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冬天怎么养蚯蚓?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养殖期间要砍掉蚓床周围的荫蔽物,晴天10点后把覆盖物减到较薄程度,让太阳能晒到料床上,然后下午4点后再盖上。冬天需要做好保温措施,可用双层薄膜夹1层草帘,比盖1层薄膜的温度高6℃,而且可在3月份起到降温调节的作用,这时候蚯蚓养殖床的温度,要比平时盖1层薄膜低6℃,可有效避免温度过高。

1、冬天养蚯蚓需要砍掉蚓床周围的所有荫蔽物,让太阳从早到晚都能晒到蚓床上,秋天遗留下来的床料不再减薄,以逐次加料来增加床的厚度,加料前老床土铲到*1条,形成长圆锥形,两边假如没有发酵的生料,然后采取逐次加水的方式让其缓慢发酵。

2、等待7天后,再覆到*老床土上,蚯蚓开始取食新料后进行打平,等新料取食一半后又如上述的方法加1次新料,晴天10点后把覆盖物减到较薄程度,让太阳能晒到料床上,然后下午4点后再盖上。

3、期间覆盖物要求下层是10cm厚的松散稻草或野草,上面需要用草帘或草袋压紧,再盖薄膜,洒水的时候,需要晴天中午用喷雾器直接喷到料床上,并要保持覆盖的稻草干燥,提取蚯蚓的时候,需要晴天取室外床,雨天取室内床。

4、虽然冬天的时候蚯蚓长得比较慢,却因后备蚯蚓群多,也不会影响冬季成蚯蚓的提取量,到了春天天气转暖的时候,再拆堆进行养殖。

5、冬天需要做好保温措施,许多蚯蚓养殖户,会在蚯蚓养殖床上平铺一层薄膜,虽然蚯蚓养殖床温度晴天要比较高气温高8-10℃,但凌晨气温很低的时候,蚯蚓养殖床上只比外界高1-2℃,室内养殖的时候,需要将门窗堵严,以防散温,还可采用火炉、火墙或取暖器等增温设施。

6、同时还可用双层薄膜夹1层草帘,这种方法简单方便,而且投资成本较少,增温保暖效果好,比盖1层薄膜的温度高6℃,而且可在3月份起到降温调节作用,这时候的蚯蚓养殖床温度,要比平时盖1层薄膜低6℃,可有效避免温度过高。

7、蚯蚓是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蚯蚓对环境的依赖性,要比恒温动物更为显著,环境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同时还会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等。

8、一般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左右,0-5℃会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会死亡。

9、比较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比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当温度为28-30℃时,能维持一定的生长,32℃以上时生长会停止,10℃以下时活动会迟钝,40℃以上时会死亡。

10、蚓茧孵化比较适宜的温度为18-27℃,由此可见蚯蚓的较高致死温度,要低于其它无脊椎动物。

分享转发请注明内容出处:鸟基地博客 让更多的小伙伴一起学习吧!

本文链接地址:http://b.niaojidi.com/yz/1103.html

热心网友

北方养殖蚯蚓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由于地温的传输,蚯蚓本是生活泥土(养殖床)中,所以势必会导致它周围的温度很低,通常外界温度在零下10度,不管通过任何辅助都无法将养殖床温度提高到20度左右时,任何努力都将变成徒劳。如果单纯做到安全越冬,只需将生活周围温温度控制在零度以上(蚯蚓不被冰冻状态)既可安全越冬。
而将温度控制在生长高繁殖阶段(蚯蚓床20度左右)必须建棚外,蚯蚓养殖必须于大地隔开。

热心网友

北方很难养蚯蚓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