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多年,生日查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2:4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8:06

冥寿,也叫逗阴寿地,即亡人的生辰。

为已故的祖父母、父母做寿,称为逗冥庆地。是由给在世人做寿引申出来的礼俗,就其性质来讲,是以家族、家庭为单位对先人的孝念追庆活动,意在逗慎忠追远地、逗光前裕后地,增辉于门第。做冥寿一是在家中,二是在寺庙。家中不拜忏,做水陆道场,或一至三日,或七日不等,以*之日为正日。最隆重者请回四十九位和尚,拜忏四十九天。事毕,追荐的牌位可以放在寺院中的根本堂,以承受香火。

办冥寿,实际上乃是扩大化的生辰祭。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阶层的人物,有着各种不同的做法。形式比较纷杂多样,不像嫁娶、给长辈办寿、给婴儿办弥月、丧葬等礼仪那样规范化。其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当事人的主张。但纵观清末以来,在民间已经发生过的事例,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现逐一介绍如下:
正统型的冥寿——白事白办
正统型的冥寿,即缅怀追念型的冥寿。一般说来,办冥寿只是家族或家庭内部的纪念活动,所以并不一定大肆撒帖请人,只是口头邀请至亲。只有个别官僚、富贾大肆操办的,才由操办寿礼的晚辈出名向亲友散发请柬。文曰:
国历×月×日为先严(父)或先慈(母)×秩冥寿。届
夏 × ×
期假××街××胡同×号寓所或××饭庄设位追庆。并延请番、尼、道、禅轮流诵经礼忏,祈祷冥福。敬治斋筵。准下午四时入席。六时送库。恭请
台光 追庆子×××稽首
凡是在家里办事的,多要请棚匠搭棚;请彩子局在棚内外扎彩。新丧未满三年的,席棚上的玻璃窗一律为红寿字加白边或蓝边,无论被追庆的是男是女,均用五只蝙蝠捧一圆寿字的逗五福捧寿地图案。给亡故三年以上的办冥寿则一律用普通办生日搭棚用的红寿字玻璃窗。棚上的栏杆、挂檐也都是红漆彩绘的。如门前、棚口及寿堂悬彩,大体上根据给先亡办周年(忌日)的用法。新丧未满三年吾勺一律用素彩;一年以内,用蓝白地,别彩色花的牌楼;一年以上,三年以内用紫地别彩色花的牌楼,毗卢帽式的上顶,多以黄花拼成寿字或团万字的图案;三年以上的则搭黄红地别彩花的牌楼,顶子上多以粉、红相间的纸花拼成圆寿字或团万字的图案。有别出心裁者自当例外。
有鼓乐者,多设于二门或垂花门前(丧事多设于大门前或大门内影壁前)。讲究者,亦设大鼓锣架:门鼓有用单鼓,有用对儿鼓的,鼓身固定为红地金纹,其图案不拘,惟有鼓帘子的颜色须按被追庆人亡故的年限使用。亡故三年以下的多用青、蓝缎地;亡故三年以上的一律用红缎地。上面所绣的图案多系折枝花卉。一般均不再加挂白色孝布。有的不设大鼓,只在二门设官鼓两对。门鼓、官鼓俱为前来追庆的亲友作传报使用,有经忏、道场的又可为僧、道送疏时击鼓鸣号逗接赞地、逗送赞地。一如丧事与办周年之举。无论满、汉均用官鼓大乐吹官打(不用花吹儿),虽然有逗庆地的含义,但究属追念祭典的性质,要求庄严肃穆。
官鼓大乐是清代正统型、一.规范化的朝野公认的响器,适合于这种场合使用。例为:官鼓两对,号筒一对,海笛一对,唢呐一对,笙一对,九音锣一对,跟锣一面(指挥)。吹鼓手俱穿绿色红光、金圆寿字的袈衣;腰系红缎绣着金寿字的搭帛。头戴清代官帽,被追庆人亡故不足三年的无帽缨;三年以上的则加上红帽缨。春、秋、冬三季的均为逗秋帽地;惟独夏季戴白蘑菇形的逗纬令地(凉帽)。脚穿青布靴。白天在垂花门或二门门前设座,跟锣则立于寿堂前。有来宾行礼时,鸣锣为报,通知门外奏乐,头锣为起乐,三锣为止乐。
本家通于办事前,请冥衣铺以彩纸糊一堂楼库,四只墩箱或杠箱。于办事之日摆列于重花门或二门之外。通常楼高一丈一尺;库高九尺。例为古典宫殿顶盖,黑地蓝瓦,红脊加绘金圆寿字;有椽子者,为绿头金万字;檐下所有仿油漆彩画皆为四季花卉加金圆寿字、长寿字、团万字的剪纸装饰。蓝墙(仍取逗神红鬼蓝地之意)、白砖纹。红色包金饰的明柱,朱红菱花格式的窗门。五彩云朵的须弥座;糙活则为橙*黑纹的。虎皮石地方座。库座上亦立有手执钥匙和账簿的逗库官地。四只箱子为正红色,边沿俱绘万字不到头和福寿如意等吉祥图案;箱盖上各绘逗四艺如意地——琴、棋、书、画。如意则绘于两帮。间或有绘成逗暗八仙地者(即逗八仙地所执的八样法物)。箱身正面以蓝、白、绿为主色的彩绘吉祥图案,如:蟠挑献寿地、逗竹梅双喜地、逗荣华富贵地、逗玉树临风地等,不一而足。糙活则为四季折枝花卉。
棚内的逗官座儿地(指招待来宾喝茶、吃饭的座席)与其他红白喜事基本上相同。惟有桌帘、椅套在颜色和绣花图案上须根据被追庆人亡故年限,亡故三年以下的用蓝缎、紫缎绣青云白鹤图案的桌帘,蓝布椅套;亡故三年以上者,一律用红缎绣四季花卉或逗五蝠(福)捧寿地图案的桌帘,红布椅套。与给在世人庆寿时使用的设备无异。
凡有经忏法事的,照例要在棚内搭上逗经托子地(搭在房上的经台)。次者则平地设座。只有一棚经的(多为禅经)搭在南面,面对寿堂。两棚者则东西各一棚;间有两棚均设在南面,搭成两层台,上边为经托子,下边的为平地座。照例上层为番(喇嘛)经,下层为禅(和尚)经;、或者上层为道经,下层禅经——禅经为主体道场,放在下边。番、尼、道、居士等均是客体道场,都放在禅经之上。因此,四棚俱全者,则正面上层为番,下层为尼,东面为道,西面为禅。每棚经均在棚顶上悬挂四筒经幡;经坛前悬挂云头幡门一幢,幡条四条,例由经绸局操办。习惯上,经幡、幡门、幡条都是云缎绣花的,只是缎地颜色不一。番为*、尼为紫色、道为蓝色、禅为红色。这是旧京经忏道场上的固定套子。
寿堂实际上是个祭堂,其正面所挂的,当做神位的大幅寿幛,与办逗阳寿地的大不相同。被追庆人亡故一年者,用蓝幛,大金寿字镶红边;亡故三年以上者,一律用大红寿幛,大金寿字加蓝边。幛前应供阿弥陀佛,即为逗无量寿佛地,又为逗西方接引佛地。意在祈愿佛陀接引*庆人往生净土,不退不转,常安常乐,再无生老病死之忧,真正达到了福寿无尽的境地。但一般人多不懂这个意义,往往还供寿星、麻姑、八仙等神像。神佛像前有设被追庆人红纸牌位的,有将祠堂主牌请至寿堂供奉的,有供大幅遗像的,个别的还有在供案前虚设一把加了红披的太师椅,象征是被追庆人受礼的座席。其后人追庆子、追庆孙必衣冠齐整地站立在供案旁。
来宾前来寿堂行礼,亦谓之逗追庆地(不叫逗上寿地),多是素服冠戴整齐,胸前佩戴入门时发予的胸花(*庆人为男性戴左边;*庆人为女性戴右边),一律为纸菊花(不用牡丹)。被追庆人亡故一年男戴蓝花,女戴黄花;三年以上者为红色花加黄心;十年以上者为全红花。来宾被知宾引进寿堂后,职司赞礼的知宾或茶房便朗声喊道: 逗请免礼吧您哪!地来宾必俯首以右手将盖在蓝拜垫上的红毡子撩起(如是红垫,上无覆盖的毡子,自当免论),然后跪拜。有行两揖三叩的,有行两揖四叩的,以取逗神三鬼四地之意。如是给有爵的王爷追庆须行三揖六叩的逗六素礼地。这时,追庆子、追庆孙即须跪于供案两旁的蓝拜垫或红毡毯上叩首还礼。
来宾行礼之后,凡是事先未将礼物送来的,即亲自到账房交礼,与其他红白喜事同谓之逗呈礼上账地。一般以逗份金地为礼的居多。按民间习惯,份金或礼券都须装在一个封套里,两家过多少钱的份子是根据多年交往的程度,在事先决定好
的,临时也不能更改。由于人们认识不一,使用的封套较为复杂,甚至是各行其是。按礼俗,*庆人亡故一年者,应为黄封套红签;三年者,紫封套红签;三年以上者,一律用红封套红签。红签上书:逗追庆x元地,无上款,封套左边是下款,写出份子人与被追庆人的关系称谓、姓名,如逗愚晚×××拜敬地、逗年谊×××拜敬地。封套背面右下角写出份子人的住址,备查。
份金以外的礼物大多是事前派人送来的,以便于本家布置寿堂、寿棚时统一布置陈列。通常均以花红贺I障为大宗。被追庆人亡故三年以上的一律用花红幛子,即紫、绿、红、橙等色全都不拘,挂起来五光十色,比一般办喜寿事时的一片大红还要赏心悦目,这是一般红白喜事中的特殊现象。至于幛光题词,通常仍沿用给世人办寿的题词,但以超世喻仙的为多,有的则是以赞颂被追庆人在世时的德、才、功为主要内容,多系自拟自撰、规范化的题词较少。
有送纸活的,通常为纸糊的尺头桌子,以对为单位,最少送两对,摆列起来好对称。一般多送两对。尺头桌子上照例摆有不同器物。常见的为绸缎尺头(衣料)。金山、银山,即糊成一对水仙花盆,盆内有小型金、银山子石各一座,上镶五光十色的奇花异草,飞禽走兽,表示是奇珍异宝,放在尺头桌上。其次是糊一对或两对四季花盆,盆内插着花、叶并茂的花卉,芍药、牡丹、莲、菊、桂、梅不等。其他纸扎冥品不限。
有送冥钱烧纸的。被追庆人亡故已满三年者,用紫色大烧纸(以刀为单位,每刀百张——下同);满三年以上者,送花红(彩色)大烧纸,、简称逗花红纸地,或白色大烧纸与红色大烧纸对半使用。间有送金银纸锭、元宝、纸洋钱、冥钞、佛道两教的逗往生咒地等等。
当然,礼物中少不了送寿桃、寿面、寿酒、香烛、应时糕点、鲜果,以及各类礼券、礼帖的,与给在世人祝寿类同。兹不赘述。
本家既然设账房领帖收礼,所以,不拘丰俭,一定要预备酒席,招待来追庆的亲友们。一般仍沿用给在世人办寿的席面,不论菜肴丰俭,主食一律为卤面(三鲜卤、白肉卤、素卤均可)。并有带寿字的扁馒头。晚席主食则多为米饭、馒头。有佛、道教信仰的,照例用素席,表示戒杀,给被追庆人做些逗身后功德地。席问例由追庆子、追庆孙等依次至每桌前斟酒布菜,说几句客套话表示谢席,但不见得像丧事中那样向来宾跪拜,来宾也不必全体起立还以注目礼。
办冥寿送圣(焚库),在很大程度上是个炫耀门第的举动,所以多要赶在天黑以前。如果赶在冬季、初春、深秋等季节,落日较早,送圣的时间可以提前一至二小时。不一定非等到来宾全坐完晚席,凡是未坐席用饭的来宾可在送圣之后,回棚逗找补。
寺院、宫观对于民间斋主应酬性的佛事、法事(如逗官经一永日地),例来是灵活掌握。随时可以精简,只要了事的(提调)通知各经坛上的逗铺排地(伺候僧、道的杂务)需要提前送圣,经忏即可就此结束。通常只由禅经在楼库前逗品咒地,施洒甘露水、米花,进行施法加持后,各经坛即宣告功德*,等候送圣。
办冥寿送圣(送库)仪式行列,一律走成双行,其行列顺序例为:
(1)官鼓大乐前引。号筒一对,官鼓四面(缎绣鼓围子不加孝布),唢呐一对,海笛一对,跟锣(指挥)一面。
(2)有转轮纸车、纸马、纸扎官轿等,雇人牵舁以行。如接三之仪。办周年、办冥寿,特殊富户有糊轿车、四轮马车、翻毛大马(坐骑)者。*后,有糊汽车、东洋人力车、三轮车者。个别人家还有糊自行车者。(车、轿内满装花红纸钱、金银箔叠的元宝、锞子)。意在请亡魂回家过生日,礼毕仍随送圣的逗圣驾地一起归位。
(3)番(喇嘛):十三众、十一众、九众不等。俱身披黄袍。刚冻(大铜号)一对,临时雇二人(此不算番僧数——下同)牵之以行,由二番僧牵嘴而吹;插柄*鼓一对:临时雇二人肩扛,由二番僧用一弯钩鼓槌敲打;大钹一对,与鼓同时打出节奏。余者皆手拈佛珠随行。走在最后的是头戴*桃形帽的格司贵大喇嘛。
(4)尼(尼姑):十三众、十一众、九众不等。俱身穿灰袍,加披红缎金线福田纹的袈裟。走在最前面的两尼,右边的打引磬,左边的敲木鱼。下边依次为铛子两对,镲锅一对,手鼓一对。走在最后的逗放正地的执手炉。(如为十三众,必有一对徒手相送。)
(5)道(道士):十三众、十一众、九众不等。俱身穿蓝袍,加披彩色缎绣法衣,有红、蓝、绿、豆青、自、菊黄,每色一对,均绣青云、白鹤、灵芝及八仙法物图案。走在最后的逗高功地为紫色,八卦图案法衣,手捧如意一柄。走在最前面的,左边的持铃,右边的敲逗嗡子地(比引磬大的铜钟);下边依次为:铛子两对,镲锅一对,手鼓一对。(如为十三众,必有两众徒手相送。)
(6)居士(佛教逗优婆塞地)十三众、十一众、九众不等。俱身穿青袍,加披紫色缦衣。走在最前面的为引磬一对;下边依次为:铛子两对,镲锅一对,手鼓一对。走在最后的逗领众地(不称逗放正地)执手炉。
(7)送圣的亲友不举香、不提灯、徒手相送,走成两行。一般朋情不一定在本家眷属前边行进。可分别在番、尼、道行列前后,分两行行进。这样,将经班隔开,既有利于观瞻,又避免两班响器相混。
(8)捧圣的眷属及陪伴眷属的至戚:由追庆子长子用铜茶盘捧着喇嘛用巴拉面捏的灯、塔,次子用铜茶盘捧着尼经大疏,三子用铜茶盘捧着道经大疏,四子用铜茶盘捧着居士经大疏,五子用铜茶盘捧着禅经大疏。(如长子无弟,可由孙辈充替;如孙辈仍不敷用,方用女眷充替。)
(9)禅(和尚):十三众、十一众、九众不等。俱身披青袍。常住寺的加披红缎金线福田纹的袈裟。子孙院的则加披彩缎绣花偏衫;每对一色,上绣不同图案。走在最后的逗放正地大和尚,披黄缎绣佛像的偏衫。常住寺的法器为引磬一对,铛子一对,镲锅一对,手鼓一对。(如为十三众,当必有两众徒手相送。)子孙院的法器为:九音锣一对,横笛一对,管子一对,笙一对,镲锅、铙、钹、手鼓各一。放正大和尚执手炉,炉上插草香一炷。
所要焚化的纸活,除车马与送圣行列随行外,其他如楼库、杠箱、金山、银山、尺头桌子等是预先雇人送往焚化场的。其摆列方向例为迎着送圣行列到来的方向。一楼放正中,楼的两旁各放一库;前边放杠箱;金山、银山、尺头等桌子摆成八字形,每面张,将楼库闪开。
送圣行行列到达预定焚化场后,番、尼、道等经班部于上首;鼓手、居士、和尚经班站于下首,送圣亲友则任立一处。本家眷均跪于正*的蓝色拜垫上。由两位茶房急将每位眷属所捧的疏表接过去产,放在纸活内,点火焚化。本家追庆子、追庆孙等俱行三叩首礼。鼓手以一捧大锣宣告送圣礼成。茶房即朗声喊道:逗本家向各位送欢声雷动的老爷们道谢啦!地于是,追庆子等跪地一叩。亲友们或揖或安而退。
凡属这种形式的逗追庆地,送圣以后,多在当晚,还要放一台禅经的逗瑜伽焰口地,甚至要放番、道、禅三对台的逗焰口地,以便给被追庆人做些身后功德。
喜庆型的冥寿——白事红办
按理,凡是对葬后亡人的一切悼念活动,都是逗白事地的继续,办阴寿这宗逗庆典地,实际上是扩大了的生辰祭渗活动,并不应有过多过分的带有庆祝性质的举动。但是,有的地区人家却主张白事红办——按给在世人祝寿的形式办事。这大体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1)原来就属于逗老喜丧地什么叫逗老喜丧地?拙著《红白豆事——旧京婚丧礼俗》一书下卷,丧葬礼俗中已作过较为详尽的注解。现简言之,例如:大家族中的最高长辈,膝下儿孙成群,几世同堂,自己足以称宗作祖,寿高近百或过百,一生福寿双全,无疾而终(善终)即为老喜丧。葬前治丧受吊期间,即以逗喜事地办理;葬后的阴寿自然更按逗喜事地办理。
(2)属于地区性的风俗差异俗云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北京附近各郊县与城区婚丧嫁娶礼俗既有雷同之处,又有迥然不同之处。例如:北京西南郊东南召、西南召等地,富户死了人讲究搭台唱戏(当然,所演的剧目与喜寿事的不同,内容多是与悼念有关的,如《双吊孝》;或与孝子报恩有关的,如《三娘教子》。戏种多为河北梆子。),来个逗白事堂会地。这种形式是历史上形成的,已为当地乡民们所认同。当然,富户如果给亡亲办阴寿,自然也不外乎是请戏班演堂会戏,招待前来参加追庆的乡亲,与给在世人办寿的形式无异。
(3)基于发启人、主办人的认识和主张
例如:老头先亡,老太太仍健在,主持家务。子女们一但发起为自己的父亲办阴寿,必请母亲训示如何办理。老太太可能图个逗吉利地,认为居家过日子不能尽办白事,否则就会起到逗烧纸引鬼地的作用。这样,就很可能说: 逗给我怎么办的,也给你爹怎么办!地这就不免要按给在世人办寿一样地办喜庆堂会。即使不办堂会戏,也不会办道场念经、送库。只是举行个宴会。
(4)由于本人生前有遗嘱:忌日(周年)按白事办,设位追荐;阴寿则按红事办。在地府阴曹做鬼也要过生日,以延冥寿。
以上两种情况,可能受了道教某些逗善书地的影响。其特征是不承认灵魂不灭,而是架构了灵魂逐渐消亡论(或说是灵魂阶段论)。《玉历至宝钞》谓逗人死为鬼,鬼死为渐,死始无地。故人们认为,有冥寿(阴寿)才有灵魂的存在,才有超生或转世的可能。如果傲鬼之后再死一回,成为逗渐地,甚至成为逗渐地之后又死一回,那就连灵魂也不复存在。这样,再有任何超生、转世的机缘也没有用了。所以,延冥寿与延阳寿一样重要。延冥寿的本身就具有喜庆的含义,予!是一定要按喜事办理。
白事红办型的阴寿,不念经送库。但最后一天晚上却要随着送灯花——送驾(寿星或麻姑神驾)把给被追庆人供在寿堂上的逗红包袱地(内装花红纸钱)一并焚化,表示将请回家过生日的先人送走。
喜庆型的冥寿——红白红办
严格地说起来,所有办冥寿的,都是红白混合型的,既有追庆的逗红事地含义;又有悼念的逗白事地意义。不过视其红、白形式的比重,把它划分一下罢了。
红白混办,特指给亡亲办冥寿时,既请僧、道办荐亡、祝诞道场,又办戏曲堂会等文娱演出,招待前来参加追庆的亲友们。但原则上两者不能相混,即不使逗两台干扰地。所以,多是将两者的日期分开,例如:办三天冥寿。头天家族内部演礼。迎寿地,次日延请僧、道、番、尼、居士(用其一班或数班均有之)诵经礼忏一永日。晚间送库后,施放逗舍施功德吉祥焰口地一堂。第三天正日子则办戏曲堂会,酬谢招待亲友们,最后以送灯花——送神(寿星或麻姑)驾来结束庆典。如果只办一天,道场与堂会戏曲演出就要分院进行,势必正院僧、道设坛诵经作法,而跨院却说书、唱大鼓,甚至来场河北梆子等小戏。
红白混办的冥寿还可能出现许多新点子,例如:有的家主与民间香会(今称逗花会地)成员素有交往,或者家庭成员中就有香会里的成员。届时,必有一两档子,甚至好几档子香会来给逗助兴地。但这可不是像应酬白事那样只出逗文场地(给表演者伴奏的乐队),而是文场、武场一齐出动,而且是彩扮,与进香朝顶无异。什么高跷、旱秧歌、五虎少林棍、太狮、少狮一齐而上。白天在院里、院外或附近广场进行表演;晚上,道场*送圣——送库时,由高跷秧歌的成员眦跷抬着一楼二库、四杠箱和其他冥活(如金山、银山、尺头桌子、四季花盆等),走在最前边,后边跟着几档子彩扮的会档儿,边走边表演。文场猛敲猛打,而且是以逗神耳地——大鞭子抽锣开道。十分喧闹。中间是前来出份子的亲友们,有的挑着黄钱、元宝、千张等敬神钱粮,有的捧着灯花儿,追庆子、追庆孙等家眷则分别捧着圣驾(指贴着寿星马、麻姑马的纸龛)、黄表、红包袱。最后才是身披绣花偏衫,敲打着法器的僧众步送。这乃是典型的怯打怯闹的逗野事地。大多出现于郊区乡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8:06

冥寿,也叫逗阴寿地,即亡人的生辰。

为已故的祖父母、父母做寿,称为逗冥庆地。是由给在世人做寿引申出来的礼俗,就其性质来讲,是以家族、家庭为单位对先人的孝念追庆活动,意在逗慎忠追远地、逗光前裕后地,增辉于门第。做冥寿一是在家中,二是在寺庙。家中不拜忏,做水陆道场,或一至三日,或七日不等,以*之日为正日。最隆重者请回四十九位和尚,拜忏四十九天。事毕,追荐的牌位可以放在寺院中的根本堂,以承受香火。

办冥寿,实际上乃是扩大化的生辰祭。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阶层的人物,有着各种不同的做法。形式比较纷杂多样,不像嫁娶、给长辈办寿、给婴儿办弥月、丧葬等礼仪那样规范化。其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当事人的主张。但纵观清末以来,在民间已经发生过的事例,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现逐一介绍如下:
正统型的冥寿——白事白办
正统型的冥寿,即缅怀追念型的冥寿。一般说来,办冥寿只是家族或家庭内部的纪念活动,所以并不一定大肆撒帖请人,只是口头邀请至亲。只有个别官僚、富贾大肆操办的,才由操办寿礼的晚辈出名向亲友散发请柬。文曰:
国历×月×日为先严(父)或先慈(母)×秩冥寿。届
夏 × ×
期假××街××胡同×号寓所或××饭庄设位追庆。并延请番、尼、道、禅轮流诵经礼忏,祈祷冥福。敬治斋筵。准下午四时入席。六时送库。恭请
台光 追庆子×××稽首
凡是在家里办事的,多要请棚匠搭棚;请彩子局在棚内外扎彩。新丧未满三年的,席棚上的玻璃窗一律为红寿字加白边或蓝边,无论被追庆的是男是女,均用五只蝙蝠捧一圆寿字的逗五福捧寿地图案。给亡故三年以上的办冥寿则一律用普通办生日搭棚用的红寿字玻璃窗。棚上的栏杆、挂檐也都是红漆彩绘的。如门前、棚口及寿堂悬彩,大体上根据给先亡办周年(忌日)的用法。新丧未满三年吾勺一律用素彩;一年以内,用蓝白地,别彩色花的牌楼;一年以上,三年以内用紫地别彩色花的牌楼,毗卢帽式的上顶,多以黄花拼成寿字或团万字的图案;三年以上的则搭黄红地别彩花的牌楼,顶子上多以粉、红相间的纸花拼成圆寿字或团万字的图案。有别出心裁者自当例外。
有鼓乐者,多设于二门或垂花门前(丧事多设于大门前或大门内影壁前)。讲究者,亦设大鼓锣架:门鼓有用单鼓,有用对儿鼓的,鼓身固定为红地金纹,其图案不拘,惟有鼓帘子的颜色须按被追庆人亡故的年限使用。亡故三年以下的多用青、蓝缎地;亡故三年以上的一律用红缎地。上面所绣的图案多系折枝花卉。一般均不再加挂白色孝布。有的不设大鼓,只在二门设官鼓两对。门鼓、官鼓俱为前来追庆的亲友作传报使用,有经忏、道场的又可为僧、道送疏时击鼓鸣号逗接赞地、逗送赞地。一如丧事与办周年之举。无论满、汉均用官鼓大乐吹官打(不用花吹儿),虽然有逗庆地的含义,但究属追念祭典的性质,要求庄严肃穆。
官鼓大乐是清代正统型、一.规范化的朝野公认的响器,适合于这种场合使用。例为:官鼓两对,号筒一对,海笛一对,唢呐一对,笙一对,九音锣一对,跟锣一面(指挥)。吹鼓手俱穿绿色红光、金圆寿字的袈衣;腰系红缎绣着金寿字的搭帛。头戴清代官帽,被追庆人亡故不足三年的无帽缨;三年以上的则加上红帽缨。春、秋、冬三季的均为逗秋帽地;惟独夏季戴白蘑菇形的逗纬令地(凉帽)。脚穿青布靴。白天在垂花门或二门门前设座,跟锣则立于寿堂前。有来宾行礼时,鸣锣为报,通知门外奏乐,头锣为起乐,三锣为止乐。
本家通于办事前,请冥衣铺以彩纸糊一堂楼库,四只墩箱或杠箱。于办事之日摆列于重花门或二门之外。通常楼高一丈一尺;库高九尺。例为古典宫殿顶盖,黑地蓝瓦,红脊加绘金圆寿字;有椽子者,为绿头金万字;檐下所有仿油漆彩画皆为四季花卉加金圆寿字、长寿字、团万字的剪纸装饰。蓝墙(仍取逗神红鬼蓝地之意)、白砖纹。红色包金饰的明柱,朱红菱花格式的窗门。五彩云朵的须弥座;糙活则为橙*黑纹的。虎皮石地方座。库座上亦立有手执钥匙和账簿的逗库官地。四只箱子为正红色,边沿俱绘万字不到头和福寿如意等吉祥图案;箱盖上各绘逗四艺如意地——琴、棋、书、画。如意则绘于两帮。间或有绘成逗暗八仙地者(即逗八仙地所执的八样法物)。箱身正面以蓝、白、绿为主色的彩绘吉祥图案,如:蟠挑献寿地、逗竹梅双喜地、逗荣华富贵地、逗玉树临风地等,不一而足。糙活则为四季折枝花卉。
棚内的逗官座儿地(指招待来宾喝茶、吃饭的座席)与其他红白喜事基本上相同。惟有桌帘、椅套在颜色和绣花图案上须根据被追庆人亡故年限,亡故三年以下的用蓝缎、紫缎绣青云白鹤图案的桌帘,蓝布椅套;亡故三年以上者,一律用红缎绣四季花卉或逗五蝠(福)捧寿地图案的桌帘,红布椅套。与给在世人庆寿时使用的设备无异。
凡有经忏法事的,照例要在棚内搭上逗经托子地(搭在房上的经台)。次者则平地设座。只有一棚经的(多为禅经)搭在南面,面对寿堂。两棚者则东西各一棚;间有两棚均设在南面,搭成两层台,上边为经托子,下边的为平地座。照例上层为番(喇嘛)经,下层为禅(和尚)经;、或者上层为道经,下层禅经——禅经为主体道场,放在下边。番、尼、道、居士等均是客体道场,都放在禅经之上。因此,四棚俱全者,则正面上层为番,下层为尼,东面为道,西面为禅。每棚经均在棚顶上悬挂四筒经幡;经坛前悬挂云头幡门一幢,幡条四条,例由经绸局操办。习惯上,经幡、幡门、幡条都是云缎绣花的,只是缎地颜色不一。番为*、尼为紫色、道为蓝色、禅为红色。这是旧京经忏道场上的固定套子。
寿堂实际上是个祭堂,其正面所挂的,当做神位的大幅寿幛,与办逗阳寿地的大不相同。被追庆人亡故一年者,用蓝幛,大金寿字镶红边;亡故三年以上者,一律用大红寿幛,大金寿字加蓝边。幛前应供阿弥陀佛,即为逗无量寿佛地,又为逗西方接引佛地。意在祈愿佛陀接引*庆人往生净土,不退不转,常安常乐,再无生老病死之忧,真正达到了福寿无尽的境地。但一般人多不懂这个意义,往往还供寿星、麻姑、八仙等神像。神佛像前有设被追庆人红纸牌位的,有将祠堂主牌请至寿堂供奉的,有供大幅遗像的,个别的还有在供案前虚设一把加了红披的太师椅,象征是被追庆人受礼的座席。其后人追庆子、追庆孙必衣冠齐整地站立在供案旁。
来宾前来寿堂行礼,亦谓之逗追庆地(不叫逗上寿地),多是素服冠戴整齐,胸前佩戴入门时发予的胸花(*庆人为男性戴左边;*庆人为女性戴右边),一律为纸菊花(不用牡丹)。被追庆人亡故一年男戴蓝花,女戴黄花;三年以上者为红色花加黄心;十年以上者为全红花。来宾被知宾引进寿堂后,职司赞礼的知宾或茶房便朗声喊道: 逗请免礼吧您哪!地来宾必俯首以右手将盖在蓝拜垫上的红毡子撩起(如是红垫,上无覆盖的毡子,自当免论),然后跪拜。有行两揖三叩的,有行两揖四叩的,以取逗神三鬼四地之意。如是给有爵的王爷追庆须行三揖六叩的逗六素礼地。这时,追庆子、追庆孙即须跪于供案两旁的蓝拜垫或红毡毯上叩首还礼。
来宾行礼之后,凡是事先未将礼物送来的,即亲自到账房交礼,与其他红白喜事同谓之逗呈礼上账地。一般以逗份金地为礼的居多。按民间习惯,份金或礼券都须装在一个封套里,两家过多少钱的份子是根据多年交往的程度,在事先决定好
的,临时也不能更改。由于人们认识不一,使用的封套较为复杂,甚至是各行其是。按礼俗,*庆人亡故一年者,应为黄封套红签;三年者,紫封套红签;三年以上者,一律用红封套红签。红签上书:逗追庆x元地,无上款,封套左边是下款,写出份子人与被追庆人的关系称谓、姓名,如逗愚晚×××拜敬地、逗年谊×××拜敬地。封套背面右下角写出份子人的住址,备查。
份金以外的礼物大多是事前派人送来的,以便于本家布置寿堂、寿棚时统一布置陈列。通常均以花红贺I障为大宗。被追庆人亡故三年以上的一律用花红幛子,即紫、绿、红、橙等色全都不拘,挂起来五光十色,比一般办喜寿事时的一片大红还要赏心悦目,这是一般红白喜事中的特殊现象。至于幛光题词,通常仍沿用给世人办寿的题词,但以超世喻仙的为多,有的则是以赞颂被追庆人在世时的德、才、功为主要内容,多系自拟自撰、规范化的题词较少。
有送纸活的,通常为纸糊的尺头桌子,以对为单位,最少送两对,摆列起来好对称。一般多送两对。尺头桌子上照例摆有不同器物。常见的为绸缎尺头(衣料)。金山、银山,即糊成一对水仙花盆,盆内有小型金、银山子石各一座,上镶五光十色的奇花异草,飞禽走兽,表示是奇珍异宝,放在尺头桌上。其次是糊一对或两对四季花盆,盆内插着花、叶并茂的花卉,芍药、牡丹、莲、菊、桂、梅不等。其他纸扎冥品不限。
有送冥钱烧纸的。被追庆人亡故已满三年者,用紫色大烧纸(以刀为单位,每刀百张——下同);满三年以上者,送花红(彩色)大烧纸,、简称逗花红纸地,或白色大烧纸与红色大烧纸对半使用。间有送金银纸锭、元宝、纸洋钱、冥钞、佛道两教的逗往生咒地等等。
当然,礼物中少不了送寿桃、寿面、寿酒、香烛、应时糕点、鲜果,以及各类礼券、礼帖的,与给在世人祝寿类同。兹不赘述。
本家既然设账房领帖收礼,所以,不拘丰俭,一定要预备酒席,招待来追庆的亲友们。一般仍沿用给在世人办寿的席面,不论菜肴丰俭,主食一律为卤面(三鲜卤、白肉卤、素卤均可)。并有带寿字的扁馒头。晚席主食则多为米饭、馒头。有佛、道教信仰的,照例用素席,表示戒杀,给被追庆人做些逗身后功德地。席问例由追庆子、追庆孙等依次至每桌前斟酒布菜,说几句客套话表示谢席,但不见得像丧事中那样向来宾跪拜,来宾也不必全体起立还以注目礼。
办冥寿送圣(焚库),在很大程度上是个炫耀门第的举动,所以多要赶在天黑以前。如果赶在冬季、初春、深秋等季节,落日较早,送圣的时间可以提前一至二小时。不一定非等到来宾全坐完晚席,凡是未坐席用饭的来宾可在送圣之后,回棚逗找补。
寺院、宫观对于民间斋主应酬性的佛事、法事(如逗官经一永日地),例来是灵活掌握。随时可以精简,只要了事的(提调)通知各经坛上的逗铺排地(伺候僧、道的杂务)需要提前送圣,经忏即可就此结束。通常只由禅经在楼库前逗品咒地,施洒甘露水、米花,进行施法加持后,各经坛即宣告功德*,等候送圣。
办冥寿送圣(送库)仪式行列,一律走成双行,其行列顺序例为:
(1)官鼓大乐前引。号筒一对,官鼓四面(缎绣鼓围子不加孝布),唢呐一对,海笛一对,跟锣(指挥)一面。
(2)有转轮纸车、纸马、纸扎官轿等,雇人牵舁以行。如接三之仪。办周年、办冥寿,特殊富户有糊轿车、四轮马车、翻毛大马(坐骑)者。*后,有糊汽车、东洋人力车、三轮车者。个别人家还有糊自行车者。(车、轿内满装花红纸钱、金银箔叠的元宝、锞子)。意在请亡魂回家过生日,礼毕仍随送圣的逗圣驾地一起归位。
(3)番(喇嘛):十三众、十一众、九众不等。俱身披黄袍。刚冻(大铜号)一对,临时雇二人(此不算番僧数——下同)牵之以行,由二番僧牵嘴而吹;插柄*鼓一对:临时雇二人肩扛,由二番僧用一弯钩鼓槌敲打;大钹一对,与鼓同时打出节奏。余者皆手拈佛珠随行。走在最后的是头戴*桃形帽的格司贵大喇嘛。
(4)尼(尼姑):十三众、十一众、九众不等。俱身穿灰袍,加披红缎金线福田纹的袈裟。走在最前面的两尼,右边的打引磬,左边的敲木鱼。下边依次为铛子两对,镲锅一对,手鼓一对。走在最后的逗放正地的执手炉。(如为十三众,必有一对徒手相送。)
(5)道(道士):十三众、十一众、九众不等。俱身穿蓝袍,加披彩色缎绣法衣,有红、蓝、绿、豆青、自、菊黄,每色一对,均绣青云、白鹤、灵芝及八仙法物图案。走在最后的逗高功地为紫色,八卦图案法衣,手捧如意一柄。走在最前面的,左边的持铃,右边的敲逗嗡子地(比引磬大的铜钟);下边依次为:铛子两对,镲锅一对,手鼓一对。(如为十三众,必有两众徒手相送。)
(6)居士(佛教逗优婆塞地)十三众、十一众、九众不等。俱身穿青袍,加披紫色缦衣。走在最前面的为引磬一对;下边依次为:铛子两对,镲锅一对,手鼓一对。走在最后的逗领众地(不称逗放正地)执手炉。
(7)送圣的亲友不举香、不提灯、徒手相送,走成两行。一般朋情不一定在本家眷属前边行进。可分别在番、尼、道行列前后,分两行行进。这样,将经班隔开,既有利于观瞻,又避免两班响器相混。
(8)捧圣的眷属及陪伴眷属的至戚:由追庆子长子用铜茶盘捧着喇嘛用巴拉面捏的灯、塔,次子用铜茶盘捧着尼经大疏,三子用铜茶盘捧着道经大疏,四子用铜茶盘捧着居士经大疏,五子用铜茶盘捧着禅经大疏。(如长子无弟,可由孙辈充替;如孙辈仍不敷用,方用女眷充替。)
(9)禅(和尚):十三众、十一众、九众不等。俱身披青袍。常住寺的加披红缎金线福田纹的袈裟。子孙院的则加披彩缎绣花偏衫;每对一色,上绣不同图案。走在最后的逗放正地大和尚,披黄缎绣佛像的偏衫。常住寺的法器为引磬一对,铛子一对,镲锅一对,手鼓一对。(如为十三众,当必有两众徒手相送。)子孙院的法器为:九音锣一对,横笛一对,管子一对,笙一对,镲锅、铙、钹、手鼓各一。放正大和尚执手炉,炉上插草香一炷。
所要焚化的纸活,除车马与送圣行列随行外,其他如楼库、杠箱、金山、银山、尺头桌子等是预先雇人送往焚化场的。其摆列方向例为迎着送圣行列到来的方向。一楼放正中,楼的两旁各放一库;前边放杠箱;金山、银山、尺头等桌子摆成八字形,每面张,将楼库闪开。
送圣行行列到达预定焚化场后,番、尼、道等经班部于上首;鼓手、居士、和尚经班站于下首,送圣亲友则任立一处。本家眷均跪于正*的蓝色拜垫上。由两位茶房急将每位眷属所捧的疏表接过去产,放在纸活内,点火焚化。本家追庆子、追庆孙等俱行三叩首礼。鼓手以一捧大锣宣告送圣礼成。茶房即朗声喊道:逗本家向各位送欢声雷动的老爷们道谢啦!地于是,追庆子等跪地一叩。亲友们或揖或安而退。
凡属这种形式的逗追庆地,送圣以后,多在当晚,还要放一台禅经的逗瑜伽焰口地,甚至要放番、道、禅三对台的逗焰口地,以便给被追庆人做些身后功德。
喜庆型的冥寿——白事红办
按理,凡是对葬后亡人的一切悼念活动,都是逗白事地的继续,办阴寿这宗逗庆典地,实际上是扩大了的生辰祭渗活动,并不应有过多过分的带有庆祝性质的举动。但是,有的地区人家却主张白事红办——按给在世人祝寿的形式办事。这大体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1)原来就属于逗老喜丧地什么叫逗老喜丧地?拙著《红白豆事——旧京婚丧礼俗》一书下卷,丧葬礼俗中已作过较为详尽的注解。现简言之,例如:大家族中的最高长辈,膝下儿孙成群,几世同堂,自己足以称宗作祖,寿高近百或过百,一生福寿双全,无疾而终(善终)即为老喜丧。葬前治丧受吊期间,即以逗喜事地办理;葬后的阴寿自然更按逗喜事地办理。
(2)属于地区性的风俗差异俗云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北京附近各郊县与城区婚丧嫁娶礼俗既有雷同之处,又有迥然不同之处。例如:北京西南郊东南召、西南召等地,富户死了人讲究搭台唱戏(当然,所演的剧目与喜寿事的不同,内容多是与悼念有关的,如《双吊孝》;或与孝子报恩有关的,如《三娘教子》。戏种多为河北梆子。),来个逗白事堂会地。这种形式是历史上形成的,已为当地乡民们所认同。当然,富户如果给亡亲办阴寿,自然也不外乎是请戏班演堂会戏,招待前来参加追庆的乡亲,与给在世人办寿的形式无异。
(3)基于发启人、主办人的认识和主张
例如:老头先亡,老太太仍健在,主持家务。子女们一但发起为自己的父亲办阴寿,必请母亲训示如何办理。老太太可能图个逗吉利地,认为居家过日子不能尽办白事,否则就会起到逗烧纸引鬼地的作用。这样,就很可能说: 逗给我怎么办的,也给你爹怎么办!地这就不免要按给在世人办寿一样地办喜庆堂会。即使不办堂会戏,也不会办道场念经、送库。只是举行个宴会。
(4)由于本人生前有遗嘱:忌日(周年)按白事办,设位追荐;阴寿则按红事办。在地府阴曹做鬼也要过生日,以延冥寿。
以上两种情况,可能受了道教某些逗善书地的影响。其特征是不承认灵魂不灭,而是架构了灵魂逐渐消亡论(或说是灵魂阶段论)。《玉历至宝钞》谓逗人死为鬼,鬼死为渐,死始无地。故人们认为,有冥寿(阴寿)才有灵魂的存在,才有超生或转世的可能。如果傲鬼之后再死一回,成为逗渐地,甚至成为逗渐地之后又死一回,那就连灵魂也不复存在。这样,再有任何超生、转世的机缘也没有用了。所以,延冥寿与延阳寿一样重要。延冥寿的本身就具有喜庆的含义,予!是一定要按喜事办理。
白事红办型的阴寿,不念经送库。但最后一天晚上却要随着送灯花——送驾(寿星或麻姑神驾)把给被追庆人供在寿堂上的逗红包袱地(内装花红纸钱)一并焚化,表示将请回家过生日的先人送走。
喜庆型的冥寿——红白红办
严格地说起来,所有办冥寿的,都是红白混合型的,既有追庆的逗红事地含义;又有悼念的逗白事地意义。不过视其红、白形式的比重,把它划分一下罢了。
红白混办,特指给亡亲办冥寿时,既请僧、道办荐亡、祝诞道场,又办戏曲堂会等文娱演出,招待前来参加追庆的亲友们。但原则上两者不能相混,即不使逗两台干扰地。所以,多是将两者的日期分开,例如:办三天冥寿。头天家族内部演礼。迎寿地,次日延请僧、道、番、尼、居士(用其一班或数班均有之)诵经礼忏一永日。晚间送库后,施放逗舍施功德吉祥焰口地一堂。第三天正日子则办戏曲堂会,酬谢招待亲友们,最后以送灯花——送神(寿星或麻姑)驾来结束庆典。如果只办一天,道场与堂会戏曲演出就要分院进行,势必正院僧、道设坛诵经作法,而跨院却说书、唱大鼓,甚至来场河北梆子等小戏。
红白混办的冥寿还可能出现许多新点子,例如:有的家主与民间香会(今称逗花会地)成员素有交往,或者家庭成员中就有香会里的成员。届时,必有一两档子,甚至好几档子香会来给逗助兴地。但这可不是像应酬白事那样只出逗文场地(给表演者伴奏的乐队),而是文场、武场一齐出动,而且是彩扮,与进香朝顶无异。什么高跷、旱秧歌、五虎少林棍、太狮、少狮一齐而上。白天在院里、院外或附近广场进行表演;晚上,道场*送圣——送库时,由高跷秧歌的成员眦跷抬着一楼二库、四杠箱和其他冥活(如金山、银山、尺头桌子、四季花盆等),走在最前边,后边跟着几档子彩扮的会档儿,边走边表演。文场猛敲猛打,而且是以逗神耳地——大鞭子抽锣开道。十分喧闹。中间是前来出份子的亲友们,有的挑着黄钱、元宝、千张等敬神钱粮,有的捧着灯花儿,追庆子、追庆孙等家眷则分别捧着圣驾(指贴着寿星马、麻姑马的纸龛)、黄表、红包袱。最后才是身披绣花偏衫,敲打着法器的僧众步送。这乃是典型的怯打怯闹的逗野事地。大多出现于郊区乡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8:06

冥寿,也叫逗阴寿地,即亡人的生辰。

为已故的祖父母、父母做寿,称为逗冥庆地。是由给在世人做寿引申出来的礼俗,就其性质来讲,是以家族、家庭为单位对先人的孝念追庆活动,意在逗慎忠追远地、逗光前裕后地,增辉于门第。做冥寿一是在家中,二是在寺庙。家中不拜忏,做水陆道场,或一至三日,或七日不等,以*之日为正日。最隆重者请回四十九位和尚,拜忏四十九天。事毕,追荐的牌位可以放在寺院中的根本堂,以承受香火。

办冥寿,实际上乃是扩大化的生辰祭。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阶层的人物,有着各种不同的做法。形式比较纷杂多样,不像嫁娶、给长辈办寿、给婴儿办弥月、丧葬等礼仪那样规范化。其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当事人的主张。但纵观清末以来,在民间已经发生过的事例,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现逐一介绍如下:
正统型的冥寿——白事白办
正统型的冥寿,即缅怀追念型的冥寿。一般说来,办冥寿只是家族或家庭内部的纪念活动,所以并不一定大肆撒帖请人,只是口头邀请至亲。只有个别官僚、富贾大肆操办的,才由操办寿礼的晚辈出名向亲友散发请柬。文曰:
国历×月×日为先严(父)或先慈(母)×秩冥寿。届
夏 × ×
期假××街××胡同×号寓所或××饭庄设位追庆。并延请番、尼、道、禅轮流诵经礼忏,祈祷冥福。敬治斋筵。准下午四时入席。六时送库。恭请
台光 追庆子×××稽首
凡是在家里办事的,多要请棚匠搭棚;请彩子局在棚内外扎彩。新丧未满三年的,席棚上的玻璃窗一律为红寿字加白边或蓝边,无论被追庆的是男是女,均用五只蝙蝠捧一圆寿字的逗五福捧寿地图案。给亡故三年以上的办冥寿则一律用普通办生日搭棚用的红寿字玻璃窗。棚上的栏杆、挂檐也都是红漆彩绘的。如门前、棚口及寿堂悬彩,大体上根据给先亡办周年(忌日)的用法。新丧未满三年吾勺一律用素彩;一年以内,用蓝白地,别彩色花的牌楼;一年以上,三年以内用紫地别彩色花的牌楼,毗卢帽式的上顶,多以黄花拼成寿字或团万字的图案;三年以上的则搭黄红地别彩花的牌楼,顶子上多以粉、红相间的纸花拼成圆寿字或团万字的图案。有别出心裁者自当例外。
有鼓乐者,多设于二门或垂花门前(丧事多设于大门前或大门内影壁前)。讲究者,亦设大鼓锣架:门鼓有用单鼓,有用对儿鼓的,鼓身固定为红地金纹,其图案不拘,惟有鼓帘子的颜色须按被追庆人亡故的年限使用。亡故三年以下的多用青、蓝缎地;亡故三年以上的一律用红缎地。上面所绣的图案多系折枝花卉。一般均不再加挂白色孝布。有的不设大鼓,只在二门设官鼓两对。门鼓、官鼓俱为前来追庆的亲友作传报使用,有经忏、道场的又可为僧、道送疏时击鼓鸣号逗接赞地、逗送赞地。一如丧事与办周年之举。无论满、汉均用官鼓大乐吹官打(不用花吹儿),虽然有逗庆地的含义,但究属追念祭典的性质,要求庄严肃穆。
官鼓大乐是清代正统型、一.规范化的朝野公认的响器,适合于这种场合使用。例为:官鼓两对,号筒一对,海笛一对,唢呐一对,笙一对,九音锣一对,跟锣一面(指挥)。吹鼓手俱穿绿色红光、金圆寿字的袈衣;腰系红缎绣着金寿字的搭帛。头戴清代官帽,被追庆人亡故不足三年的无帽缨;三年以上的则加上红帽缨。春、秋、冬三季的均为逗秋帽地;惟独夏季戴白蘑菇形的逗纬令地(凉帽)。脚穿青布靴。白天在垂花门或二门门前设座,跟锣则立于寿堂前。有来宾行礼时,鸣锣为报,通知门外奏乐,头锣为起乐,三锣为止乐。
本家通于办事前,请冥衣铺以彩纸糊一堂楼库,四只墩箱或杠箱。于办事之日摆列于重花门或二门之外。通常楼高一丈一尺;库高九尺。例为古典宫殿顶盖,黑地蓝瓦,红脊加绘金圆寿字;有椽子者,为绿头金万字;檐下所有仿油漆彩画皆为四季花卉加金圆寿字、长寿字、团万字的剪纸装饰。蓝墙(仍取逗神红鬼蓝地之意)、白砖纹。红色包金饰的明柱,朱红菱花格式的窗门。五彩云朵的须弥座;糙活则为橙*黑纹的。虎皮石地方座。库座上亦立有手执钥匙和账簿的逗库官地。四只箱子为正红色,边沿俱绘万字不到头和福寿如意等吉祥图案;箱盖上各绘逗四艺如意地——琴、棋、书、画。如意则绘于两帮。间或有绘成逗暗八仙地者(即逗八仙地所执的八样法物)。箱身正面以蓝、白、绿为主色的彩绘吉祥图案,如:蟠挑献寿地、逗竹梅双喜地、逗荣华富贵地、逗玉树临风地等,不一而足。糙活则为四季折枝花卉。
棚内的逗官座儿地(指招待来宾喝茶、吃饭的座席)与其他红白喜事基本上相同。惟有桌帘、椅套在颜色和绣花图案上须根据被追庆人亡故年限,亡故三年以下的用蓝缎、紫缎绣青云白鹤图案的桌帘,蓝布椅套;亡故三年以上者,一律用红缎绣四季花卉或逗五蝠(福)捧寿地图案的桌帘,红布椅套。与给在世人庆寿时使用的设备无异。
凡有经忏法事的,照例要在棚内搭上逗经托子地(搭在房上的经台)。次者则平地设座。只有一棚经的(多为禅经)搭在南面,面对寿堂。两棚者则东西各一棚;间有两棚均设在南面,搭成两层台,上边为经托子,下边的为平地座。照例上层为番(喇嘛)经,下层为禅(和尚)经;、或者上层为道经,下层禅经——禅经为主体道场,放在下边。番、尼、道、居士等均是客体道场,都放在禅经之上。因此,四棚俱全者,则正面上层为番,下层为尼,东面为道,西面为禅。每棚经均在棚顶上悬挂四筒经幡;经坛前悬挂云头幡门一幢,幡条四条,例由经绸局操办。习惯上,经幡、幡门、幡条都是云缎绣花的,只是缎地颜色不一。番为*、尼为紫色、道为蓝色、禅为红色。这是旧京经忏道场上的固定套子。
寿堂实际上是个祭堂,其正面所挂的,当做神位的大幅寿幛,与办逗阳寿地的大不相同。被追庆人亡故一年者,用蓝幛,大金寿字镶红边;亡故三年以上者,一律用大红寿幛,大金寿字加蓝边。幛前应供阿弥陀佛,即为逗无量寿佛地,又为逗西方接引佛地。意在祈愿佛陀接引*庆人往生净土,不退不转,常安常乐,再无生老病死之忧,真正达到了福寿无尽的境地。但一般人多不懂这个意义,往往还供寿星、麻姑、八仙等神像。神佛像前有设被追庆人红纸牌位的,有将祠堂主牌请至寿堂供奉的,有供大幅遗像的,个别的还有在供案前虚设一把加了红披的太师椅,象征是被追庆人受礼的座席。其后人追庆子、追庆孙必衣冠齐整地站立在供案旁。
来宾前来寿堂行礼,亦谓之逗追庆地(不叫逗上寿地),多是素服冠戴整齐,胸前佩戴入门时发予的胸花(*庆人为男性戴左边;*庆人为女性戴右边),一律为纸菊花(不用牡丹)。被追庆人亡故一年男戴蓝花,女戴黄花;三年以上者为红色花加黄心;十年以上者为全红花。来宾被知宾引进寿堂后,职司赞礼的知宾或茶房便朗声喊道: 逗请免礼吧您哪!地来宾必俯首以右手将盖在蓝拜垫上的红毡子撩起(如是红垫,上无覆盖的毡子,自当免论),然后跪拜。有行两揖三叩的,有行两揖四叩的,以取逗神三鬼四地之意。如是给有爵的王爷追庆须行三揖六叩的逗六素礼地。这时,追庆子、追庆孙即须跪于供案两旁的蓝拜垫或红毡毯上叩首还礼。
来宾行礼之后,凡是事先未将礼物送来的,即亲自到账房交礼,与其他红白喜事同谓之逗呈礼上账地。一般以逗份金地为礼的居多。按民间习惯,份金或礼券都须装在一个封套里,两家过多少钱的份子是根据多年交往的程度,在事先决定好
的,临时也不能更改。由于人们认识不一,使用的封套较为复杂,甚至是各行其是。按礼俗,*庆人亡故一年者,应为黄封套红签;三年者,紫封套红签;三年以上者,一律用红封套红签。红签上书:逗追庆x元地,无上款,封套左边是下款,写出份子人与被追庆人的关系称谓、姓名,如逗愚晚×××拜敬地、逗年谊×××拜敬地。封套背面右下角写出份子人的住址,备查。
份金以外的礼物大多是事前派人送来的,以便于本家布置寿堂、寿棚时统一布置陈列。通常均以花红贺I障为大宗。被追庆人亡故三年以上的一律用花红幛子,即紫、绿、红、橙等色全都不拘,挂起来五光十色,比一般办喜寿事时的一片大红还要赏心悦目,这是一般红白喜事中的特殊现象。至于幛光题词,通常仍沿用给世人办寿的题词,但以超世喻仙的为多,有的则是以赞颂被追庆人在世时的德、才、功为主要内容,多系自拟自撰、规范化的题词较少。
有送纸活的,通常为纸糊的尺头桌子,以对为单位,最少送两对,摆列起来好对称。一般多送两对。尺头桌子上照例摆有不同器物。常见的为绸缎尺头(衣料)。金山、银山,即糊成一对水仙花盆,盆内有小型金、银山子石各一座,上镶五光十色的奇花异草,飞禽走兽,表示是奇珍异宝,放在尺头桌上。其次是糊一对或两对四季花盆,盆内插着花、叶并茂的花卉,芍药、牡丹、莲、菊、桂、梅不等。其他纸扎冥品不限。
有送冥钱烧纸的。被追庆人亡故已满三年者,用紫色大烧纸(以刀为单位,每刀百张——下同);满三年以上者,送花红(彩色)大烧纸,、简称逗花红纸地,或白色大烧纸与红色大烧纸对半使用。间有送金银纸锭、元宝、纸洋钱、冥钞、佛道两教的逗往生咒地等等。
当然,礼物中少不了送寿桃、寿面、寿酒、香烛、应时糕点、鲜果,以及各类礼券、礼帖的,与给在世人祝寿类同。兹不赘述。
本家既然设账房领帖收礼,所以,不拘丰俭,一定要预备酒席,招待来追庆的亲友们。一般仍沿用给在世人办寿的席面,不论菜肴丰俭,主食一律为卤面(三鲜卤、白肉卤、素卤均可)。并有带寿字的扁馒头。晚席主食则多为米饭、馒头。有佛、道教信仰的,照例用素席,表示戒杀,给被追庆人做些逗身后功德地。席问例由追庆子、追庆孙等依次至每桌前斟酒布菜,说几句客套话表示谢席,但不见得像丧事中那样向来宾跪拜,来宾也不必全体起立还以注目礼。
办冥寿送圣(焚库),在很大程度上是个炫耀门第的举动,所以多要赶在天黑以前。如果赶在冬季、初春、深秋等季节,落日较早,送圣的时间可以提前一至二小时。不一定非等到来宾全坐完晚席,凡是未坐席用饭的来宾可在送圣之后,回棚逗找补。
寺院、宫观对于民间斋主应酬性的佛事、法事(如逗官经一永日地),例来是灵活掌握。随时可以精简,只要了事的(提调)通知各经坛上的逗铺排地(伺候僧、道的杂务)需要提前送圣,经忏即可就此结束。通常只由禅经在楼库前逗品咒地,施洒甘露水、米花,进行施法加持后,各经坛即宣告功德*,等候送圣。
办冥寿送圣(送库)仪式行列,一律走成双行,其行列顺序例为:
(1)官鼓大乐前引。号筒一对,官鼓四面(缎绣鼓围子不加孝布),唢呐一对,海笛一对,跟锣(指挥)一面。
(2)有转轮纸车、纸马、纸扎官轿等,雇人牵舁以行。如接三之仪。办周年、办冥寿,特殊富户有糊轿车、四轮马车、翻毛大马(坐骑)者。*后,有糊汽车、东洋人力车、三轮车者。个别人家还有糊自行车者。(车、轿内满装花红纸钱、金银箔叠的元宝、锞子)。意在请亡魂回家过生日,礼毕仍随送圣的逗圣驾地一起归位。
(3)番(喇嘛):十三众、十一众、九众不等。俱身披黄袍。刚冻(大铜号)一对,临时雇二人(此不算番僧数——下同)牵之以行,由二番僧牵嘴而吹;插柄*鼓一对:临时雇二人肩扛,由二番僧用一弯钩鼓槌敲打;大钹一对,与鼓同时打出节奏。余者皆手拈佛珠随行。走在最后的是头戴*桃形帽的格司贵大喇嘛。
(4)尼(尼姑):十三众、十一众、九众不等。俱身穿灰袍,加披红缎金线福田纹的袈裟。走在最前面的两尼,右边的打引磬,左边的敲木鱼。下边依次为铛子两对,镲锅一对,手鼓一对。走在最后的逗放正地的执手炉。(如为十三众,必有一对徒手相送。)
(5)道(道士):十三众、十一众、九众不等。俱身穿蓝袍,加披彩色缎绣法衣,有红、蓝、绿、豆青、自、菊黄,每色一对,均绣青云、白鹤、灵芝及八仙法物图案。走在最后的逗高功地为紫色,八卦图案法衣,手捧如意一柄。走在最前面的,左边的持铃,右边的敲逗嗡子地(比引磬大的铜钟);下边依次为:铛子两对,镲锅一对,手鼓一对。(如为十三众,必有两众徒手相送。)
(6)居士(佛教逗优婆塞地)十三众、十一众、九众不等。俱身穿青袍,加披紫色缦衣。走在最前面的为引磬一对;下边依次为:铛子两对,镲锅一对,手鼓一对。走在最后的逗领众地(不称逗放正地)执手炉。
(7)送圣的亲友不举香、不提灯、徒手相送,走成两行。一般朋情不一定在本家眷属前边行进。可分别在番、尼、道行列前后,分两行行进。这样,将经班隔开,既有利于观瞻,又避免两班响器相混。
(8)捧圣的眷属及陪伴眷属的至戚:由追庆子长子用铜茶盘捧着喇嘛用巴拉面捏的灯、塔,次子用铜茶盘捧着尼经大疏,三子用铜茶盘捧着道经大疏,四子用铜茶盘捧着居士经大疏,五子用铜茶盘捧着禅经大疏。(如长子无弟,可由孙辈充替;如孙辈仍不敷用,方用女眷充替。)
(9)禅(和尚):十三众、十一众、九众不等。俱身披青袍。常住寺的加披红缎金线福田纹的袈裟。子孙院的则加披彩缎绣花偏衫;每对一色,上绣不同图案。走在最后的逗放正地大和尚,披黄缎绣佛像的偏衫。常住寺的法器为引磬一对,铛子一对,镲锅一对,手鼓一对。(如为十三众,当必有两众徒手相送。)子孙院的法器为:九音锣一对,横笛一对,管子一对,笙一对,镲锅、铙、钹、手鼓各一。放正大和尚执手炉,炉上插草香一炷。
所要焚化的纸活,除车马与送圣行列随行外,其他如楼库、杠箱、金山、银山、尺头桌子等是预先雇人送往焚化场的。其摆列方向例为迎着送圣行列到来的方向。一楼放正中,楼的两旁各放一库;前边放杠箱;金山、银山、尺头等桌子摆成八字形,每面张,将楼库闪开。
送圣行行列到达预定焚化场后,番、尼、道等经班部于上首;鼓手、居士、和尚经班站于下首,送圣亲友则任立一处。本家眷均跪于正*的蓝色拜垫上。由两位茶房急将每位眷属所捧的疏表接过去产,放在纸活内,点火焚化。本家追庆子、追庆孙等俱行三叩首礼。鼓手以一捧大锣宣告送圣礼成。茶房即朗声喊道:逗本家向各位送欢声雷动的老爷们道谢啦!地于是,追庆子等跪地一叩。亲友们或揖或安而退。
凡属这种形式的逗追庆地,送圣以后,多在当晚,还要放一台禅经的逗瑜伽焰口地,甚至要放番、道、禅三对台的逗焰口地,以便给被追庆人做些身后功德。
喜庆型的冥寿——白事红办
按理,凡是对葬后亡人的一切悼念活动,都是逗白事地的继续,办阴寿这宗逗庆典地,实际上是扩大了的生辰祭渗活动,并不应有过多过分的带有庆祝性质的举动。但是,有的地区人家却主张白事红办——按给在世人祝寿的形式办事。这大体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1)原来就属于逗老喜丧地什么叫逗老喜丧地?拙著《红白豆事——旧京婚丧礼俗》一书下卷,丧葬礼俗中已作过较为详尽的注解。现简言之,例如:大家族中的最高长辈,膝下儿孙成群,几世同堂,自己足以称宗作祖,寿高近百或过百,一生福寿双全,无疾而终(善终)即为老喜丧。葬前治丧受吊期间,即以逗喜事地办理;葬后的阴寿自然更按逗喜事地办理。
(2)属于地区性的风俗差异俗云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北京附近各郊县与城区婚丧嫁娶礼俗既有雷同之处,又有迥然不同之处。例如:北京西南郊东南召、西南召等地,富户死了人讲究搭台唱戏(当然,所演的剧目与喜寿事的不同,内容多是与悼念有关的,如《双吊孝》;或与孝子报恩有关的,如《三娘教子》。戏种多为河北梆子。),来个逗白事堂会地。这种形式是历史上形成的,已为当地乡民们所认同。当然,富户如果给亡亲办阴寿,自然也不外乎是请戏班演堂会戏,招待前来参加追庆的乡亲,与给在世人办寿的形式无异。
(3)基于发启人、主办人的认识和主张
例如:老头先亡,老太太仍健在,主持家务。子女们一但发起为自己的父亲办阴寿,必请母亲训示如何办理。老太太可能图个逗吉利地,认为居家过日子不能尽办白事,否则就会起到逗烧纸引鬼地的作用。这样,就很可能说: 逗给我怎么办的,也给你爹怎么办!地这就不免要按给在世人办寿一样地办喜庆堂会。即使不办堂会戏,也不会办道场念经、送库。只是举行个宴会。
(4)由于本人生前有遗嘱:忌日(周年)按白事办,设位追荐;阴寿则按红事办。在地府阴曹做鬼也要过生日,以延冥寿。
以上两种情况,可能受了道教某些逗善书地的影响。其特征是不承认灵魂不灭,而是架构了灵魂逐渐消亡论(或说是灵魂阶段论)。《玉历至宝钞》谓逗人死为鬼,鬼死为渐,死始无地。故人们认为,有冥寿(阴寿)才有灵魂的存在,才有超生或转世的可能。如果傲鬼之后再死一回,成为逗渐地,甚至成为逗渐地之后又死一回,那就连灵魂也不复存在。这样,再有任何超生、转世的机缘也没有用了。所以,延冥寿与延阳寿一样重要。延冥寿的本身就具有喜庆的含义,予!是一定要按喜事办理。
白事红办型的阴寿,不念经送库。但最后一天晚上却要随着送灯花——送驾(寿星或麻姑神驾)把给被追庆人供在寿堂上的逗红包袱地(内装花红纸钱)一并焚化,表示将请回家过生日的先人送走。
喜庆型的冥寿——红白红办
严格地说起来,所有办冥寿的,都是红白混合型的,既有追庆的逗红事地含义;又有悼念的逗白事地意义。不过视其红、白形式的比重,把它划分一下罢了。
红白混办,特指给亡亲办冥寿时,既请僧、道办荐亡、祝诞道场,又办戏曲堂会等文娱演出,招待前来参加追庆的亲友们。但原则上两者不能相混,即不使逗两台干扰地。所以,多是将两者的日期分开,例如:办三天冥寿。头天家族内部演礼。迎寿地,次日延请僧、道、番、尼、居士(用其一班或数班均有之)诵经礼忏一永日。晚间送库后,施放逗舍施功德吉祥焰口地一堂。第三天正日子则办戏曲堂会,酬谢招待亲友们,最后以送灯花——送神(寿星或麻姑)驾来结束庆典。如果只办一天,道场与堂会戏曲演出就要分院进行,势必正院僧、道设坛诵经作法,而跨院却说书、唱大鼓,甚至来场河北梆子等小戏。
红白混办的冥寿还可能出现许多新点子,例如:有的家主与民间香会(今称逗花会地)成员素有交往,或者家庭成员中就有香会里的成员。届时,必有一两档子,甚至好几档子香会来给逗助兴地。但这可不是像应酬白事那样只出逗文场地(给表演者伴奏的乐队),而是文场、武场一齐出动,而且是彩扮,与进香朝顶无异。什么高跷、旱秧歌、五虎少林棍、太狮、少狮一齐而上。白天在院里、院外或附近广场进行表演;晚上,道场*送圣——送库时,由高跷秧歌的成员眦跷抬着一楼二库、四杠箱和其他冥活(如金山、银山、尺头桌子、四季花盆等),走在最前边,后边跟着几档子彩扮的会档儿,边走边表演。文场猛敲猛打,而且是以逗神耳地——大鞭子抽锣开道。十分喧闹。中间是前来出份子的亲友们,有的挑着黄钱、元宝、千张等敬神钱粮,有的捧着灯花儿,追庆子、追庆孙等家眷则分别捧着圣驾(指贴着寿星马、麻姑马的纸龛)、黄表、红包袱。最后才是身披绣花偏衫,敲打着法器的僧众步送。这乃是典型的怯打怯闹的逗野事地。大多出现于郊区乡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8:06

冥寿,也叫逗阴寿地,即亡人的生辰。

为已故的祖父母、父母做寿,称为逗冥庆地。是由给在世人做寿引申出来的礼俗,就其性质来讲,是以家族、家庭为单位对先人的孝念追庆活动,意在逗慎忠追远地、逗光前裕后地,增辉于门第。做冥寿一是在家中,二是在寺庙。家中不拜忏,做水陆道场,或一至三日,或七日不等,以*之日为正日。最隆重者请回四十九位和尚,拜忏四十九天。事毕,追荐的牌位可以放在寺院中的根本堂,以承受香火。

办冥寿,实际上乃是扩大化的生辰祭。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阶层的人物,有着各种不同的做法。形式比较纷杂多样,不像嫁娶、给长辈办寿、给婴儿办弥月、丧葬等礼仪那样规范化。其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当事人的主张。但纵观清末以来,在民间已经发生过的事例,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现逐一介绍如下:
正统型的冥寿——白事白办
正统型的冥寿,即缅怀追念型的冥寿。一般说来,办冥寿只是家族或家庭内部的纪念活动,所以并不一定大肆撒帖请人,只是口头邀请至亲。只有个别官僚、富贾大肆操办的,才由操办寿礼的晚辈出名向亲友散发请柬。文曰:
国历×月×日为先严(父)或先慈(母)×秩冥寿。届
夏 × ×
期假××街××胡同×号寓所或××饭庄设位追庆。并延请番、尼、道、禅轮流诵经礼忏,祈祷冥福。敬治斋筵。准下午四时入席。六时送库。恭请
台光 追庆子×××稽首
凡是在家里办事的,多要请棚匠搭棚;请彩子局在棚内外扎彩。新丧未满三年的,席棚上的玻璃窗一律为红寿字加白边或蓝边,无论被追庆的是男是女,均用五只蝙蝠捧一圆寿字的逗五福捧寿地图案。给亡故三年以上的办冥寿则一律用普通办生日搭棚用的红寿字玻璃窗。棚上的栏杆、挂檐也都是红漆彩绘的。如门前、棚口及寿堂悬彩,大体上根据给先亡办周年(忌日)的用法。新丧未满三年吾勺一律用素彩;一年以内,用蓝白地,别彩色花的牌楼;一年以上,三年以内用紫地别彩色花的牌楼,毗卢帽式的上顶,多以黄花拼成寿字或团万字的图案;三年以上的则搭黄红地别彩花的牌楼,顶子上多以粉、红相间的纸花拼成圆寿字或团万字的图案。有别出心裁者自当例外。
有鼓乐者,多设于二门或垂花门前(丧事多设于大门前或大门内影壁前)。讲究者,亦设大鼓锣架:门鼓有用单鼓,有用对儿鼓的,鼓身固定为红地金纹,其图案不拘,惟有鼓帘子的颜色须按被追庆人亡故的年限使用。亡故三年以下的多用青、蓝缎地;亡故三年以上的一律用红缎地。上面所绣的图案多系折枝花卉。一般均不再加挂白色孝布。有的不设大鼓,只在二门设官鼓两对。门鼓、官鼓俱为前来追庆的亲友作传报使用,有经忏、道场的又可为僧、道送疏时击鼓鸣号逗接赞地、逗送赞地。一如丧事与办周年之举。无论满、汉均用官鼓大乐吹官打(不用花吹儿),虽然有逗庆地的含义,但究属追念祭典的性质,要求庄严肃穆。
官鼓大乐是清代正统型、一.规范化的朝野公认的响器,适合于这种场合使用。例为:官鼓两对,号筒一对,海笛一对,唢呐一对,笙一对,九音锣一对,跟锣一面(指挥)。吹鼓手俱穿绿色红光、金圆寿字的袈衣;腰系红缎绣着金寿字的搭帛。头戴清代官帽,被追庆人亡故不足三年的无帽缨;三年以上的则加上红帽缨。春、秋、冬三季的均为逗秋帽地;惟独夏季戴白蘑菇形的逗纬令地(凉帽)。脚穿青布靴。白天在垂花门或二门门前设座,跟锣则立于寿堂前。有来宾行礼时,鸣锣为报,通知门外奏乐,头锣为起乐,三锣为止乐。
本家通于办事前,请冥衣铺以彩纸糊一堂楼库,四只墩箱或杠箱。于办事之日摆列于重花门或二门之外。通常楼高一丈一尺;库高九尺。例为古典宫殿顶盖,黑地蓝瓦,红脊加绘金圆寿字;有椽子者,为绿头金万字;檐下所有仿油漆彩画皆为四季花卉加金圆寿字、长寿字、团万字的剪纸装饰。蓝墙(仍取逗神红鬼蓝地之意)、白砖纹。红色包金饰的明柱,朱红菱花格式的窗门。五彩云朵的须弥座;糙活则为橙*黑纹的。虎皮石地方座。库座上亦立有手执钥匙和账簿的逗库官地。四只箱子为正红色,边沿俱绘万字不到头和福寿如意等吉祥图案;箱盖上各绘逗四艺如意地——琴、棋、书、画。如意则绘于两帮。间或有绘成逗暗八仙地者(即逗八仙地所执的八样法物)。箱身正面以蓝、白、绿为主色的彩绘吉祥图案,如:蟠挑献寿地、逗竹梅双喜地、逗荣华富贵地、逗玉树临风地等,不一而足。糙活则为四季折枝花卉。
棚内的逗官座儿地(指招待来宾喝茶、吃饭的座席)与其他红白喜事基本上相同。惟有桌帘、椅套在颜色和绣花图案上须根据被追庆人亡故年限,亡故三年以下的用蓝缎、紫缎绣青云白鹤图案的桌帘,蓝布椅套;亡故三年以上者,一律用红缎绣四季花卉或逗五蝠(福)捧寿地图案的桌帘,红布椅套。与给在世人庆寿时使用的设备无异。
凡有经忏法事的,照例要在棚内搭上逗经托子地(搭在房上的经台)。次者则平地设座。只有一棚经的(多为禅经)搭在南面,面对寿堂。两棚者则东西各一棚;间有两棚均设在南面,搭成两层台,上边为经托子,下边的为平地座。照例上层为番(喇嘛)经,下层为禅(和尚)经;、或者上层为道经,下层禅经——禅经为主体道场,放在下边。番、尼、道、居士等均是客体道场,都放在禅经之上。因此,四棚俱全者,则正面上层为番,下层为尼,东面为道,西面为禅。每棚经均在棚顶上悬挂四筒经幡;经坛前悬挂云头幡门一幢,幡条四条,例由经绸局操办。习惯上,经幡、幡门、幡条都是云缎绣花的,只是缎地颜色不一。番为*、尼为紫色、道为蓝色、禅为红色。这是旧京经忏道场上的固定套子。
寿堂实际上是个祭堂,其正面所挂的,当做神位的大幅寿幛,与办逗阳寿地的大不相同。被追庆人亡故一年者,用蓝幛,大金寿字镶红边;亡故三年以上者,一律用大红寿幛,大金寿字加蓝边。幛前应供阿弥陀佛,即为逗无量寿佛地,又为逗西方接引佛地。意在祈愿佛陀接引*庆人往生净土,不退不转,常安常乐,再无生老病死之忧,真正达到了福寿无尽的境地。但一般人多不懂这个意义,往往还供寿星、麻姑、八仙等神像。神佛像前有设被追庆人红纸牌位的,有将祠堂主牌请至寿堂供奉的,有供大幅遗像的,个别的还有在供案前虚设一把加了红披的太师椅,象征是被追庆人受礼的座席。其后人追庆子、追庆孙必衣冠齐整地站立在供案旁。
来宾前来寿堂行礼,亦谓之逗追庆地(不叫逗上寿地),多是素服冠戴整齐,胸前佩戴入门时发予的胸花(*庆人为男性戴左边;*庆人为女性戴右边),一律为纸菊花(不用牡丹)。被追庆人亡故一年男戴蓝花,女戴黄花;三年以上者为红色花加黄心;十年以上者为全红花。来宾被知宾引进寿堂后,职司赞礼的知宾或茶房便朗声喊道: 逗请免礼吧您哪!地来宾必俯首以右手将盖在蓝拜垫上的红毡子撩起(如是红垫,上无覆盖的毡子,自当免论),然后跪拜。有行两揖三叩的,有行两揖四叩的,以取逗神三鬼四地之意。如是给有爵的王爷追庆须行三揖六叩的逗六素礼地。这时,追庆子、追庆孙即须跪于供案两旁的蓝拜垫或红毡毯上叩首还礼。
来宾行礼之后,凡是事先未将礼物送来的,即亲自到账房交礼,与其他红白喜事同谓之逗呈礼上账地。一般以逗份金地为礼的居多。按民间习惯,份金或礼券都须装在一个封套里,两家过多少钱的份子是根据多年交往的程度,在事先决定好
的,临时也不能更改。由于人们认识不一,使用的封套较为复杂,甚至是各行其是。按礼俗,*庆人亡故一年者,应为黄封套红签;三年者,紫封套红签;三年以上者,一律用红封套红签。红签上书:逗追庆x元地,无上款,封套左边是下款,写出份子人与被追庆人的关系称谓、姓名,如逗愚晚×××拜敬地、逗年谊×××拜敬地。封套背面右下角写出份子人的住址,备查。
份金以外的礼物大多是事前派人送来的,以便于本家布置寿堂、寿棚时统一布置陈列。通常均以花红贺I障为大宗。被追庆人亡故三年以上的一律用花红幛子,即紫、绿、红、橙等色全都不拘,挂起来五光十色,比一般办喜寿事时的一片大红还要赏心悦目,这是一般红白喜事中的特殊现象。至于幛光题词,通常仍沿用给世人办寿的题词,但以超世喻仙的为多,有的则是以赞颂被追庆人在世时的德、才、功为主要内容,多系自拟自撰、规范化的题词较少。
有送纸活的,通常为纸糊的尺头桌子,以对为单位,最少送两对,摆列起来好对称。一般多送两对。尺头桌子上照例摆有不同器物。常见的为绸缎尺头(衣料)。金山、银山,即糊成一对水仙花盆,盆内有小型金、银山子石各一座,上镶五光十色的奇花异草,飞禽走兽,表示是奇珍异宝,放在尺头桌上。其次是糊一对或两对四季花盆,盆内插着花、叶并茂的花卉,芍药、牡丹、莲、菊、桂、梅不等。其他纸扎冥品不限。
有送冥钱烧纸的。被追庆人亡故已满三年者,用紫色大烧纸(以刀为单位,每刀百张——下同);满三年以上者,送花红(彩色)大烧纸,、简称逗花红纸地,或白色大烧纸与红色大烧纸对半使用。间有送金银纸锭、元宝、纸洋钱、冥钞、佛道两教的逗往生咒地等等。
当然,礼物中少不了送寿桃、寿面、寿酒、香烛、应时糕点、鲜果,以及各类礼券、礼帖的,与给在世人祝寿类同。兹不赘述。
本家既然设账房领帖收礼,所以,不拘丰俭,一定要预备酒席,招待来追庆的亲友们。一般仍沿用给在世人办寿的席面,不论菜肴丰俭,主食一律为卤面(三鲜卤、白肉卤、素卤均可)。并有带寿字的扁馒头。晚席主食则多为米饭、馒头。有佛、道教信仰的,照例用素席,表示戒杀,给被追庆人做些逗身后功德地。席问例由追庆子、追庆孙等依次至每桌前斟酒布菜,说几句客套话表示谢席,但不见得像丧事中那样向来宾跪拜,来宾也不必全体起立还以注目礼。
办冥寿送圣(焚库),在很大程度上是个炫耀门第的举动,所以多要赶在天黑以前。如果赶在冬季、初春、深秋等季节,落日较早,送圣的时间可以提前一至二小时。不一定非等到来宾全坐完晚席,凡是未坐席用饭的来宾可在送圣之后,回棚逗找补。
寺院、宫观对于民间斋主应酬性的佛事、法事(如逗官经一永日地),例来是灵活掌握。随时可以精简,只要了事的(提调)通知各经坛上的逗铺排地(伺候僧、道的杂务)需要提前送圣,经忏即可就此结束。通常只由禅经在楼库前逗品咒地,施洒甘露水、米花,进行施法加持后,各经坛即宣告功德*,等候送圣。
办冥寿送圣(送库)仪式行列,一律走成双行,其行列顺序例为:
(1)官鼓大乐前引。号筒一对,官鼓四面(缎绣鼓围子不加孝布),唢呐一对,海笛一对,跟锣(指挥)一面。
(2)有转轮纸车、纸马、纸扎官轿等,雇人牵舁以行。如接三之仪。办周年、办冥寿,特殊富户有糊轿车、四轮马车、翻毛大马(坐骑)者。*后,有糊汽车、东洋人力车、三轮车者。个别人家还有糊自行车者。(车、轿内满装花红纸钱、金银箔叠的元宝、锞子)。意在请亡魂回家过生日,礼毕仍随送圣的逗圣驾地一起归位。
(3)番(喇嘛):十三众、十一众、九众不等。俱身披黄袍。刚冻(大铜号)一对,临时雇二人(此不算番僧数——下同)牵之以行,由二番僧牵嘴而吹;插柄*鼓一对:临时雇二人肩扛,由二番僧用一弯钩鼓槌敲打;大钹一对,与鼓同时打出节奏。余者皆手拈佛珠随行。走在最后的是头戴*桃形帽的格司贵大喇嘛。
(4)尼(尼姑):十三众、十一众、九众不等。俱身穿灰袍,加披红缎金线福田纹的袈裟。走在最前面的两尼,右边的打引磬,左边的敲木鱼。下边依次为铛子两对,镲锅一对,手鼓一对。走在最后的逗放正地的执手炉。(如为十三众,必有一对徒手相送。)
(5)道(道士):十三众、十一众、九众不等。俱身穿蓝袍,加披彩色缎绣法衣,有红、蓝、绿、豆青、自、菊黄,每色一对,均绣青云、白鹤、灵芝及八仙法物图案。走在最后的逗高功地为紫色,八卦图案法衣,手捧如意一柄。走在最前面的,左边的持铃,右边的敲逗嗡子地(比引磬大的铜钟);下边依次为:铛子两对,镲锅一对,手鼓一对。(如为十三众,必有两众徒手相送。)
(6)居士(佛教逗优婆塞地)十三众、十一众、九众不等。俱身穿青袍,加披紫色缦衣。走在最前面的为引磬一对;下边依次为:铛子两对,镲锅一对,手鼓一对。走在最后的逗领众地(不称逗放正地)执手炉。
(7)送圣的亲友不举香、不提灯、徒手相送,走成两行。一般朋情不一定在本家眷属前边行进。可分别在番、尼、道行列前后,分两行行进。这样,将经班隔开,既有利于观瞻,又避免两班响器相混。
(8)捧圣的眷属及陪伴眷属的至戚:由追庆子长子用铜茶盘捧着喇嘛用巴拉面捏的灯、塔,次子用铜茶盘捧着尼经大疏,三子用铜茶盘捧着道经大疏,四子用铜茶盘捧着居士经大疏,五子用铜茶盘捧着禅经大疏。(如长子无弟,可由孙辈充替;如孙辈仍不敷用,方用女眷充替。)
(9)禅(和尚):十三众、十一众、九众不等。俱身披青袍。常住寺的加披红缎金线福田纹的袈裟。子孙院的则加披彩缎绣花偏衫;每对一色,上绣不同图案。走在最后的逗放正地大和尚,披黄缎绣佛像的偏衫。常住寺的法器为引磬一对,铛子一对,镲锅一对,手鼓一对。(如为十三众,当必有两众徒手相送。)子孙院的法器为:九音锣一对,横笛一对,管子一对,笙一对,镲锅、铙、钹、手鼓各一。放正大和尚执手炉,炉上插草香一炷。
所要焚化的纸活,除车马与送圣行列随行外,其他如楼库、杠箱、金山、银山、尺头桌子等是预先雇人送往焚化场的。其摆列方向例为迎着送圣行列到来的方向。一楼放正中,楼的两旁各放一库;前边放杠箱;金山、银山、尺头等桌子摆成八字形,每面张,将楼库闪开。
送圣行行列到达预定焚化场后,番、尼、道等经班部于上首;鼓手、居士、和尚经班站于下首,送圣亲友则任立一处。本家眷均跪于正*的蓝色拜垫上。由两位茶房急将每位眷属所捧的疏表接过去产,放在纸活内,点火焚化。本家追庆子、追庆孙等俱行三叩首礼。鼓手以一捧大锣宣告送圣礼成。茶房即朗声喊道:逗本家向各位送欢声雷动的老爷们道谢啦!地于是,追庆子等跪地一叩。亲友们或揖或安而退。
凡属这种形式的逗追庆地,送圣以后,多在当晚,还要放一台禅经的逗瑜伽焰口地,甚至要放番、道、禅三对台的逗焰口地,以便给被追庆人做些身后功德。
喜庆型的冥寿——白事红办
按理,凡是对葬后亡人的一切悼念活动,都是逗白事地的继续,办阴寿这宗逗庆典地,实际上是扩大了的生辰祭渗活动,并不应有过多过分的带有庆祝性质的举动。但是,有的地区人家却主张白事红办——按给在世人祝寿的形式办事。这大体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1)原来就属于逗老喜丧地什么叫逗老喜丧地?拙著《红白豆事——旧京婚丧礼俗》一书下卷,丧葬礼俗中已作过较为详尽的注解。现简言之,例如:大家族中的最高长辈,膝下儿孙成群,几世同堂,自己足以称宗作祖,寿高近百或过百,一生福寿双全,无疾而终(善终)即为老喜丧。葬前治丧受吊期间,即以逗喜事地办理;葬后的阴寿自然更按逗喜事地办理。
(2)属于地区性的风俗差异俗云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北京附近各郊县与城区婚丧嫁娶礼俗既有雷同之处,又有迥然不同之处。例如:北京西南郊东南召、西南召等地,富户死了人讲究搭台唱戏(当然,所演的剧目与喜寿事的不同,内容多是与悼念有关的,如《双吊孝》;或与孝子报恩有关的,如《三娘教子》。戏种多为河北梆子。),来个逗白事堂会地。这种形式是历史上形成的,已为当地乡民们所认同。当然,富户如果给亡亲办阴寿,自然也不外乎是请戏班演堂会戏,招待前来参加追庆的乡亲,与给在世人办寿的形式无异。
(3)基于发启人、主办人的认识和主张
例如:老头先亡,老太太仍健在,主持家务。子女们一但发起为自己的父亲办阴寿,必请母亲训示如何办理。老太太可能图个逗吉利地,认为居家过日子不能尽办白事,否则就会起到逗烧纸引鬼地的作用。这样,就很可能说: 逗给我怎么办的,也给你爹怎么办!地这就不免要按给在世人办寿一样地办喜庆堂会。即使不办堂会戏,也不会办道场念经、送库。只是举行个宴会。
(4)由于本人生前有遗嘱:忌日(周年)按白事办,设位追荐;阴寿则按红事办。在地府阴曹做鬼也要过生日,以延冥寿。
以上两种情况,可能受了道教某些逗善书地的影响。其特征是不承认灵魂不灭,而是架构了灵魂逐渐消亡论(或说是灵魂阶段论)。《玉历至宝钞》谓逗人死为鬼,鬼死为渐,死始无地。故人们认为,有冥寿(阴寿)才有灵魂的存在,才有超生或转世的可能。如果傲鬼之后再死一回,成为逗渐地,甚至成为逗渐地之后又死一回,那就连灵魂也不复存在。这样,再有任何超生、转世的机缘也没有用了。所以,延冥寿与延阳寿一样重要。延冥寿的本身就具有喜庆的含义,予!是一定要按喜事办理。
白事红办型的阴寿,不念经送库。但最后一天晚上却要随着送灯花——送驾(寿星或麻姑神驾)把给被追庆人供在寿堂上的逗红包袱地(内装花红纸钱)一并焚化,表示将请回家过生日的先人送走。
喜庆型的冥寿——红白红办
严格地说起来,所有办冥寿的,都是红白混合型的,既有追庆的逗红事地含义;又有悼念的逗白事地意义。不过视其红、白形式的比重,把它划分一下罢了。
红白混办,特指给亡亲办冥寿时,既请僧、道办荐亡、祝诞道场,又办戏曲堂会等文娱演出,招待前来参加追庆的亲友们。但原则上两者不能相混,即不使逗两台干扰地。所以,多是将两者的日期分开,例如:办三天冥寿。头天家族内部演礼。迎寿地,次日延请僧、道、番、尼、居士(用其一班或数班均有之)诵经礼忏一永日。晚间送库后,施放逗舍施功德吉祥焰口地一堂。第三天正日子则办戏曲堂会,酬谢招待亲友们,最后以送灯花——送神(寿星或麻姑)驾来结束庆典。如果只办一天,道场与堂会戏曲演出就要分院进行,势必正院僧、道设坛诵经作法,而跨院却说书、唱大鼓,甚至来场河北梆子等小戏。
红白混办的冥寿还可能出现许多新点子,例如:有的家主与民间香会(今称逗花会地)成员素有交往,或者家庭成员中就有香会里的成员。届时,必有一两档子,甚至好几档子香会来给逗助兴地。但这可不是像应酬白事那样只出逗文场地(给表演者伴奏的乐队),而是文场、武场一齐出动,而且是彩扮,与进香朝顶无异。什么高跷、旱秧歌、五虎少林棍、太狮、少狮一齐而上。白天在院里、院外或附近广场进行表演;晚上,道场*送圣——送库时,由高跷秧歌的成员眦跷抬着一楼二库、四杠箱和其他冥活(如金山、银山、尺头桌子、四季花盆等),走在最前边,后边跟着几档子彩扮的会档儿,边走边表演。文场猛敲猛打,而且是以逗神耳地——大鞭子抽锣开道。十分喧闹。中间是前来出份子的亲友们,有的挑着黄钱、元宝、千张等敬神钱粮,有的捧着灯花儿,追庆子、追庆孙等家眷则分别捧着圣驾(指贴着寿星马、麻姑马的纸龛)、黄表、红包袱。最后才是身披绣花偏衫,敲打着法器的僧众步送。这乃是典型的怯打怯闹的逗野事地。大多出现于郊区乡间。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