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4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07:15
1、挤出效应是指*支出的增加导致利率上升,进而使私人投资减少,从而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数量。它等于*支出产生的GDP增长数量减去因利率上升导致私人投资减少而使GDP减少的数量。它的产生是需要条件和前提的,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挤出效应,比如1931年时的大萧条时正是*的大力支出才使得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这个前提是*的支出大于收入,即财政赤字时。
2、整个经济体的可贷资金的数量取决于国民储蓄,它包括*储蓄和私人储蓄。*储蓄就是*收入减去支出,如果财政盈余,*支出不会发生挤出效应,因为它使用的是自己的资金,它不会造成私人储蓄的资金被*占去,这样就私人储蓄不会减少,利率不会上升,私人投资也不会减少,所以GDP增长也不会减少;反之如果财政赤字,*支出意味着*要占用私人储蓄的资金,那么私人投资的资金减少,利率就会上升,私人投资减少,所以GDP也会减少。正是因为*支出挤占了私人投资,所以这被称为挤出效应。总之一国的总储蓄是一定的,*占用了私人储蓄,私人投资就会减少,GDP自然减少。
3、它的逻辑是这样的:*储蓄非正——*支出挤占私人资金——私人资金减少——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GDP减少——挤出效应产生。
4、以上分析是挤出效应的经典分析,是封闭经济,即没有外来资金的国内经济。假如一国有大量资本净流入,那就又另当别论。因为外来资金增加了本国可使用的资金,这时*即使赤字也可增加投资,因为外来资金填补了它占用的私人资金。正如美国,它的财政赤字很多,但是它仍然可以肆无忌惮地增加财政赤字,因为有不断的资金流入美国。
总之,当*支出不挤占私人资金时,就不会发生挤出效应。追问高鸿业定义的“挤出效应”是指*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和投资降低的效果。似乎并没有明确的指出“挤出效应”会导致GDP的减少。他认为“挤出效应”导致*支出所引起的产出会增加,但利率的提升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会减少,但并没有比较两者的大小。然后,他在后面提到了支出乘数,货币需求变动对产出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动程度都会影响,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这四个影响激战程度的因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07:16
基本没问题,1.首先投机在中国法律里是犯法的,其次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肯定会造成物价上涨〈供求关系〉那么生产商品投资肯定会显现生机和活力,,人们去投资的热情和机会以及基础都加大了,再加上投机买卖一般是期货等没有实物的*买卖,投资者都提心掉胆的。综合之下投资者一定会选择更靠谱的实业投资,投机的货币量自然会减少。2.股市由于经济的活跃应该会涨.国债之类的因该进入低谷了,这时候的投资者需要的贷款,社会需要的劳力〈这些体力劳动者大部分是以存款为理财手段的〉,银行需要吸收的存款都加大了,利率自然会根据供求关系上升,至于第二和第四以后再做讨论...
23由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07:16
一:这是个很经典的经济关系。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导致利率减少,因为*银行减少向外贷款,从而使得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因为利率-)
二:私人投资减少跟私人消费的关系是一个长期的关系,私人投资减少会导致长期的收入减少,从而减低消费量。但是两者的关系事实并不明显。(因为私人投资和私人消费分别被很多其他因素影响着,存款以及市场信心,利率等等)
三:债券价格下跌,是投资减少的效果。它和利率的关系当然也是长期的,处于自然经济周期的考虑,当投资减少(利率减少)之后,市场经济会进行*,从而使得利率复苏回原来的水平。当然这点在我国是由*银行操控的。
四:这就回到了宏观控制的问题。 我个人并不相信*经济学,所以无从回答。
谢谢你的问题。。我正在准备期中考试,刚好借你的问题复习了一下
而且,我非常不赞同高的说法。。他似乎忽略了很多经济中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也许改日把这篇论文拿来拜读一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07:17
大概理解为由于*的大批量采购,会使产品与劳动值产生物价上涨,在采购资金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物价的上涨而采购的物品减少,所以,使持有货币的投资者在采购*所缺物资时呈现购买力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