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4:52
板块构造(plate tectonics)理论是一种现代地球科学理论。其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Wilson,1965)。板块构造认为,地球表层(岩石圈)是由厚度大约为100-150 km的巨大板块构成,全球岩石圈可分成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在海洋,其余均包括*和海洋。板块间的分界线是海岭、海沟、大的褶皱山脉和裂谷与转换断层带。该理论对地质地理学以及生物学影响很大。不同*上地层、矿产、动植物分布,几乎只有通过板块构造的理论才能够解释。[1]
中文名
板块构造
外文名
plate tectonics
提出时间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学科
构造地质学
板块分界线
岭、海沟、大的褶皱山脉和裂谷与转换断层带
快速
导航
运动形式边界分类六大板块海陆分类大小分类动力学
基本释义
岩石圈分成若干板块,就像冰山在海洋中一样飘浮在玄武岩质的软流圈上,进行非常缓慢的移动。当板块运动的时候,各个*之间就表现出了相对的水平运动(称之为*漂移continent drift)和碰撞和离析,从而构成地球表层的地质地理景观。
运动形式
具有三种可能的运动形式:第一是新板块的形成,在板块交界处或者边缘,由于熔岩涌出和冷却产生新板块,这类边缘板块一般都沉积在海底,但是如果这些板块上面有陆地,那么陆地就会随之而相对运动,这种边缘可能由一块*中间的断裂开始。比如东非大峡谷(The great rift valley in East Africa)就是两个板块分离初期阶段的例子,当这两部分*彻底分开之后,海水就会淹没断层部分,进而形成一个新大洋。分离的初期,这两块陆地还具有相同的植物和动物区系,原种的灭绝和新种属的进化导致两块陆地的动植物区系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