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4:3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3 21:37
原句是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意思是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
出自清代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收录于《白鹤堂文集》,作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因彭端淑同族子侄很多,仅其祖父直系就达69人之众,但当时连一个文举人都没有,作者见状,甚为忧心,急而训之,所以才写出这篇文章来。
文章着重论述做学问的道理,指出人的天赋才资并非决定学业有否成就的条件,只有通过主观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先讲为学的难与易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可相互转化,转化的条件在于人的主观努力:“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平庸与聪明的关系也可转化,如孔子的学说却由天赋不高的学生曾参相传。
接着讲了四川边境*两僧想去南海的故事,富者一直想雇船而不能实现,贫者苦行一年而返,说明天下无难事,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点出立志为学这一中心命题。
结尾指出,自恃聪明而不学者必败,愚庸者能勤奋学习则必有成就。全篇采用以虚带实,就实论虚的写法,两僧对比,例证生动,观点鲜明。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清代乾嘉时期,学者们潜心问学,不务声名,治学严谨朴实,形成一代学风。于是作者便为他子侄们写下这篇文章,希望他们能继续发扬这种风气,同时劝勉子侄读书求学不要受资昏材庸、资聪材敏的*,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赏析
文章一开头便从难易问题下手,作者认为天下之事的难易是相对的,“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习也是如此,只要脚踏实地去学,没有掌握不了的学问;反之,不通过学习,就是极容易的事也会被视作十分困难。
在说明了难易的辩证关系之后,作者便引出了智愚的问题。天资不高,才能平庸的人,只要勤于学习,久而久之,也能有所成就,摆脱昏与庸的境地;而天资聪敏,才能出众的人,如果自暴自弃,不学无术,也将与昏庸者为伍。
相传孔子的学说由智能鲁钝的曾参传给了子思,再由子思之徒传给了孟子。所以作者说:“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因而作者认为昏庸与聪敏是相对的,关键是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这第一段完全以论述的笔墨出之,明白地摆出了自己对学问之道的看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为学一首示子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3 21:37
“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意思是:去做就变得容易,不去做就会觉得很难,说明世上无难事,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取得成功。
出自:清.彭端淑《白鹤堂文集.为学一首示子侄》(卷一)。
原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主要哲理:论述世事难易入手劝勉勤奋学习,说明世上无难事,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取得成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3 21:38
事情是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去做,天下无难事;不做,万事皆为难!
原文是:“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理解:天下的事情有难易这分吗?一件事情,去做了,即使困难的变得容易,不去做,即便容易的也变成难的。
人在学习方面,有难易之分吗?学了,那么难的变成容易的,不好,容易的也是难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3 21:38
“为之则易,不为则难”意思是:只要肯做困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如果不做容易的事情也会变得困难。
"为之则易,不为则难"出自;《为学》.
作者分别举“贫和尚”“富和尚”的例子,采用的是对比的手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勤奋坚定的信念。贵在立志,事在人为,立志而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才会获得成功。主观努力是成败的关键。人贵立志,事在人为。人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人之为学,贵在立志,无论客观条件的好坏,天资的高低,关键在于主观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