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上的差异是由什么造成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35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05:30

  语言是指生物同类之间由于沟通需要而制定的具有统一编码解码标准的声音(图像)讯号。①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方式。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②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它必然会对*、经济和社会、科技乃至文化本身产生影响。语言这种文化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其现今的空间分布也是过去发展的结果。

  造成语言差异的原因:文化背景差异、环境和传统有所不同、工业和技术发展的水平有差异、*制度和社会制度不一样。

文化背景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环境和传统不同

在特定的环境中,语言会有其特殊的功能和意义,环境会影响一个民族的语言;生活习惯、风俗民生、历史传统等都是对语言的发扬和传承。这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语言。

工业和技术发展水平差异

科技、工业化是人类进步的产物。人类进步同时,语言也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工业化进程及科技化进程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民族语言。

制度差异

各个国家*各有差异,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制度,制度不同自然语言也有所差异。各个国家语言是不同的(语音、语义、语法不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05:30

时间,距离,饮食习惯,沟通交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05:31

汉语方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个方面的原因:
一、 社会原因
(一)人口的迁徙
原来居住在同一地方、使用同一语言的人,由于战乱、垦荒、戍边等原因向其他地方迁徙,是方言形成的主要原因。
汉语方言就是历史上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汉族人向四周迁徙形成的。
在远古时期,汉语是在比今天小得多的范围内使用。当时汉族居住的中心是黄河流域陕西、山西、河南一带,周围是使用非汉语的其他民族,这些民族主要有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到了周朝,汉语显然已扩散到边远的地区了。以后的几个世纪,说汉语的人一直向外扩展,渐渐分布到了今天这样广阔的地域。
汉族历史上有三次重要的人口迁徙。首先是北人南下,其次是东人西徙,最后是中心区向边疆移动。
先说北人南下。北方汉族向南的大迁徙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西晋末年至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陷入兵荒马乱之中。黄河中下游一带的汉族人开始扶老携幼纷纷向南迁徙。他们渡过淮河、长江,来到江西中部一带。第二次是唐代末年至五代十国时期,黄巢的战火迫使河南西南部、安徽南部以及南迁江西的移民继续往南迁移,到达福建西部及江西南部一带。第三次是宋末元初,蒙古元人挥戈南下,北方人再一次向南迁徙。这次南下的人进入福建、广东、广西,甚至有人渡海来到海南岛、。这三次主要是北人南下,把汉语带到了南方原来使用非汉语的地区。
再说东人西徙和中心区向边疆移动。明清两代,东部的人向西部的四川、湖南、湖北、云南等地迁徙;山东东部(胶东半岛)和河北的人向东三省迁徙(即闯关东),山西和陕西人向内蒙古迁徙(即走西口)。
由于汉族这几次大迁徙,汉语就从原来只使用于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一种语言变为今天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语言。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汉语方言就此形成了。
(二)民族的接触
不同民族语言的接触,也会导致产生方言差异。
汉族在迁徙到新居住地之后,与原住民族相互接触,导致语言的接触。语言接触最常见的是词语的借用。
例如,壮侗语言称“屋”或“家”为“栏”[ran2]。作为壮侗民族传统房屋的栏,是用竖立的木桩构成底架,建成高出地面的一种房屋,屋内住人,屋下的空间养家畜。这种形式的房子被称为干栏式建筑。
在现代汉语的南方方言中,虽然没有把人住的房屋称为“栏”的,但牲畜的住处仍然沿用称为“栏”,如“牛栏”、“猪栏”。
又如,现代有些壮侗语言把集市称为“墟”,现代的粤语还是把集市称为“墟”的。
东北话把面包叫做“裂巴”,这是从俄语中借来的。
二、语言自身的原因
汉族带到新居住地的汉语,在各地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也是造成汉语方言差异的重要原因。

现代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官话方言、湘方言、吴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