走入国际社会,这也是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
DV融入国际化创作潮流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很多DV爱好者学会了“用悬念结构故事”。为什么电视剧比纪录片好看,就是因为电视剧能够“人为地用悬念结构故事”。纪录片不能这么做,是因为它必须尊重“客观现实”,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但是电视剧的“用悬念结构故事”的方法还是可以借鉴的。在2008年的DV作品中,越来越多的DV人学会了使用“悬念”。比如获奖DV纪录片《敬老院》,作者在创作中,多次用画面表现两位素不相识的老人,如何在生活上相互照顾,如何在心理上相互安慰……。当所有的观众都以为这对老人只要结婚,一定是一对幸福的伴侣的时候,故事出现了大转折:这对老人开始相互指责对方“心眼小”,“对自己关心不够”等等。当观众以为这对老人不会成为“一家人”的时候,他们又都在敬老院院长的撮合下同意结婚……,然而他们在敬老院的3年多时间里又没有结婚,直到这部DV纪录片看到最后,也不知道他们的情感究竟发展到了那个地步。节目结束时,笔者曾经问过30多位关心老人生存状态的观众,一部分人希望这对老人结婚,另一部分人不希望这对老人结婚。一对老人的恩恩爱爱揪起了多少人的心。
“悬念”本是电影大师希区科克的专有名词,后来衍变成编剧用来结构电视剧或者广播故事中的专有名词。所谓的“悬念”,就好像中国传统的评书,时时留下包袱,以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现在很多DV人在拍摄纪录片的时候,都在使用和借鉴电影电视剧(故事片)的这种创作手法,而且不少人的作品都获得了惊人的效果。可以说,当广大DV爱好者都会用“悬念”结构故事的时候,中国平民影像讲述故事的水准一定会大大提高,中国纪录片与国际纪录片接轨的能力一定会更强,走入世界的纪录片一定会更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4:35
百度一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4:36
搜狗---中国DV的发展态势第一篇文章 很有见解。应该合你胃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4:36
多元,私化,异化,模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4:37
中国DV的多元发展态势
作者:冷冶夫
中国DV面面观
任何艺术门类的发展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新有创作范式对旧有模式的合理性*,DV纪实类节目的创作也不例外。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电视领域的发展速度是以翻番来计算的,这反应在资金上的巨额投入,电视市场的深度开掘,技术上的不断更新,观念上的持续突破。但由于宣教式专题片和“纪实主义”对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这一代电视人的深远影响,导致了纪实艺术在观念和创新意识上的步伐永远比技术和其他因素都要走得艰难。2008年的中国国际纪录片选片会中的120部DV获奖节目,成为2007-2008年度全国优秀纪录片的一次大检阅,其间涌现出无数值得深思与借鉴的新作品。中国纪实类节目在九十年代后期面临了栏目化,市场化带来的困境之后,近些年终于在精神和标新立异的基础上艰难地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首先在总体表现上,DV创作人员的文化视野不断开拓,使得DV纪录片题材在选择上继续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除了大众化的那些民生题材外,关于自然灾难,社会犯罪的,关于濒危动物,关于人文关怀和爱情亲情,关于生与死,道德与伦理,理智与情感的题材在2008年都有不少节目,甚至还有拍摄关于文物古迹、考古发现的。题材的选择广泛使得DV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领域,象北京制作人霍凤兰的人文类纪录片《敬老院》、广西党员电教中心的旅游类纪录片《月亮妈妈》、杭州制作人祝辰州的动物类短片《爱的故事》、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的创意类作品《寻》等等,都大有一鸣惊人的感觉。
其次,不同类型的DV纪实作品融入了不同的创作手段。07年我们在收到的500部纪实DV作品中,纯纪实类的几乎占了95%,08年我们收到了650多部纪实类作品,其中纯纪实类的占了85%,另外的一些DV作品,都或多或少地使用了重演、再现、动画、素描、沙画等多种创作手段。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的《我的体操梦》,山东刘何雁的《越来越近》,*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的《五种运动》,中国美术学院的《越狱篇》,中国科技大学的《夏》等等。尽管这里有些节目在多种创作手段的运用上还显稚嫩,特别是掌握不好重演再现的分寸,但是我们毕竟在DV创作上走出了“单一纪实”的框框,迎来了多元纪实的新时代。
再次,DV创作开始重视经费的投入。不少个人和大学都在DV纪录片创作上投入了相当的费用。记得07年,笔者在了解DV创作经费投入的时候非常悲观。江西一位长期从事DV创作的龚先生,每完成一部10分钟的纪录片投入330元钱,08年他平均投入600元。传媒类大学的学生每完成一部作业,平均投入650元(含设备计时),08年的传媒类大学平均投入850元(含设备计时)。中国传媒大学的南广学院拍摄纪录片《绿牡丹》投入了4000千多元。而制作人刘珂明先生,为了创建自己的DV工作室,除了添加了更高级的DV摄像机外,竟然将自己的“标清非线”整个升级成苹果的“高清非线”,仅这一项就花掉了15000多元。
DV的多元化发展,为我们的纪录片创作领域增添的色彩,尤其是它的个性化创作风格,使DV时代能够加速出现多元的纪实作品。现在,增值、独创、反传统、反中心等理念与视点已经渗透到DV创作的诸多层面,一个在手段和技术上“怎么都行”的创作时代就在我们眼前!
“表现”与纪实
独创性与主观性的彰显成为2008年度DV纪实创作最为期待的理念。“最好的纪录片艺术家应该做他自己”,说的就是艺术的“表现”与“再现”,“写实”与“写意”的关系问题。2008年的国际纪录片选片会,引起评委们注意的是一批“表现力极强”的DV纪录片出现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的《寻找马克思》,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影工作室”的《维》,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的《Q猫日记》,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校园四格》,还有一部高中生制作的《变》等等。虽然这批作品都略有稚嫩之处,但是作者的强烈“表现”手法,不能不说中国的DV创作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表现”发展期。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纪实类节目是从“以词为主,音乐打底”的宣教时代走过来的,在我们进入到“纪实时代”后,主要的创作手法就变成了“长镜头,跟腚拍,同期声”等等。即使进入了21世纪,中国的纪录片还是大都打着“纪实主义”的大旗,貌式“原生态纪录”地在纪录片创作领域前行。但是,2008年的DV创作,使我们对“纪实主义”和“原生态纪录”有了另外一种*性的认识:“表现”能不能实现“再现”,即能不能达到“纪实或者原生态纪录”?
其实,纪录片这种艺术更需要作者的个性化创作和“个体”的深度思考,更需要表现个人的主观意图。法国FIPA电影节秘书长让.米歇尔先生曾谈到“纪录片是一种思考方式。”看来只有凝聚了作者思考的作品才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2008年,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先锋派DV人逐步突破“纯纪实”的自然主义怪圈,大胆地在纪录片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笔者就认为“纪录片是最主观的客观纪录”,“是作者对被摄者的人生感悟”。所以当我们发现一年比一年多的“主观表现”作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到纪录片领域的时候,我们大可不必慌张,因为这是“纪实艺术”的一种进步。
纪实是一种美学风格、一种审美态度,与纪实密不可分的真实感、真实性自然成为审美的重要标准之一。曾任哈佛大学艺术心理学教授的鲁道夫•爱因汉姆(Rudolf Arnheim)从心理学研究电影,出版《电影作为艺术》一书说:“我们所掌握的直接经验的工具越完备,我们就越容易陷入一种危险的错觉,即意味看到就等于知道和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提醒我们,对于影像艺术的理解,如果我们只停留在现象真实性的层面则失去了由审美所带来的更丰富的内涵与意义,它更要求从本质真实、审美真实的角度去理解。
现实生活中,“客观”的标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由于社会经历,地域文化,教育程度,性别喜好等多重原因各有独自的见解,同样一个题材在不同编导脑中形成的是不同的概念。再经过选择,剪裁,加工,最后呈现给观众的就完全是一部凝聚着作者主观意识的“多重假定”的真实作品了。因此,对于纪实艺术的真实性特征,我们需要在历史与实践的动态中、在“多重假定”与接受审美等不同维度中认知与把握。因此当2008年,我们突然发现大量的DV类“表现”主观的作品出现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感到“吃惊”。
纪实艺术的真实性还取决于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中国传媒大学高鑫教授说:“纪实作为一种美学风格,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或者是达到客观真实,或者给人真实感、真实性。” 可见此处的真实性与真实感意义相同。那这种真实性或真实感是如何形成的呢?朱羽君教授一语中的:“过去和现在,人们对真实性的理解,及审美要求是不能超越当时的技术手段超越的。60年代,我仍用16毫米摄影机拍片时没有同期声,就是画面配上音乐,没有人提出不真实的问题,因为当时根本不具备运用同期声、长镜头的技术设备,我们那么拍就符合当时的审美要求,但现在还这么拍,人们就不能接受了……” 因此,随着技术的发展,真实性就具有不同的理解。今天当一部普通电脑都能够剪辑出声画并茂的DV纪录片的时候,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将DV创作*在“纪实”的框框里面,给他们一些空间,让这些“表现力”的作品为纪录片的花园再添一抹绿色!
“曲高”与“和寡”
DV纪录片是纪实艺术创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那么DV又是拍给谁看的呢?不知道有多少DV爱好者,或者所谓业内人士能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言之有理的答案。
在2008年的上千部DV纪录片中,我发现了两类完全不同的节目。一类象《神吃侠侣》、《我为音乐狂》、《非主流》、《一室之鼠》、《零八年,萧洒毕业》等等节目;另一类是《留住我们的根》、《国旗班》、《我环保,我快乐》《我的长征》、《军歌嘹亮》等等。从题目上我们已经发现它们的不同了。前者明显是非功利性的,作者也不一定抱有多少“责任感”去拍摄。而后者不同,明显的带有“思想定位”和“主题先行”的味道。在这两类节目的评选中,非常明显的是“非功利”性的DV片,都获得了高奖项,而后一类则“成绩不佳”。这种状况在06和07年的DV大赛评奖中也显而易见。08年,我们特别看好了《军歌嘹亮》和《国旗班》两部DV短片,从选题到镜头拍摄质量到剪辑的流畅性,都可以说是达到了专业的水准,但是在评奖中却是“曲高”,而不能最后“和寡”。当我们拿到观众中去播放的时候,仍然是“曲高和寡”。
细细分析,《国旗班》、《我环保,我快乐》《我的长征》、《军歌嘹亮》等节目从拍摄质量到剪辑手法到配音配乐都要好于《神吃侠侣》、《我为音乐狂》、《非主流》等,那么为什么在评奖和观众反映上却逊色于那些好像没有主题、拍摄随意、剪辑凌乱的纪录片呢?原因可能要从DV创作的“民间化”和“个性化”上来探讨。
DV创作本来就是大众的“民间影像”,这里融入了众多的“随意化”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以及思想观念,它不是严肃的面容、阳春白雪的谈吐和不染尘事的眼神?DV创作也不可能是完全的精英文化?所以当一名DV爱好者拿起DV的时候,拍摄什么不拍摄什么就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创作观念。想“告诉你什么”或者“宣传什么思想”的拍摄者,肯定会顺着它的“思想线”往下走,拍出“功利性”的节目。而另外一些DV人则会拍出另一类“平民视点”的纪录片。
我们这样分析DV创作,并不是不要主流创作,而是针对DV创作的个性化特点来全面论证DV的整体创作。我们都知道,DV与所有的媒体一样,都应该是有历史责任感的,更应该是不媚俗的。但是由于DV创作的根基是普通老百姓,是“民间”,所以我们就不会要求老百姓也要拍摄“主流”的DV作品。而DV的受众包括05-08年的评委也大都是“民间”人民群众。
尽管DV也是在以纪实的美学风格成为历史和历史中真实的原生态的人和事的见证,但这与取得相对广泛的普通受众的认可并不矛盾,毕竟,作为一种传播行为,赢得更多的受众,意味着获取了更好的传播效果。个别DV的“曲高”,不能不说是最后“和寡”的重要原因。但是,如果我们转变一种观念进行创作,也许能够使“曲高”的节目达到“和高”的转变。
“电视”还是“电影”
2008年,好像有人发号召似的,突然在DV纪实类节目中产生了一大批“电影纪录片”(提法不一定准确,暂时这样叫)。这些作品主要出现在“专业”拍DV的人群中。比如电影学院的《膜》、《梦》、《某小店》,*戏剧学院的《吻》、《洛渍》,中国传媒大学的《就一次》、《零度逃亡》、《在上在下》等等。这些作品往往是短片,它们即象纪录片又像“小电影”。如果按照纪录片的标准衡量,这些节目“表演和导拍痕迹太重”;如果从电影的角度观察,这些作品又“太纪实”,“演员及拍摄用光等等都太不专业”。所以这些DV短片就不可能在电视台播出,它们的使命就是小范围传看或送到国外评奖。
实际上这种情况在2003年以后就出现了,只不过近2、3年越发发展的越快了。笔者就曾经从2004年到2008年的5年间,每年拍摄一部这样的“电影纪录片”。比如《悬棺》、《油菜花开》、《弦》等等。拍摄这些“电影纪录片”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并且会产生较高的获奖率。那么进入新世纪大量产生的这种DV“电影纪录片”与我们日常见到的纪录片有什么区别能?
所谓“电影纪录片”就是作者先根据现实中的一件事或者一个故事写成一个脚本,然后按照这个脚本,象拍电影一样拍纪录片。它与纪实类纪录片有这样几个区别:
1、 纪录片是在纪实拍摄中写解说词,“电影纪录片”是在拍摄前写故事脚本;
2、 纪录片是尊重“原生态”纪录,“电影纪录片”是用表演达到作者意图;
3、 纪录片是在拍摄中寻找故事,“电影纪录片”是根据现实写好故事在拍摄。
4、 纪录片杜绝使用演员,“电影纪录片”会根据现实使用演员进行“重演”。
5、纪录片多采用现场声,“电影纪录片”有时候甚至用拟音完成音响效果。
6、纪录片讲究娓娓道来,“电影纪录片”讲究“*、悬念、、情节、冲突”。
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电影纪录片”并不是所有从事过纪录片创作的人都能完成的。他需要作者有较强的故事编串能力,有故事片的创作功底,需要对构图、色彩、灯光、拟音等等有较多的理解。这样的“电影纪录片”即摒弃了纪实类纪录片的节奏慢、无悬念、采访多、平铺直叙的缺憾,又没有脱离“现实中的真实”。所以在送出国外进行评奖的节目中,同等条件下“电影纪录片”是很“吃香”的。这种DV节目形态的出现,为今天的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选方式。
所谓的“电影纪录片”常常有两个标签:其一,是较多的非纪实画面,包括再现手法拍摄的场景和运用特技处理的画面。在表现过去时空的时候,不再单纯的使用人物的叙述和历史图片资料,而是运用真实再现的手法拍下重新扮演的场景,构成纪录片中的不同片段;将以往要用人物说话和图片展示的内容外化为有具体形象的电视画面进行表现。当然,其前提应该是通过前面的行文说明或在画面中用某种特技提示,使观众明确的知道:这一段落是真实再现的。这种画面的存在导致了第二个标签的产生:相对量大的解说词。与纪实画面相比,这类画面并不具有客观叙事性,或者说它的客观叙事性不容易被认可,因为画面本身是以虚拟的身份出现的,即使100%的复原历史,它也不可能被看成事实,它只是一部分视觉元素,所以在画面上需要铺陈大量的解说词,这个部分是能够被采信的。这两个“标签”构成了一个整体,打个不太确切的比方:好比是编导者将一个普通观众在听到解说词时可能出现的想象有所依据的、具体形象的表现出来了。之所以将上述两个因素称为“标签”是因为在作品完成之前,很难界定它们是优点还是缺点,它们处在一个临界点上,处理得当是增色的亮点,处理不妥则会成为影响全片的败笔。
在多元融合的时代,我们用拍故事片的手法拍纪录片,用拍纪录片的手法拍摄故事片,没有什么好还是不好,可以还是不可以的问题。只要好看,只要能够愉悦大众,任何创作手段和方式都可以尝试,况且DV还是一种“个性化”创作的片种,它在创作方式上的驰骋,一定会给我们的纪录片家园带来一抹清新的绿色!
融入国际潮流
2008年DV创作群体还有一个更为突出的特点:走向国际。在08年获得金奖的30部DV纪录片中,有9部已经通过各种渠道送到国外参加评奖。在获得银奖的50部DV纪录片中,也有12部参加了国际各个电影电视节。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在08年获奖的十大纪录片金奖和十大环保纪录片金奖的节目中,有7部是DV拍摄的,其中不乏民间的DV爱好者。他们成了真正的进军国际传媒的主力军。
DV融入国际化创作潮流,首先是受后现代主义创作思潮的影响。大批DV纪实主义者,在创作上摒弃了“纪实,纪实,再纪实”的创作方式,更多的开始了标新立异,进行反传统的独创:我们在《我的大学梦》里看到了动画的介入;我们在《楼上楼下》里看到了素描的展示;我们在《洛渍》和《膜》里看到了搬演重现;我们在《一年》中看到了与节目毫不相干的舞蹈;我们甚至在《吃侠》里,看到了大张旗鼓的“导演”……。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和2006年我们看到的许多DV作品,还仅仅停留在对上述多元创作手法的尝试与探讨阶段。到了2007年和2008 年,多种手段在纪录片中的运用,竟然成为习以为常的创作方法。DV创作上的这种多元趋势,迎合了国际上后现代主义的创作理念的方法,使08年有20多部(仅是中广协会的统计)DV短片被世界各个电影电视节选中参展。
DV融入国际化创作潮流,来自于“国际化语言”的使用增多。在2008年度获得一等奖的节目中,中外专家和国际电影节*最欣赏的3部作品是《敬老院》、《俄亚纳西人》和《爱》。这3部DV作品的一个共同标志就是“无解说或者很少有解说”,基本上是“画面加字幕”。象广东台山电视台拍摄的《俄亚纳西人》,几乎字幕也很少。但是“画面语言的故事化”使中外观众都能够看懂“中国故事”。
中国的纪录片是从“宣教时代”走过来的,因此多数的中国观众养成了“画面加解说”的“听故事”的习惯。但是走入国际的纪录片就必须要解决外国人也能“看明白”的问题。所以不少DV爱好者开始尝试“用画面剪辑故事”的创作方法,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在08年的DV节目中,越来越多地看到了这种用国际化语言(画面)创作的DV纪录片。可以说,“国际化语言(画面)”在DV纪实类节目中的大量运用,会使我国的纪录片更多的走入国际社会,这也是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
DV融入国际化创作潮流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很多DV爱好者学会了“用悬念结构故事”。为什么电视剧比纪录片好看,就是因为电视剧能够“人为地用悬念结构故事”。纪录片不能这么做,是因为它必须尊重“客观现实”,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但是电视剧的“用悬念结构故事”的方法还是可以借鉴的。在2008年的DV作品中,越来越多的DV人学会了使用“悬念”。比如获奖DV纪录片《敬老院》,作者在创作中,多次用画面表现两位素不相识的老人,如何在生活上相互照顾,如何在心理上相互安慰……。当所有的观众都以为这对老人只要结婚,一定是一对幸福的伴侣的时候,故事出现了大转折:这对老人开始相互指责对方“心眼小”,“对自己关心不够”等等。当观众以为这对老人不会成为“一家人”的时候,他们又都在敬老院院长的撮合下同意结婚……,然而他们在敬老院的3年多时间里又没有结婚,直到这部DV纪录片看到最后,也不知道他们的情感究竟发展到了那个地步。节目结束时,笔者曾经问过30多位关心老人生存状态的观众,一部分人希望这对老人结婚,另一部分人不希望这对老人结婚。一对老人的恩恩爱爱揪起了多少人的心。
“悬念”本是电影大师希区科克的专有名词,后来衍变成编剧用来结构电视剧或者广播故事中的专有名词。所谓的“悬念”,就好像中国传统的评书,时时留下包袱,以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现在很多DV人在拍摄纪录片的时候,都在使用和借鉴电影电视剧(故事片)的这种创作手法,而且不少人的作品都获得了惊人的效果。可以说,当广大DV爱好者都会用“悬念”结构故事的时候,中国平民影像讲述故事的水准一定会大大提高,中国纪录片与国际纪录片接轨的能力一定会更强,走入世界的纪录片一定会更多。
冷冶夫: list.asp?unid=745。
回首页
来源:冷冶夫
阅读:100 次
日期:200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