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怎么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2:39

我来回答

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20

语文的积累注重的是厚积薄发
欲速则不达,你最重要的呢是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薄弱。看课外书不等于是看杂志,积累是需要看大量的课外书。我建议你呢,多去看看名著,不是说一定得是家喻户晓的才叫名著,我给你推荐几个。像是刘墉。季羡林的书就很好看。不是说有华丽的词藻才叫好的作文,看你写的是不是有深度有内容,不能人云亦云。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你得学会准备读书笔记,把你觉得好的句子或是很有哲理的话查下来。没事的时候看看。作文再看情况用上一两句。切记,不可以泛泛其谈。这是老师最不喜欢看到的作文,你得有自己的思想。
语文非常注重概括能力,平常要有意识的积累和观察。找不到素材是你积累的不够所以要用起来的时候才不能薄发。

至于阅读理解,这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长期的积累习惯。你得改变你的学习态度,不是为了更多的分,而是因为语文的乐趣。
最后给你推荐一下本人很喜欢的大作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刘墉和季羡林在上面已经提到过了,阅读不仅要多而且要精,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好书都去看看吧。从中发现你喜欢的再去好好地研究。
红楼梦,不要把它当做经典用看股市的心态去看吧
飞鸟集,不是所有的诗歌都有一字千金的水平。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作文绝对可以有新话题。个人是很喜欢古文的
散文就随你自己。
希望能帮助到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21

我们老师就说,语文是各科的基础,如果语文课文理解力不好,那么别的科目看题的时候就很容易吃亏的。
我想说的是买那么多书其实没多少用,花那么多钱不说,其实说白了,也没得到什么,只是借鉴一下罢了。要想学好语文,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学习语文很吃力,我想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
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就为你的语文学习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无论做任何事,兴趣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现在暂时对语文,并不感兴趣,你可以从“零”开始。培养兴趣,可以去背诵,抄录一些精彩的片断,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以及课外知识都可以。这样,慢慢积累,在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原来当一个才多识广,知识渊博的学者竟如此容易。你还可以参加一些关于语文方面的活动,比如演讲、征文等等。如果赢了,当然会使你兴趣更浓烈,如果失败了,可以自我检讨,是哪里做得不好,“挫折是强人的一笔巨大财富,弱者的万丈深渊”,你可以想想,正因为发现了缺陷,我们才会去弥补,才会做得更好。
还有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你学习质量的好坏。其实好的习惯,主要还是靠自己去养成的。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习惯成自然”如果你坚持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则会成为雷打不动的“自然”。其次,还要从学习中去总结,比如说,在一个幽静的地方,你可以不妨坐下静静心,默默想想散文、名言之类,不但更能愉悦心情,而且还增深了印象。
在者就是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有许多交叉之处,比如:抄录精彩片段,吟诵古诗,随时带着纸笔写下精彩瞬间(要想学好第一就是不能怕麻烦),等等都是好的学习方法。积累之后当然就是懂得如何去运用它,可用在诸多方面,譬如:社交、写作、演讲……到时候就知道了,用词量不在像过去那么单调和乏味了,可以信手拈来,考试的时候也轻松不少(也可以节省掉为了想词而头痛的时间了,呵呵!)
最后就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渐渐培养和积累的起来的,阅读首先就是找到突破口,理解一句话一定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上下文语境,这样你才能明白文章的内容,首先要知道一些写法、修辞、符号、句子的用途及句式的转换的意思及用意。(最好背下来,更方便,这个在考试修改病句的时候最有用了)
只有这样坚实的基础,才可去拔高。。“欲速则不达”这谁都知道,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你的恒心和毅力。

PS:一点小小的心得,希望能帮到你,谁都不是天才,都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学英语的时候,单词背的我头都大了,可还是坚持下来了,我就是一天背一点,不像老师说的一天背那么多,或许我笨吧,呵呵,可一个月下来也背了不少,而且比有的同学记的牢固多了,他们记得快忘的也快,而我只是恰巧钻了空子。后来自己才发现了,其实这就是学习技巧。如果你细心去发现,会有很多“空子”可以钻的。

——有感而发吧,有点啰嗦了,见谅,嘿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20

语文的积累注重的是厚积薄发
欲速则不达,你最重要的呢是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薄弱。看课外书不等于是看杂志,积累是需要看大量的课外书。我建议你呢,多去看看名著,不是说一定得是家喻户晓的才叫名著,我给你推荐几个。像是刘墉。季羡林的书就很好看。不是说有华丽的词藻才叫好的作文,看你写的是不是有深度有内容,不能人云亦云。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你得学会准备读书笔记,把你觉得好的句子或是很有哲理的话查下来。没事的时候看看。作文再看情况用上一两句。切记,不可以泛泛其谈。这是老师最不喜欢看到的作文,你得有自己的思想。
语文非常注重概括能力,平常要有意识的积累和观察。找不到素材是你积累的不够所以要用起来的时候才不能薄发。

至于阅读理解,这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长期的积累习惯。你得改变你的学习态度,不是为了更多的分,而是因为语文的乐趣。
最后给你推荐一下本人很喜欢的大作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刘墉和季羡林在上面已经提到过了,阅读不仅要多而且要精,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好书都去看看吧。从中发现你喜欢的再去好好地研究。
红楼梦,不要把它当做经典用看股市的心态去看吧
飞鸟集,不是所有的诗歌都有一字千金的水平。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作文绝对可以有新话题。个人是很喜欢古文的
散文就随你自己。
希望能帮助到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21

我们老师就说,语文是各科的基础,如果语文课文理解力不好,那么别的科目看题的时候就很容易吃亏的。
我想说的是买那么多书其实没多少用,花那么多钱不说,其实说白了,也没得到什么,只是借鉴一下罢了。要想学好语文,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学习语文很吃力,我想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
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就为你的语文学习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无论做任何事,兴趣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现在暂时对语文,并不感兴趣,你可以从“零”开始。培养兴趣,可以去背诵,抄录一些精彩的片断,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以及课外知识都可以。这样,慢慢积累,在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原来当一个才多识广,知识渊博的学者竟如此容易。你还可以参加一些关于语文方面的活动,比如演讲、征文等等。如果赢了,当然会使你兴趣更浓烈,如果失败了,可以自我检讨,是哪里做得不好,“挫折是强人的一笔巨大财富,弱者的万丈深渊”,你可以想想,正因为发现了缺陷,我们才会去弥补,才会做得更好。
还有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你学习质量的好坏。其实好的习惯,主要还是靠自己去养成的。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习惯成自然”如果你坚持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则会成为雷打不动的“自然”。其次,还要从学习中去总结,比如说,在一个幽静的地方,你可以不妨坐下静静心,默默想想散文、名言之类,不但更能愉悦心情,而且还增深了印象。
在者就是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有许多交叉之处,比如:抄录精彩片段,吟诵古诗,随时带着纸笔写下精彩瞬间(要想学好第一就是不能怕麻烦),等等都是好的学习方法。积累之后当然就是懂得如何去运用它,可用在诸多方面,譬如:社交、写作、演讲……到时候就知道了,用词量不在像过去那么单调和乏味了,可以信手拈来,考试的时候也轻松不少(也可以节省掉为了想词而头痛的时间了,呵呵!)
最后就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渐渐培养和积累的起来的,阅读首先就是找到突破口,理解一句话一定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上下文语境,这样你才能明白文章的内容,首先要知道一些写法、修辞、符号、句子的用途及句式的转换的意思及用意。(最好背下来,更方便,这个在考试修改病句的时候最有用了)
只有这样坚实的基础,才可去拔高。。“欲速则不达”这谁都知道,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你的恒心和毅力。

PS:一点小小的心得,希望能帮到你,谁都不是天才,都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学英语的时候,单词背的我头都大了,可还是坚持下来了,我就是一天背一点,不像老师说的一天背那么多,或许我笨吧,呵呵,可一个月下来也背了不少,而且比有的同学记的牢固多了,他们记得快忘的也快,而我只是恰巧钻了空子。后来自己才发现了,其实这就是学习技巧。如果你细心去发现,会有很多“空子”可以钻的。

——有感而发吧,有点啰嗦了,见谅,嘿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21

我刚读完高三,肺腑之言:想得太复杂了小弟!!
阅读是有套路地,有固定的模式,跟八股文一样,不要放过每一次阅读题,总结句式规律。
作文嘛,这是没办法的,照基本模板做就够了,得高分。。。还是现实点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22

朋友,我虽然有一个看法就是语文是靠混的,但是,我混得不错,每次语文130到140之间,该背的就背,背不出的,晚上读十遍,早上就背出来了,多看看什么老子,孔子,孟子,等古籍类书,不是别人翻译好的
阅读分析嘛,多练为本。
作文,我可是,超级抓分的,教你,多观察身边的事,写作文讲究真实,那些编出来的故事,写的越辞藻华丽,越是扣分多,所以就算要编,也要编的真实。语文这东西,好玩得很,就像美人一样,越看越美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21

我刚读完高三,肺腑之言:想得太复杂了小弟!!
阅读是有套路地,有固定的模式,跟八股文一样,不要放过每一次阅读题,总结句式规律。
作文嘛,这是没办法的,照基本模板做就够了,得高分。。。还是现实点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22

读史书---必胜法宝--如晋书、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韩诗外传,通过读这些你会大有帮助的,咱2都偏科,我数学最差,一直都搞不好,但是语文好.从来没低于110,最低的一次105.5(文言文我写错题目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22

朋友,我虽然有一个看法就是语文是靠混的,但是,我混得不错,每次语文130到140之间,该背的就背,背不出的,晚上读十遍,早上就背出来了,多看看什么老子,孔子,孟子,等古籍类书,不是别人翻译好的
阅读分析嘛,多练为本。
作文,我可是,超级抓分的,教你,多观察身边的事,写作文讲究真实,那些编出来的故事,写的越辞藻华丽,越是扣分多,所以就算要编,也要编的真实。语文这东西,好玩得很,就像美人一样,越看越美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23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小说阅读再提醒
江苏省淮阴中学 乙江容
读 人物----情节-----环境 人 物----作 者----命 题
例题 哑了的三角琴
巴 金
①父亲的书房里有一件奇怪的东西。那是一只*的木制三角琴,已经很旧了,上面的三根弦断了两根。它高高地挂在墙角,灰尘盖住它的身体。可是它从来不曾发过一声悲叹或*。我叫它做“哑了的三角琴”。
②有一天午后,好奇的我偷偷溜进父亲的书房,爬上椅子。当我的手指刚挨到三角琴,耳边一响,三角琴躺在地上,成了几块烂木板。
③父亲回来后小心地把它们用报纸包起来,然后慎重地放到橱里。我很后悔,父亲慢慢地抬起头:“孩子,我并不怪你,我不过在思索、在回忆一件事情。”‖
④“说起来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父亲这样地开始了他的故事,他的声音非常温和。“是我同你母亲结婚后的第二年,我在圣彼得堡大使馆里做参赞。这一年夏天,你母亲一定要我陪她到西伯利亚去采集囚人歌谣。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监狱里向来绝对禁止囚人唱歌,犯了这个禁例,就要受重罚。我们来到西伯利亚一所监狱,把来意告诉狱中当局,一个禁卒插嘴说:‘我知道拉狄焦夫会唱歌’,典狱便叫他把拉狄焦夫领来。
⑤“拉狄焦夫来了,年纪很轻,还不到三十岁,样子一点也不凶恶,如果不是穿着囚衣,戴着脚镣,谁也想不到他是一个杀人犯。他站在我们的面前,胆怯地望着我们。当我们说想听他唱歌时,这个囚人暗黑的眼睛里忽然露出了一线亮光,似乎有一种快乐的*鼓舞着他。他望了望典狱,又望着你母亲,略带兴奋地说:‘如果你们可以给我一只三角琴,那么……’典狱叫人找一只三角琴。
⑥“这时候秋天的阳光从玻璃窗射进屋子里,正落在他的身上。他闭着眼睛,弹起琴弦,开始唱起来。他似乎受到了鼓舞,好像进到了梦里一样,完全忘掉了自己地尽情唱着。唱完歌,他吻着琴,像母亲吻孩子一样。
⑦“‘尼特加,把三角琴给我拿过来!’典狱毫不动心地对禁卒说。
⑧“禁卒走到拉狄焦夫面前,这个囚人的面容突然改变了:两只眼睛里充满着血和火,脸完全成了青色。他坚定地立着,紧紧抱着三角琴,怒吼道:‘谁来,我就要杀谁!’你母亲和我,都吓坏了。
⑨“典狱冷酷地说:‘给他夺下来。’他这时候明白抵抗也没有用了,便慢慢地让三角琴落在地上,忽然倒在椅子上低声哭起来。‘我们不能够再帮忙你什么吗?’你母亲悲声地问。
⑩“‘谢谢你们。我只想请你们到布村的教堂里点一支蜡烛放在圣母像前,并且做一次弥撒祝安娜。’说到安娜这个名字,他几乎又要哭出来,但他马上忍住了。
⑾“门开了,两个兵把他押了出去;脚镣声愈去愈远。一切回到平静了。
⑿“‘这个拉狄焦夫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凄然地问。
⒀“‘有一天教堂中正在举行婚礼,新郎是一个有钱的中年商人,新娘是本村中出名漂亮的小家女子。拉狄焦夫忽然闯进来,用斧头把新娘、新郎都砍倒了。新娘后来死了,新郎成了残废。拉狄焦夫并不逃走,他被判了终身惩役罪,也不要求减刑。从此他的口就永远闭上了。’禁卒一面说,一面望着桌上的三角琴,最后加了一句:‘三角琴也弄坏了。’你母亲就花了一点钱向禁卒买来了三角琴。她把它带回圣彼得堡。‖
⒁“说来惭愧,我们所答应他的事并不曾做到。第二年你母亲生了你,过了两年她就离开了这个世界。现在你母亲睡在圣彼得堡郊外的公墓里,三角琴又被你打碎了,而圣母像前那支蜡烛还没有人去点过,为安娜做的弥撒也没有人去做。……孩子,你懂得了罢。”
父亲的声音里含有眼泪,同时又含有无限的善意。我觉得我要哭了。(节选自巴金《复仇集》,有删改)‖

11.小说开头画线部分对“哑了的三角琴”的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三角琴的破旧和沉默(2分),(暗示人物命运)【内容作用】②点题③设置悬念,为下文写“我”取琴和父亲讲述琴的故事作铺垫(2分),【结构作用】④同时营造了哀伤、凄清的氛围,奠定小说的感情基调(2分)【环境描写作用】

小说之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①交代时间、地点,提供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气氛; ②奠定感情基调; ③烘托人物内心,展现人物性格、命运;④推动、暗示情节发展;⑤暗示社会环境;⑥揭示小说主题。
●社会环境: (1)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2)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3)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魔盒》09浙江卷
12.小说关于拉狄焦夫的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5分)

注意审题:
关于拉狄焦夫的情节;安排很有特色;结合相关情节

①小说用倒叙的手法写拉狄焦夫(1分),②先写他是一个杀人犯却不凶恶,而且爱好音乐,再写他忘情歌唱、坚定护琴、放弃抵抗与哭诉,最后交代他杀人获刑背后一个凄美残酷的爱情故事(2分),③这样写使小说情节曲折,有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2分)。

● 情节的一般作用
一、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二、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 埋下伏笔、首尾呼应);结尾出人意料、戛然而止;全文一波三折式,避免平铺直叙,引人入胜。
三、线索作用

09江苏卷《侯银匠》
12.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
正确审题:题干中“对全文情节展开”是审题的关键,意思是第二段与下文哪些情节有什么样的关联。
【答案】
①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作铺垫)。②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于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
13.拉狄焦夫身上体现了哪几组矛盾冲突?请分点概括并作简要说明。(6分)
●注意审题:拉狄焦夫身上;哪几组矛盾冲突;分点概括
①爱和恨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爱安娜,却因安娜没有嫁给他,爱深成仇,把她砍死在婚礼上。
②争与忍的矛盾冲突(反抗与顺从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砍死安娜,却不上诉要求减刑;他为了三角琴怒吼要杀人,却又放弃了抵抗。
③灵与肉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热爱音乐,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然而他又是一个囚犯,丧失了自由。
④情与理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为人和善,本质善良,但做事容易失去理智,行为冲动、鲁莽。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性格
●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把握情节,据情论人。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分析环境(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人物间关系),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塑造方法、意义
●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09江苏卷《侯银匠》
14.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
正确审题:先要把握与花轿相关的情节:要花轿、改花轿、租花轿。然后解析情节对人物形象刻画起到的作用。
①要花轿既见其目光长远,早有打算,又见其能体谅孝顺父亲②改装花轿心灵手巧③出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贴。
13.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4分)
①甜:因为女儿终于长大*了;嫁了个好人家(女儿有了个好归宿);可以为自己女儿打首饰了。苦:女儿出嫁后自己会很孤独;女儿出嫁也只能给这点首饰。
②深沉的思念,难言的孤独,自我安慰。
●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人物的烘托;主旨的表现
09宁夏卷《孕妇和牛》
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①通过怀孕的牛与孕妇形象的并置,凸显孕育新生命的幸福与喜悦;②通过牛与孕妇之间的亲昵行为,表现人与动物之间的温馨和谐;③通过牛的形像描述,反衬孕妇作为人具有的能动性和理性的追求。

14.小说题为“哑了的三角琴”。请结合全文,探究其蕴含了哪几层深意。(6分)
①“哑了的三角琴” 暗指拉狄焦夫永远闭口、不能自由歌唱的苦痛与绝望;
②“哑了的三角琴” 象征拉狄焦夫因失去美好爱情,自由幸福生活理想的破灭;
③“哑了的三角琴” 表达了父亲对母亲无尽的哀思和因没有践行对拉狄焦夫的诺言而深怀歉意。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小说中的探究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要求从★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
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情(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2)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思考,发表看法。
15.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主旨--形象意义】
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情节安排】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形象塑造】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更有情趣。【描写特点】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文化传统、民族心理】
如此探究
从形象的意义入手
从小说的主旨入手
从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入手
从环境(时代、社会)入手
从故事情节入手
从形象的塑造入手
从语言表达入手
例题
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
胡 炎
①德富老汉给牛喂足草料后,便开始拉上牛去地里做活。在这样一个睛好的秋日下午,干瘦硬朗的农民德富老汉有着很好的心情,他和他多年相伴的老牛悠搭地踩着村路往自留地里去。所有的乡野风光看上去都熟悉而亲切,就像他身上的一块深及灵魂的皮肤。沙河依旧在汤汤地流,细密的波纹永无疲倦地揉搓着那轮干净浑圆的日头,麦场上一座座麦秸垛依旧散发着新鲜的麦香。现在,他和老牛已经进入了那片待耙的自留地,走入了他生命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
②这会儿年逾六旬的德富老汉打量着遍布麦茬的田野,温煦的阳光在田野上跳荡,这是个让德富老汉愉快而情意缱绻的地方。德富老汉每当在这片土地上耕种和收割的时候,总能闻到先辈们的汗腥味和臭脚板子的浓郁味道,德富老汉便会陷入一种痴迷,觉得自己正走进一个恒远的梦中。
③德富老汉喷出最后一口烟雾,把长长的烟杆子在地上磕了磕,而后深情地打量着他的老牛。这是一头温顺无比的动物,对于鳏居多年的农民德富老汉来说,它简直是一个宠物,是与他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岁月中,老牛以它的温顺、沉默和勤劳给德富老汉带来了极大的安慰。
④这会儿,天上的那轮暖阳正在缓缓西移,为德富老汉的人生烘托着一个结局前的氛围。这是一种难以言状的祥和,博大而宽厚,具有无比的包容性。当然,这时的德富老汉对此浑然不知。他审视着他的老牛,他发现老牛的眼睛比平常要亮一些,一束犀利的光穿透了他。德富老汉并没有往别处想,他只是感到老牛是越活越精神了。老牛冲着德富老汉点了点头,德富老汉非常满意地笑了。这是他亲自调教出的牛,德富老汉还记得当初买下它时的样子,那时的牛是个烈性子,很难驯服的,德富老汉用鞭子蘸上水好一顿抽,牛哆嗦了一阵,便再不敢耍泼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德富老汉细心地照料着日渐衰老的牛,夏扑虻蝇,冬披棉褥,虽然还时不时要抽它一鞭子,牛也是毫无怨言的,只是更肯卖力气。德富老汉想这牛是通人性的,他晓得打是亲骂是爱呢。
⑤德富老汉向他的牛走去,开始为它套上耙犁。德富老汉右手攥住了鞭杆子,说:“伙计,该干活了。”
⑥秋日的下午一片静寂。在田野的东北方约十五米处,就是德富老汉先辈们的坟茔,草木丛密十分气派,德富老汉想这会儿先辈们也许正看他耙地呢,他是铁打的庄稼汉,不会丢先辈们的人。德富老汉向往着在这片田野上画上一个*的句号,而后到先辈们的中间去聆听他们对他这个后世子孙的评价,那评价一定是不赖的。德富老汉曾为自己设计过几种结局,一种是寿终正寝;一种是正在田里做活便蓦地倒下,永远融入泥土,和先辈们一块扎根在这里,看世代沧海桑田,看自己的后辈们犁地;还有一种最美满的结局是和他的老牛一块静静地老去,相拥辞世,永不分离,为那边的列祖列宗们牵去一头有情有义的牛该是多美的事!总之,这三种结局都让德富老汉坦然,这是一个温馨的境界。
⑦德富老汉吆喝了一声,这吆喝声显得格外尖锐,划破长空。阔大的田野渗进了德富老汉的声音,使德富老汉显得十分凸兀而伟大。但是牛站着纹丝不动,好像根本没有听见德富老汉的吆喝。德富老汉感到了某种蹊跷,他又吆喝了一声,整个秋天的下午被他的吆喝声撕开了一条口子,但是牛仍然无动于衷。德富老汉觉得忍无可忍了,他为老牛今日的反常举动大为不满。“畜牲!”德富老汉骂了一声,气急败坏地奔到牛头前,劈头盖脸地抽下了鞭子……
⑧这个秋日的下午在这里开始定格,德富老汉走进了他最后的结局。就在德富老汉的鞭子抽在老牛脸上的时候,老牛猛地往前一冲,将德富老汉顶在了地上,然后,老牛前腿跪在德富老汉的腹部,用尖硬的犄角挑开了德富老汉的喉咙……
⑨几乎无人可以接受这个结局。德富老汉血肉模糊的身体被送进了先辈们的中间,只是那头老牛被亲戚们打死后并未送去陪伴德富老汉,而是被剁成块分给村人吃掉了。
⑩秋日一派祥和。
(选自《60年小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有删改)
11.请概括小说开头两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5分)
答:

12.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3.小说中的德富老汉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分析o(6分)
答:

14.小说最后描写了德富老汉惨死在他心爱的那头牛的犄角下的场景,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答:

哑了的三角琴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6分)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三角琴的破旧和沉默(2分),设置悬念,为下文写“我”取琴和父亲讲述琴的故事作铺垫(2分),同时营造了哀伤、凄清的氛围,奠定小说的感情基调(2分)。
12.(5分)
小说用倒叙的手法写拉狄焦夫(1分),先写他是一个杀人犯却不凶恶,而且爱好音乐,再写他忘情歌唱、坚定护琴、放弃抵抗与哭诉,最后交代他杀人获刑背后一个凄美残酷的爱情故事(2分),这样写使小说情节曲折,有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2分)。
13.(6分)
①爱和恨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爱安娜,却因安娜没有嫁给他,爱深成仇,把她砍死在婚礼上。
②争与忍的矛盾冲突(反抗与顺从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砍死安娜,却不上诉要求减刑;他为了三角琴怒吼要杀人,却又放弃了抵抗。
③灵与肉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热爱音乐,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然而他又是一个囚犯,丧失了自由。
④情与理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为人和善,本质善良,但做事容易失去理智,行为冲动、鲁莽。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14.(6分)
①“哑了的三角琴” 暗指拉狄焦夫永远闭口、不能自由歌唱的苦痛与绝望;
②“哑了的三角琴” 象征拉狄焦夫因失去美好爱情,自由幸福生活理想的破灭;
③“哑了的三角琴” 表达了父亲对母亲无尽的哀思和因没有践行对拉狄焦夫的诺言而深怀歉意。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5分)【答案】①特点:描写和煦的阳光、流淌的河水、溢香的麦秸以及游戏着的狗,突出了秋日乡野静寂怡人、温馨祥和的特点。(2分)②作用:营造温馨祥和的氛围,(1分)烘托主人公愉悦舒心的心情,(1分)为与下文主人公悲剧命运形成大的“反差”做铺垫。(1分)
【解析】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和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和 D级兼而有之。
12.(6分)【答案】①描写牛被德富老汉细心饲养、调教和使用,表现了德富老汉的勤劳、善良等性格。②通过牛顶死德富老汉情节的描写,突出了德富老汉的悲剧命运。③通过牛顶死德富老汉情节的描写,表现牛对专断的爱的反叛,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可以从牛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和表现主题等角度入手分析。
13. (6分)【答案】①他具有淳朴、勤劳等传统农民的品格。他是铁打的庄稼汉,他不给先辈们丢脸,想得到先辈们的好评。②他善良、有爱心。他细心饲养、精心调教心爱的牛。③他对牛的爱有时是专断的、偏执的。牛不听吆喝,他就忍无可忍,又骂又抽,总认为牛是通人性的,打是亲骂是爱。④他热爱土地,对生活、对命运抱有美好的向往和期待。他曾为自己设计过几种温馨的结局,要和先辈们一块融入并扎根土地。
(每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查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小说中的人物的分析要根据故事情节、事件,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如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肖像)角度入手分析。
14.(6分)【答案】观点一: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
①从情节上说,结局让德富老汉最后死于他精心饲养、调教、衷爱的那头牛的犄角下,前文是作了层层铺垫的,如“天上的那轮暖阳正在缓缓西移,为德富老汉的人生烘托着一个结局前的氛围”,“他发现老牛的眼睛比平常要亮一些,一束犀利的光穿透了他”,以及重笔描写祖先“坟茔”的文字等等,都为小说的结局设下了伏笔,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3分)
②从主题上说,这样的结局处理强调了“专断的、不平等的爱”的悲剧性,也表明了“世事难料,命运无常,有时甚至结局与愿望相反”的生活常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3分)
观点二: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
①从情节上说,前文虽有铺垫,但伏笔不足,交代不够,不能必然地发展到德富老汉最后死于他精心饲养、调教、衷爱的那头牛的犄角下这一结局,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
②从主题上看,这一血淋淋的悲剧性的结局,与前文具有诗情画意的描写反差太大,这种悲剧只是偶然现象,作者夸大了悲剧的性质,有违生活的逻辑。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研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思考,发表看法。考生答题时不能脱离文意,要注意考虑到文章的主题和情节结构两个方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22

读史书---必胜法宝--如晋书、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韩诗外传,通过读这些你会大有帮助的,咱2都偏科,我数学最差,一直都搞不好,但是语文好.从来没低于110,最低的一次105.5(文言文我写错题目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23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小说阅读再提醒
江苏省淮阴中学 乙江容
读 人物----情节-----环境 人 物----作 者----命 题
例题 哑了的三角琴
巴 金
①父亲的书房里有一件奇怪的东西。那是一只*的木制三角琴,已经很旧了,上面的三根弦断了两根。它高高地挂在墙角,灰尘盖住它的身体。可是它从来不曾发过一声悲叹或*。我叫它做“哑了的三角琴”。
②有一天午后,好奇的我偷偷溜进父亲的书房,爬上椅子。当我的手指刚挨到三角琴,耳边一响,三角琴躺在地上,成了几块烂木板。
③父亲回来后小心地把它们用报纸包起来,然后慎重地放到橱里。我很后悔,父亲慢慢地抬起头:“孩子,我并不怪你,我不过在思索、在回忆一件事情。”‖
④“说起来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父亲这样地开始了他的故事,他的声音非常温和。“是我同你母亲结婚后的第二年,我在圣彼得堡大使馆里做参赞。这一年夏天,你母亲一定要我陪她到西伯利亚去采集囚人歌谣。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监狱里向来绝对禁止囚人唱歌,犯了这个禁例,就要受重罚。我们来到西伯利亚一所监狱,把来意告诉狱中当局,一个禁卒插嘴说:‘我知道拉狄焦夫会唱歌’,典狱便叫他把拉狄焦夫领来。
⑤“拉狄焦夫来了,年纪很轻,还不到三十岁,样子一点也不凶恶,如果不是穿着囚衣,戴着脚镣,谁也想不到他是一个杀人犯。他站在我们的面前,胆怯地望着我们。当我们说想听他唱歌时,这个囚人暗黑的眼睛里忽然露出了一线亮光,似乎有一种快乐的*鼓舞着他。他望了望典狱,又望着你母亲,略带兴奋地说:‘如果你们可以给我一只三角琴,那么……’典狱叫人找一只三角琴。
⑥“这时候秋天的阳光从玻璃窗射进屋子里,正落在他的身上。他闭着眼睛,弹起琴弦,开始唱起来。他似乎受到了鼓舞,好像进到了梦里一样,完全忘掉了自己地尽情唱着。唱完歌,他吻着琴,像母亲吻孩子一样。
⑦“‘尼特加,把三角琴给我拿过来!’典狱毫不动心地对禁卒说。
⑧“禁卒走到拉狄焦夫面前,这个囚人的面容突然改变了:两只眼睛里充满着血和火,脸完全成了青色。他坚定地立着,紧紧抱着三角琴,怒吼道:‘谁来,我就要杀谁!’你母亲和我,都吓坏了。
⑨“典狱冷酷地说:‘给他夺下来。’他这时候明白抵抗也没有用了,便慢慢地让三角琴落在地上,忽然倒在椅子上低声哭起来。‘我们不能够再帮忙你什么吗?’你母亲悲声地问。
⑩“‘谢谢你们。我只想请你们到布村的教堂里点一支蜡烛放在圣母像前,并且做一次弥撒祝安娜。’说到安娜这个名字,他几乎又要哭出来,但他马上忍住了。
⑾“门开了,两个兵把他押了出去;脚镣声愈去愈远。一切回到平静了。
⑿“‘这个拉狄焦夫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凄然地问。
⒀“‘有一天教堂中正在举行婚礼,新郎是一个有钱的中年商人,新娘是本村中出名漂亮的小家女子。拉狄焦夫忽然闯进来,用斧头把新娘、新郎都砍倒了。新娘后来死了,新郎成了残废。拉狄焦夫并不逃走,他被判了终身惩役罪,也不要求减刑。从此他的口就永远闭上了。’禁卒一面说,一面望着桌上的三角琴,最后加了一句:‘三角琴也弄坏了。’你母亲就花了一点钱向禁卒买来了三角琴。她把它带回圣彼得堡。‖
⒁“说来惭愧,我们所答应他的事并不曾做到。第二年你母亲生了你,过了两年她就离开了这个世界。现在你母亲睡在圣彼得堡郊外的公墓里,三角琴又被你打碎了,而圣母像前那支蜡烛还没有人去点过,为安娜做的弥撒也没有人去做。……孩子,你懂得了罢。”
父亲的声音里含有眼泪,同时又含有无限的善意。我觉得我要哭了。(节选自巴金《复仇集》,有删改)‖

11.小说开头画线部分对“哑了的三角琴”的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三角琴的破旧和沉默(2分),(暗示人物命运)【内容作用】②点题③设置悬念,为下文写“我”取琴和父亲讲述琴的故事作铺垫(2分),【结构作用】④同时营造了哀伤、凄清的氛围,奠定小说的感情基调(2分)【环境描写作用】

小说之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①交代时间、地点,提供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气氛; ②奠定感情基调; ③烘托人物内心,展现人物性格、命运;④推动、暗示情节发展;⑤暗示社会环境;⑥揭示小说主题。
●社会环境: (1)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2)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3)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魔盒》09浙江卷
12.小说关于拉狄焦夫的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5分)

注意审题:
关于拉狄焦夫的情节;安排很有特色;结合相关情节

①小说用倒叙的手法写拉狄焦夫(1分),②先写他是一个杀人犯却不凶恶,而且爱好音乐,再写他忘情歌唱、坚定护琴、放弃抵抗与哭诉,最后交代他杀人获刑背后一个凄美残酷的爱情故事(2分),③这样写使小说情节曲折,有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2分)。

● 情节的一般作用
一、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二、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 埋下伏笔、首尾呼应);结尾出人意料、戛然而止;全文一波三折式,避免平铺直叙,引人入胜。
三、线索作用

09江苏卷《侯银匠》
12.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
正确审题:题干中“对全文情节展开”是审题的关键,意思是第二段与下文哪些情节有什么样的关联。
【答案】
①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作铺垫)。②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于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
13.拉狄焦夫身上体现了哪几组矛盾冲突?请分点概括并作简要说明。(6分)
●注意审题:拉狄焦夫身上;哪几组矛盾冲突;分点概括
①爱和恨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爱安娜,却因安娜没有嫁给他,爱深成仇,把她砍死在婚礼上。
②争与忍的矛盾冲突(反抗与顺从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砍死安娜,却不上诉要求减刑;他为了三角琴怒吼要杀人,却又放弃了抵抗。
③灵与肉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热爱音乐,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然而他又是一个囚犯,丧失了自由。
④情与理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为人和善,本质善良,但做事容易失去理智,行为冲动、鲁莽。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性格
●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把握情节,据情论人。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分析环境(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人物间关系),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塑造方法、意义
●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09江苏卷《侯银匠》
14.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
正确审题:先要把握与花轿相关的情节:要花轿、改花轿、租花轿。然后解析情节对人物形象刻画起到的作用。
①要花轿既见其目光长远,早有打算,又见其能体谅孝顺父亲②改装花轿心灵手巧③出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贴。
13.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4分)
①甜:因为女儿终于长大*了;嫁了个好人家(女儿有了个好归宿);可以为自己女儿打首饰了。苦:女儿出嫁后自己会很孤独;女儿出嫁也只能给这点首饰。
②深沉的思念,难言的孤独,自我安慰。
●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人物的烘托;主旨的表现
09宁夏卷《孕妇和牛》
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①通过怀孕的牛与孕妇形象的并置,凸显孕育新生命的幸福与喜悦;②通过牛与孕妇之间的亲昵行为,表现人与动物之间的温馨和谐;③通过牛的形像描述,反衬孕妇作为人具有的能动性和理性的追求。

14.小说题为“哑了的三角琴”。请结合全文,探究其蕴含了哪几层深意。(6分)
①“哑了的三角琴” 暗指拉狄焦夫永远闭口、不能自由歌唱的苦痛与绝望;
②“哑了的三角琴” 象征拉狄焦夫因失去美好爱情,自由幸福生活理想的破灭;
③“哑了的三角琴” 表达了父亲对母亲无尽的哀思和因没有践行对拉狄焦夫的诺言而深怀歉意。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小说中的探究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要求从★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
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情(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2)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思考,发表看法。
15.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主旨--形象意义】
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情节安排】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形象塑造】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更有情趣。【描写特点】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文化传统、民族心理】
如此探究
从形象的意义入手
从小说的主旨入手
从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入手
从环境(时代、社会)入手
从故事情节入手
从形象的塑造入手
从语言表达入手
例题
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
胡 炎
①德富老汉给牛喂足草料后,便开始拉上牛去地里做活。在这样一个睛好的秋日下午,干瘦硬朗的农民德富老汉有着很好的心情,他和他多年相伴的老牛悠搭地踩着村路往自留地里去。所有的乡野风光看上去都熟悉而亲切,就像他身上的一块深及灵魂的皮肤。沙河依旧在汤汤地流,细密的波纹永无疲倦地揉搓着那轮干净浑圆的日头,麦场上一座座麦秸垛依旧散发着新鲜的麦香。现在,他和老牛已经进入了那片待耙的自留地,走入了他生命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
②这会儿年逾六旬的德富老汉打量着遍布麦茬的田野,温煦的阳光在田野上跳荡,这是个让德富老汉愉快而情意缱绻的地方。德富老汉每当在这片土地上耕种和收割的时候,总能闻到先辈们的汗腥味和臭脚板子的浓郁味道,德富老汉便会陷入一种痴迷,觉得自己正走进一个恒远的梦中。
③德富老汉喷出最后一口烟雾,把长长的烟杆子在地上磕了磕,而后深情地打量着他的老牛。这是一头温顺无比的动物,对于鳏居多年的农民德富老汉来说,它简直是一个宠物,是与他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岁月中,老牛以它的温顺、沉默和勤劳给德富老汉带来了极大的安慰。
④这会儿,天上的那轮暖阳正在缓缓西移,为德富老汉的人生烘托着一个结局前的氛围。这是一种难以言状的祥和,博大而宽厚,具有无比的包容性。当然,这时的德富老汉对此浑然不知。他审视着他的老牛,他发现老牛的眼睛比平常要亮一些,一束犀利的光穿透了他。德富老汉并没有往别处想,他只是感到老牛是越活越精神了。老牛冲着德富老汉点了点头,德富老汉非常满意地笑了。这是他亲自调教出的牛,德富老汉还记得当初买下它时的样子,那时的牛是个烈性子,很难驯服的,德富老汉用鞭子蘸上水好一顿抽,牛哆嗦了一阵,便再不敢耍泼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德富老汉细心地照料着日渐衰老的牛,夏扑虻蝇,冬披棉褥,虽然还时不时要抽它一鞭子,牛也是毫无怨言的,只是更肯卖力气。德富老汉想这牛是通人性的,他晓得打是亲骂是爱呢。
⑤德富老汉向他的牛走去,开始为它套上耙犁。德富老汉右手攥住了鞭杆子,说:“伙计,该干活了。”
⑥秋日的下午一片静寂。在田野的东北方约十五米处,就是德富老汉先辈们的坟茔,草木丛密十分气派,德富老汉想这会儿先辈们也许正看他耙地呢,他是铁打的庄稼汉,不会丢先辈们的人。德富老汉向往着在这片田野上画上一个*的句号,而后到先辈们的中间去聆听他们对他这个后世子孙的评价,那评价一定是不赖的。德富老汉曾为自己设计过几种结局,一种是寿终正寝;一种是正在田里做活便蓦地倒下,永远融入泥土,和先辈们一块扎根在这里,看世代沧海桑田,看自己的后辈们犁地;还有一种最美满的结局是和他的老牛一块静静地老去,相拥辞世,永不分离,为那边的列祖列宗们牵去一头有情有义的牛该是多美的事!总之,这三种结局都让德富老汉坦然,这是一个温馨的境界。
⑦德富老汉吆喝了一声,这吆喝声显得格外尖锐,划破长空。阔大的田野渗进了德富老汉的声音,使德富老汉显得十分凸兀而伟大。但是牛站着纹丝不动,好像根本没有听见德富老汉的吆喝。德富老汉感到了某种蹊跷,他又吆喝了一声,整个秋天的下午被他的吆喝声撕开了一条口子,但是牛仍然无动于衷。德富老汉觉得忍无可忍了,他为老牛今日的反常举动大为不满。“畜牲!”德富老汉骂了一声,气急败坏地奔到牛头前,劈头盖脸地抽下了鞭子……
⑧这个秋日的下午在这里开始定格,德富老汉走进了他最后的结局。就在德富老汉的鞭子抽在老牛脸上的时候,老牛猛地往前一冲,将德富老汉顶在了地上,然后,老牛前腿跪在德富老汉的腹部,用尖硬的犄角挑开了德富老汉的喉咙……
⑨几乎无人可以接受这个结局。德富老汉血肉模糊的身体被送进了先辈们的中间,只是那头老牛被亲戚们打死后并未送去陪伴德富老汉,而是被剁成块分给村人吃掉了。
⑩秋日一派祥和。
(选自《60年小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有删改)
11.请概括小说开头两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5分)
答:

12.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3.小说中的德富老汉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分析o(6分)
答:

14.小说最后描写了德富老汉惨死在他心爱的那头牛的犄角下的场景,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答:

哑了的三角琴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6分)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三角琴的破旧和沉默(2分),设置悬念,为下文写“我”取琴和父亲讲述琴的故事作铺垫(2分),同时营造了哀伤、凄清的氛围,奠定小说的感情基调(2分)。
12.(5分)
小说用倒叙的手法写拉狄焦夫(1分),先写他是一个杀人犯却不凶恶,而且爱好音乐,再写他忘情歌唱、坚定护琴、放弃抵抗与哭诉,最后交代他杀人获刑背后一个凄美残酷的爱情故事(2分),这样写使小说情节曲折,有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2分)。
13.(6分)
①爱和恨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爱安娜,却因安娜没有嫁给他,爱深成仇,把她砍死在婚礼上。
②争与忍的矛盾冲突(反抗与顺从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砍死安娜,却不上诉要求减刑;他为了三角琴怒吼要杀人,却又放弃了抵抗。
③灵与肉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热爱音乐,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然而他又是一个囚犯,丧失了自由。
④情与理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为人和善,本质善良,但做事容易失去理智,行为冲动、鲁莽。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14.(6分)
①“哑了的三角琴” 暗指拉狄焦夫永远闭口、不能自由歌唱的苦痛与绝望;
②“哑了的三角琴” 象征拉狄焦夫因失去美好爱情,自由幸福生活理想的破灭;
③“哑了的三角琴” 表达了父亲对母亲无尽的哀思和因没有践行对拉狄焦夫的诺言而深怀歉意。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5分)【答案】①特点:描写和煦的阳光、流淌的河水、溢香的麦秸以及游戏着的狗,突出了秋日乡野静寂怡人、温馨祥和的特点。(2分)②作用:营造温馨祥和的氛围,(1分)烘托主人公愉悦舒心的心情,(1分)为与下文主人公悲剧命运形成大的“反差”做铺垫。(1分)
【解析】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和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和 D级兼而有之。
12.(6分)【答案】①描写牛被德富老汉细心饲养、调教和使用,表现了德富老汉的勤劳、善良等性格。②通过牛顶死德富老汉情节的描写,突出了德富老汉的悲剧命运。③通过牛顶死德富老汉情节的描写,表现牛对专断的爱的反叛,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可以从牛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和表现主题等角度入手分析。
13. (6分)【答案】①他具有淳朴、勤劳等传统农民的品格。他是铁打的庄稼汉,他不给先辈们丢脸,想得到先辈们的好评。②他善良、有爱心。他细心饲养、精心调教心爱的牛。③他对牛的爱有时是专断的、偏执的。牛不听吆喝,他就忍无可忍,又骂又抽,总认为牛是通人性的,打是亲骂是爱。④他热爱土地,对生活、对命运抱有美好的向往和期待。他曾为自己设计过几种温馨的结局,要和先辈们一块融入并扎根土地。
(每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查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小说中的人物的分析要根据故事情节、事件,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如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肖像)角度入手分析。
14.(6分)【答案】观点一: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
①从情节上说,结局让德富老汉最后死于他精心饲养、调教、衷爱的那头牛的犄角下,前文是作了层层铺垫的,如“天上的那轮暖阳正在缓缓西移,为德富老汉的人生烘托着一个结局前的氛围”,“他发现老牛的眼睛比平常要亮一些,一束犀利的光穿透了他”,以及重笔描写祖先“坟茔”的文字等等,都为小说的结局设下了伏笔,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3分)
②从主题上说,这样的结局处理强调了“专断的、不平等的爱”的悲剧性,也表明了“世事难料,命运无常,有时甚至结局与愿望相反”的生活常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3分)
观点二: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
①从情节上说,前文虽有铺垫,但伏笔不足,交代不够,不能必然地发展到德富老汉最后死于他精心饲养、调教、衷爱的那头牛的犄角下这一结局,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
②从主题上看,这一血淋淋的悲剧性的结局,与前文具有诗情画意的描写反差太大,这种悲剧只是偶然现象,作者夸大了悲剧的性质,有违生活的逻辑。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研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思考,发表看法。考生答题时不能脱离文意,要注意考虑到文章的主题和情节结构两个方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20

语文的积累注重的是厚积薄发
欲速则不达,你最重要的呢是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薄弱。看课外书不等于是看杂志,积累是需要看大量的课外书。我建议你呢,多去看看名著,不是说一定得是家喻户晓的才叫名著,我给你推荐几个。像是刘墉。季羡林的书就很好看。不是说有华丽的词藻才叫好的作文,看你写的是不是有深度有内容,不能人云亦云。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你得学会准备读书笔记,把你觉得好的句子或是很有哲理的话查下来。没事的时候看看。作文再看情况用上一两句。切记,不可以泛泛其谈。这是老师最不喜欢看到的作文,你得有自己的思想。
语文非常注重概括能力,平常要有意识的积累和观察。找不到素材是你积累的不够所以要用起来的时候才不能薄发。

至于阅读理解,这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长期的积累习惯。你得改变你的学习态度,不是为了更多的分,而是因为语文的乐趣。
最后给你推荐一下本人很喜欢的大作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刘墉和季羡林在上面已经提到过了,阅读不仅要多而且要精,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好书都去看看吧。从中发现你喜欢的再去好好地研究。
红楼梦,不要把它当做经典用看股市的心态去看吧
飞鸟集,不是所有的诗歌都有一字千金的水平。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作文绝对可以有新话题。个人是很喜欢古文的
散文就随你自己。
希望能帮助到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21

我们老师就说,语文是各科的基础,如果语文课文理解力不好,那么别的科目看题的时候就很容易吃亏的。
我想说的是买那么多书其实没多少用,花那么多钱不说,其实说白了,也没得到什么,只是借鉴一下罢了。要想学好语文,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学习语文很吃力,我想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
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就为你的语文学习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无论做任何事,兴趣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现在暂时对语文,并不感兴趣,你可以从“零”开始。培养兴趣,可以去背诵,抄录一些精彩的片断,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以及课外知识都可以。这样,慢慢积累,在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原来当一个才多识广,知识渊博的学者竟如此容易。你还可以参加一些关于语文方面的活动,比如演讲、征文等等。如果赢了,当然会使你兴趣更浓烈,如果失败了,可以自我检讨,是哪里做得不好,“挫折是强人的一笔巨大财富,弱者的万丈深渊”,你可以想想,正因为发现了缺陷,我们才会去弥补,才会做得更好。
还有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你学习质量的好坏。其实好的习惯,主要还是靠自己去养成的。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习惯成自然”如果你坚持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则会成为雷打不动的“自然”。其次,还要从学习中去总结,比如说,在一个幽静的地方,你可以不妨坐下静静心,默默想想散文、名言之类,不但更能愉悦心情,而且还增深了印象。
在者就是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有许多交叉之处,比如:抄录精彩片段,吟诵古诗,随时带着纸笔写下精彩瞬间(要想学好第一就是不能怕麻烦),等等都是好的学习方法。积累之后当然就是懂得如何去运用它,可用在诸多方面,譬如:社交、写作、演讲……到时候就知道了,用词量不在像过去那么单调和乏味了,可以信手拈来,考试的时候也轻松不少(也可以节省掉为了想词而头痛的时间了,呵呵!)
最后就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渐渐培养和积累的起来的,阅读首先就是找到突破口,理解一句话一定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上下文语境,这样你才能明白文章的内容,首先要知道一些写法、修辞、符号、句子的用途及句式的转换的意思及用意。(最好背下来,更方便,这个在考试修改病句的时候最有用了)
只有这样坚实的基础,才可去拔高。。“欲速则不达”这谁都知道,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你的恒心和毅力。

PS:一点小小的心得,希望能帮到你,谁都不是天才,都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学英语的时候,单词背的我头都大了,可还是坚持下来了,我就是一天背一点,不像老师说的一天背那么多,或许我笨吧,呵呵,可一个月下来也背了不少,而且比有的同学记的牢固多了,他们记得快忘的也快,而我只是恰巧钻了空子。后来自己才发现了,其实这就是学习技巧。如果你细心去发现,会有很多“空子”可以钻的。

——有感而发吧,有点啰嗦了,见谅,嘿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21

我刚读完高三,肺腑之言:想得太复杂了小弟!!
阅读是有套路地,有固定的模式,跟八股文一样,不要放过每一次阅读题,总结句式规律。
作文嘛,这是没办法的,照基本模板做就够了,得高分。。。还是现实点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22

朋友,我虽然有一个看法就是语文是靠混的,但是,我混得不错,每次语文130到140之间,该背的就背,背不出的,晚上读十遍,早上就背出来了,多看看什么老子,孔子,孟子,等古籍类书,不是别人翻译好的
阅读分析嘛,多练为本。
作文,我可是,超级抓分的,教你,多观察身边的事,写作文讲究真实,那些编出来的故事,写的越辞藻华丽,越是扣分多,所以就算要编,也要编的真实。语文这东西,好玩得很,就像美人一样,越看越美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22

读史书---必胜法宝--如晋书、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韩诗外传,通过读这些你会大有帮助的,咱2都偏科,我数学最差,一直都搞不好,但是语文好.从来没低于110,最低的一次105.5(文言文我写错题目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2:23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小说阅读再提醒
江苏省淮阴中学 乙江容
读 人物----情节-----环境 人 物----作 者----命 题
例题 哑了的三角琴
巴 金
①父亲的书房里有一件奇怪的东西。那是一只*的木制三角琴,已经很旧了,上面的三根弦断了两根。它高高地挂在墙角,灰尘盖住它的身体。可是它从来不曾发过一声悲叹或*。我叫它做“哑了的三角琴”。
②有一天午后,好奇的我偷偷溜进父亲的书房,爬上椅子。当我的手指刚挨到三角琴,耳边一响,三角琴躺在地上,成了几块烂木板。
③父亲回来后小心地把它们用报纸包起来,然后慎重地放到橱里。我很后悔,父亲慢慢地抬起头:“孩子,我并不怪你,我不过在思索、在回忆一件事情。”‖
④“说起来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父亲这样地开始了他的故事,他的声音非常温和。“是我同你母亲结婚后的第二年,我在圣彼得堡大使馆里做参赞。这一年夏天,你母亲一定要我陪她到西伯利亚去采集囚人歌谣。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监狱里向来绝对禁止囚人唱歌,犯了这个禁例,就要受重罚。我们来到西伯利亚一所监狱,把来意告诉狱中当局,一个禁卒插嘴说:‘我知道拉狄焦夫会唱歌’,典狱便叫他把拉狄焦夫领来。
⑤“拉狄焦夫来了,年纪很轻,还不到三十岁,样子一点也不凶恶,如果不是穿着囚衣,戴着脚镣,谁也想不到他是一个杀人犯。他站在我们的面前,胆怯地望着我们。当我们说想听他唱歌时,这个囚人暗黑的眼睛里忽然露出了一线亮光,似乎有一种快乐的*鼓舞着他。他望了望典狱,又望着你母亲,略带兴奋地说:‘如果你们可以给我一只三角琴,那么……’典狱叫人找一只三角琴。
⑥“这时候秋天的阳光从玻璃窗射进屋子里,正落在他的身上。他闭着眼睛,弹起琴弦,开始唱起来。他似乎受到了鼓舞,好像进到了梦里一样,完全忘掉了自己地尽情唱着。唱完歌,他吻着琴,像母亲吻孩子一样。
⑦“‘尼特加,把三角琴给我拿过来!’典狱毫不动心地对禁卒说。
⑧“禁卒走到拉狄焦夫面前,这个囚人的面容突然改变了:两只眼睛里充满着血和火,脸完全成了青色。他坚定地立着,紧紧抱着三角琴,怒吼道:‘谁来,我就要杀谁!’你母亲和我,都吓坏了。
⑨“典狱冷酷地说:‘给他夺下来。’他这时候明白抵抗也没有用了,便慢慢地让三角琴落在地上,忽然倒在椅子上低声哭起来。‘我们不能够再帮忙你什么吗?’你母亲悲声地问。
⑩“‘谢谢你们。我只想请你们到布村的教堂里点一支蜡烛放在圣母像前,并且做一次弥撒祝安娜。’说到安娜这个名字,他几乎又要哭出来,但他马上忍住了。
⑾“门开了,两个兵把他押了出去;脚镣声愈去愈远。一切回到平静了。
⑿“‘这个拉狄焦夫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凄然地问。
⒀“‘有一天教堂中正在举行婚礼,新郎是一个有钱的中年商人,新娘是本村中出名漂亮的小家女子。拉狄焦夫忽然闯进来,用斧头把新娘、新郎都砍倒了。新娘后来死了,新郎成了残废。拉狄焦夫并不逃走,他被判了终身惩役罪,也不要求减刑。从此他的口就永远闭上了。’禁卒一面说,一面望着桌上的三角琴,最后加了一句:‘三角琴也弄坏了。’你母亲就花了一点钱向禁卒买来了三角琴。她把它带回圣彼得堡。‖
⒁“说来惭愧,我们所答应他的事并不曾做到。第二年你母亲生了你,过了两年她就离开了这个世界。现在你母亲睡在圣彼得堡郊外的公墓里,三角琴又被你打碎了,而圣母像前那支蜡烛还没有人去点过,为安娜做的弥撒也没有人去做。……孩子,你懂得了罢。”
父亲的声音里含有眼泪,同时又含有无限的善意。我觉得我要哭了。(节选自巴金《复仇集》,有删改)‖

11.小说开头画线部分对“哑了的三角琴”的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三角琴的破旧和沉默(2分),(暗示人物命运)【内容作用】②点题③设置悬念,为下文写“我”取琴和父亲讲述琴的故事作铺垫(2分),【结构作用】④同时营造了哀伤、凄清的氛围,奠定小说的感情基调(2分)【环境描写作用】

小说之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①交代时间、地点,提供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气氛; ②奠定感情基调; ③烘托人物内心,展现人物性格、命运;④推动、暗示情节发展;⑤暗示社会环境;⑥揭示小说主题。
●社会环境: (1)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2)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3)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魔盒》09浙江卷
12.小说关于拉狄焦夫的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结合相关情节作简要分析。(5分)

注意审题:
关于拉狄焦夫的情节;安排很有特色;结合相关情节

①小说用倒叙的手法写拉狄焦夫(1分),②先写他是一个杀人犯却不凶恶,而且爱好音乐,再写他忘情歌唱、坚定护琴、放弃抵抗与哭诉,最后交代他杀人获刑背后一个凄美残酷的爱情故事(2分),③这样写使小说情节曲折,有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2分)。

● 情节的一般作用
一、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二、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 埋下伏笔、首尾呼应);结尾出人意料、戛然而止;全文一波三折式,避免平铺直叙,引人入胜。
三、线索作用

09江苏卷《侯银匠》
12.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
正确审题:题干中“对全文情节展开”是审题的关键,意思是第二段与下文哪些情节有什么样的关联。
【答案】
①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作铺垫)。②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于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
13.拉狄焦夫身上体现了哪几组矛盾冲突?请分点概括并作简要说明。(6分)
●注意审题:拉狄焦夫身上;哪几组矛盾冲突;分点概括
①爱和恨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爱安娜,却因安娜没有嫁给他,爱深成仇,把她砍死在婚礼上。
②争与忍的矛盾冲突(反抗与顺从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砍死安娜,却不上诉要求减刑;他为了三角琴怒吼要杀人,却又放弃了抵抗。
③灵与肉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热爱音乐,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然而他又是一个囚犯,丧失了自由。
④情与理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为人和善,本质善良,但做事容易失去理智,行为冲动、鲁莽。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性格
●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把握情节,据情论人。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分析环境(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人物间关系),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塑造方法、意义
●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09江苏卷《侯银匠》
14.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
正确审题:先要把握与花轿相关的情节:要花轿、改花轿、租花轿。然后解析情节对人物形象刻画起到的作用。
①要花轿既见其目光长远,早有打算,又见其能体谅孝顺父亲②改装花轿心灵手巧③出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贴。
13.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样的情感?(4分)
①甜:因为女儿终于长大*了;嫁了个好人家(女儿有了个好归宿);可以为自己女儿打首饰了。苦:女儿出嫁后自己会很孤独;女儿出嫁也只能给这点首饰。
②深沉的思念,难言的孤独,自我安慰。
●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人物的烘托;主旨的表现
09宁夏卷《孕妇和牛》
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①通过怀孕的牛与孕妇形象的并置,凸显孕育新生命的幸福与喜悦;②通过牛与孕妇之间的亲昵行为,表现人与动物之间的温馨和谐;③通过牛的形像描述,反衬孕妇作为人具有的能动性和理性的追求。

14.小说题为“哑了的三角琴”。请结合全文,探究其蕴含了哪几层深意。(6分)
①“哑了的三角琴” 暗指拉狄焦夫永远闭口、不能自由歌唱的苦痛与绝望;
②“哑了的三角琴” 象征拉狄焦夫因失去美好爱情,自由幸福生活理想的破灭;
③“哑了的三角琴” 表达了父亲对母亲无尽的哀思和因没有践行对拉狄焦夫的诺言而深怀歉意。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小说中的探究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要求从★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
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情(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2)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思考,发表看法。
15.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主旨--形象意义】
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情节安排】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形象塑造】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更有情趣。【描写特点】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文化传统、民族心理】
如此探究
从形象的意义入手
从小说的主旨入手
从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入手
从环境(时代、社会)入手
从故事情节入手
从形象的塑造入手
从语言表达入手
例题
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
胡 炎
①德富老汉给牛喂足草料后,便开始拉上牛去地里做活。在这样一个睛好的秋日下午,干瘦硬朗的农民德富老汉有着很好的心情,他和他多年相伴的老牛悠搭地踩着村路往自留地里去。所有的乡野风光看上去都熟悉而亲切,就像他身上的一块深及灵魂的皮肤。沙河依旧在汤汤地流,细密的波纹永无疲倦地揉搓着那轮干净浑圆的日头,麦场上一座座麦秸垛依旧散发着新鲜的麦香。现在,他和老牛已经进入了那片待耙的自留地,走入了他生命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
②这会儿年逾六旬的德富老汉打量着遍布麦茬的田野,温煦的阳光在田野上跳荡,这是个让德富老汉愉快而情意缱绻的地方。德富老汉每当在这片土地上耕种和收割的时候,总能闻到先辈们的汗腥味和臭脚板子的浓郁味道,德富老汉便会陷入一种痴迷,觉得自己正走进一个恒远的梦中。
③德富老汉喷出最后一口烟雾,把长长的烟杆子在地上磕了磕,而后深情地打量着他的老牛。这是一头温顺无比的动物,对于鳏居多年的农民德富老汉来说,它简直是一个宠物,是与他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岁月中,老牛以它的温顺、沉默和勤劳给德富老汉带来了极大的安慰。
④这会儿,天上的那轮暖阳正在缓缓西移,为德富老汉的人生烘托着一个结局前的氛围。这是一种难以言状的祥和,博大而宽厚,具有无比的包容性。当然,这时的德富老汉对此浑然不知。他审视着他的老牛,他发现老牛的眼睛比平常要亮一些,一束犀利的光穿透了他。德富老汉并没有往别处想,他只是感到老牛是越活越精神了。老牛冲着德富老汉点了点头,德富老汉非常满意地笑了。这是他亲自调教出的牛,德富老汉还记得当初买下它时的样子,那时的牛是个烈性子,很难驯服的,德富老汉用鞭子蘸上水好一顿抽,牛哆嗦了一阵,便再不敢耍泼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德富老汉细心地照料着日渐衰老的牛,夏扑虻蝇,冬披棉褥,虽然还时不时要抽它一鞭子,牛也是毫无怨言的,只是更肯卖力气。德富老汉想这牛是通人性的,他晓得打是亲骂是爱呢。
⑤德富老汉向他的牛走去,开始为它套上耙犁。德富老汉右手攥住了鞭杆子,说:“伙计,该干活了。”
⑥秋日的下午一片静寂。在田野的东北方约十五米处,就是德富老汉先辈们的坟茔,草木丛密十分气派,德富老汉想这会儿先辈们也许正看他耙地呢,他是铁打的庄稼汉,不会丢先辈们的人。德富老汉向往着在这片田野上画上一个*的句号,而后到先辈们的中间去聆听他们对他这个后世子孙的评价,那评价一定是不赖的。德富老汉曾为自己设计过几种结局,一种是寿终正寝;一种是正在田里做活便蓦地倒下,永远融入泥土,和先辈们一块扎根在这里,看世代沧海桑田,看自己的后辈们犁地;还有一种最美满的结局是和他的老牛一块静静地老去,相拥辞世,永不分离,为那边的列祖列宗们牵去一头有情有义的牛该是多美的事!总之,这三种结局都让德富老汉坦然,这是一个温馨的境界。
⑦德富老汉吆喝了一声,这吆喝声显得格外尖锐,划破长空。阔大的田野渗进了德富老汉的声音,使德富老汉显得十分凸兀而伟大。但是牛站着纹丝不动,好像根本没有听见德富老汉的吆喝。德富老汉感到了某种蹊跷,他又吆喝了一声,整个秋天的下午被他的吆喝声撕开了一条口子,但是牛仍然无动于衷。德富老汉觉得忍无可忍了,他为老牛今日的反常举动大为不满。“畜牲!”德富老汉骂了一声,气急败坏地奔到牛头前,劈头盖脸地抽下了鞭子……
⑧这个秋日的下午在这里开始定格,德富老汉走进了他最后的结局。就在德富老汉的鞭子抽在老牛脸上的时候,老牛猛地往前一冲,将德富老汉顶在了地上,然后,老牛前腿跪在德富老汉的腹部,用尖硬的犄角挑开了德富老汉的喉咙……
⑨几乎无人可以接受这个结局。德富老汉血肉模糊的身体被送进了先辈们的中间,只是那头老牛被亲戚们打死后并未送去陪伴德富老汉,而是被剁成块分给村人吃掉了。
⑩秋日一派祥和。
(选自《60年小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有删改)
11.请概括小说开头两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5分)
答:

12.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3.小说中的德富老汉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分析o(6分)
答:

14.小说最后描写了德富老汉惨死在他心爱的那头牛的犄角下的场景,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答:

哑了的三角琴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6分)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三角琴的破旧和沉默(2分),设置悬念,为下文写“我”取琴和父亲讲述琴的故事作铺垫(2分),同时营造了哀伤、凄清的氛围,奠定小说的感情基调(2分)。
12.(5分)
小说用倒叙的手法写拉狄焦夫(1分),先写他是一个杀人犯却不凶恶,而且爱好音乐,再写他忘情歌唱、坚定护琴、放弃抵抗与哭诉,最后交代他杀人获刑背后一个凄美残酷的爱情故事(2分),这样写使小说情节曲折,有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2分)。
13.(6分)
①爱和恨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爱安娜,却因安娜没有嫁给他,爱深成仇,把她砍死在婚礼上。
②争与忍的矛盾冲突(反抗与顺从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砍死安娜,却不上诉要求减刑;他为了三角琴怒吼要杀人,却又放弃了抵抗。
③灵与肉的矛盾冲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热爱音乐,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然而他又是一个囚犯,丧失了自由。
④情与理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为人和善,本质善良,但做事容易失去理智,行为冲动、鲁莽。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14.(6分)
①“哑了的三角琴” 暗指拉狄焦夫永远闭口、不能自由歌唱的苦痛与绝望;
②“哑了的三角琴” 象征拉狄焦夫因失去美好爱情,自由幸福生活理想的破灭;
③“哑了的三角琴” 表达了父亲对母亲无尽的哀思和因没有践行对拉狄焦夫的诺言而深怀歉意。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5分)【答案】①特点:描写和煦的阳光、流淌的河水、溢香的麦秸以及游戏着的狗,突出了秋日乡野静寂怡人、温馨祥和的特点。(2分)②作用:营造温馨祥和的氛围,(1分)烘托主人公愉悦舒心的心情,(1分)为与下文主人公悲剧命运形成大的“反差”做铺垫。(1分)
【解析】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和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和 D级兼而有之。
12.(6分)【答案】①描写牛被德富老汉细心饲养、调教和使用,表现了德富老汉的勤劳、善良等性格。②通过牛顶死德富老汉情节的描写,突出了德富老汉的悲剧命运。③通过牛顶死德富老汉情节的描写,表现牛对专断的爱的反叛,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可以从牛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和表现主题等角度入手分析。
13. (6分)【答案】①他具有淳朴、勤劳等传统农民的品格。他是铁打的庄稼汉,他不给先辈们丢脸,想得到先辈们的好评。②他善良、有爱心。他细心饲养、精心调教心爱的牛。③他对牛的爱有时是专断的、偏执的。牛不听吆喝,他就忍无可忍,又骂又抽,总认为牛是通人性的,打是亲骂是爱。④他热爱土地,对生活、对命运抱有美好的向往和期待。他曾为自己设计过几种温馨的结局,要和先辈们一块融入并扎根土地。
(每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查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小说中的人物的分析要根据故事情节、事件,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如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肖像)角度入手分析。
14.(6分)【答案】观点一: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
①从情节上说,结局让德富老汉最后死于他精心饲养、调教、衷爱的那头牛的犄角下,前文是作了层层铺垫的,如“天上的那轮暖阳正在缓缓西移,为德富老汉的人生烘托着一个结局前的氛围”,“他发现老牛的眼睛比平常要亮一些,一束犀利的光穿透了他”,以及重笔描写祖先“坟茔”的文字等等,都为小说的结局设下了伏笔,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3分)
②从主题上说,这样的结局处理强调了“专断的、不平等的爱”的悲剧性,也表明了“世事难料,命运无常,有时甚至结局与愿望相反”的生活常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3分)
观点二: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
①从情节上说,前文虽有铺垫,但伏笔不足,交代不够,不能必然地发展到德富老汉最后死于他精心饲养、调教、衷爱的那头牛的犄角下这一结局,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
②从主题上看,这一血淋淋的悲剧性的结局,与前文具有诗情画意的描写反差太大,这种悲剧只是偶然现象,作者夸大了悲剧的性质,有违生活的逻辑。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研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思考,发表看法。考生答题时不能脱离文意,要注意考虑到文章的主题和情节结构两个方面。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