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4: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19:49
提起宋慈,你会想起什么?有些朋友或许会想起十几年前的一部电视剧,那就是《大宋提刑官》,这部电视剧讲的是法医鼻祖宋慈断案的故事,剧中宋慈是一个青年模样,但其实历史上宋慈专门断案的时候,已经年过五旬,在这之前,他还有着更为奇特的经历。
史书关于宋慈的记载并不多,《宋史》中根本就没有他的列传,毕竟在我国古代,连救人的医药学都一直被轻视,更何况是跟死人打交道的法医学,修史的人有一万个理由认为宋慈不足以入传。
所幸宋慈的挚友刘克庄为他作的《宋经略墓志铭》保留至今,还有清人陆心源所著的《宋史翼》中的《循吏传》也记载了宋慈的事迹,两者拼凑起来,已经能够让我们对宋慈的一生有一个模糊的了解。
宋慈出生于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老爹名叫宋巩,官至广州节度使,别看这官名唬人,其实它辉煌的时代早过去了,宋朝一向重文轻武,节度使的兵权被一削再削,逐渐成为虚职,所以宋巩这个节度使其实不怎么管兵,主要管的是刑狱。
宋慈出生的时候,宋巩已经快四十岁了,算是老来得子,对儿子也很宠爱,再加上人一老就容易唠叨,宋巩平时没少在家里说案子,年幼的宋慈耳濡目染,为以后的法医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这可不是宋巩的本意,宋家祖上是出过大人物的,他们是唐朝名相宋璟的后裔,从河北南迁到福建,最近几代也接连出了好几位进士,宋巩自己就是进士,他还指望儿子能考上状元,再现祖上荣光呢。
宋巩对宋慈的厚望是体现在名字上的,他给宋慈取的字是惠父,“慈惠父”三字应该是希望宋慈将来能成为一个恩德慈及百姓,贤名垂于青史的父母官。这样的家教对宋慈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事实上,他后来还真达到了父亲的期望。
宋慈的出生地也是理学宗师朱熹的诞生地,朱熹比宋慈早出生半个多世纪,他有多位弟子好再传弟子都是同县人,而这些人,有不少都待在本县,自然而然就成为幼儿启蒙辅导班的老师,比如吴稚,而十岁的宋慈,就是吴稚众多学生中的一个。
吴稚是个合格的老师,在他的教导下,宋慈学问见长,二十岁的时候就进入国立*大学太学学习,跟着新老师真德秀学习。
真德秀也是理学大师,是朱熹之后的理学正宗传人,相当有名气。他发现宋慈的文章出自内心,将儒学融会贯通,因此对宋慈十分器重,这对宋慈学业的进步和思想形成也有很大影响。
不过这些理学老师比较失败的一个就是,宋慈全然抛弃了理学中的唯心主义思想,他后来的著作全都是从唯物主义出发的,这也是必然的事,比较法医这行,唯心主义也行不通。
在太学学习了很多年,宋慈也参加了科举,终于在嘉定十年(1217年)南宫考试的赋科中考了第三名,并中了当年的进士第二等,成为一名进士。
按照科举制,中了进士就可以做官了,宋慈被分配到浙江鄞县任尉官,尉官是管一县治安的,相当于今天的县**。
对于刚刚进入仕途的人,这是一个锻炼能力的必经阶段,干得好再提拔,但对宋慈而言,锻炼还没开始就没了,因为他的父亲宋巩不幸去世了,宋慈要守孝三年,只能放弃这个工作。
三年守孝期满后,宋慈等着朝廷再给他安排个工作,然而,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响声。
一直到了嘉定十七年(1224年),赣州知州郑性之将宋慈招为幕僚,很是器重。在郑大人的帮助下,两年后的宝庆二年(1226年),宋慈才被朝廷想起,被任命为江西信丰县主薄,也就是掌管文书的办事员。
被朝廷这么一熬,一晃都快十年了,当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帅小伙也快变成中年油腻大叔了,但宋慈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主簿这个职位,不管怎么算都是文人,跟武将不沾边,但朝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宋巩当过节度使,以为他家有什么家学渊源,竟然把宋慈派去打仗了!
当时南安军(在今江西)发生三峒叛乱,摧毁两县和两寨,掠地数百里,南雄、赣州和南安三郡都被占领。见到叛军势,江西提刑叶宰决定放弃之前的招安*,转向彻底消灭,在叶宰的任命中,文人宋慈被安排了一个机要秘书的职位,从此成为军队的一份子。
临走前,宋慈的好友刘克庄给他写了一首词,即《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刘克庄以词劝友,让宋慈用尽量仁慈的方式对待叛军。
宋慈记下了刘克庄的建议,所以到任后他先去摸了摸叛军造反的原因,得出的结论很简单——因为没饭吃,于是宋慈直接甩开了手握大军却不进兵的都统(副总指挥)陈世雄,带义兵去赈济六堡的饥民,让他们不参与三峒叛乱,结果反而使得叛军不少人归降。
宋慈一看好机会,建议隅总(总指挥)让归降的叛军带路,直接端掉叛军的老巢,但陈世雄以为这是跟他争功,直接带着人马就上,反被打得大败。最后还是宋慈带着义军端掉了叛军的老窝。
不过宋慈赈灾的举动惹恼了管后勤的长官魏大有,在器重宋慈的叶宰离职后,魏大有曾当庭羞辱宋慈,还多次*宋慈,使得宋慈罢官归家,结果没多久这家伙就被士兵做掉了,可见平时没少克扣士兵钱粮。
不久福建汀州、剑州、邵武军等地有出现了叛军,势头还挺猛,达到数万人,大将陈韡(wěi)亲自出马,率军*。而真德秀给陈韡引荐了宋慈,宋慈因此官复原职。
经过之前的洗礼,宋慈也不是第一次上战场了,他带领一支队伍,作为奇兵直插叛军腹地,在叛军节节阻击下,直攻端了叛军老巢,灭了这次声势浩大的造反。
这一次宋慈可谓声名鹊起,朝廷完全是把他当将领用了,四处派他去平乱,要知道宋朝的叛乱是非常多的,这么一直打下去,还有完没完?
有完,宋慈因为战功累积,被陈韡保举当了长汀知县,终于再次回到文官序列,那说好的研究法医学呢?
别急,从嘉熙二年(1238年)调南剑州通判起,宋慈先后担任四次高级刑法官,开启了十数年的断案生涯。
嘉熙三年(1239年),宋慈调任广东提点刑狱,主管司法刑狱和监察,虽说这一年宋慈已经五十多了,但法医鼻祖的本行才刚刚起步。
宋慈不同于那些只把案件当政绩的*,他是个较真的人,他认为“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不管事发地在何方,他都要亲临检验,而不是远远地看一下就走人(当时大多数*都是这么做的)。
除了观察现场,宋慈也重视对被害者尸身的检验,尤为可贵的是,宋慈打破了理学的束缚,即便是女尸,也坚持检验,不过当时理学盛行,宋慈为了避嫌,只好在大街上检验。
《洗冤集录》完成两年后,岁的宋慈最后一次升官,出任广州知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掌管一路之军事行政,不久即病逝于任所。
《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一经问世即成为刑狱*的必备之书,直到今日,还是法医学的必备读物,这是宋慈留给世人最珍贵的遗产,但可惜,他却没能因此留下自己的传记,刘克庄所作墓志铭是出于友情,陆心源则将宋慈归为巡吏,着重描写他剿匪平叛以及治境安民的战功政绩,他们没能跳出那个时代不重视法医学的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19:49
提起宋慈,你会想起什么?有些朋友或许会想起十几年前的一部电视剧,那就是《大宋提刑官》,这部电视剧讲的是法医鼻祖宋慈断案的故事,剧中宋慈是一个青年模样,但其实历史上宋慈专门断案的时候,已经年过五旬,在这之前,他还有着更为奇特的经历。
史书关于宋慈的记载并不多,《宋史》中根本就没有他的列传,毕竟在我国古代,连救人的医药学都一直被轻视,更何况是跟死人打交道的法医学,修史的人有一万个理由认为宋慈不足以入传。
所幸宋慈的挚友刘克庄为他作的《宋经略墓志铭》保留至今,还有清人陆心源所著的《宋史翼》中的《循吏传》也记载了宋慈的事迹,两者拼凑起来,已经能够让我们对宋慈的一生有一个模糊的了解。
宋慈出生于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老爹名叫宋巩,官至广州节度使,别看这官名唬人,其实它辉煌的时代早过去了,宋朝一向重文轻武,节度使的兵权被一削再削,逐渐成为虚职,所以宋巩这个节度使其实不怎么管兵,主要管的是刑狱。
宋慈出生的时候,宋巩已经快四十岁了,算是老来得子,对儿子也很宠爱,再加上人一老就容易唠叨,宋巩平时没少在家里说案子,年幼的宋慈耳濡目染,为以后的法医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这可不是宋巩的本意,宋家祖上是出过大人物的,他们是唐朝名相宋璟的后裔,从河北南迁到福建,最近几代也接连出了好几位进士,宋巩自己就是进士,他还指望儿子能考上状元,再现祖上荣光呢。
宋巩对宋慈的厚望是体现在名字上的,他给宋慈取的字是惠父,“慈惠父”三字应该是希望宋慈将来能成为一个恩德慈及百姓,贤名垂于青史的父母官。这样的家教对宋慈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事实上,他后来还真达到了父亲的期望。
宋慈的出生地也是理学宗师朱熹的诞生地,朱熹比宋慈早出生半个多世纪,他有多位弟子好再传弟子都是同县人,而这些人,有不少都待在本县,自然而然就成为幼儿启蒙辅导班的老师,比如吴稚,而十岁的宋慈,就是吴稚众多学生中的一个。
吴稚是个合格的老师,在他的教导下,宋慈学问见长,二十岁的时候就进入国立*大学太学学习,跟着新老师真德秀学习。
真德秀也是理学大师,是朱熹之后的理学正宗传人,相当有名气。他发现宋慈的文章出自内心,将儒学融会贯通,因此对宋慈十分器重,这对宋慈学业的进步和思想形成也有很大影响。
不过这些理学老师比较失败的一个就是,宋慈全然抛弃了理学中的唯心主义思想,他后来的著作全都是从唯物主义出发的,这也是必然的事,比较法医这行,唯心主义也行不通。
在太学学习了很多年,宋慈也参加了科举,终于在嘉定十年(1217年)南宫考试的赋科中考了第三名,并中了当年的进士第二等,成为一名进士。
按照科举制,中了进士就可以做官了,宋慈被分配到浙江鄞县任尉官,尉官是管一县治安的,相当于今天的县**。
对于刚刚进入仕途的人,这是一个锻炼能力的必经阶段,干得好再提拔,但对宋慈而言,锻炼还没开始就没了,因为他的父亲宋巩不幸去世了,宋慈要守孝三年,只能放弃这个工作。
三年守孝期满后,宋慈等着朝廷再给他安排个工作,然而,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响声。
一直到了嘉定十七年(1224年),赣州知州郑性之将宋慈招为幕僚,很是器重。在郑大人的帮助下,两年后的宝庆二年(1226年),宋慈才被朝廷想起,被任命为江西信丰县主薄,也就是掌管文书的办事员。
被朝廷这么一熬,一晃都快十年了,当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帅小伙也快变成中年油腻大叔了,但宋慈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主簿这个职位,不管怎么算都是文人,跟武将不沾边,但朝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宋巩当过节度使,以为他家有什么家学渊源,竟然把宋慈派去打仗了!
当时南安军(在今江西)发生三峒叛乱,摧毁两县和两寨,掠地数百里,南雄、赣州和南安三郡都被占领。见到叛军势,江西提刑叶宰决定放弃之前的招安*,转向彻底消灭,在叶宰的任命中,文人宋慈被安排了一个机要秘书的职位,从此成为军队的一份子。
临走前,宋慈的好友刘克庄给他写了一首词,即《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刘克庄以词劝友,让宋慈用尽量仁慈的方式对待叛军。
宋慈记下了刘克庄的建议,所以到任后他先去摸了摸叛军造反的原因,得出的结论很简单——因为没饭吃,于是宋慈直接甩开了手握大军却不进兵的都统(副总指挥)陈世雄,带义兵去赈济六堡的饥民,让他们不参与三峒叛乱,结果反而使得叛军不少人归降。
宋慈一看好机会,建议隅总(总指挥)让归降的叛军带路,直接端掉叛军的老巢,但陈世雄以为这是跟他争功,直接带着人马就上,反被打得大败。最后还是宋慈带着义军端掉了叛军的老窝。
不过宋慈赈灾的举动惹恼了管后勤的长官魏大有,在器重宋慈的叶宰离职后,魏大有曾当庭羞辱宋慈,还多次*宋慈,使得宋慈罢官归家,结果没多久这家伙就被士兵做掉了,可见平时没少克扣士兵钱粮。
不久福建汀州、剑州、邵武军等地有出现了叛军,势头还挺猛,达到数万人,大将陈韡(wěi)亲自出马,率军*。而真德秀给陈韡引荐了宋慈,宋慈因此官复原职。
经过之前的洗礼,宋慈也不是第一次上战场了,他带领一支队伍,作为奇兵直插叛军腹地,在叛军节节阻击下,直攻端了叛军老巢,灭了这次声势浩大的造反。
这一次宋慈可谓声名鹊起,朝廷完全是把他当将领用了,四处派他去平乱,要知道宋朝的叛乱是非常多的,这么一直打下去,还有完没完?
有完,宋慈因为战功累积,被陈韡保举当了长汀知县,终于再次回到文官序列,那说好的研究法医学呢?
别急,从嘉熙二年(1238年)调南剑州通判起,宋慈先后担任四次高级刑法官,开启了十数年的断案生涯。
嘉熙三年(1239年),宋慈调任广东提点刑狱,主管司法刑狱和监察,虽说这一年宋慈已经五十多了,但法医鼻祖的本行才刚刚起步。
宋慈不同于那些只把案件当政绩的*,他是个较真的人,他认为“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不管事发地在何方,他都要亲临检验,而不是远远地看一下就走人(当时大多数*都是这么做的)。
除了观察现场,宋慈也重视对被害者尸身的检验,尤为可贵的是,宋慈打破了理学的束缚,即便是女尸,也坚持检验,不过当时理学盛行,宋慈为了避嫌,只好在大街上检验。
《洗冤集录》完成两年后,岁的宋慈最后一次升官,出任广州知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掌管一路之军事行政,不久即病逝于任所。
《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一经问世即成为刑狱*的必备之书,直到今日,还是法医学的必备读物,这是宋慈留给世人最珍贵的遗产,但可惜,他却没能因此留下自己的传记,刘克庄所作墓志铭是出于友情,陆心源则将宋慈归为巡吏,着重描写他剿匪平叛以及治境安民的战功政绩,他们没能跳出那个时代不重视法医学的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19:49
提起宋慈,你会想起什么?有些朋友或许会想起十几年前的一部电视剧,那就是《大宋提刑官》,这部电视剧讲的是法医鼻祖宋慈断案的故事,剧中宋慈是一个青年模样,但其实历史上宋慈专门断案的时候,已经年过五旬,在这之前,他还有着更为奇特的经历。
史书关于宋慈的记载并不多,《宋史》中根本就没有他的列传,毕竟在我国古代,连救人的医药学都一直被轻视,更何况是跟死人打交道的法医学,修史的人有一万个理由认为宋慈不足以入传。
所幸宋慈的挚友刘克庄为他作的《宋经略墓志铭》保留至今,还有清人陆心源所著的《宋史翼》中的《循吏传》也记载了宋慈的事迹,两者拼凑起来,已经能够让我们对宋慈的一生有一个模糊的了解。
宋慈出生于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老爹名叫宋巩,官至广州节度使,别看这官名唬人,其实它辉煌的时代早过去了,宋朝一向重文轻武,节度使的兵权被一削再削,逐渐成为虚职,所以宋巩这个节度使其实不怎么管兵,主要管的是刑狱。
宋慈出生的时候,宋巩已经快四十岁了,算是老来得子,对儿子也很宠爱,再加上人一老就容易唠叨,宋巩平时没少在家里说案子,年幼的宋慈耳濡目染,为以后的法医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这可不是宋巩的本意,宋家祖上是出过大人物的,他们是唐朝名相宋璟的后裔,从河北南迁到福建,最近几代也接连出了好几位进士,宋巩自己就是进士,他还指望儿子能考上状元,再现祖上荣光呢。
宋巩对宋慈的厚望是体现在名字上的,他给宋慈取的字是惠父,“慈惠父”三字应该是希望宋慈将来能成为一个恩德慈及百姓,贤名垂于青史的父母官。这样的家教对宋慈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事实上,他后来还真达到了父亲的期望。
宋慈的出生地也是理学宗师朱熹的诞生地,朱熹比宋慈早出生半个多世纪,他有多位弟子好再传弟子都是同县人,而这些人,有不少都待在本县,自然而然就成为幼儿启蒙辅导班的老师,比如吴稚,而十岁的宋慈,就是吴稚众多学生中的一个。
吴稚是个合格的老师,在他的教导下,宋慈学问见长,二十岁的时候就进入国立*大学太学学习,跟着新老师真德秀学习。
真德秀也是理学大师,是朱熹之后的理学正宗传人,相当有名气。他发现宋慈的文章出自内心,将儒学融会贯通,因此对宋慈十分器重,这对宋慈学业的进步和思想形成也有很大影响。
不过这些理学老师比较失败的一个就是,宋慈全然抛弃了理学中的唯心主义思想,他后来的著作全都是从唯物主义出发的,这也是必然的事,比较法医这行,唯心主义也行不通。
在太学学习了很多年,宋慈也参加了科举,终于在嘉定十年(1217年)南宫考试的赋科中考了第三名,并中了当年的进士第二等,成为一名进士。
按照科举制,中了进士就可以做官了,宋慈被分配到浙江鄞县任尉官,尉官是管一县治安的,相当于今天的县**。
对于刚刚进入仕途的人,这是一个锻炼能力的必经阶段,干得好再提拔,但对宋慈而言,锻炼还没开始就没了,因为他的父亲宋巩不幸去世了,宋慈要守孝三年,只能放弃这个工作。
三年守孝期满后,宋慈等着朝廷再给他安排个工作,然而,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响声。
一直到了嘉定十七年(1224年),赣州知州郑性之将宋慈招为幕僚,很是器重。在郑大人的帮助下,两年后的宝庆二年(1226年),宋慈才被朝廷想起,被任命为江西信丰县主薄,也就是掌管文书的办事员。
被朝廷这么一熬,一晃都快十年了,当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帅小伙也快变成中年油腻大叔了,但宋慈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主簿这个职位,不管怎么算都是文人,跟武将不沾边,但朝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宋巩当过节度使,以为他家有什么家学渊源,竟然把宋慈派去打仗了!
当时南安军(在今江西)发生三峒叛乱,摧毁两县和两寨,掠地数百里,南雄、赣州和南安三郡都被占领。见到叛军势,江西提刑叶宰决定放弃之前的招安*,转向彻底消灭,在叶宰的任命中,文人宋慈被安排了一个机要秘书的职位,从此成为军队的一份子。
临走前,宋慈的好友刘克庄给他写了一首词,即《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刘克庄以词劝友,让宋慈用尽量仁慈的方式对待叛军。
宋慈记下了刘克庄的建议,所以到任后他先去摸了摸叛军造反的原因,得出的结论很简单——因为没饭吃,于是宋慈直接甩开了手握大军却不进兵的都统(副总指挥)陈世雄,带义兵去赈济六堡的饥民,让他们不参与三峒叛乱,结果反而使得叛军不少人归降。
宋慈一看好机会,建议隅总(总指挥)让归降的叛军带路,直接端掉叛军的老巢,但陈世雄以为这是跟他争功,直接带着人马就上,反被打得大败。最后还是宋慈带着义军端掉了叛军的老窝。
不过宋慈赈灾的举动惹恼了管后勤的长官魏大有,在器重宋慈的叶宰离职后,魏大有曾当庭羞辱宋慈,还多次*宋慈,使得宋慈罢官归家,结果没多久这家伙就被士兵做掉了,可见平时没少克扣士兵钱粮。
不久福建汀州、剑州、邵武军等地有出现了叛军,势头还挺猛,达到数万人,大将陈韡(wěi)亲自出马,率军*。而真德秀给陈韡引荐了宋慈,宋慈因此官复原职。
经过之前的洗礼,宋慈也不是第一次上战场了,他带领一支队伍,作为奇兵直插叛军腹地,在叛军节节阻击下,直攻端了叛军老巢,灭了这次声势浩大的造反。
这一次宋慈可谓声名鹊起,朝廷完全是把他当将领用了,四处派他去平乱,要知道宋朝的叛乱是非常多的,这么一直打下去,还有完没完?
有完,宋慈因为战功累积,被陈韡保举当了长汀知县,终于再次回到文官序列,那说好的研究法医学呢?
别急,从嘉熙二年(1238年)调南剑州通判起,宋慈先后担任四次高级刑法官,开启了十数年的断案生涯。
嘉熙三年(1239年),宋慈调任广东提点刑狱,主管司法刑狱和监察,虽说这一年宋慈已经五十多了,但法医鼻祖的本行才刚刚起步。
宋慈不同于那些只把案件当政绩的*,他是个较真的人,他认为“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不管事发地在何方,他都要亲临检验,而不是远远地看一下就走人(当时大多数*都是这么做的)。
除了观察现场,宋慈也重视对被害者尸身的检验,尤为可贵的是,宋慈打破了理学的束缚,即便是女尸,也坚持检验,不过当时理学盛行,宋慈为了避嫌,只好在大街上检验。
《洗冤集录》完成两年后,岁的宋慈最后一次升官,出任广州知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掌管一路之军事行政,不久即病逝于任所。
《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一经问世即成为刑狱*的必备之书,直到今日,还是法医学的必备读物,这是宋慈留给世人最珍贵的遗产,但可惜,他却没能因此留下自己的传记,刘克庄所作墓志铭是出于友情,陆心源则将宋慈归为巡吏,着重描写他剿匪平叛以及治境安民的战功政绩,他们没能跳出那个时代不重视法医学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