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20:2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8-11 12:50
香菇的栽培方法有两种,分别是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
段木栽培:
1、段木栽培产的香菇品质量高,投入产出之比也非常高,可达1比7至10,但需要大量木材,仅适合在林区发展。
代料栽培:
1、代料栽培投入产出比仅为1比2,比较低,但代料栽培生产周期很短,生物学效率也很高;而且可以利用各种农业废弃物能够在城乡广泛发展。代料栽培一次性投入量大,成本较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8-11 14:08
香菇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它香气沁脾,滋味鲜美,营养丰富,为宴席和家庭烹调的最佳配料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此外,香菇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土特产。在国际市场上素负盛名。我国也是世界两大香菇生产“王国”之一。下面介绍香菇的代料栽培技术:
(1)培养基的配制
香菇体菌种的培育,一般有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和蒸水分离法三种。孢子分离法是有性繁殖,菌种生命力强,但变异率高,一般难掌握,选育新品种时可采用此法。组织分离法及菇木分离法系无性繁殖,种性比较稳定、而且简便易行,生产上应用较多。
①培养基配制的原理:培养基是香菇菌丝体生长发育的基质,可以提供香菇菌丝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碳源、氮源、各种元素和生长因素,使菌丝体能正常、健壮地生长。
水分:香菇菌丝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水分不仅是菌丝细胞原生质的主要成分,而且菌丝的一切生理活动均需在有水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在配制各级培养基时,均要加入一定量的水分。
碳源:单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淀粉)都是香菇菌丝能够利用的有机碳源。一般来说,碳素是菌丝细胞中有机物的基本元素,并且也是能量的来源。
氮源:氮素是构成菌丝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元素,而蛋白质和核酸又是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重要成分,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有机氮(氨基酸、蛋白质、尿素)和氨态氮(硫酸铵)都是菌丝细胞氮的来源。
无机盐类:菌丝所需的无机盐类数量很少,但在其生命活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少量的磷、钾、硫、钙、镁等。培养基中加入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钙等,可满足对上述元素的要求。
生长因素:能调节香菇菌丝代谢活动的微量有机物,称之为生长因素。一般用作碳源的天然成分,如马铃薯、麦芽汁、麸皮、米糠等都含有丰富的生长因素,无需另加。维生素B1可促进香菇菌丝生长,制斜面培养基时可加入少量。
凝固剂:常用的凝固剂为琼脂(洋菜),是由石花菜提制而成。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很大。要根据香菇菌丝生长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按比例配制。要注意对培养基pH的调节。
②培养基配制的方法:香菇菌种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3种。
母种培养基的制作配方: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升pH 5.5~6该配方适合香菇及多种食用菌分离和培育母种之用。如果做保藏菌种用,在配方中可再添加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0.5克,维生素B110毫克。制法:选择质量好的马铃薯洗净去皮(已发芽的要挖去芽及周围一小块),将其切成薄片,称取200克。放入铝锅中,加入清水1000毫升,加热煮沸,维持30分钟,用4层纱布过滤,取其汁液,然后将琼脂放在水中浸泡后加入马铃薯汁液中,继续加热至全部溶化(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溢出和焦底),最后加入葡萄糖,并且热水补足1000毫升,测定并调节pH(用5%的稀盐酸或5%的氢氧化钠溶液)到所需范围内。配制好的培养基要趁热分装入试管,装入量约为试管长度的1/5,装管时要注意勿使培基黏附试管口。分装完毕塞上棉塞,棉塞要求松紧适度,塞入长度为棉塞总长度的2/3左右,使之既有利通气又能防止杂菌侵入。塞好棉塞后,把试管直放在小铁丝筐中,盖上油纸或牛皮纸,用绳扎好,或用绳子把试管扎成几捆,棉塞部分用牛皮纸包扎好,竖直放入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在1.5千克/平方厘米压力下维持30分钟。灭菌后,待培养基温度下降至60℃时,再摆成斜面,以防冷凝水积聚过多。摆斜面时,先在桌上放一木棒,将试管逐支斜放,使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度的1/2,冷却凝固后,即成斜面培养基。灭菌后的斜面培养基,要进行无菌测定,可从中取出2~3支,放入30℃左右的恒温箱中培养3天,培养后表面如仍光滑,无杂菌出现,就可供接种。多次制作后,已有把握,可不做无菌测定试验。高压灭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第一,在灭菌锅内加水至水位标记高度,首次使用需先进行一次试验,水过少易烧干造成事故,水过多棉塞易受潮。第二,放火锅内的材料,不宜太挤,否则会影响蒸汽的流通和灭菌效果。体积大的瓶子,要分层放置或延长灭菌的时间。第三,盖上锅盖,同时均匀拧紧锅盖上的对角螺旋,勿使漏气,关闭气阀。第四,点火、逐渐升温。水沸后,待锅内压力升至0.5千克/平方厘米时,逐渐开大放气阀,放净锅内冷空气至压力降至0,再关闭放气阀。如不放尽冷空气,即使加大至所需压力,而温度达不到应有的程度,也不能达到彻底灭菌的要求。第五,继续降至所需压力时,开始记灭菌时间,调节火力大小,始终维持所需压力至一定时间。第六,停火。让压力自然回降至0时,打开放气阀。第七,打开锅盖,用木块垫在盖下,让蒸汽渐渐溢出,借余热烘干棉塞。第八,取出已灭菌的材料,并清除剩水,以防锅底锈蚀。
原种培养基的制作:配方甲为锯木屑78%、米糠(或麸皮)20%、蔗糖1%、硫酸钙(石膏粉)1%、水适量。配方乙为棉籽壳40%、锯木屑40%、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水适量。制法:木屑以阔叶树的为好,棉籽壳(木屑)均要求干燥无霉烂、无杂质。米糠或麸皮要求新鲜、无虫。将木屑(或棉籽壳)与麸皮、石膏粉拌匀,蔗糖溶于水,将其加直至用手紧握一把培养料时,指缝间有水渗出而不下滴为宜。然后将其装入菌种瓶中,边装边用捣木适度压实,直装至瓶颈处为止,压平表面,再在培养基*钻一洞直达瓶底。最后用清水洗净瓶的外壁及瓶颈上部内壁处,上棉塞。用牛皮纸包住棉塞及瓶口部分,用绳扎紧。放入高压锅内,在1.5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力下维持1.5小时。如采用土法灭菌,当蒸笼内达100℃后再维持6~8小时。
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方及制作方法同原种。当采用其他用料栽培香菇时,可将上述两种配方中的锯末屑用料代替,其余成分不变,构成多种代用料配方。
(2)菌种的分离和培育
香菇菌种制作分母种、原种、栽培种3个逐步扩大的阶段。实践证明,香菇菌种的好坏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到香菇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关系到香菇栽培的成败。因此,必须认真做好菌种分离和培育工作。
①母种的分离和培育:母种是菌种生产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原种和栽培种的质量,也是香菇丰产的保证。因此,必须认真做好种菇的选择和分离培育工作。种菇要选择符合本品种特性的个体:要在出菇早、出菇均匀、产量高的菌块上或菇木上挑选,选出朵形端正、盖肉肥厚、柄短粗、无虫害的子实体做种菇。组织分离法:选择符合种菇要求的菇蕾。用75%酒精揩拭表面后,用小刀把菇蕾纵剖为二,在菌盖与菌精交界处,切取0.5立方厘米的一小块菌肉,移放在斜面培养基*。如用已开伞的香菇做分离材料,则选菌盖与菌柄交界的菌肉。接种后,将试管放在22~24℃恒温箱中培养2~3天后,组织块上长出白色的菌丝,并向培养基上蔓延生长。当菌丝在斜面上长满后,再移到新的斜面培养基上,培育成母种。
②原种和栽培种的培育:把母种接到木屑(或棉籽壳)、米糠培养基上进行培育,用以繁殖栽培种用的菌种称为原种。已培育好的母种用接种针挑取蚕豆大一小块放入原种培养基上,经22~24℃下培育35~45天,菌丝体长满全瓶,即成原种。母支每种可接6~8瓶原种。原种直接到相同培养基中扩大培养;用于压块用种为栽培种。从原种里掏出菌种移入灭过菌的瓶子中,培养温度22~24℃,培育时间在2个月以上。每瓶原种可接栽培种60~80瓶。培育原种和栽培种注意事项:第一,原种及栽培种的接种必须遵照无菌操作要求。第二,当接种后,从第三天开始就要经常检查有无杂菌污染,发现有污染的瓶子要及时取出处理。一般检查要继续到香菇菌丝体覆盖整个培养基表面并深入培养基2厘米时为止。第三,培养好的菌种如暂时不用,要将其移放在凉爽、干净、清洁的室内避光保存,勿使菌种老化。
(3)菌块的制作
掏瓶做块的时间,7月中旬制作的栽培种,10月上旬即可掏瓶做块。掏瓶时要求做到:掏瓶用具、瓶口、盛器及掏铲等所用工具均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2%~3%来苏儿消毒;要剥尽老化褐色菌皮,要尽量成块掏出,切勿掏得过碎;要随掏随做块,不要推得过久,更不宜过夜。做块方法:将掏出的菌种倒入30厘米见方、边高为7厘米的框内,用手压实,四周要紧一些,块的表面压平,不宜过紧过松。用配方甲时,一般11~12瓶菌种可做菌砖一块(30平方厘米),厚度以4.5厘米左右;若用配方乙时,一般12瓶菌种做一块,厚度6厘米上下为宜。菌块直接压在事先有消过毒的塑料薄膜的木架或地上,块与块之间距离3~4厘米,以利空气流通。压好后用薄膜覆盖,以利保湿。其中,正确掌握香菇菌丝的菌龄,选择适宜的季节压块,是香菇生产中的一大关键。菌丝的生产过程,就是累积营养的过程。当养分积累到一定时期,在外界条件(如温度、水分、空气、光、营养、pH)影响下,产生突变,以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即菌丝生长进入子实体生长。菌龄太长;瓶壁上形成一层很厚的菌皮,这是营养被消耗、菌龄老化的一种表现,压块后,虽然转色较快,但颜色略淡;这时压块若遇高温(30℃以上)菌丝容易衰老,造成霉烂。菌龄太短,菌丝成熟度不够,仍处旺盛生长阶段,压块后,菌丝容易徒长,转色也慢,颜色黄褐色,由于营养积累不足出菇也就延迟。因此,压块最适宜的菌龄(即菌丝成熟度)应该是:第一,菌丝发展到瓶底和塑料袋底的10~20天,此时瓶壁处开始呈现白色突起(原基);第二,透过瓶可看到瓶内表面的菌丝洁白,*黄白色;第三,揭开瓶盖塞有浓厚的菇香气味;第四,菌种上表面覆盖一层黑褐的菌膜,菌种本身黏结力很强。以上四点是完全成熟菌种的特点。具有以上特点的菌种即可掏瓶做块。由于菌龄适当,压块后菌丝愈合快,转色及时呈红棕色,若外界条件适宜,一般压块后15~20天便可现蕾。菌龄是内因,当菌龄适宜时,还必须给其合适的外界环境条件,才能使菌丝体发生突变,形成子实体。香菇属变温型菌类,菌丝体生长适温是25℃,子实体是15℃。如关中地区一般在10月上中旬压块,此时气温已降至25℃以下,并在做块后几天内,能维持22~25℃;以后气温下降,正值出菇时期。因此,各地栽培香菇必须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正确确定做块时期,才能获得香菇的高产。
(4)出菇前的管理
①防止高温产生霉,促使菌丝迅速愈合:菌块压好后,随着气温的变化,要灵活掌握掀动薄膜的时间。温度高时,第二天就要换气;温度适合时,第三天换气;温度偏低时,第五天后换气。换气的目的是增氧,促进菌丝迅速愈合,是防止高温发霉的有效措施。当表面菌丝开始发白,应增加换气次数和时间。温度偏高,每天掀动2~3次,偏低掀动1~2次。目的是降低菌块表面湿度防止菌丝徒长,促进菌丝健壮生长。
②利用温差、干湿差,刺激子实体形成:香菇属变温结实性菇类,一般在恒温条件下,香菇原基始终不能形成菇蕾。但当条件改变,它将迅速形成子实体。当菌丝已生长成熟,积累了丰富的营养,适合菌丝生长的温度由25℃突然下降到15℃时,将会很快使菌丝扭结形成子实体原基(其他条件也要符合要求,如湿度、光、空气等)。
(5)出菇期的管理
加强各期的水分管理,是提高香菇产量的重要措施。根据香菇不同季节的生长特点,对水分的管理也有所侧重。秋菇(10~12月)由于菌丝健壮,培养料含水量也较充足,能满足原基生长。管理上主要是抓菇房保湿和塑料薄膜控制小气候的温度、湿度和空气。冬菇(1~2月),各菇菌块不宜过湿,只要保持菌块湿润即可。过湿不利菌丝生长,小菇也容易死亡,冬季一般只要求出一潮菇。主要以养菌发壮为主,块内水分不能低于40%,一般以50%比较理想。春菇(3~5月),春菇的水分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随着气温升高,此时菌块含水量已降低,应适当补给水分。可用空中喷雾及地面浇水等方法调整菇房相对湿度到85%~90%,菌砖表面用喷雾器均匀喷水,使菌砖保持湿润状态。喷水时注意,天晴多喷,阴雨天少喷或不喷,菌砖干燥时多喷,湿润时少喷,菌丝衰弱或有少量杂菌发生时少喷,灵活掌握。当菌砖内部由于蒸发及多批菇的生长而失水过多,在含水量低于40%的情况下,子实体的形成便受到抑制,这时可将菌砖直接放入水中浸泡12~24小时,使菌砖增重1斤左右,以补充菌砖的水分。如果这时气温在15℃左右,取出的菌块要放在培养室催蕾(温度控制在22℃左右),等形成较多子实体时,搬回菇房,保湿出菇。用这种分期分批浸水催蕾的方法,可使香菇产量大幅度提高。对菌砖表面菌膜过厚、水分不易浸入的,可用小刀将表面划破几处,便于吸水。每批菇采收10余天后,或有少量菇蕾出现时进行浸水可刺激菇的发生和生长。
(6)采收与加工
①采收:采收早了会影响产量,采收迟了又会影响质地,只有坚持先熟先来的原则,才能达到高产优质。具体采收标准是:当菌伞尚未完全张开,菌盖边缘稍内卷,菌褶已全部伸直时,为采收最适期,采菇应在晴天进行。
②干燥:烘烤技术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香菇的质量,火力太猛会把菇烤焦;火力不足,则会使其发黑;时间拖长还会腐烂,要特别注意烘烤方法。香菇的干燥法有烘干和晒干两种,目前多采用烘干和烘晒结合法。一是烘干。目的是排除香菇含水量,达到干燥标准,含水量约13%,以利长期保存。烘烤时要注意:当天收当天烘烤。用火力或用其他热源均要先低后高,开始时不超过40℃,每隔3~4小时升高5℃,最后不超过65℃;烘烤时最好不一次烘干,至八成时出烤;然后再“复烤”3~4小时,这样干燥一致,香味浓,且不宜破碎。烘烤后质量标准:香味浓,色泽好(菌盖咖啡色、菌格淡*),菌褶清爽不断裂,含水量达13%,过干难运包,过湿难保藏。二是烘晒结合。先将鲜菇菌柄朝上,置太阳下晒6小时左右,在将干未干时立即烘烤,这样色泽好,营养好,香味浓,成本低。三是分级和贮藏。干菇极易吸湿回潮、发霉变质和生虫,影响质量。因此,在香菇烘干后,应立即按菇的大小、厚薄分级,而后迅速装箱或装入塑料袋密封,置干燥、阴凉处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