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的症状。脾胃虚弱的症状都有哪些呢?脾胃虚弱的人平时生活中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2:54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4 22:36

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药、食损脾或慢性肾病患者湿邪久居,损伤脾气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1.脾气虚:腹胀纳少,食后胀甚,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舌苔淡白。
  2.脾阳虚:大便溏稀,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节按,行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目无华或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气下陷: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
4.脾不统血: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
其实我觉得脾虚这是一个长期性的症状,所以不是一时就可以改善的,建议你可以以食疗和调养为主,比如在没有食欲的时候吃点米汤,平时注意脾胃的保护,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你指的营养配搭似乎是西医而言,其实我建议你用食疗,具体食谱建议你买一本《饮膳正要》试试根据你自己的身体去选择食疗方法。少吃那些滋腻的补品,你的脾胃运化功能不好,再吃那些会雪上加霜。还有,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你恢复身体,不过不要剧烈的,你不妨试一下打太极拳。饮茶上我建议你可以试试楂~脾cha~,现在茶疗不是也很风行的吗。特别加入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生姜、砂仁等天然草本,对脾虚虚弱虚寒,腹胀纳少,食后胀甚,食欲不振 肢体倦怠都是有很好的调理作用的。事实证明安全健康的。
下面推荐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疗的做饭
药点、药饭是将谷物与某些食物和药物一起制作成饭、糕、饼、包子、馒头等主食或点心,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1、橘红糕:鲜橘皮10克,打碎成细粒后用糖浸渍,再和入面粉制成糕点。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方2、豆蔻馒头:白豆蔻粉6克,撒入适量的面粉内,再蒸煮成馒头,适用于腹胀、食欲不振。
  方3、红枣益脾糕:红枣30克、白术10克,干姜1克,鸡内金10克。先煮熬取汁,再将汁与面粉500克及适量的糖制成糕,适用于胃呆纳减,大便溏薄。
  方4、山药饭:山药、莲肉、米仁、扁豆各30克,洗净切碎,莲肉去皮,芯后煮烂,再与粳米一起煮饭,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方5、八仙糕:黄芪、白术、山药、山楂、茯苓、陈皮、湘莲末、党参各5克。先将上述药物煎煮取汁,再与适当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糕。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方6、砂仁藕粉:砂仁5克,三七2克,藕粉30克,白糖适量,将砂仁、三七研为细末,拌匀即成。适用于胃胀痛、呕吐纳呆。
  方7、麻仁玉米糕:火麻仁、芝麻各30克,玉米粉、红糖适量,将火麻仁研末、芝麻洗净,放入玉米粉拌匀,再加入红糖用水和面做成糕。适用于脾虚名血亏损引起的便秘。
方8、姜糖山芋:山芋500克,生姜2片,蜂蜜适量同煮。适用于肠燥便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4 23:54

  对于脾胃虚弱患者来说饮食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发现有脾胃虚弱的情况的话,那么在饮食的调节中一定要多加的注意了,那么对于脾胃虚弱应该怎么调理,拉肚子的饮食有哪些是要多加的注意的呢。

  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忧思日久,禀赋不足,年老体衰,大病初愈,调养失慎都可以导致脾胃虚弱证脾气不足,则四肢不用,后泄,食不化呕逆,腹胀肠鸣,是为脾气之虚也。

  因此其病因有三方面

  一为饮食失调。

  二为劳累过度。

  三由于急慢性病。

  以上诸因,耗伤脾胃,导致脾胃不足,运化失健,形成脾胃虚弱证。

  脾胃虚弱的药物调理方法

  脾胃虚弱患者,可以使用德浦的常未保茶温和健脾胃。

  脾胃虚弱的常见表现

  病程较长,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

  如表现为脾气虚则见
  脘腹胀满,食后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如表现为脾阳虚则见
  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或肢体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白带多质稀。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如表现为脾不统血则见
  为脾气虚则运化无力,气血亏虚,可见食少,腹胀,便溏,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一为多种出血症状,如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等。便血而属脾不统血者,以大便下血,血便混杂,或先便后血,血色紫暗,或大便漆黑,兼见脾气虚症状;崩漏而属脾不统血者,表现为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尽,色淡质薄,面色白或虚浮,身体倦怠,四肢不温,气短懒言,纳呆便溏等。

  如表现为中气下陷则见
  面色淡白,眩晕易汗,短气,倦怠,食少,便溏、腹部重坠,便意频数,小便浑浊如米泔等。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慢性腹泻等病。

  如表现为胃阴虚则见
  见口干唇燥,嘈杂,干呕,饮食减少,或吞咽不利,食后胸膈不适,大便干结,舌红中心干,少苔,或舌光、干绛,脉细数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5 01:28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感觉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上楼没有力气、稍运动就出虚汗、说话底气不足、容易犯困、吃东西难以消化、容易拉肚子、脸上苍白、没有气色等等。到医院检查中医会说是脾胃虚弱的症状 气血不和
  很多朋友会说脾胃和气血又有什么关系呢?中医讲“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和则气血顺,人体气血(我们所说的能量)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所以也说脾胃是人后天生存之本。所以气血不足吃什么 首先是要调理脾胃。
  再者脾胃虚弱本身吸收就差,所以建议大家吃四宝粥调理。胡维勤教授在《胖补气痩补血》一书中提到过四宝粥,也对其四种原料的功效和搭配做了非常明确的阐述 .原文如下

  补脾胃的四宝粥------胡维勤(朱德的保健医生)
  脾胃虚弱的人最怕喝中药,平时吃点东西都难受,更别提又苦又涩的中药了。许多人问我:“胡教授,补脾胃有没有别的方法,只要不喝中药,什么方法都行。”这时我会建议他们去喝粥。开始,这些人很惊讶:“您说什么?喝粥?开玩笑吧!”等我将煮粥的方法仔细告诉他们之后,他们就恍然大悟了。原来我推荐的粥很特别,缺不了四样东西:莲子肉、山药、薏米和芡实。将这些东西按 1 : 1 : 1 : I 的比例配好,打磨成粉,每次熬粥的时候放上几勺,我给这种粥取了个名字,叫四宝粥。开始喝这种粥时会觉得味道怪怪的.这是因为芡实的味道有点涩,不过,多喝几次以后就习惯了.
  脾胃虚弱的人喝一段时间之后,人就会变得红光满面,精神抖擞。
  四宝粥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功效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先说四宝粥里的第一宝 —— 莲子肉。 脾胃虚弱吃什么
  莲又称荷,莲子就是莲的种子,种子去壳之后就是莲子肉。莲子的药性平和,味道稍微有点甜,《神农本草经》将它列为上品,认为它能“补中养神,除百病。久服轻身耐劳,不饥延年”。补中就是补中气,中气是什么呢?中气就是脾胃之气。一个人的脾胃好了,身强力壮,百病不侵,人自然就会健康长寿。古往今来,许多医家都将莲子视为补脾胃的第一选择,清代御医黄元御说:“莲子甘平,甚益脾胃。”大家千万不要低估古人的话,古代一些大医家的话不是随便说出来的,每一句都经过了自己的实践。神农所选的每一种药,都用自己的身体做过实验,黄元御说的这八个字也是自己几十年经验的结晶。我在行医时,遇到脾胃虚弱之人,总是选用莲子肉,效果的确非常明显。
  接下来,说一说四宝粥里的第二宝 ——薏米。 脾胃虚弱吃什么
  薏米.又称薏苡仁,由于它的形状酷似珍珠.所以,有人又称它为菩提珠。薏米最大的功效是祛湿。这个祛湿与补脾胃有什么关系呢?运化水湿是脾的功能之一,人体内的湿气太重就会增加脾的负担,骆驼再有力气,驮的货物多了,也会被压垮。脾有四怕,怕湿就是其中之一。所以,祛湿就是为脾减轻负担,《食医心镜》中说:“薏苡仁粥治久六风湿痹,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除胸中邪气。”
  四宝粥里的第三宝是 ― 芡实。
  芡实与莲相似,生于池沼湖泊中,日本人给它取了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 ― 水中丹,意思是生长在水里的灵丹妙药。芡实的药性平和,味道甜涩,是补脾胃的最好食物之一,它与莲子肉的作用相似,只不过它的收敛作用比莲子强。如果脾胃虚弱拉稀,芡实可以很快止泻。所以,它是补脾止泻的良药。
  四宝粥里的第四宝是 ― 山药。 脾胃虚弱的症状
  山药性甘味平,既补气又补阴,有的食物具有补气的作用,但稍微多吃就会上火,山药却不这样,山药补气而不壅滞上火。有的食物具有补阴的功效,但多吃了一些,湿气就会加重,山药却不这样,山药补阴而不助湿滋腻。身体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人都可以多食山药,山药是平补脾胃的良药。 山药不仅能补脾胃,而且味道也不错,儿童脾胃虚弱吃什么对于脾胃虚弱的儿童尤其适宜。有的儿童脾胃虚弱,体质很差,动不动就感冒,针对这些儿童,我会建议父母经常给孩子熬山药粥,并且在粥里放一勺白糖,很多孩子特别喜欢喝这种粥,不知不觉中,孩子的脾胃就强壮了起来。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