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诚信而成功的名人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1.信用是人生最重要的资本

年轻、财富、学识、友谊,毫无疑问都是人生的资本,但这些都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人生最重要的资本,是信用。信用是一种彼此的约定,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心灵契约。尽管它无体无形,但却比任何法律条文更具震撼力和约束力。一个没有信用的人,要想跻身成功者的行列,可以肯定是不可能的。
那些流芳百世、闻名世界的成功者,都是以自己的信用赢得了尊重的人。因为,信用是高尚品格的象征。
公元前4世纪的意大利,有一个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轻人触犯了国王,被判绞刑,几天后在特定的日子中将被处死。皮斯阿司是个孝子,在临死之前,他希望能与远在百里之外的母亲见最后一面,以表达他对母亲的歉意,因为他不能为母亲养老送终了。他的这一要求被告知了国王。国王被他的孝心所感动,允许他回家,但是他必须为自己找个替身,暂时替他坐牢。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近乎不可能实现的条件。有谁肯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替别人坐牢,这岂不是自寻死路。但,茫茫人海,就有人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别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司的朋友达蒙。
达蒙住进牢房以后,皮斯阿司回家与母亲诀别。人们都静静地看着事态的发展。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皮斯阿司还没有回来,眼看刑期就快到了。人们一时间议论纷纷,都说达蒙上了皮斯阿司的当。行刑日是个雨天,当达蒙被押赴刑场之时,围观的人都在笑他的愚蠢,幸灾乐祸的也大有人在。刑车上的达蒙面无惧色,慷慨赴死。
追魂炮被点燃了,绞索也已经挂在达蒙的脖子上。胆小的人都吓得紧闭了双眼,他们在内心深处为达蒙深深地惋惜,并痛恨那个出卖朋友的小人皮斯阿司。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淋漓的风雨中,皮斯阿司飞奔而来,他高喊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这一幕太感人了,许多人都还以为自己是在梦中。这个消息宛如长了翅膀,很快便传到了国王的耳中。国王闻听此言,也以为这是谎言。他亲自赶到刑场,要亲眼看一看自己优秀的子民。最终,国王万分喜悦地为皮斯阿司松了绑,并亲口赦免了他的刑罚。
在赦免的现场,国王当众宣布了自己要以信用立国,以信用治天下的政令。并宣布任命皮斯阿司为司法大臣,任命达蒙为礼仪大臣,协助国王治理国家。国王说,他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子民感到高兴,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信用和义气的子民感到自豪。他相信,他们两个人一定会辅助他把国家治理成信用礼仪之邦。
事实上,正是这两个人在担任了大臣以后,以诚信治天下,使意大利走向了历史最辉煌的全盛时代。
这就是信用的力量。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当信用成为安身立命的尺度之后,就可以改变成败,就可以创造历史了。

2.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3. 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对比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4.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曾参杀猪的故事。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6.唐太宗采纳诚信劝言
李世民即位之初,为了侦查有可能受贿的贪官污吏,令亲信暗中向各部*行贿,结果查处了几个贪官。得意之余他把这个谋略告诉了一位隋朝遗臣。这位大臣却说,陛下平时告戒臣民要诚信待人,可自己却先行欺诈之术,上梁不正下梁歪,臣民会一样用欺诈的手段报答你。李世民没发怒,欣然接受了这句逆耳的忠言。
还有一次,李世民下令年龄虽不满十八岁,但体格健壮的男子也要应征入伍,大臣魏征拒绝在诏书上签字。李世民解释说:“这是为了预防奸民逃避兵役,故意少报年龄。”魏征回答说:“陛下常要求我以诚信待天下,要求人民不可诈欺,却自己先失去诚信。陛下不以诚信待人,所以先疑心人民诈欺。”李世民深以为然,并立即收回成命。

3、历史学家司马迁

汉代的太史司马谈死后,他的儿子司马迁接替他当了太史。司马迁像他的父亲一样,是一个诚实正直的史官。有一次,朝中的大将李陵在攻打匈奴时失败了,*投降。汉武帝知道了以后很生气,朝中大臣都纷纷说李陵的坏话,只有司马迁在一旁不做声。于是,汉武帝就问司马迁,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司马迁说:“李陵转战千里,粮草从应不上,士兵劳累不堪,兵败投降也是可以原谅的。”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是在故意给李陵说好话,于是就给司马迁治了罪,给他施了宫刑。但是,仍然让司马迁主持编写史书《史记》。虽然受了汉武帝的惩罚,可是司马迁还是据实记录了汉武帝的功劳,赞扬汉武帝虽有错误,仍是一代明君。 www.findart.com.cn

4、樊无期舍生守信

樊无期是战国时期秦国人,是秦国的大臣。当时秦国的国君就是后来的秦始皇——赢政。

赢政的父亲是赢异人,是秦国的皇子,年轻的时候在赵国的人质。赵国当时有个富商叫吕不韦,虽然他比许多王侯还富有,可是那时的门第观念很强,商人是“*商”。吕不韦野心很大,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很不满意,于是就想利用赢异人提高自己的地位。为了巴结赢异人,吕不韦送给赢异人一个姑娘做妻子,这个姑娘就是赢政的母亲。 www.findart.com.cn

后来,在吕不韦的帮助下,赢异人回到了秦国,做了秦国的国君,立了赢政为太子,封吕不韦为丞相。

赢异人死后,赢政继位当了国君,可是他发现自己并不是赢异人的亲生儿子,他的生身父亲是吕不韦。按照当时的规定,赢政不是皇室子孙,不是真龙天子,不但不能继承王位,还要被处死。赢政为了保住王位,保守这个秘密,就把所知道这件事的人都找借口杀了。最后剩下的是大臣樊无期。樊无期知道赢政要杀他,就跑到燕国去避难,住在他的朋友荆柯家里。 www.findart.com.cn

樊无期是个以大局为重的人,知道这个秘密一旦传出去,会引起整个秦国的*,为了争夺王位,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于是他决心保守秘密,尽赢政一再派人追杀他。

后来,赢政让燕国交出樊无期的人头,不然就要攻打燕国。樊无期知道了这件事以后,主动找荆柯献出自己的人头,以免秦又找借口发动战争。他在死前,对荆柯说:“见到秦王之后,告诉他,大后宫的秘密我对谁也没有说。”

秦王赢政是野心很大的人,要燕国交出樊无期的人头只不过是个借口,早晚还是要攻打燕国的。为了阻止秦国发动战争,燕太子丹决定送樊无期的头为借口刺杀秦王赢政,这个任务就交给他荆柯。 www.findart.com.cn

荆柯刺杀秦王失败,被赢政用剑刺穿胸膛,在临死的时候他对赢政说:“樊无期让我告诉你,大后宫的秘密他对谁也没有说。”接着又断断续续地说,“想不到秦国这样不讲信义的国家,还有樊无期这样舍生守信的人。”

秦王听了之后,非常震惊,后悔当初不应该*樊无期这样的一个正人君子。

热心网友

1、韩信
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

2 、 宋庆龄
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
3 、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热心网友

具体的都在这了。 祝你高考顺利。。。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51018.html?fr=ala0

热心网友

莫非明天考题是诚信?!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