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1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18:13
佛教禅宗常提到破三关,何谓“破三关”?
(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禅宗除了参话头之外,其次是破三关,破三关也是一种参究的方法,也是由参话头的演变所形成的。三关的第一关是破本参;第二关是破重关;第三关是破牢关。
禅宗本来是主张顿悟的,但学人根机有利钝,智慧有深浅,为了适应学人的根性,所以有破三关的办法,除了上上根机之外,一般禅宗行人,都要经过三关的阶段,其中以破本参为最重要。
太虚大师云:“不破本参,则根本谈不上二关,然破本参而不知有重关须破,则易落于天然外道;破重关而不知悟透末后牢关,亦易安于小乘涅盘。所以,必须透过三关,始能真实达到佛的境地。”
现在将教理配合宗门之修法,划出表格,有个渐次可参究,分别如下:
生死烦恼→修三观→破三惑→证三智→成三德→破三关→菩提涅盘
修三观 修空观 修假观 修中观
破三惑 破见思惑 破尘沙惑 破无明惑
证三智 证一切智 证道种智 证一切种智
成三德 成般若德 成解脱德 成法身德
破三关 破本参 重关 牢关
(转凡入圣) (转圣入凡) (凡圣不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18:14
禅宗三关,其实第一关就已经开悟明心了,而且也不会落入天然外道,如果落入天然外道,那比之声闻初果还不如。
从祖师公案来看,确实有三关,而大部分的祖师其实都停留在第一关: 开悟明心,也可以说是破本参。然而开悟明心的时候,其实我见就已经断除了,初果的见地也发起了,在加上有明心证真如,多了般若智慧,其智慧更是超胜初果、乃至不回小向大的四果阿罗汉。
然而牢关的施设,是为了让已经明心开悟之菩萨,取证声闻尽智,而成就慧解脱。
如果明心破初参之人,没有过重关而直接过牢关的话,才是难免偏空乐寂。
而重关乃是大般涅盘经所提之眼见佛性之法,学人若能依此如法而修,能亲见自身佛性,此名过重关。
所以整理如下:
破初参: 明心开悟证真如---由於亲证一切众生本具的真如佛心,能现前观察、体验真如佛心之真实性、如如性、自性清净、涅盘等体性,是名证真如。
过重关: 此乃眼见佛性,然,一根见,其余五根亦见佛性。可是佛性不是六识的见闻觉知性,却也不离见闻觉知。
牢关: 此乃帮助明心菩萨发起解脱尽智,於一念成就慧解脱的施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18:14
不破本参不住山,不破重关不闭关,不破牢关不离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18:15
听禅宗大师说三关:
1、虚云老和尚论三关:
未破本参的禅德有这样的彻悟,是破本参的见处;破了本参的人有这样的彻悟,是透重关的见处;透了重关的人有这样的彻悟,是出生死牢关的见处;出了生死牢关的人有这样的彻悟,是踏祖关的见处;乃至是八相成道、入般涅槃的大见处。这样的见处也不难,也不易,只要工夫纯熟,大相应,大得力,就能做到。
《虚云和尚开示录全编》百度网盘:https://pan.baidu.com/s/1XzPAlRwOf0AIJQ_-ydDyqg 提取码:gfja
2、来果老和尚论三关:
江苏扬州高旻堂上,来果老和尚,幼秉宿慧,心慕佛乘,长具超方之眼,眉毛拖地,苦乘大愿之舟,参禅行脚十余年,辅导金山,住持高旻,三十余年,破衲粗粝,克己厚人,刀耕火种,筚路蓝缕,启建丛林,事必躬亲,不容翻忽,所至皆理,为道忘身,素厌声华,不事造述,德厚流光,终不可掩。
今引述老和尚所示宗门下豁破三关之关隘,以利学人,契证宗门:
其一、破本参(过祖师关)——知无量劫作善造恶、生死轮回皆一场迷梦,今醒过来,满面羞颜,大生惭愧,悲喜交集者有之,痛哭流涕者亦有之。自此改头换面,专做培福生活,于身三种恶习一时净尽。有过重之根本习气兼修兼了,要倒树定拔种,种子者何?我人之心是也。今日进了祖师设的这个“念佛是谁”一道关口,不但进关,在这关外歇歇,也得无穷受用。何以?身业不净,口业不净,意业不净,何能达到祖师关边际?
其二、破重关——进祖师关之人,见到祖师门下事,识得祖师度世心,虽在门里,依旧徘徊殿角,未入堂奥者有之。祖师肺腑,关内幽微,尚未窥见者更有之。所以悟后重疑,即此意也。古人云:“未悟以前,如丧考妣。”此皆破本参后,重起疑情,猛求上进。悟后用功,有两条路:一条路到此,还依初路前进,即最初用功之路,此是大人工夫。若悟后修行,只是修而无修、无修而修,可称保任工夫,此为不住而住之见地。若求真住,必须真行,至更进一重门户。然大悟以后之大疑者,更如初学,还加猛烈,不求悟,不成佛,不度生,心参意亦参识亦参,此名悟后大参,大参即重疑也。有重疑工夫,定必将开重关,为重悟行人,深入堂奥。根大者斯非我事,虽然生死可了、轮回可停,不肯自弃,自弃则善住矣。当要奋勇猛进,到不疑之地,可到重关,诚不在远。直待深工精密,人法双忘,圣凡迥别,缓缓直透重关。宗门三关,只言行处,不言见处。
其三、透牢关——参禅人到此重关后,万不可离初步工夫,千万要紧。类如最初用脚行路,非轮船、非火车,用脚行到镇江地头,喻破本参也。力小者,住下盘桓几日,或就此住下,此是过祖师关人行处。力大者,此处谅非到家消息,即舍前行,途中无荆棘瓦石,平坦大路,喻破本参后毫无阻滞、放手大行,又至南京,范围较广,眼界宽阔,在此想住之人多数,思维至再,前途有路,尽量进行,此行更胜如前。咦!佛本一乘法,方便而说三,宗本一法悟,方便说三关,因根器优劣故也。
然此三关,初参“念佛是谁”,奋勇猛追,直破牢关。有由初参“念佛是谁”直达重关,后久苦修,亦破牢关,复初参禅,行不精锐,力不更奋,加力勉强过祖师关。大力者,如象过河,一脚到底;中力者,如鹿过河,半在水下,半在水上;小力者,如兔过河,全浮水上。假若尽是上根参禅,一起拥到末后牢关,一时打破,出牢关去。出牢关生涯,直任诸佛一切经教、祖师章典、菩萨度生事业,最上无比之法界、虚空界、实际界、真如界、涅槃界、任何一切佛圣境界,一超直上,过无不及。类如一切诸佛众生,未出虚空一步,牢关正在虚空外,出虚空即出牢关。足可以虚空为关,谁个能出此关?只有参禅人不劳寸步能出此关无疑。阅者问曰:“正义未见说明。”非也!一关未言正义,况三关乎?
以上三关,是来果老和尚对于中下根人的开示,大根器人一悟即彻,并无三关两关;中小根者,则非三关不可。否则笼统真如,颟顸佛性,修行越次,便解脱无期了,岂可不慎?
3、弥光老和尚论三关:
弥光老和尚,1912年出生,为中国*21世纪两位成就金刚不坏之身的高僧之一。*三十四年,于衡阳市南岳狮子岩寺礼镜明大师出家。1951年,在广东省乳源县云门山大觉禅寺虚云老和尚座下受持三坛大戒。受戒期间,难得开花的优昙钵花开十一朵半,其中一朵花开一半即谢。弥光法师曾任扬州高旻寺首坐,云居山真如禅寺西堂。2008年圆寂于江西云居山,世寿98,僧腊62秋,戒腊57。圆寂后装缸,三年后出缸,成就肉身不腐。今日凤凰佛教《般若讲堂》栏目刊登老和尚开示如下:
修行要在实行,不是口说就能起作用的。
此事无形无相,佛在《楞严经》上说的“见、得、了、证,” 指亲见、亲得、亲了、亲证,是无相实相,不能开口,开口即错,动念即乖。
用心参“念佛是谁”,昼夜追究,如猫扑鼠,要用到三心尽了(即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四相皆空(即《金刚经》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心无相。再用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可算修行在此生有了进步。
诸善知识,求大道圆成,不需向外驰求,自力更生,一切成就,不降伏其心,如何成道?
禅宗修行,以三见,阐明破“三关”:
一、见识神,又名破难关,难关不破,不住山。识神是我们投胎受生的东西,受罪、打妄想的也是他、修行进步还要靠他。《楞严经》上说:“打死魔王成道”,就是打死“识神”,用功用到身心清净,日无妄想,夜无梦境,心空及第归。
二、见心,又名破重关。重关不破,不闭关。见心,小如微尘,大如虚空,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才算进了道门,也是成罗汉的因。
三、见性,又名破牢关,见性,就是见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与无量佛同体。就此修行节节进步,才能*菩提。
愧僧弥光愿诸位同参善知识,再学再参,定可得真实妙用。
4、临济禅师三句:
《五灯会元》关于临济祖师的三句说法抄录
师曰:“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三即一,皆是空名而无实有。如真正作道人,念念心不间断。自达磨大师从西土来,只是觅个不受人惑底人。后遇二祖,一言便了,始知从前虚用工夫。山僧今日见处,与祖佛不别。若第一句中荐得,堪与祖佛为师。若第二句中荐得,堪与人天为师。若第三句中荐得,自救不了。”
僧便问:“如何是第一句?”师曰:“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
曰:“如何是第二句?”师曰:“妙解岂容无著问,沤和怎负截流机。”
曰:“如何是第三句?”师曰:“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
《临济禅师全录》,百度网盘:https://pan.baidu.com/s/1WHzwnMP9YPJZEiDvXAYD_A 提取码:5960
5、玄沙师备禅师三句:
问:作么生契会一分流注?二分转侧?三分同诠海会?乞和尚慈悲,逐句答出三分法性。
师云:若是一分,且信本来具足,不生不灭,无去无来,一日相应,一日佛性;若是二分,知其自由自在,机锋并无阻滞,应用随方,唤作二分佛性;若是三分佛性,具足色相,名无得物之功,行绝离尘之用,应现自在,舒卷无妨。如此理论,且略而言之,若尽说,未有了期。
德彦咨和尚:更乞为某子细说,要知深浅,惟愿和尚不倦慈悲。
师云:若与么,诸佛、菩萨、祖师皆行此法门,广大自在。所以道,父名知汝字,父名天洪,母名彭质,皇帝生汝,令知有三分,具如是闻知见觉。若与么道,更为汝说破。
若是第一句纲宗,且自承当,成现具足。尽什方世界,更无他故,只是仁者,更教谁见,教谁闻,都只是你心王、心所,与全成不动佛,只欠自承当,唤作开方便门。且要你诸人信有一分真常流注,亘古亘今,未有不是者,未有不非者。如此一句,成平等法门。何以故?以言逐言,以理逐理,平常性相,接物利生,说法度人。所以道:一切群生类,皆承此恩力。且要自信作佛,若解与么,方唤作一句真常流注,与铁轮齐位,十信初心,不作儱侗之见,不作断常之解。若得如是,唯自己真如不生不灭。且知其宗旨,由是明前不明后,一个平实,分证法身之量,未有出格之句,死在一句之下,未有自由分。如今若知出格之量,莫被心魔所使,莫执我性,入手中便须转换,落落地,言通大道,不生平怀之见。此是第一句纲宗也。
若是第二句,回因就果,不着平等一如之理,方便唤作转其投机,生杀自在,夺换随机,出生入死,广利三天下,度现在之众,诸佛道同,除色、欲、见爱、现前诸烦恼。你今唤什么作烦恼?若欲知得,我为你诸人说破:汝今眼见好之与恶,被色之所使,为身之拘系,唤作色爱;住他色爱烦恼,有色便有欲,起于妄心,以贪欲坚固,名为欲爱;住他欲爱烦恼,因贪欲故,便起种种见爱,虚妄分别,贪其父精、母血,系着我、人,能、所攀缘,名为见爱;住他见爱烦恼,生灭现前,于一切处,执有滞无,起一切颠倒。所以四住烦恼和合一念无明,共成三界苦乐之因,日夜缠缚,不得自由。从此迷其道眼,常困轮回,不得解脱。
你今诸人欲得会么?但识此无明虚妄元由,自然不被色欲见爱四住所拘,方唤作顿超三界之佛性,三天下铜、银二轮齐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位、六位,同证生杀之机,互换自在自由,处处通透。若如此理论,方始唤作出格之词,应用通方,悲智隐显,耀古腾今,无者不有,无者不无。若与么,方可二理双明,二义齐照,不被二边之所动,妙用现前,广利二分之佛性。
若是第三句,知有本智性相之本然,通其越量之知见。明阴洞阳,廓周沙界,一真性相元常,大用现前,应化无方,全用全不用,全生全不生,不着平常之量,不着汝我之能,出生入死,应用自在,显古德之性相,明祖父通量之情尘,本性真常,无其生灭法门,广利四天下,与三世诸佛为其说法之师,海印三昧一时现前,于群生一念之中,具足十种华藏世界海会,同四轮之应用,唤作元常不动之智,佛性大海之本心,广照圆明,性相自在。若与么,唤作五位、六位,回因见果,举果全因,入慈定门,未有不是,未有不非,性相如然,与金轮齐位。收四天下,上至诸天,下至地狱,皆得自由。已伏无明、见、思、尘沙无知之烦恼,所作运为,以虚空为座,号曰法身大士,具足印漩三昧,见报化身,把定乾坤,更无他故。
此之三句,师各颂之:
一句颂
具足现成是本身, 心心色色只我真。
法法无生本不灭, 流注一如镇目前。
二句颂
二句铜银得自由, 轮中转侧未尝休。
夺得平等真常性, 大用现前实是幽。
三句颂
应用重重华藏界, 十方三世性海在。
明明法界绝纤尘, 大智圆明印心海。
师云:若得与么,方始唤作三句一时运用,皆得自在自由,已后也须得自看,莫当等闲。珍重!
《玄沙师备禅师广录》:http://dzz.fosss.org/Html/X73n1445.html
6、长沙景岑禅师(法号招贤大师),世称长沙和尚,论转身句:
师遣一僧去问同参会和尚云:“和尚见南泉后如何?”会默然。僧云:“和尚未见南泉已前作么生?”会云:“不可更别有也。”僧回举似师。师示一偈曰:
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注:以上所说种种,且须自见,意识所想的境界不是真实悟境,心里疑着也比认为自己悟了要好,生死大事,不要轻易放过。)
梦里非真,真不离梦。法界万法,一时现前。虽然现前,亦无诸相可以执取。此一句是无垢地等觉菩萨,入妙觉地觉顶三昧所见,禅宗三关一时皆破。
又六祖大师曾言:“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两者所说异曲同工。
又须识云门所说:一簇破三关,犹为箭后路。(云门此句为已经见到第三关的人所说。若最后一关曾来未见,那么云门此句不为你说。)
《正法眼藏》(日)道元著,百度网盘:https://pan.baidu.com/s/1gcaIsl2snW3vXplZm3FeoA 提取码:dka1
《寒山拾得诗》,百度网盘:https://pan.baidu.com/s/1hU-3q7oTVVdPf6TXFGmovA 提取码:5ylb
《华严经旨归》,华严三祖法藏述,百度网盘:https://pan.baidu.com/s/1mcABXGNfrT8WV4SjZ7ImPw 提取码:14rc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18:15
禅宗有所谓过三关的说法,古代禅宗大德将三关界定为:
(一)破初关,又叫法身边事。已知禅为何物,并有所体 会,进入“见道”位。但定力不足,妄念、执着不时现前,要时时觉照,有如牧牛,渐除习气,此时进入“保”的阶段,又叫“守道”。
(二)破重关,又叫法身正 位。习气基本除净,心已不随境转,一片空明,无内无外,但尚有法执,佛见未除。
(三)破牢关,又叫法身向上。进入“任”的阶段,已经“了道”,无修、无 证,无智、无得,无凡、无圣,随缘无住、任运自在、方便善巧觉悟有缘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