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活的草莓夏季为什么会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10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7:11

枯死是因为天气热,草莓得碳阻病而死的,草莓枯萎病主要为害根部,由于根部受害,病株黄矮,重者枯死,主要发生在高温期,多在苗期或开花至收获期发病。主要通过病株和病土传播,连作或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都会使病害加重。
草莓枯萎病防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苗圃,从无病田分苗,栽植无病苗。
2)避免重茬。采用一年一栽制,与其它农作物实行合理的轮换倒茬栽植。前茬不能是茄科等有共同病害的作物,最好进行水旱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并且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7:11

一,这跟水土有关,二,花的要求很高,我在天津梨园花卉看过卖草莓苗的,那块地方很潮,夏天在那感觉特闷,可草莓苗长得很好,说明草莓喜欢潮,土质都是用沙石土混花肥,沙土为主,花肥占25%,一定不要在幼苗期移盆,不然会因适应不了新环境而死亡,移植要在春天,还要看好深度,不要把茎给埋上,埋上就死了,周围喷点水就行,不要弄的跟泥巴似的,有点潮就行,能连根带土一块移最好,那样存活的几率更大,这只是我平常移草莓苗的经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7:12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请您稍等片刻,我正在为您整理答案。

一、土壤问题

1、土壤中存在大量病原菌,草莓死棵大部分是土传病害的侵害,根源在于土,由于多年连续种植,重茬障碍,土壤中积累的毒素不断增多,使得病菌更容易侵染草莓的根部或者维管束部位,再加上环境适宜,病菌大量繁殖,传统上使用大量药物或者生石灰处理土壤,把有益微生物也同时杀死了,不适宜根系的生长。

2、土壤板结,氮磷钾元素肥料大量施入,中微量元素不足,土壤表层中有机质含量低,影响微生物的活性,破坏土壤结构,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及通透性降低,造成土壤板结,处于这种状态的植株根系会因缺氧而导致活力下降,根系不易下扎。土壤中本来含有某些元素,但是因为土壤板结、土壤酸碱度不适宜等问题使土壤内各种养分离子的相互作用机制,物质吸收和运输等生理作用失调而造成的,从而出现缺素症状。为了追求高产、节省人工,大量喷洒农药和除草剂,杀死土壤中的大量有益菌,导致土壤酸碱平衡失调,土壤有害菌滋生。

3、土壤温度低,湿度大,地温10℃时根腐病等病害易于发生,造成死棵。

二、外界环境

1、栽植环境不适宜,处于低洼地,雨后排水不良,造成根系腐烂,产生伤口,病菌大肆侵染。

2、光照不足,低温高湿,尤其是连续阴雨天气,会加快病菌的繁殖。

三、人为操作

1、栽植前没有做好消毒工作,病株、种子、土壤中存在大量的病菌;管理过程中没有及时摘除病叶、残叶、老叶,造成同分不良。

2、存在伤口,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造成伤根;农事操作不到位,如浇水方式大水伤根,培土开沟的过程中伤根,虫害等造成伤口。

3、缓苗后的管理不到位,缓苗后应浇一次缓苗促秧水,此时可随水冲入青枯立克、沃丰素、地力旺,起到养根、修复伤口、营养复壮、传导杀菌的作用。

提问种植的草莓苗为什么会死?

回答上面都是常见的原因。

提问

怎么办

回答具体的防治方法如下:

农业防治措施:

选择平坦地区栽植;种植前彻底清除田间前茬病残体;高温闷棚;减少氮肥、磷肥的使用,增施中微量元素,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深翻土壤,增加透气性;高垄栽培,覆盖地膜,降低湿度,提高地温;雨后及时排水,做到膜下浇水并小水勤浇,有条件的最好采取滴灌方式。

化学防治措施:

对于草莓根腐病、枯萎病、黄萎病、青枯病造成的死棵,可以使用如下药物进行控制。

预防方案:

1、定植前:青枯立克150倍液稀释进行蘸根。

2、缓苗期: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300-500倍+沃丰素600倍灌根1次。

3、苗期: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300-500倍+沃丰素600倍灌根或喷雾1-2次。

4、坐果期:使用青枯立克150-3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喷雾2-4次,间隔7-14天,病害高发期复配大蒜油1000-1500倍或其它化学药。

控制方案:

使用青枯立克150倍+大蒜油1000倍+有机硅同时进行灌根(1遍)和喷雾(2-3遍)。病情严重时可同时复配其它化学药剂;重点喷一下茎基部位。

提问

可以配这种药吗

回答你要自己配吗

自己配的话难度比较大的

你可以去市面上购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7:12

可能是感染了病害如炭疽病,青枯病,黄萎病等等。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