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在淝水之战后是怎样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4:2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16:48

东晋于公元383年爆发之战后,前秦很快陷入内乱*当中,短暂强大的前秦覆灭,而没有了北方军事威胁的东晋并未趁机大规模北伐收复故土,即便当时的孝武帝成为了东晋少有的集中皇权的帝王,东晋也是在淝水之战后37年灭亡。


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是,已经集中皇权的东晋宗室缺乏一个明主,在多方平衡的体系中没能进一步巩固皇权,增强国力,最终在内部的围绕着争夺北府军的内斗中走向了灭亡。

在淝水之战前,也就是东晋孝武帝尚未继位之时,东晋就险些国运断绝,当时桓温在第三次北伐失败后,将重心转移到*迫皇室禅位的事情上,孝武帝的父亲简文帝的确被桓温威胁,一度要禅位于桓温,最起码有让桓温如周公故事,可以说如果没有主力的话,桓温只要进一步,就基本上完成了篡位的步骤。


但是桓温并未实现自己的计划,太原王氏和陈郡谢氏极力扶植孝武帝继皇帝位。

《晋书.谢安传》安与坦之尽忠匡翼,终能辑穆。及温病笃,讽朝廷加九锡,使袁宏具草。安见,辄改之,由是历旬不就。会温薨,锡命遂寝。

桓温到死,也没能为桓氏篡位打下足够的基础,孝武帝继位后,则是利用王、谢两家打压桓氏集团,以求平衡的局面,在孝武帝初期,由于王氏领袖王坦之死后,谢氏实力强盛,在门阀士族强盛的东晋时期,孝武帝也只能继续重用谢氏族人,其中谢石、谢安、谢玄等人都成为东晋名臣。

至此在淝水之战前,也就是377年,发生了改变东晋格局的事件。

在桓温死后,桓氏的领头人桓冲和东晋朝堂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在桓冲时期,桓氏集团的实力以退为主,让住了扬州一线的权力,将重心放在了桓氏的根基荆州一带,而建康朝廷处于权重而力弱的局面,说白了就是没有一支足够和荆州桓氏抗衡的军事力量。


所以说在377年,谢安命谢玄镇守广陵,并组建了北府军,由此影响东晋末期格局的重要军事力量诞生。

在379年和前秦爆发的淮南之战,以及383年的淝水之战,北府军逐渐走向鼎盛,尤其在淝水之战后,北府军已经成为足以和荆州桓氏集团相抗的军事力量,按理说,在淝水之战前秦大败后,无论是桓冲主导的荆州军事集团,还是谢氏主导的北府军,都有机会实现北伐,恢复一统,但是孝武帝有更迫切的事情需要去做,那么就是夺权。

大家都知道的是,东晋皇室的存在感相对较弱,门阀士族才是东晋的实际统治者,司马氏只不过是名义上的一个公主而已,但是在孝武帝时期,他时间了其他东晋皇帝极其希望的事情。


淝水之战后,谢氏并没有得到重赏,而是成为了孝武帝的眼中钉,孝武帝令自己的弟弟司马道子开始分散谢安的权力,如果谢安是一个有野心的人,那么东晋即刻会陷入内乱当中,但是谢安接受了孝武帝想要收揽权力的局面。

要知道在淝水之战的此年,也就是384年,桓氏领导人桓冲病逝,桓氏集团一时间难以推举出一位得到众人支持的人物,面对这个局面,谢安也并未趁机夺取桓氏的地盘。

《晋书.谢安传》是时桓冲既卒,荆、江二州并缺,物论以玄勋望,宜以授之。安以父子皆著大勋,恐为朝廷所疑,又惧桓氏失职,桓石虔复有沔阳之功,虑其骁猛,在形胜之地,终或难制,乃以桓石民为荆州,改桓伊于中流,石虔为豫州。

谢安是让桓石民、桓伊、桓石虔,三位桓氏内部人物分散掌管桓氏的地盘,他并未趁机安插谢氏族人进入桓氏集团,为的就是稳住局面,避免出现乱局。


可以说孝武帝可以相对轻松地夺回了权力,主要还是时局所致,桓氏集团在得到足够的利益后,不想和东晋朝廷撕破脸,而当时权力正盛的谢安则是无意和孝武帝陷入权力斗争,所以选择了主动退却。

《晋书.谢安传》时会稽王道子专权,而奸谄颇相扇构,安出镇广陵之步丘,筑垒曰新城以避之。

《晋书.谢玄传》前后表疏十余上,久之。乃转授散骑常侍、左将军、会稽内史。

谢安、谢玄先后主动放弃手中权力,尤其是谢玄放弃了北府军军权,主动避让,孝武帝借机令司马道子收拢谢氏让出的权柄,谢氏由此衰落,东晋皇权得到巩固,同时北府军也成为了众多实力争夺的对象。


在谢氏之后,北府军一度由王恭掌控,王恭是孝武帝皇后王法慧之兄,以外戚身份掌控北府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孝武帝的帝王。

可是随着谢氏远离权力中枢,处于长江中游的桓氏集团对东晋朝堂的威胁减小,司马道子成为了孝武帝的下一个目标,原本已经集中权力的孝武帝并没有将东晋带向强盛,而是志得意满,开始沉迷于享乐,令东晋错失了中兴的关键时期。

最终孝武帝之死也是很迷的。

《晋书.孝武帝纪》时张贵人有宠,年几三十,帝戏之曰:「汝以年当废矣。」贵人潜怒,向夕,帝醉,遂暴崩。时道子昏惑,元显专权,竟不推其罪人。

简答来说就是,在一次孝武帝喝醉后,调侃了宠信的张贵人一句,说要把她换掉,结果当天孝武帝就暴毙了,后世认为是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联合张贵人弑杀了孝武帝,毕竟后来没人追究孝武帝之死的责任,只是声称暴毙,从这个态度上就能看出来背后的猫腻。


而随着孝武帝之死,东晋的局势开始潜藏危机,王恭不服司马道子专权,尤其是司马道子宠信的王国宝,王国宝在司马道子面前也是没少说王恭的坏话。这使得东晋内部的矛盾再度转化,曾经拥兵自重的桓氏反而不是东晋朝堂的的心腹大患了,统领北府军的王恭成为了司马道子的眼中钉。

《晋书.王恭传》及帝崩,会稽王道子执政,宠昵王国宝,委以机权。恭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惮而忿之......谋诛国宝,遣使与殷仲堪、桓玄相结,仲堪伪许之。

王恭一度要联合当时盘踞荆州的桓氏代言人桓玄,向建康进军,兵锋之胜,一度令司马道子服软,主动诛杀了王国宝,王恭自认大胜,率部回防京口,此时对东晋朝堂威胁最大的已经是北府军了。

而围绕着北府军的争夺并未停止,司马道子之子司马元显联合王恭部将刘牢之,实现了反杀。

《晋书.刘牢之传》自谓威德已著,虽杖牢之为爪牙,但以行阵武将相遇,礼之甚薄。之负其才能,深怀耻恨。及恭之后举,元显遣庐江太守高素说牢之使叛恭,事成,当即其位号,牢之许焉。

王恭在利用军事迫使司马道子服软后,过于自大,同时过于轻视刘牢之,虽然打仗靠刘牢之去打,但是并没有多高看刘牢之一眼,这引发了刘牢之的不满,司马元显趁机联合刘牢之,诛杀王恭,刘牢之则暂时成为北府军的实际掌控者。


可是刘牢之并未得到军中将领的支持,加上他被判的行为更是削弱了他在军中的威信,而且再后来桓玄篡位的过程中,坐视桓玄攻入建康,刘牢之在军中的影响力再度降低,桓玄入主建康后,也是于403年建立桓楚,并开始打压分化北府军,直到后来刘裕集结残余的北府军势力,起兵讨伐桓楚,恢复东晋,北府军再度重振。

总的来看,东晋前秦爆发淝水之战后,前秦虽然快速*,一直到439年,北魏才统一北方,但是东晋却在420年就灭亡了,即便孝武帝曾经集中皇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淝水之战,东晋虽然取胜,但是也难以改变东晋灭亡的命运。

孝武帝在集中皇权后,并无治国之才,终日享乐,又和司马道子爆发内斗,最终死得都不明不白,成为东晋内部斗争的一个失败者而已。


最主要的是,作为淝水之战后,影响东晋格局的重要军事力量,北府军,成为各方争夺的对象,从谢氏到王恭再到刘牢之、刘裕,曾经是东晋抗衡桓氏军事集团的军事力量,但是却成为东晋内部斗争的先锋军,也是其建立者谢玄想不到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16:48

东晋于公元383年爆发之战后,前秦很快陷入内乱*当中,短暂强大的前秦覆灭,而没有了北方军事威胁的东晋并未趁机大规模北伐收复故土,即便当时的孝武帝成为了东晋少有的集中皇权的帝王,东晋也是在淝水之战后37年灭亡。


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是,已经集中皇权的东晋宗室缺乏一个明主,在多方平衡的体系中没能进一步巩固皇权,增强国力,最终在内部的围绕着争夺北府军的内斗中走向了灭亡。

在淝水之战前,也就是东晋孝武帝尚未继位之时,东晋就险些国运断绝,当时桓温在第三次北伐失败后,将重心转移到*迫皇室禅位的事情上,孝武帝的父亲简文帝的确被桓温威胁,一度要禅位于桓温,最起码有让桓温如周公故事,可以说如果没有主力的话,桓温只要进一步,就基本上完成了篡位的步骤。


但是桓温并未实现自己的计划,太原王氏和陈郡谢氏极力扶植孝武帝继皇帝位。

《晋书.谢安传》安与坦之尽忠匡翼,终能辑穆。及温病笃,讽朝廷加九锡,使袁宏具草。安见,辄改之,由是历旬不就。会温薨,锡命遂寝。

桓温到死,也没能为桓氏篡位打下足够的基础,孝武帝继位后,则是利用王、谢两家打压桓氏集团,以求平衡的局面,在孝武帝初期,由于王氏领袖王坦之死后,谢氏实力强盛,在门阀士族强盛的东晋时期,孝武帝也只能继续重用谢氏族人,其中谢石、谢安、谢玄等人都成为东晋名臣。

至此在淝水之战前,也就是377年,发生了改变东晋格局的事件。

在桓温死后,桓氏的领头人桓冲和东晋朝堂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在桓冲时期,桓氏集团的实力以退为主,让住了扬州一线的权力,将重心放在了桓氏的根基荆州一带,而建康朝廷处于权重而力弱的局面,说白了就是没有一支足够和荆州桓氏抗衡的军事力量。


所以说在377年,谢安命谢玄镇守广陵,并组建了北府军,由此影响东晋末期格局的重要军事力量诞生。

在379年和前秦爆发的淮南之战,以及383年的淝水之战,北府军逐渐走向鼎盛,尤其在淝水之战后,北府军已经成为足以和荆州桓氏集团相抗的军事力量,按理说,在淝水之战前秦大败后,无论是桓冲主导的荆州军事集团,还是谢氏主导的北府军,都有机会实现北伐,恢复一统,但是孝武帝有更迫切的事情需要去做,那么就是夺权。

大家都知道的是,东晋皇室的存在感相对较弱,门阀士族才是东晋的实际统治者,司马氏只不过是名义上的一个公主而已,但是在孝武帝时期,他时间了其他东晋皇帝极其希望的事情。


淝水之战后,谢氏并没有得到重赏,而是成为了孝武帝的眼中钉,孝武帝令自己的弟弟司马道子开始分散谢安的权力,如果谢安是一个有野心的人,那么东晋即刻会陷入内乱当中,但是谢安接受了孝武帝想要收揽权力的局面。

要知道在淝水之战的此年,也就是384年,桓氏领导人桓冲病逝,桓氏集团一时间难以推举出一位得到众人支持的人物,面对这个局面,谢安也并未趁机夺取桓氏的地盘。

《晋书.谢安传》是时桓冲既卒,荆、江二州并缺,物论以玄勋望,宜以授之。安以父子皆著大勋,恐为朝廷所疑,又惧桓氏失职,桓石虔复有沔阳之功,虑其骁猛,在形胜之地,终或难制,乃以桓石民为荆州,改桓伊于中流,石虔为豫州。

谢安是让桓石民、桓伊、桓石虔,三位桓氏内部人物分散掌管桓氏的地盘,他并未趁机安插谢氏族人进入桓氏集团,为的就是稳住局面,避免出现乱局。


可以说孝武帝可以相对轻松地夺回了权力,主要还是时局所致,桓氏集团在得到足够的利益后,不想和东晋朝廷撕破脸,而当时权力正盛的谢安则是无意和孝武帝陷入权力斗争,所以选择了主动退却。

《晋书.谢安传》时会稽王道子专权,而奸谄颇相扇构,安出镇广陵之步丘,筑垒曰新城以避之。

《晋书.谢玄传》前后表疏十余上,久之。乃转授散骑常侍、左将军、会稽内史。

谢安、谢玄先后主动放弃手中权力,尤其是谢玄放弃了北府军军权,主动避让,孝武帝借机令司马道子收拢谢氏让出的权柄,谢氏由此衰落,东晋皇权得到巩固,同时北府军也成为了众多实力争夺的对象。


在谢氏之后,北府军一度由王恭掌控,王恭是孝武帝皇后王法慧之兄,以外戚身份掌控北府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孝武帝的帝王。

可是随着谢氏远离权力中枢,处于长江中游的桓氏集团对东晋朝堂的威胁减小,司马道子成为了孝武帝的下一个目标,原本已经集中权力的孝武帝并没有将东晋带向强盛,而是志得意满,开始沉迷于享乐,令东晋错失了中兴的关键时期。

最终孝武帝之死也是很迷的。

《晋书.孝武帝纪》时张贵人有宠,年几三十,帝戏之曰:「汝以年当废矣。」贵人潜怒,向夕,帝醉,遂暴崩。时道子昏惑,元显专权,竟不推其罪人。

简答来说就是,在一次孝武帝喝醉后,调侃了宠信的张贵人一句,说要把她换掉,结果当天孝武帝就暴毙了,后世认为是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联合张贵人弑杀了孝武帝,毕竟后来没人追究孝武帝之死的责任,只是声称暴毙,从这个态度上就能看出来背后的猫腻。


而随着孝武帝之死,东晋的局势开始潜藏危机,王恭不服司马道子专权,尤其是司马道子宠信的王国宝,王国宝在司马道子面前也是没少说王恭的坏话。这使得东晋内部的矛盾再度转化,曾经拥兵自重的桓氏反而不是东晋朝堂的的心腹大患了,统领北府军的王恭成为了司马道子的眼中钉。

《晋书.王恭传》及帝崩,会稽王道子执政,宠昵王国宝,委以机权。恭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惮而忿之......谋诛国宝,遣使与殷仲堪、桓玄相结,仲堪伪许之。

王恭一度要联合当时盘踞荆州的桓氏代言人桓玄,向建康进军,兵锋之胜,一度令司马道子服软,主动诛杀了王国宝,王恭自认大胜,率部回防京口,此时对东晋朝堂威胁最大的已经是北府军了。

而围绕着北府军的争夺并未停止,司马道子之子司马元显联合王恭部将刘牢之,实现了反杀。

《晋书.刘牢之传》自谓威德已著,虽杖牢之为爪牙,但以行阵武将相遇,礼之甚薄。之负其才能,深怀耻恨。及恭之后举,元显遣庐江太守高素说牢之使叛恭,事成,当即其位号,牢之许焉。

王恭在利用军事迫使司马道子服软后,过于自大,同时过于轻视刘牢之,虽然打仗靠刘牢之去打,但是并没有多高看刘牢之一眼,这引发了刘牢之的不满,司马元显趁机联合刘牢之,诛杀王恭,刘牢之则暂时成为北府军的实际掌控者。


可是刘牢之并未得到军中将领的支持,加上他被判的行为更是削弱了他在军中的威信,而且再后来桓玄篡位的过程中,坐视桓玄攻入建康,刘牢之在军中的影响力再度降低,桓玄入主建康后,也是于403年建立桓楚,并开始打压分化北府军,直到后来刘裕集结残余的北府军势力,起兵讨伐桓楚,恢复东晋,北府军再度重振。

总的来看,东晋前秦爆发淝水之战后,前秦虽然快速*,一直到439年,北魏才统一北方,但是东晋却在420年就灭亡了,即便孝武帝曾经集中皇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淝水之战,东晋虽然取胜,但是也难以改变东晋灭亡的命运。

孝武帝在集中皇权后,并无治国之才,终日享乐,又和司马道子爆发内斗,最终死得都不明不白,成为东晋内部斗争的一个失败者而已。


最主要的是,作为淝水之战后,影响东晋格局的重要军事力量,北府军,成为各方争夺的对象,从谢氏到王恭再到刘牢之、刘裕,曾经是东晋抗衡桓氏军事集团的军事力量,但是却成为东晋内部斗争的先锋军,也是其建立者谢玄想不到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