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4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0:32
也会有王莽是穿越者的传闻,是因为他在那个时代提出的理念太过先进,而且还制作出了很多奇思妙想的设备,后人看起来惊叹非常,他的理念来得很突兀,没法用常理进行解释,所以不少人把它归类为类似于穿越的神奇事件。
王莽生于公元前45年,距离现在已经有2062年了,是新朝的建立者,这是西汉王朝的终结者,后世对他褒贬不一,古代人说的最多的就是王莽谦恭未篡时,直到到了现代,人们才想起给这一人物翻案。
西汉末年,国家的经济*濒临崩溃,百姓的生活水平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国家已经看到了*的苗头,往往从一代名臣逐步上位,正式接管国家大权。在他登基之前,他的很多*确实福惠一方,所以才能够顺利上位,被很多人看作是天命之主,有可能给大家带来幸福的生活。
王莽登上皇位之后,就开始实行自己的主张,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回收黄金,发行新的货币,这非常类似于现代的金本位思想,就是以黄金作为储备金,然后用其他货币来代替流通,这不但可以加强国家对财政方面的管理,对民间经济发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金本位理念是在近代才发展出来的,王莽的理论超前了1500多年,关键是同时期还没有这样理论产生的基础,他的*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但是由于王莽当政时期,各类货币超发,导致通货膨胀,造成了民不聊生的后果,让这一伟大的举措直接夭折了。但其实事实并不这样简单,背后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他。
往往最开始作为臣子的时候,在小范围内推行自己的*,对民间管理有丰富的经验,而且由于自己得到君主的信任,所以很多*都能够顺利执行下去,博得了非常好的名声。
在王莽成为皇帝之后,他的*如果能够顺利推行,对于国家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他的*会破坏很多大地主阶级及官僚阶级的利益,这些人在民间都有极大的影响力,可谓是把握着国家命脉,他们联合起来反对王莽新政,对于新政的实施产生了巨大的破坏,而往往为了保证*的推行,又进行了一些非常激进的手段,这才让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公元23年,王莽新朝才刚刚经历第四个年头,天下大乱,叛军四起,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兵败死于乱军之中,留下了千古骂名。
至于很多人认为王莽穿越的另一个证据,就是在那一时期出现了一种类似于游标卡尺的工具,但其实这一点还真不是王莽的创新,早在夏商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类似游标卡尺的工具,所以这明显不足以成为证明王莽是穿越者的证据。王莽时期的铜游标卡尺确实非常先进,也是我国能够考证到的最古老的游标卡尺类型的测量器具,这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迹可循。
穿越,这种现象自从被提出来以后,就被很多人所关注,但是仍然没有相关的科学技术能够表明它会发生,大多只是存在于玄幻小说里面,我们完全没必要当真。虽然王莽的很多理念确实十分超前,但是我们也不要怀疑古代人的智慧,曾经灿烂的古代文明留下了太多谜团,有待我们去考证和发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0:32
国号的标新立异
一个新王朝的建立,皇帝都会起一个国号,大多都是根据之前封号或爵位而来。如汉朝的国号“汉”,是因为刘邦曾为汉王;唐朝的国号“唐”,则是因为李渊曾为唐国公等。而王莽十分奇葩,居然想了一个非常潮的名字,用“新”为国号,建立了新朝,令人相当费解。
证据二:改革思想太过先进
王莽刚坐上皇位,就进行了多项改革,几乎每一项措施,都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强调人人平等,禁止奴婢买卖,并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观点;把当时豪强手中的土地收归朝廷所有,并根据人口的多少,将这些土地分给百姓;设置专门的机构,对物件进行*,并且制定了各种税种等。
证据三:掀起了空前绝后的“改名运动”
之前的朝代,也曾改过一些地名或者官名,但也只是小范围的改动,而王莽却不同。王莽做上皇帝后,无论地名、官名、建筑名,大多数都进行了修改,而且还任意调整行政区划和行政部门的职权。更有甚至,一些官名和地名,一年之中居然被改了四五次。所以,就有人开玩笑说,可能是王莽在穿越之前喜欢改自己的网名,并把这种习惯带到了古代。
证据四:极为重视科技创新,带头搞一些创造发明
在成为皇帝之前,王莽就喜欢做一些稀奇古怪的研究,为此还花巨资在家中组建了一个研究机构,鼓励门客进行创新。登基称帝后,王莽曾亲自制作了一张图纸,让人根据图纸研究飞行器。由于材料有限,就用羽毛制作了一个会飞的东西,只能飞行百米左右,但王莽却对该发明人员进行了丰厚的奖励。
后来,王莽自己制造了一个先进的测量工具,也就是“青铜卡尺”。1992年,在扬州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把王莽所制造的青铜卡尺,既可以测量物体的直径,又可测其深度以及长、宽、厚。学过物理的朋友都知道,这特么就是古代版的游标卡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若王莽不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牛人,压根就不可能制造出如此先进的青铜卡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0:33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王莽的文章,发现王莽的思想确实不符合当时人们的思想,倒是和现在人们的思想有点类似。
首先就是王莽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王莽的儿子因为杀人了,按理来说中国人都是特别重视后代的,而且当时王莽还大权在握,想要把这件事压下来简直是易如反掌。可是王莽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让自己的儿子自杀,以此来偿命。这件事当时传开了,也为王莽赢得可一些比较好的人气。可以说王莽是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啊!”
其次就是王莽的思维有点跳跃,在汉朝的时候就开始实施“土地国有制”。王莽规定国家对土地享有所有权,而耕种的人享有土地的使用权,是不是感觉和今天的土地制度一样?但是可惜了,当时这么先进的土地制度却遭到大量的贵族势力反对,想要推展下去很困难。还有就是王莽还废除了奴隶制度,奴隶不可以用来买卖。这样一想,是不是感觉很当今人的思维没啥差别?
除此之外,王莽还发明了“游标卡尺”。我想很多人都在历史书上见过王莽发明的“游标卡尺”吧,样子和今天的游标卡尺差不多,而且原理也是一模一样的。
王莽的思想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实在是太超前了,以至于现代人在看见王莽改革的种种措施后,都开始怀疑王莽是不是穿越回去的。其实我觉得王莽只是因为意识超前了一点,并不能说明他是穿越者,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穿越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0:33
他的很多做法像是近现代人
公元9年元旦,王莽篡位称帝,登基成为一朝开国君主,改国号为“新”,年号“始建国”。
王莽做了皇帝,打着复古改制的幌子,下令变法。第一,把全国土地改为“王田”,不准买卖;第二,把奴婢称为“私属”,不准买卖;第三,评定物价,改革币制。
王莽改制期间出台的一些*违背了客观规律。
如“王田制”,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并按井田制重新分配。在这里王莽着意于立即消除土地兼并,初意未始不善,但这一*违背了当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规律,这就注定了它的失败。结果,既没有能力兑现无田者可按标准受田的承诺,又危机官僚大地主的特权利益。
再如币制改革恢复已被历史淘汰的原始货币,直接违反货币发展规律,徒增货币流通的障碍。
其次改革过急过速,容易采取一些过头的*措施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致使改革失地社会基础。
如王莽将奴婢改为“私属”,并禁止奴婢买卖,本意是要制止奴婢数量的扩大,解决社会上日益严重的奴婢问题。但这项措施也遭到了上自蓄奴之家,下至失地之民的反对,因为禁止奴婢买卖,既触犯了官僚、豪富的利益,又使失去土地而无路可走的农民断绝了一条卖身为奴的生路。
第三王莽还采取行政手段,对不恰当的改革措施强制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如币制改革中以小易大,以轻换重,所铸大泉,重不过12铢,只相当于五铢钱的2.4倍,却要当五铢钱50枚用,所铸重一铢的小泉,却要与五铢钱1枚相等。如此不合理比值的存在,就难以禁止盗铸私钱。王莽只得实行诸如“以私铸钱死”、“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等严刑酷法来强行禁止。但是,*强制对于经济规律是无法抗拒的。所以不管王莽把*强制强化到何等程度,依旧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想当然的改革措施终究得不到贯彻,不切实际的乱改还引起社会的混乱。
地皇三年(公元22年),王莽见四方农民相继,王匡,廉丹等数战不利,知天下溃畔,事穷计迫,乃议遣风俗大夫司国宪等分行天下,除井田、奴婢、山泽、六筦之禁,即位以来诏令不便于民者皆收还之,事未及行而舂陵兵起,新朝灭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0:34
他的很多做法像是近现代人
公元9年元旦,王莽篡位称帝,登基成为一朝开国君主,改国号为“新”,年号“始建国”。
王莽做了皇帝,打着复古改制的幌子,下令变法。第一,把全国土地改为“王田”,不准买卖;第二,把奴婢称为“私属”,不准买卖;第三,评定物价,改革币制。
王莽改制期间出台的一些*违背了客观规律。
如“王田制”,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并按井田制重新分配。在这里王莽着意于立即消除土地兼并,初意未始不善,但这一*违背了当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规律,这就注定了它的失败。结果,既没有能力兑现无田者可按标准受田的承诺,又危机官僚大地主的特权利益。
再如币制改革恢复已被历史淘汰的原始货币,直接违反货币发展规律,徒增货币流通的障碍。
其次改革过急过速,容易采取一些过头的*措施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致使改革失地社会基础。
如王莽将奴婢改为“私属”,并禁止奴婢买卖,本意是要制止奴婢数量的扩大,解决社会上日益严重的奴婢问题。但这项措施也遭到了上自蓄奴之家,下至失地之民的反对,因为禁止奴婢买卖,既触犯了官僚、豪富的利益,又使失去土地而无路可走的农民断绝了一条卖身为奴的生路。
第三王莽还采取行政手段,对不恰当的改革措施强制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如币制改革中以小易大,以轻换重,所铸大泉,重不过12铢,只相当于五铢钱的2.4倍,却要当五铢钱50枚用,所铸重一铢的小泉,却要与五铢钱1枚相等。如此不合理比值的存在,就难以禁止盗铸私钱。王莽只得实行诸如“以私铸钱死”、“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等严刑酷法来强行禁止。但是,*强制对于经济规律是无法抗拒的。所以不管王莽把*强制强化到何等程度,依旧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想当然的改革措施终究得不到贯彻,不切实际的乱改还引起社会的混乱。
地皇三年(公元22年),王莽见四方农民相继,王匡,廉丹等数战不利,知天下溃畔,事穷计迫,乃议遣风俗大夫司国宪等分行天下,除井田、奴婢、山泽、六筦之禁,即位以来诏令不便于民者皆收还之,事未及行而舂陵兵起,新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