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8:3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5 18:20
这句话意思是:
孔子说:“只要是主动给我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物的,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
“束脩”是见面礼而不是学费,这一点不存在什么争议。也就是说,孔子开私学,收徒讲学是不收学费的。孔子少年时家贫,但在成年以后,由于从政,经济条件有所改观。
扩展资料:
虽然孔子不收学费,但孔子是收取见面礼的。孔子有教无类,但重视学生的向学之心。如果自觉自愿送上“束脩”,说明这个学生是真心前来求学的。
正确理解孔子收取“束脩”的本意,既能清除一些人对孔子的误解,也有利于端正目前教育界不良的风气,所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教师,更应该明白自己的职业使命和职业道德,自觉抵制物质*,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传道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5 18:20
字面意思:只要带了拜师挚礼(十条干肉),没有我不教育的人。
实际意思:过去送干肉是中国古代拜师的礼仪,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是愿意尊我做老师的人(送十条干肉是拜师的基本礼节,不可缺少),我都愿意教他。反映了孔子“有教无类”,即普及化教育的思想。
具体解释:
束修,历来解释不同。可以将它理解为“十条腊肉”。
弟子要拜师,总要有表示。“十条腊肉”,是孔子规定的拜师礼。朱熹认为“束修其至薄者”,意思是这“十条腊肉”不算什么厚礼。我以为“十条腊肉”可能也不算薄礼。“肉食者鄙”的说法,以及孟子对老人能够吃上肉的社会的向往,说明肉类食品,不是常见的食品。远古物质并不丰富,恩格尔系数高,古人吃肉不易。但“十条腊肉”也不应该是了不得的厚礼,即使一般穷苦人家,稍作努力,还是应该拿得出这个挚礼,不然,孔门就不会有那么多出身寒门、生平寒微的穷学生,如颜回、子路、卜商、冉求、仲弓、原宪、伯牛等。孔子并不嫌贫爱富,相反,他坚持了“有教无类”的平等原则,将许多贫寒的弟子培养成了君子。那种动辄说孔子是贵族代言人之类的按断,其实是极不负责任的说法。
弟子拜师,送上挚礼,是应该的;但是礼过重、过轻,都有失中道。孔子在对拜师礼的制定上,也表示了中道原则。
《朱子语类》说到本章云:“古人空手硬不相见。束修是至不直(通值)钱底,羔雁是较直钱底。真宗时,讲筵说至此,云:‘圣人教人也要钱’。”说得有趣,可以参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5 18:21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篇》中的一段对话。原文是:“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我自己一直以来都努力修养自己,并且从来没有停止过教诲他人。”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自身修养和教育的态度。孔子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他自己一直在努力自我约束和提高,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同时,他也强调了自己对他人的教诲和引导,他从未停止过给他人以教导和指导。
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认识。他相信通过自己的榜样和教诲,可以对他人起到积极的影响,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孔子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同时也注重传承和传播这些价值观。
这句话也启示了我们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我们应该不断地修养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能力,以成为一个对他人有积极影响的人。同时,我们也应该乐于教诲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帮助他人成长和进步。
总之,这句话强调了个人修养和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他人的关怀和教诲的责任。它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和人生态度,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5 18:21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5 18:22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也!”
论语集注中解释:修,脯也,十脡为束。脯就是干肉,脡就是条状的干肉。用现代文解释,就是:只要有人自行送给我十条干肉,我就没有不教他的。孔子的理想之一是有教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