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7:1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8:34
自己住家一般会谦虚的说"寒舍"。
谦辞有自谦之用,乃口语或书笺往来中表示谦逊的言辞,较之敬辞,谦辞的使用应更为普遍,其根源于儒家礼乐教化。常用的谦辞如下:
赞人见解说"高见" ,看望别人说"拜访" ;
宾客来到说"光临",陪伴朋友说"奉陪" ;
无暇陪客说"失陪" ,等候客人说"恭候";
请人勿送说"留步" ,欢迎购买说"惠顾" ;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8:34
看了将近20年的电视剧,听其中人物对话,总是错讹不少。而最让我感到刺耳的,是称自己的住家为“府上”。比如说“你明天到我府上来取吧”之类,最近更是频频出现在热门古装剧中。
中文的敬辞谦语,我小时不甚了了,七岁的时候,就在这上面“栽”过一次。那是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一天,我正在底楼玩耍,有人敲门。我开门一看,是一位30多岁的男士,对我说他要找王某某。他看看我,问了一句:“你是他少君吧?”我大致能猜出他要问的意思,但不知如何作答,一时窘住,好在家中大人下来解了围。事后,母亲教我:“你应该回答他:不敢当,未请?”这件事令我印象深刻,至今不忘。
读高中时,一位要好的同学夺得省围棋冠军。他有许多棋友,都是五十开外的人了,路上遇见,对这位十六岁的少年竟称为“小哥”。我至此豁然开朗,原来用比自己低一辈的身份去称呼别人,是一种尊敬。如今,我对小友也总作如是尊称。
还有一种情况是尊称加爱称。比如著名粤剧演员红线女,粤语地区每当提及,一直称她为“女姐”,凡六七十年不变。类似的还有“梅姊”--著名粤曲演员黄少梅,“虾哥”--著名粤剧演员罗家宝等。
人们的称谓习惯,近些年来有种新的倾向,其中之一就是崇尚古雅,喜欢仿用古称。但由于不熟悉其中门道,往往会弄巧成拙。
还有一个自己栽得最大的,是几十年来曾多次称呼朋友、同学夫妻为“贤伉俪”。本以为这是敬称,用得很得体,直到最近才知道,竟然错用了几十年。原来,“贤伉俪”“愚夫妇”都是长辈对晚辈人的比较亲善的称呼,是不能用于平辈人的。即便在小说和戏文中,至多也只有“贤弟”“贤妹”,平辈之间绝对没有“贤兄”的说法,更不能自称“愚弟”“愚妹”。
北京大学吴小如教授,在《长辈对晚辈的谦称》一文中讲了一个故事:“几年前我曾为两个门人评判过一桩有关称谓的公案。他们都是1955年北大中文系毕业的高才生,毕业后一位在城里工作,一位留在北大,彼此一直过从甚密。有一次,城里的那位同志偕夫人出城,在城外这位同志家吃了午饭。回去后写了封信向城外的这位老同学致谢,内有‘承留午饭,愚夫妇深为感谢’的话。城外的同志*,说信中自称‘愚夫妇’,乃长辈对晚辈讲话的口吻,彼此本是同窗好友,岂能居高临下?城里的同志不服,说:‘我用的是谦词,怎么说自己妄居长辈?’两个相持不下,最后说,我们找吴老师请教,看究竟谁是谁非。”
“我听说后,对城里的那位同志说,这次你称呼错了,‘愚’字确是以上对下、以尊对卑、以长对幼的所谓‘谦词’,平辈之间是不能用的。”
敬辞谦语崇尚古雅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乱用,实在是糟蹋了祖宗的心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8:35
对自己家的谦恭可以说成是寒舍。比如领导到家里走访,就可以说是大领导光临寒舍,让我的家四壁生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8:36
一、谦词
主要谦词可用一副对联概括: “敝鄙卑小不愚拙,敢见家老晚舍寒”;横批是: “贫贱过后”。
1、“敝”
敝人:谦称自己;
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敝处: 谦称自己的家乡、住处或办公场所;
敝国: 对自己国家的谦称。
2、“鄙”
鄙人;谦称自己;
鄙见:自己的见解;
鄙意:自己的意见;
鄙老: 犹老朽。老人自称的谦词。
3、“卑”
卑弁:下级武职对上级的自称;
卑寒:谓位卑家贫;
卑陋:低矮简陋;
卑人:地位低下的人;
卑职:对上级的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