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故事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8:25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00:20

1、张骞出使西域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汉武帝刘彻即位,张骞任皇宫中的郎。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长安出发,经匈奴,被俘,后逃脱。

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

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2、文成公主和亲

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远支宗室女,唐太宗贞观十四年(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

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凡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3、昭君出塞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向汉朝称臣归附,曾三次进长安朝觐,并向汉元帝自请为婿。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

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后来也有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诗歌、琵琶曲、戏剧、电视剧等艺术作品。


4、*之好

公元前676年,晋武公之子姬诡诸继承君位,即晋献公。献公之父武公晚年娶齐桓公女儿齐姜,齐姜则与当太子的姬诡诸有私情。姬诡诸继位后,把庶母齐姜娶为夫人,生女伯姬及子申生。伯姬在后来的**联姻中嫁给秦穆公为夫人,这便是所谓“*之好”的开端。

后来秦穆公为求将来与中原友好,与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联姻,向晋献公求婚,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后来,晋献公年迈昏庸,要立小儿子为国君继承人,从而杀死了当时的太子申生。于是,另外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分别逃往梁国和翟国避难。

再后来,夷吾得到姐夫秦穆公的帮助,做了晋国国君。但是不久,夷吾就与秦国失和,发兵攻打秦国,终遭惨败,还叫儿子公子圉到秦国做人质,这才将两国的关系修好。

5、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伊犁河流域是当时西域最强大的乌孙国的游牧地。乌孙属哈萨克族祖先的一支。西汉武帝时期,为了彻底击败西北边塞的匈奴,张骞建议用厚赂招引乌孙,同时下嫁公主,与乌孙结为兄弟,这样就可“断匈奴右臂”,共同夹击匈奴。

于是,就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公主刘细君。

乌孙国见汉朝军威远播,财力雄厚,遂重视与汉朝的关系。汉元封初(公元前110——公元前109年),乌孙再遣使“以马千匹”为礼,媒聘汉家公主,汉武帝选定江都(今扬州)王刘建之女刘细君为公主出嫁乌孙王猎骄靡。

作为汉朝公主,她深知自己的使命关系着大汉边疆的安宁,于是“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以币帛赐王左右贵人。”用汉武帝所赐丰厚妆奁与礼物,广泛交游,上下疏通,为汉朝做了大量工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00:20

1、文成公主和亲:贞观十五年(公元1年),唐太宗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唐朝皇室远支)嫁给吐蕃的松赞干布,以促成唐蕃友好。

2、昭君出塞: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

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

3、*之好:意为春秋时*两国世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之好”。亦作“*之匹”、“*之偶”、“*之盟”、“*之约”。

扩展资料:

类似故事:

和亲乌孙

当时乌孙国分为三部分,都归乌孙国王猎骄靡节制。张骞将汉朝赐给猎骄靡的礼物送交后,对猎骄靡说:“乌孙如能东归故地,汉朝就遣送公主作为昆莫的夫人,两国结为兄弟之国,一同抗拒匈奴,匈奴一定能打败。”

但是乌孙远离汉朝,不知汉朝大小,乌孙自己靠近匈奴,服从匈奴已日久,大臣们都不愿东迁。猎骄靡年老,国家*,权力不能集中。

元封三年(前108年),猎骄靡派使者送张骞回长安(今陕西西安),同时献马数十匹作为报谢。使者见汉朝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归国后,乌孙越来越尊重汉朝。 

匈奴听说乌孙与汉朝往来,很是生气,要进攻乌孙。汉朝使者经乌孙之南到大宛、月氏的,不绝于路。乌孙很惶恐,就派使者献马给汉朝,并愿娶汉朝公主,两国结为兄弟。汉武帝问群臣的意见,朝议同意。决定必须先纳聘礼,然后遣送公主。

乌孙以一千匹马作为聘礼。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派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作为和亲公主嫁给猎骄靡,汉武帝赐给车马和皇室用的器物,还为她配备官吏、宦官、宫女、役者数百人,赠送礼品极为丰盛。猎骄靡以刘细君为右夫人。匈奴也派女子嫁给猎骄靡,猎骄靡以匈奴女为左夫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孙公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00:20

  1.文成公主和亲:贞观十五年(公元1年),唐太宗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唐朝皇室远支)嫁给吐蕃的松赞干布,以促成唐蕃友好。
  而文成公主,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教。0年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文成公主对吐蕃贡献良多。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
  2.昭君出塞: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
  3.*之好:意为春秋时*两国世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之好”。亦作“*之匹”、“*之偶”、“*之盟”、“*之约”。
  语出《三国演义》第十六回:“胤到徐州见布,称说:‘主公仰慕将军,欲求令爱为儿妇,永结*之好。’”《明史·孙鑨传》:“乃至鑨割渭阳之情,南星忍*之好。”亦作“*之盟”。
  成语出处:公元前676年,晋武公之子姬诡诸继承君位,即晋献公。献公之父武公晚年娶齐桓公女儿齐姜,齐姜则与当太子的姬诡诸有私情。姬诡诸继位后,把庶母齐姜娶为夫人,生女穆姬及子申生。穆姬在后来的**联姻中嫁给秦穆公为夫人,这便是所谓“*之好”的开端。
  4.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
  在伊犁大草原一带,有一位和亲使者,她是有史以来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和亲的第一位公主——细君公主,细君在史书中还被称为“江都公主”、“乌孙公主”,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留下姓名的和亲公主,更是丝绸之路上第一个远嫁西域的汉公主。
  不过,当时乌孙国王猎骄靡年老,细君公主又不通乌孙语言,常作楚歌,抒发思乡之情。后来猎骄靡按乌孙习俗,让她转嫁长孙岑陬。细君公主因水土不服,在乌孙只生活了五年,生有一女,不久病死。
  但细君公主扩大了汉朝的影响,为开拓丝路、缔造多民族的祖国做出过功载史籍、名垂千秋的积极贡献,也为今后公主的和亲开了先例。不管怎么说,她都为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做出贡献了!
  5.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同时,也使汉朝的中外交流更密切、更和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00:21

吐蕃人原住帐篷,为了迎接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特点修了华丽皇宫,文成公主也带去了农具·种子·医书·工匠,两地人民和睦相处。 ps(我看的是这样的,应该是对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00:22

扬州十日 嘉定三屠 经典的民族融合案例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