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9:1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23:28
诗意表达了作者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
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释义为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扩展资料
这首诗是郑板桥于乾隆十一、二年间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所作。包括即是郑板桥的年伯,他当时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郑板桥曾画过一幅《风竹图》呈送包括,此诗即是题写在这幅画上的。这首诗体现出封建时代的*难得的人性光彩、人情温暖、人文关怀。对普通百姓的关怀牵挂,不是随便说说,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痛切感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23:28
“衙斋卧听萧萧竹”出自清代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全诗译文:
在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
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我们虽然只是些小小的州县官吏,
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赏析: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乾隆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一二两句托物取喻。第一句“衙斋卧听萧萧竹”,写的是作者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萧萧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疑是民间疾苦声”,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声音产生的联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三、四两句畅述胸怀。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既是写自己,又是写包括,可见为民解忧的应该是所有的“父母官”,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第四句“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呀!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确实是十分可贵的。
全诗原文: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
①潍县:今属山东省。
②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称同年的父辈为年伯。
③包大中丞括:包括,字银河,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乾隆年间,曾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故称“中丞”。
④衙斋:官衙中的书斋。
⑤些小:指官职卑微。
⑥吾曹:我们。
⑦关情;关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23:29
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语出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释义是:卧在衙门的书斋里静听着竹叶沙沙地响动,总感觉是民间百姓呼饥号苦的喊声。在州县里像我们这些地位卑下的小官吏,民间每一件小事如同画上每一条枝叶总牵动着自己的感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23:29
卧在衙门的书斋里静听着竹叶沙沙地响动,总感觉是民间百姓呼饥号苦的喊声。在州县里像我们这些地位卑下的小官吏,民间每一件小事如同画上每一条枝叶总牵动着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