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31 17:41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31 19:10
我国第一代计算机是1958年研制出来的。
从1953年开始研究,到1958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
60年代中期,中国研制成功一批晶体管计算机,并配制了ALGOL等语言的编译程序和其他系统软件。6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研究集成电路计算机。70年代,中国已批量生产小型集成电路计算机。1982年,我国研制出了运算速度1亿次的银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机。
扩展资料
计算机发展历史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
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
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3、第三代计算机(19~1971)
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4、*计算机(1971~)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31 20:28
1958年 1983年鉴定的GF20/11A微机系统是世界上第一台汉字操作系统计算机,即首先实现在操作系统层次处理汉字,获得1983年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65年 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之后推出109丙机,该机为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4年 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采用集成电路的DJS-130小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100万次。1983年 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上亿次的银河-I巨型机,这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年鉴定的GF20/11A微机系统是世界上第一台汉字操作系统计算机,即首先实现在操作系统层次处理汉字,获得1983年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5年 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长城0520CH微机。1992年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出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操作),为共享主存储器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它主要用于中期天气预报。1993年 1993年,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后成立北京市曙光计算机公司)研制成功曙光一号全对称共享存储多处理机,这是国内首次以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通用微处理器芯片和标准UNIX操作系统设计开发的并行计算机。 1995年 曙光公司又推出了国内第一台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机(MPP)结构的并行机曙光1000(含36个处理机),峰值速度每秒25亿次浮点运算,实际运算速度上了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这一高性能台阶。曙光1000与美国Intel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规模并行机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相近,与国外的差距缩小到5年左右。1997年 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III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采用可扩展分布共享存储并行处理体系结构,由130多个处理结点组成,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系统综合技术达到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1997年至 1999年曙光公司先后在市场上推出具有机群结构(Cluster)的曙光1000A,曙光2000-I,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峰值计算速度已突破每秒1000亿次浮点运算,机器规模已超过160个处理机。1999年 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I计算机通过了国家级验收,并在国家气象中心投入运行。系统有384个运算处理单元,峰值运算速度达每秒3840亿次 2000年 曙光公司推出每秒3000亿次浮点运算的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 2001年 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款通用CPU——“龙芯”芯片。2002年 曙光公司推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服务器,龙腾服务器采用了“龙芯-1”CPU,采用了曙光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所联合研发的服务器专用主板,采用曙光LINUX操作系统,该服务器是国内第一台完全实现自有产权的产品,在国防、安全等部门将发挥重大作用。2003年 百万亿次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曙光4000L通过国家验收,再一次刷新国产超级服务器的历史纪录,使得国产高性能产业再上新台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31 22:03
直到20世纪40年代,当第一台计算机被研制出来后,computer 一词才被赋予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含义.
第一台计算机爱尼亚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31 23:54
20世纪4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