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4个回答
热心网友
二十四节气是按阳历算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所以属阳历范畴。世界范围内凡是使用二十四节气的都按阳历计算。
它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9年7月,由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与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正式成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热心网友
二十四节气是按阳历算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所以属阳历范畴。世界范围内凡是使用二十四节气的都按阳历计算。
它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二十四节气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全年划分的二十四段。
二十四节气(24solarterms),是指干支历(太阳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热心网友
节气其实是按地球轨道计算的,算不上阳历或阴历,不过阳历一般和地球公转周期重合,所以看起来相似。
中国古代的历法是阴阳历,其实在掌管天文历法的*那里有一种阳历的历法,是用来校对阴阳历的,传说在尧的时候,这种历法一年三百六十六天,后来成了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当然这个天数不是绝对的,掌管天文历法的*会不断地通过观测校对这种历法,最开始的校对点就是冬至(当时叫日南至)和夏至(当时叫日长至),后来为了精确,不断地增加校对点,增加到了24个,就是今天的二十四节气了。
热心网友
按阳历日期算的。
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24个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二十四节气的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并有两句口诀:
上半年来六、二十一,
下半年来八、二十三。
热心网友
你是洋人吧,五千年的传统节气让你一句送给外国人了,洋历的那个十五月亮放中间了,中国的先人是按气温来推算的节气,,什么作物都是拫据温度高低决收割迟早的
热心网友
按阳历。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农业上耕作时间的总结,最早反应的是黄河流域的季节性变化,所以有些节气在我国其它的地方感觉不符,如小雪节气,黄河流域可能已有初雪了,但长江流域一般要到冬至左右才有初雪。它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太阳的位置决定温度的高低,这显然与月亮无关。
热心网友
太阳历,也就是阳历!但按阴历也可以!
阳历和阴历在节气上是殊路同归
不过节气是中国专用的,最早它是农业上耕作时间的总结,他最早的产生是按阴历说的
但现在所说的二十四节气歌是按阳历说的!
热心网友
二十四节气是按阳历排列,按阴历推算的 阴历推算是没有固定日期的 比如冬至过后多少天是清明等
热心网友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一致
热心网友
是按照阴历来推算的.现在都是用阳历表示出来的.
热心网友
是按照月亮在黄道十二宫的位置来定的,是阴历
热心网友
当然按阴历
这节气只适合于黄河流域
热心网友
按阴历 配合中国十二天干,二十四地支
热心网友
二十四节气是按阳历排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