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4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19:03
人生百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感怀人生,古训: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感、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九十老童、百岁人仙。这也是古人对逢十年龄段的别称,说法或者出处是比较有意思的。
十岁不愁: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甘罗拜相,这都是人间的奇迹,百年少见。在古代与现代差不多,六七岁开始摇头晃脑读书,无忧无虑,啥事都不管,离小升初或考秀才的事远着呢!“十岁不愁”出自何处呢?它出自《礼记·曲礼》曰:“人生十年曰幼,学。”古代的男子长到十岁叫做幼,这时候才外出上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二十不悔:自古英雄出少年,这是我们自古以来都喜欢的事。纵览历史少年才俊代代辈出,他们或为民血战沙场或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成为中华民族最可歌可泣的一部分。二十之青年富于青春,赌资雄厚,无论跌倒或撞得头破血流,一切都无所谓,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永远向前看。
其出处同上一样,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礼记·曲礼》曰:“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后人称二十“不悔”或“无暇”,反正“弱冠之年”,大家海涵。
三十而立:这是老夫子在2000年前发出的感慨“三十而立”,即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中的第4章。这“三十而立”,并不是指男人是否能够养家糊口,而应是指建功立业的大事。在古代,十五六七岁就已成家了,三十岁就应该是闯荡江湖了。
四十不惑: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许多,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力了。对社会上的是非、善恶、好坏、美丑等应该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人生四十也是一生过半的时候,听得多了见得也多了,对这个世界没什么看不透的了。
四十年的风风雨雨,该干吗干吗,没有必要再胡思乱想了,守得住,走下去,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也没什么不可以的,活成自己就行了。“四十不惑”及“五十知天命”和“六十耳顺”的出处,都是老夫子说的。
五十知天命:五十的人一定会常常悟人生。在感悟中,会发现自己今天走过的人生路,其实既有偶然又有必然。从小到大,老天还是公正的,它尽可能公平地给予每个平等的机会,只是有些机会抓住了,而有些机会从手中滑掉了。回头看,有一点失落,也是正常的事情,向前看依然是一脸的灿烂,会在必然和偶然中,思考命运的天性,仰望星空,看天空缥缈,思安身立命之本。
六十耳顺:六十岁的人还有一段良辰美景好时光,诗曰:“老牛自知黄昏晚、不待扬鞭自奋蹄。”更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这种境界和精神,还是应该有的。至于安度晚年,颐享天年,还早呢!
现在是六十年退休,大多数人身体还是倍儿棒的,应该发挥自己的余热,真正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儿孙满堂了,社会上的事情也不用你操什么心了,耳朵背与不背都应该听得进,如风一样的顺畅才是。
七十古稀:老夫子的原话是“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并没有说“古稀”,如果说了,那就成为他老人家的“谶语”了,因为他老人家正是73岁仙逝的。出处应该是杜甫的诗,《曲江二首》中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这一点,民间也有说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古稀之年干什么呢!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地活着,看人间好事,力尽所能地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
八十耄耋:耄耋是一个汉语词汇。耄,年纪约八、九十岁。耋,年纪为七十岁。耄耋指年纪很大的人。出自于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八十老人,现在已经很普及了,这归功于社会和科学,进步为老人健康长寿创造了新的天地。
九十老童:老童,也称耆童。古代神话中的神明。出自《山海经》: “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命重献上于天,命黎邛下地。”意思是老童生下来是满头白发。颛顼卜知这个满头白发的婴儿将会子孙繁衍兴旺,于是给他起名叫老童。这应该是后人取其吉祥之意吧!
百岁人仙:道教中五仙分别为:天仙、神仙
、地仙 、人仙
、鬼仙。人活百岁不是“天仙”、“神仙”,也应该是“人仙”了。钟敬文《中国礼仪全书》三章:“若是百岁大寿,则不论平时交往疏密,人们都慕名前来祝寿,因为‘山中虽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大家还要为寿星立碑刻传,宗族还要将此事书于族谱,主家亦要向来宾馈赠礼品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19:04
答
叫期颐,
一百岁。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 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孙希旦 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
方氏悫 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唐 李华 《四皓铭》:“抱和全默,皆享期颐。” 宋 陆游 《初夏幽居》诗之五:“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今送汝归,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於愿足乎?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8e69d8331333365636539” 郁达夫 《代洪开榜先生祝梁母邓太夫人八秩大庆》诗:“好待期颐觞咏日,重摩铜狄话沧桑。”[1]也称为人瑞,指百岁以上的老人。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记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 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因此祝愿夫妇“白头偕老”,也可说“期颐偕老”。
百岁老人-笑
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孙希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 方氏悫 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唐 李华《四皓铭》:“抱和全默,皆享期颐。”
幸福百年
宋 陆游《初夏幽居》诗之五:“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今送汝归,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於愿足乎?”
郁达夫《代洪开榜先生祝梁母邓太夫人八秩大庆》诗:“好待期颐觞咏日,重摩铜狄话沧桑。”
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颐”即为颐养天年的意思。
供你参考 望采纳 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19:04
期颐,一般指一百岁老人。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谓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古时称百岁为 " 期颐之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19:05
你好,古代人满意,100岁叫期颐,满60岁叫夹子,满70岁叫古稀。满120岁叫天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19:06
我们古代称百岁老人为期颐之年,源自汉时戴圣所辑《礼记·曲礼篇》:“百年曰期颐”。意思人生以百年为期,期是期待,颐是供养,百岁老很难自理,一切期别人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