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名食小吃有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3:39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2:05

上海美食街大全
云南路:上海人下“馆子”去的最多的要数云南路了。不仅长安饺子楼、金陵酒家、三和楼菜馆、老正兴菜馆等日渐兴隆,并且弄口过街楼下也开始设摊供应宵夜,成为沪上闻名的美食街。云南路上最有名的当属北京烤鸭和小金陵盐水鸭。还有“鲜得来”排骨年糕,“小绍兴”的白斩鸡,“南翔”的小笼包,天津狗不理包子,山东水饺,“老四川”火锅等,当然最让人“牵肠挂肚”的要数“烤羊肉”了,老远就能闻到羊肉的香味,2元钱买上一串,让你离开云南路的时候都有些恋恋不舍。
黄河路:从南京路拐进,你会感觉进入了一条森林之路,高大密集的餐馆门牌在向你频频招手。你已经进入了一条生猛实惠的餐饮超市。
乍浦路:虹口著名的美食街,紧邻市级商业街四川北路,这里汇聚着各地特色菜肴的饭馆、酒楼,是沪上中产阶层宴请、聚会的首选。 交通:100、848路乍浦路终点站、63、563路吴淞路终点站,61路天潼路终点站,途经乍浦路,在海宁路上设站的有6、13、14、17、25、147、220、223、510、922路。在天潼路上设站的有19、65、928路。
上海小吃
南翔小笼、香菇素菜包、鸽蛋圆子、擂沙团、油氽排骨年糕、蟹壳黄、凤尾烧卖、生煎馒头、桂花糖藕、鸡粥、薄荷糕、绿豆糕、千层油糕、太白拉糕、油条、大饼、豆浆、粢饭、鲜肉锅贴、咖口厘牛肉汤、虾肉小馄饨、百果馅酒酿园子、油墩子、油炸臭豆腐、烘山竽、开洋葱油拌面、枣泥酥饼、萝卜丝酥饼、白糖莲心粥、牛筋百叶汤、桂花红豆汤、三丝眉毛酥、五香茶叶蛋、醪糟汤圆、五丁包、八宝饭、油氽馒头、炒年糕、血糯火羹、冷面、粉丝鸡血油豆腐汤、三鲜豆皮、阳春面、素鸡、红豆沙、海带绿豆沙
上海小吃-以食为主
南翔小笼馒头:豫园 蟹黄小笼包、汤包:南翔小笼、松月楼、老松盛(豫园内)
蟹粉小笼:王家沙、鼎泰丰 素菜包子:春风得意楼(豫园附近)、神州豆浆店、新亚大包
鸽蛋圆子:桂花厅点心店(豫园) 擂沙团:乔加栅点心店
枣泥酥饼:绿波廊 猪油百果松糕:五芳斋
排骨年糕:小常州点心店、鲜得来 鸡鸭血汤:松盛点心店(城隍庙大门边)
蟹壳黄:萝春阁、大壶春、吴苑点心店 开洋葱油面:湖滨点心店(豫园附近)
凤尾烧卖:绿波廊餐厅(豫园) 虾肉烧卖:沈大成
饺子:大娘水饺、大清花水饺 生煎馒头:神州豆浆店、丰裕生煎、萝春阁、小杨生煎(吴江路)
桂花糖藕:五芳斋点心店 小绍兴鸡粥:“小绍兴”鸡粥店
油条:神州豆浆店、永和豆浆店 鲜肉锅贴:大壶春(近大世界)
五香茶叶蛋:绿波廊 素点:龙华寺、静安寺、豫园(春风松月楼)、功德林、
上海小吃-以地点为主:
豫园:八宝饭、如意糕、松糕、重油酥饼、生煎、大饼、油条、葱油饼、荤素大包、粢饭、排骨年糕、虾饺等。
绿波廊:葫芦腰米酥、蟹肉小笼 乔家栅:鲜肉猫耳朵
顺角轩饺子店:饺子(黄兴路1616号) 老城隍庙:五仁梅花酥、笋肉青菜饺、冬菜粢毛团、排骨年糕
云南路、吴江路 、古北区:鹿港小镇(小吃)、半亩园(抓饼)、鼎泰丰(蟹粉小笼43元/笼)

我认为上海最好吃的小食品
1.阿尔贝多爸爸的泡芙工房の泡芙
乃是本人吃过最美味的泡芙,外层酥皮香香的软软的,内里蛋奶滑滑冰冰的,奶香浓郁,很有些冰淇淋的风味.咬一口酥皮,内馅软软得好象快要流出来.让你禁不住迅速消灭它.最多一次,吃了三个...
发现地:太平洋百货地下(徐汇,淮海),来福士地下
2.季诺面包坊の墨西哥面包
面包我一向爱吃.很多家的很多品种都喜欢,不胜枚举.这一个,是一旦看到新鲜出炉.就必要买上几个,除之而后快的.外面的面包有蛋糕和面包的双重口感,即不特别绵软,边边角上又有些硬硬的,内里的奶酥相当浓郁美味.如果是刚出炉的,里面的馅热热的感觉能流动一样.回味ING...
发现地:季诺面包坊.(正大地下那家个人觉得做得最美味)
3.面包新语(breadtalk)
因为喜欢吃面包,所以从最早在来福士一楼看到它,就在三天内把它家所有品种全吃了个遍....很新鲜美味,而且用料和做法很特别,不同与普通面包.最喜欢:蕉点(香蕉味的,不知道为什么,常常买不到,555),(南/北)印度饼(好奇怪,面包点里怎么卖饼呢,而且也分不清这北和南有什么区别...反正就是好吃,里面是咖喱馅的,非常浓郁,外皮是软软的.挺大一个).它家的CHEESECAKE也很美味~
发现地:来福士广场一楼.美罗城
4.飞龙生煎の蟹粉酸辣汤
说了很多甜的,说个咸的吧.本来是去吃生煎的,结果却发现了这个极品美味...特别浓厚的汤,酸酸辣辣的,里面东东也很多,还有蟹黄呢.中汤碗一盆,喝下去,又鲜又爽...真是妙不可言.它家的生煎也很不错,是底朝上煎的那种,煎过的部分也非常酥一点不硬.肉肉又鲜又紧实.(小声说一句,比那天天排长队的小杨生煎好吃多多了,那东东不过是卖个名气,人云亦云.其实味道真不咋样.起码比它好吃的多的是.我吃过一次,再不想吃)
发现地:南京路步行街,靠近置地广场
友情提示:2客生煎,一碗酸辣汤.一碗蟹粉小馄饨.两个人吃的话,正正好.
5.第五街咖啡の珍珠奶茶
好象是个连锁企业吧?反正别地我没喝过.始终喝的是同济里面的那家,很好喝的珍珠奶茶,茶和奶的比例很合适,甜度也刚好.珍珠不软不硬特别有韧性.让阿姨放一些些咖啡粉更好喝.比避风塘和仙踪林的好喝.
发现地:同济本部大操场旁第五街咖啡屋 友情提示:可以要求放咖啡粉,不加价哦~(PS:品质稳定,好味道始终如一)
6.来福士美食广场の红豆牛奶冰
来福士6楼的美食广场,和其他小吃广场一样,基本没什么值得好吃的.只有那家卖冰的铺子.真的很是到位.它家的冰用特殊的机器压榨,真的好象洁白的雪一样,而且很细腻很细腻,入口即化,不象有些冰沙,吃进去好象塞了满嘴沙子,极其粗糙.红豆煮得很酥烂,吃上去沙沙的,很甘甜.而且很大很大一盘子,只要10元.
发现地:来福士6楼美食广场
友情提示:所谓牛奶冰,是放炼乳的,你可以和制作人员讲一下,少放一些炼乳,这样不会很甜,但绝不影响口味.
7.糖潮の椰芒奶昔
糖潮是家吃广东菜的餐厅.点心甜品也做的好,和许留山是一类型的。它家的椰芒奶昔第一次喝就爱上了,吃的到的芒果粒,很新鲜很香.还有小小的西米混合在椰汁里,QQ里的.不甜,非常清爽可口.
发现地:南京西路糖潮食府淮海中路东南亚餐厅
8.荔园の双皮奶
广东人开的以潮州小食和甜品为主的小店,却是真喜欢.店不起眼,但是他家的东西却不含糊,尤其是双皮奶,一街之隔也有更加出名的"甜蜜蜜",双皮奶却没有荔园的好吃.奶香浓郁,放在冰柜里的,吃起来冰冰的,好象吃布丁一样,口感很Q,喜欢喝牛奶或者吃布丁的女孩子一定喜欢.据说这东东是很需要手艺,做法烦琐的传统美食呢.
发现地:吴江路荔园
友情提示:为了保证新鲜和品质,它家每天限量供应,卖完就没了,所以想吃就要趁早哦.~它家的粥也很有水准.很鲜美,煮又糯又稠.有段时间爱上了,天天去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2:05

上海美食街大全
云南路:上海人下“馆子”去的最多的要数云南路了。不仅长安饺子楼、金陵酒家、三和楼菜馆、老正兴菜馆等日渐兴隆,并且弄口过街楼下也开始设摊供应宵夜,成为沪上闻名的美食街。云南路上最有名的当属北京烤鸭和小金陵盐水鸭。还有“鲜得来”排骨年糕,“小绍兴”的白斩鸡,“南翔”的小笼包,天津狗不理包子,山东水饺,“老四川”火锅等,当然最让人“牵肠挂肚”的要数“烤羊肉”了,老远就能闻到羊肉的香味,2元钱买上一串,让你离开云南路的时候都有些恋恋不舍。
黄河路:从南京路拐进,你会感觉进入了一条森林之路,高大密集的餐馆门牌在向你频频招手。你已经进入了一条生猛实惠的餐饮超市。
乍浦路:虹口著名的美食街,紧邻市级商业街四川北路,这里汇聚着各地特色菜肴的饭馆、酒楼,是沪上中产阶层宴请、聚会的首选。 交通:100、848路乍浦路终点站、63、563路吴淞路终点站,61路天潼路终点站,途经乍浦路,在海宁路上设站的有6、13、14、17、25、147、220、223、510、922路。在天潼路上设站的有19、65、928路。
上海小吃
南翔小笼、香菇素菜包、鸽蛋圆子、擂沙团、油氽排骨年糕、蟹壳黄、凤尾烧卖、生煎馒头、桂花糖藕、鸡粥、薄荷糕、绿豆糕、千层油糕、太白拉糕、油条、大饼、豆浆、粢饭、鲜肉锅贴、咖口厘牛肉汤、虾肉小馄饨、百果馅酒酿园子、油墩子、油炸臭豆腐、烘山竽、开洋葱油拌面、枣泥酥饼、萝卜丝酥饼、白糖莲心粥、牛筋百叶汤、桂花红豆汤、三丝眉毛酥、五香茶叶蛋、醪糟汤圆、五丁包、八宝饭、油氽馒头、炒年糕、血糯火羹、冷面、粉丝鸡血油豆腐汤、三鲜豆皮、阳春面、素鸡、红豆沙、海带绿豆沙
上海小吃-以食为主
南翔小笼馒头:豫园 蟹黄小笼包、汤包:南翔小笼、松月楼、老松盛(豫园内)
蟹粉小笼:王家沙、鼎泰丰 素菜包子:春风得意楼(豫园附近)、神州豆浆店、新亚大包
鸽蛋圆子:桂花厅点心店(豫园) 擂沙团:乔加栅点心店
枣泥酥饼:绿波廊 猪油百果松糕:五芳斋
排骨年糕:小常州点心店、鲜得来 鸡鸭血汤:松盛点心店(城隍庙大门边)
蟹壳黄:萝春阁、大壶春、吴苑点心店 开洋葱油面:湖滨点心店(豫园附近)
凤尾烧卖:绿波廊餐厅(豫园) 虾肉烧卖:沈大成
饺子:大娘水饺、大清花水饺 生煎馒头:神州豆浆店、丰裕生煎、萝春阁、小杨生煎(吴江路)
桂花糖藕:五芳斋点心店 小绍兴鸡粥:“小绍兴”鸡粥店
油条:神州豆浆店、永和豆浆店 鲜肉锅贴:大壶春(近大世界)
五香茶叶蛋:绿波廊 素点:龙华寺、静安寺、豫园(春风松月楼)、功德林、
上海小吃-以地点为主:
豫园:八宝饭、如意糕、松糕、重油酥饼、生煎、大饼、油条、葱油饼、荤素大包、粢饭、排骨年糕、虾饺等。
绿波廊:葫芦腰米酥、蟹肉小笼 乔家栅:鲜肉猫耳朵
顺角轩饺子店:饺子(黄兴路1616号) 老城隍庙:五仁梅花酥、笋肉青菜饺、冬菜粢毛团、排骨年糕
云南路、吴江路 、古北区:鹿港小镇(小吃)、半亩园(抓饼)、鼎泰丰(蟹粉小笼43元/笼)

我认为上海最好吃的小食品
1.阿尔贝多爸爸的泡芙工房の泡芙
乃是本人吃过最美味的泡芙,外层酥皮香香的软软的,内里蛋奶滑滑冰冰的,奶香浓郁,很有些冰淇淋的风味.咬一口酥皮,内馅软软得好象快要流出来.让你禁不住迅速消灭它.最多一次,吃了三个...
发现地:太平洋百货地下(徐汇,淮海),来福士地下
2.季诺面包坊の墨西哥面包
面包我一向爱吃.很多家的很多品种都喜欢,不胜枚举.这一个,是一旦看到新鲜出炉.就必要买上几个,除之而后快的.外面的面包有蛋糕和面包的双重口感,即不特别绵软,边边角上又有些硬硬的,内里的奶酥相当浓郁美味.如果是刚出炉的,里面的馅热热的感觉能流动一样.回味ING...
发现地:季诺面包坊.(正大地下那家个人觉得做得最美味)
3.面包新语(breadtalk)
因为喜欢吃面包,所以从最早在来福士一楼看到它,就在三天内把它家所有品种全吃了个遍....很新鲜美味,而且用料和做法很特别,不同与普通面包.最喜欢:蕉点(香蕉味的,不知道为什么,常常买不到,555),(南/北)印度饼(好奇怪,面包点里怎么卖饼呢,而且也分不清这北和南有什么区别...反正就是好吃,里面是咖喱馅的,非常浓郁,外皮是软软的.挺大一个).它家的CHEESECAKE也很美味~
发现地:来福士广场一楼.美罗城
4.飞龙生煎の蟹粉酸辣汤
说了很多甜的,说个咸的吧.本来是去吃生煎的,结果却发现了这个极品美味...特别浓厚的汤,酸酸辣辣的,里面东东也很多,还有蟹黄呢.中汤碗一盆,喝下去,又鲜又爽...真是妙不可言.它家的生煎也很不错,是底朝上煎的那种,煎过的部分也非常酥一点不硬.肉肉又鲜又紧实.(小声说一句,比那天天排长队的小杨生煎好吃多多了,那东东不过是卖个名气,人云亦云.其实味道真不咋样.起码比它好吃的多的是.我吃过一次,再不想吃)
发现地:南京路步行街,靠近置地广场
友情提示:2客生煎,一碗酸辣汤.一碗蟹粉小馄饨.两个人吃的话,正正好.
5.第五街咖啡の珍珠奶茶
好象是个连锁企业吧?反正别地我没喝过.始终喝的是同济里面的那家,很好喝的珍珠奶茶,茶和奶的比例很合适,甜度也刚好.珍珠不软不硬特别有韧性.让阿姨放一些些咖啡粉更好喝.比避风塘和仙踪林的好喝.
发现地:同济本部大操场旁第五街咖啡屋 友情提示:可以要求放咖啡粉,不加价哦~(PS:品质稳定,好味道始终如一)
6.来福士美食广场の红豆牛奶冰
来福士6楼的美食广场,和其他小吃广场一样,基本没什么值得好吃的.只有那家卖冰的铺子.真的很是到位.它家的冰用特殊的机器压榨,真的好象洁白的雪一样,而且很细腻很细腻,入口即化,不象有些冰沙,吃进去好象塞了满嘴沙子,极其粗糙.红豆煮得很酥烂,吃上去沙沙的,很甘甜.而且很大很大一盘子,只要10元.
发现地:来福士6楼美食广场
友情提示:所谓牛奶冰,是放炼乳的,你可以和制作人员讲一下,少放一些炼乳,这样不会很甜,但绝不影响口味.
7.糖潮の椰芒奶昔
糖潮是家吃广东菜的餐厅.点心甜品也做的好,和许留山是一类型的。它家的椰芒奶昔第一次喝就爱上了,吃的到的芒果粒,很新鲜很香.还有小小的西米混合在椰汁里,QQ里的.不甜,非常清爽可口.
发现地:南京西路糖潮食府淮海中路东南亚餐厅
8.荔园の双皮奶
广东人开的以潮州小食和甜品为主的小店,却是真喜欢.店不起眼,但是他家的东西却不含糊,尤其是双皮奶,一街之隔也有更加出名的"甜蜜蜜",双皮奶却没有荔园的好吃.奶香浓郁,放在冰柜里的,吃起来冰冰的,好象吃布丁一样,口感很Q,喜欢喝牛奶或者吃布丁的女孩子一定喜欢.据说这东东是很需要手艺,做法烦琐的传统美食呢.
发现地:吴江路荔园
友情提示:为了保证新鲜和品质,它家每天限量供应,卖完就没了,所以想吃就要趁早哦.~它家的粥也很有水准.很鲜美,煮又糯又稠.有段时间爱上了,天天去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2:06

上海 特色小吃--上海小吃三主件

上海是各种名特小吃荟萃的地方,它的口味,既不同于粤港地区的纯甜味,也有别于四川、重庆的麻辣味,而是以清淡、鲜美、可口著称。

上海的小吃,有蒸、煮、炸、烙,品种很多,最为消费者喜爱的,莫过于是:汤包、百叶、油面精。这是人们最青睐的“三主件”。

汤包:上海汤包的特点,做工精细,小巧玲珑,皮薄,馅多、虾肉、蟹肉,不论是哪一种馅,都咸淡适度,口感极好。每一小笼内一般放汤包十个,用松针铺底,不粘皮、又清香,端上桌后,观其形、闻其味,食欲大增,咬开皮,包内有少许油水,故称“汤包”。

百叶:是一种用豆精皮(上海称为“千张”)做成一个结子的小吃,有若干层,故叫“百叶”,沸水煮熟后盛入有骨头汤的碗里,并加入精盐、味精葱花等作料,吃起来清淡爽口。

油面精:是用精面粉发酵后做成一个个小圆团,用油锅炸泡成金*后起锅,再放入有滚烫骨头汤和加了若干作料的碗内,食用时,有一种油而不腻的可口之感。

头脑

原料:干糍粑片200克,鸡蛋10个,鸡脯肉、火腿各75克,猪肉150克,蛋皮1张,甜酒汁100毫升,冰糖150克,熟猪油600克(耗150克)。

(1)锅上火,入油,烧至5成热,糍粑粘上1个蛋糊炸香发泡,取出入碗,锅上火,入油,热时磕入鸡蛋(9个),煎成荷包蛋,移在糍粑上。将鸡肉、火腿、猪肉煮熟、切丝。蛋皮切丝。把以上四丝按梅花状依次拼摆在荷包蛋上。

(2)冰糖、酒汁、清水(400毫升)入锅煮沸溶化,顺碗边淋入碗中即成。

油煎八宝饭

原料:

主料:糯米300克。

配料:去核大枣、通芯莲籽、熟苡仁米、冬瓜蜜饯、发菠萝干、红绿丝各50克,豆沙100克。桔饼、桂圆、水

调料:白糖150克,熟猪油80克。

制法:

(1)将上述配料中的前8种加工为半成品。糯米淘洗干净,蒸熟成饭,趁热拌入白糖80克、猪油40克。

(2)将八宝料按自己设计的图案拼摆在豌底,放上一层糯米饭;加上豆沙,再放上余下的糯米饭,抹光滑,入笼蒸透。

(3)炒锅上火烧热,用油滑锅,再次放油入锅(40克),取出八宝饭,按成包心饼状,入锅煎至两面黄,取出装盘,有图案的一面朝上,撒上白糖70克上桌。

鸭油蒸臭豆腐

臭豆腐,我国各地均有。云南所产色泽淡黄,表面有一层酵菌体茸毛,味臭,鲜香适口。鸭油,味腥,鲜香浓郁。两者结合,去异存香,别具风味,是云南民问酷爱的小吃。臭豆腐,又称毛豆腐,可能起源于元代。相传,朱元漳幼时帮地主放牛,后被炒了鱿鱼,住进破庙,当了乞丐。长工们每天从老财家弄些饭菜还有鲜豆腐让其充饥。有一次朱与小乞丐们外出赶庙会,一去就是三天,长工们不知道,依旧将食物藏入稻草里。第四天朱等回来了,忙从稻草里取吃的,只有豆腐依然成块,但长了一层毛,将就破罐煎吃,味美极了。后来朱当了开国皇帝,山珍海味吃腻了,便想起当年吃毛豆腐。即命御厨用稻草覆盖鲜豆腐,待长毛后宴请群臣,无不叫好!从此,毛豆腐逐渐流传到了民问,成了价廉物美的名食。原料:主料:臭豆腐300克,精盐2克,熟辣子面、红油各3克,鸭油100克。制法臭豆腐切成块放入碗底,撒上辣子面、盐,浇上鸭油,上笼,蒸熟,取出淋上红油,拌匀即食。

麻麻豆豆

逢腊月初一,晋中正是天寒地冻的时候。前穷人缺衣少食,日子难熬,更愁身染疾病而无钱治疗。因此,每当这天晚上,榆次人爱将玉米、黄豆、高粱、麦子、麻子等五谷杂粮炒熟。全家围坐而食,叫吃“麻麻豆豆”,企盼着能驱赶邪气,撵走瘟种,故有“腊月初一不见炒,一个起来一个倒(病倒)”的民谚流传。又因这天已进入腊月,临近年关,所以又叫吃“报讯儿的麻麻豆豆”。
麻麻豆豆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五谷杂粮各少许。
[工艺]将细砂放入铁锅内烤热,再将杂粮依次放入锅内,搅拌至熟后筛去砂土,晾凉即可嚼食。
[特色]香甜可口,回味无穷。

砂炒冻豆

冻豆,早在明清已被作为一种节日传统小食品,在左权县民间广泛食用。每当腊月初一这天,早晨起床,不要说话,先吃几颗冻豆,传说是咬灾躲难的。即百姓的一句口头禅“腊月初一不吃炒,这个起来那个倒”。
冻豆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黄豆1000克,中砂2500克,温水(30摄氏度)2500克。
[工艺]将黄豆筛选、挑拣后倒入盆内,用温水浸泡1-2小时,然后,置于零下20摄氏度的室外,冻24小时。冻好后生火架锅,先将砂烘红,再倒入冻豆,来回不停地搅动,至豆皮能自动脱落、变黄,就可出锅,出锅后筛去砂土,豆子即可食用。
[特色]香、脆、酥、味美可口。

小稀瓜瓜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旧称祭灶节。民间传说这天灶君爷在人间忙碌了一年,要去天宫向玉帝禀报百姓的生活情况。那些平日作恶多端,生活奢侈的剥削者甚感害怕,便用糖粞制成的小瓜果供奉灶君,意在封住灶君爷的嘴,让他回宫后不要讲出实情而使他们遭难。而贫寒人家则不然,他们想的是年关*近,欠债累累无法偿还,因此称其为“催命的小稀瓜瓜”。
现在,人民群众富裕起来,争购年食小稀瓜瓜也不再为敬神了,而是变成了做给孩子们的美食,并给他们带来了节日的快乐。
小稀瓜瓜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糖粞若干,加温溶化。
[工艺]用一空心小竹管蘸溶化后的糖稀少许,用嘴轻轻吹气,待糖稀成空心球状,取下放置冷屋,随时可食。
[特色]甘甜香脆。

雪花糕

“雪花糕”是清朝末年,是榆次龙庙街的一名称“金儿”的人所经营过的,江米面制作的一种风味甜食。因其用特制的小木甑蒸制而成,故又称“甑子糕”。
据老年人回忆,当时,只要听到“金儿”那“玫瑰,桂花两样馅的雪花糕,喂!”的叫卖声,人们就立即会围满他的小吃担。那白花花,热腾腾的“雪花糕”上,撒着红或白糖,炒芝麻,浇着桂花、玫瑰汁,又热又甜,又香又软,吃上一碗,浑身觉暖。
雪花糕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江米面、红或白糖、玫瑰、桂花、核桃仁、青红丝、芝麻。
[工艺]预先准备风箱火、大肚汹铜蒸锅,木制小甑(直径约10厘米、高约8厘米)数个。将江米面用冷水拌匀成糊状,盛入木甑内,撒上些糖、桃仁、青红丝、用碗扣住,放入蒸锅蒸制,。熟后,将糕扣入碗内,撒上糖、青红丝、炒芝麻、浇上玫瑰汁或桂花汁,即可食用。
[特色]色泽鲜艳,香味浓郁,入口绵软、甜、香。

榆次灌肠

榆次灌肠,历史悠久。在*初年,榆次市场上经营灌肠者较多,但以大乘寺街范臭小家是祖传的灌肠经营者。清朝时,范臭小从小随父范庆林学做灌肠,*25年后,其子范二毛又继承其业,后又传其孙范玉亭,成为四代经营灌肠世家。
灌肠是用荞面为主料制成的一种面食品,其形状与烧饼相似,只是中间稍厚,四周略薄。在当地,灌肠一年四季均可食用,相比之下,春、夏、秋三季冷食为上,隆冬季节热炒最佳。
在榆次,以猪血灌肠最为出名。其原料以荞面和猪血为主,选用荞面必须白而精细,选用猪血必须是“中间血”,鲜而不腐。猪血灌肠吃起来鲜香可口,浅褐色,软中有韧而富有弹性。
灌肠冷食时辅以佐料,以盐、蒜、醋、辣酱为主,再滴几滴香油,食之凉爽、利口、香辣适中。热食应切块,以猪油烹炒,佐以蒜、醋,食之清香可口。
灌肠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精细荞面、精盐。
[工艺]用水和面时由硬到软、由稠到稀,用手渐渐掌出其精,然后将稀面汤摊入碟中,上笼猛火蒸熟。
[特色]清香可口。

平遥碗脱则

碗脱则,是晋中平遥县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也是佐酒佳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碗脱则为清光绪初年,平遥县城南堡的名厨董宣师付所创,距今已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00年(即光绪26年),慈禧太后一行避祸西安,路经平遥时,食用了董宣的碗脱则,赞不绝口,并赐予重赏。传说,从此碗脱则被封为御膳,于是碗脱则名声大震,以后渐渐流传到民间,成了饭铺摊点中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食品。
碗脱则主要由白面粉制作。它集凉粉与灌肠的优点于一身,既有凉粉的清爽利口,又有灌肠的浓烈香味,精而不腻,滑利爽心。夏可凉拌,冬则热烹,老少皆宜,四季风行,是人们机喜爱的一种风味小吃食品。
碗脱则的传统制作工艺代代相传,并不断有所改进。目前,以董宣师付*传人董兴旺所制为最精。
碗脱则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面粉、菜籽油。
[工艺]以1:66之比,将面粉用温水调成糊状,再加入0.6%的盐水与大料水及每斤面粉5%的菜籽油,调匀后分盛于五寸小碟内,上笼蒸15分钟,出笼晾凉。
冷食:将碗脱则切成条状放入盘中,以醋、蒜制、芝麻、辣椒末、香油等拌匀。
热炒:待猪肉八成熟,把条状碗脱则入锅,加山药丝,豆芽和其它佐料。
[特色]色呈乳黄,折卷不断,光滑如玉。

老豆腐

榆次的老豆腐也是一种传统的风味小吃,究竟从何时开始在榆次出现,一般人说不清楚。但是,现在八、九十岁的老人记得小时侯榆次街上就有卖豆腐的。这种食品,老幼皆宜,营养价值很高。
老豆腐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黄豆1500克,葡萄糖粉50克,食油适量。
[工艺]用冷水泡上黄豆,夏季6小时,冬季10小时左右,用水淘洗几次,每斤豆子加15斤水磨成豆浆。用锅熬沸豆浆,点些食油把豆沫去掉,再加开水冲稀。把葡萄糖粉放入另一个容器内,快速将熬好的豆浆倒入容器内。搅拌均匀后用盖子盖压,15分钟即成。
[特色]雪白柔软,清香可口。
期待你的满意啊~~快乐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2:06

吴江路的小杨生煎
粗粗地掰一掰手指头,上海滩的生煎馒头店少说也有几百家,比STARBUCKS的咖啡店要壮观多了。甚至听上海的朋友讲过这样一段话,“阿拉等情人超过五分钟,就要发几句牢*了,但等生煎馒头就没问题。”可见这小小生煎对于上海人是怎样的重要。小杨生煎是家有着7年历史的生煎店,个大汤多是特色,每一只都像婴儿的小拳头那么大,金灿灿的,皮薄如纸,却薄而不破,互不粘连,肉馅是用剁碎的猪肉,加上酱油、葱姜末、花椒面、香油调制成的。
地址:吴江路54号、60号
避风塘的九肚鱼
避风塘做的是地道的港式点心,九肚鱼是一种海鱼,潮汕人称“豆腐鱼”,“造型”特别,像大个儿的泥鳅,肉质有点灰白色,而且绵软少骨,用筷子夹,就得小心了,稍一用力,可就“分尸”了。油炸时加上面粉拖,形状美观,色泽金黄,口味咸、鲜、香,口感外焦里嫩,夹起一块就往嘴里送,汤汁和肉质吸满油水,嫩滑得像豆腐。不过现在外面“大兴”的避风塘太多了,吃九肚鱼一定要认准正宗的6家。
地址:长乐路175号
打浦路1号金玉兰广场
南京西路1333号
张杨路501号第一八佰伴
海宁路358号国际商厦
吴中路1258号(合川路口)
四海游龙的锅贴
锅贴是四海游龙的特色,锅贴的样子也比较反传统,是条状的,长长扁扁的,乍一看有点像北京的褡裢火烧,又感觉更像日本蒸饺。吃这样的锅贴觉得比较特别,没有本地锅贴那么油腻,味道不错。
地址:龙川路121号
田林东路456号
茅台路670号
蟹壳黄
用发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馅的酥饼。饼色与形状酷似煮熟的蟹壳。成品呈褐*,吃口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楼、老虎灶(开水专营店)的店面处,大都设有一个立式烘缸和一个平底煎盘炉,边做边卖两件小点心——蟹壳黄和生煎馒头。
蟹壳黄香酥,生煎馒头鲜嫩,深受茶客喜爱。20世纪30年代后期,出现了单卖这两个品种的专业店,如黄家沙、大壶春、吴苑等,名噪一时。
枣泥酥饼
是用油酥面作皮,黑枣泥为馅,经油炸成熟的面食。其色泽金黄,小巧玲珑,外皮酥松,馅香甜可口,深受港澳同胞及日本旅游者欢迎。
生煎馒头
上海称包子为馒头,因此,生煎馒头实为生煎包子。用半发酵面包馅,排放平底锅内,用油煎,喷水若干次即熟。其底部色金黄、硬香带脆,馒身白色,软而松,肉馅鲜嫩稍带卤汁,咬嚼时还有芝麻或葱的香味。以出锅热吃为佳。
生煎馒头原为茶楼、老虎灶(开水店)兼营品种。馅心以鲜猪肉加皮冻为主。20世纪30年代后,上海饮食业有了生煎馒头的专业店,馅心花色也增加了鸡肉、虾仁等多种品种。
蒸拌冷面
是将面条先蒸后煮,再用冷风吹凉,加调味拌食的面食。上海饮食市场上,冷面一向是夏季旺销品种。1937年前后,制法都是将面条煮熟后,用冷水冲凉而成。1949年后,卫生部门因冷面用生水冲凉而予以禁售。
1952年,四如春点心店采取将面条先蒸后煮,再用冷风吹凉的办法加工冷面,获得成功。不仅符合卫生要求,且加工后的面条硬韧滑爽,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
阳春面
又称光面。民间习惯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上海市井隐语以十为阳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钱十文,故称阳春面。开洋葱油拌面又称海米葱油拌面。以熬香的葱油和烧透的海米(上海人称开洋),与煮熟的面条一起拌食。
面条韧糯滑爽,海米软而鲜美,葱油香郁四溢。1945年后,城隍庙有个姓陈的摊贩运用苏北家乡日常的方法熬制葱油,用来拌面。葱香浓郁与众不同,很受欢迎,流传至今。现为湖滨点心店的特点小吃。百果馅酒酿圆子
以果料为馅,滚包糯米粉的小圆子与酒酿同煮而成。酒酿味浓甜润,圆子较糯,馅甜香。
擂沙圆
糯米汤团煮熟后滚上一层擂制的干赤豆粉而成。清朝末年,上海城里三牌楼附近的雷妪以设摊卖汤团为生。为多做些生意,她想方设法弥补汤团存放和携带不便的缺陷。开始,她把汤团表面滚了一层糯米干粉,后又试制了各类干粉,结果采用赤豆粉效果甚佳,大受食客欢迎。
猪油百果松糕
用糯米、粳米掺和,磨成粉,加赤豆、果料等蒸制而成。为旧岁暮新春的时令米食。糕身松软香甜,糯而不粘,果仁口味多样。
油氽排骨年糕
猪大排肉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经油氽、烧煮而成。该小吃在上海有二种制法,分别以曙光饭店(原名小常州,号称排骨大王)和鲜得来点心店为代表,这两家都以经营排骨年糕而著名,但制作方法不同,口味迥异,各有特色,20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出名。
鲜肉猫耳朵
传统的猫耳朵是用凉水和面制成猫耳朵形疙瘩,用鸡丁、肉丁等作配料,带汤食用。上海乔家栅的猫耳朵独创一格,用手□面皮,包入肉馅或豆沙,油氽而成,风味特异。
糟田螺
选用中等大小的田螺,以调制过的陈糟为主要调料,烹煮而成。田螺肉鲜嫩劲韧,糟卤香味横溢,卤汁醇浓,肉卤同吃,更加鲜美。
高桥松饼
用精白粉、熟猪油、绵白糖、赤豆、桂花为原料,精细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为高桥四大名点(松饼,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淮海中路瑞金路口的高桥食品厂门市部专营。
城隍庙梨膏糖
相传已有1300多年历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庙开设了果膏糖店,由于业主善于经营,使城隍庙梨膏糖扬名中外。此糖分疗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两类。疗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开胃之效用。
系采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红等药材和白砂糖一起经煎熬精制而成。花色梨膏糖则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药加上白糖精熬而成。现由豫园商城上海梨膏糖商店专卖。
奶油五香豆
奶油五香豆以本地绿色蚕豆为原料,伴以茴香、桂皮、精盐、白糖、香精、奶油等佐料精制而成。其特点是微带甜味,清醇可口、色泽光洁,回味久长,又能生津开胃。
猴银鱼
枫泾丁蹄
十四种上海经典传统风味小吃
城隍庙梨膏糖
阳春面
蒸拌冷面
蟹壳黄
海棠糕
条头糕薄荷糕
开洋葱油拌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2:07

南翔小笼、香菇素菜包、鸽蛋圆子、擂沙团、油氽排骨年糕、蟹壳黄、凤尾烧卖、生煎馒头、桂花糖藕、鸡粥、薄荷糕、绿豆糕、千层油糕、太白拉糕、油条、大饼、豆浆、粢饭、鲜肉锅贴、咖口厘牛肉汤、虾肉小馄饨、百果馅酒酿园子、油墩子、油炸臭豆腐、烘山竽、开洋葱油拌面、枣泥酥饼、萝卜丝酥饼、白糖莲心粥、牛筋百叶汤、桂花红豆汤、三丝眉毛酥、五香茶叶蛋、醪糟汤圆、五丁包、八宝饭、油氽馒头、炒年糕、血糯火羹、冷面、粉丝鸡血油豆腐汤、三鲜豆皮、阳春面、素鸡、红豆沙、海带绿豆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2:06

上海 特色小吃--上海小吃三主件

上海是各种名特小吃荟萃的地方,它的口味,既不同于粤港地区的纯甜味,也有别于四川、重庆的麻辣味,而是以清淡、鲜美、可口著称。

上海的小吃,有蒸、煮、炸、烙,品种很多,最为消费者喜爱的,莫过于是:汤包、百叶、油面精。这是人们最青睐的“三主件”。

汤包:上海汤包的特点,做工精细,小巧玲珑,皮薄,馅多、虾肉、蟹肉,不论是哪一种馅,都咸淡适度,口感极好。每一小笼内一般放汤包十个,用松针铺底,不粘皮、又清香,端上桌后,观其形、闻其味,食欲大增,咬开皮,包内有少许油水,故称“汤包”。

百叶:是一种用豆精皮(上海称为“千张”)做成一个结子的小吃,有若干层,故叫“百叶”,沸水煮熟后盛入有骨头汤的碗里,并加入精盐、味精葱花等作料,吃起来清淡爽口。

油面精:是用精面粉发酵后做成一个个小圆团,用油锅炸泡成金*后起锅,再放入有滚烫骨头汤和加了若干作料的碗内,食用时,有一种油而不腻的可口之感。

头脑

原料:干糍粑片200克,鸡蛋10个,鸡脯肉、火腿各75克,猪肉150克,蛋皮1张,甜酒汁100毫升,冰糖150克,熟猪油600克(耗150克)。

(1)锅上火,入油,烧至5成热,糍粑粘上1个蛋糊炸香发泡,取出入碗,锅上火,入油,热时磕入鸡蛋(9个),煎成荷包蛋,移在糍粑上。将鸡肉、火腿、猪肉煮熟、切丝。蛋皮切丝。把以上四丝按梅花状依次拼摆在荷包蛋上。

(2)冰糖、酒汁、清水(400毫升)入锅煮沸溶化,顺碗边淋入碗中即成。

油煎八宝饭

原料:

主料:糯米300克。

配料:去核大枣、通芯莲籽、熟苡仁米、冬瓜蜜饯、发菠萝干、红绿丝各50克,豆沙100克。桔饼、桂圆、水

调料:白糖150克,熟猪油80克。

制法:

(1)将上述配料中的前8种加工为半成品。糯米淘洗干净,蒸熟成饭,趁热拌入白糖80克、猪油40克。

(2)将八宝料按自己设计的图案拼摆在豌底,放上一层糯米饭;加上豆沙,再放上余下的糯米饭,抹光滑,入笼蒸透。

(3)炒锅上火烧热,用油滑锅,再次放油入锅(40克),取出八宝饭,按成包心饼状,入锅煎至两面黄,取出装盘,有图案的一面朝上,撒上白糖70克上桌。

鸭油蒸臭豆腐

臭豆腐,我国各地均有。云南所产色泽淡黄,表面有一层酵菌体茸毛,味臭,鲜香适口。鸭油,味腥,鲜香浓郁。两者结合,去异存香,别具风味,是云南民问酷爱的小吃。臭豆腐,又称毛豆腐,可能起源于元代。相传,朱元漳幼时帮地主放牛,后被炒了鱿鱼,住进破庙,当了乞丐。长工们每天从老财家弄些饭菜还有鲜豆腐让其充饥。有一次朱与小乞丐们外出赶庙会,一去就是三天,长工们不知道,依旧将食物藏入稻草里。第四天朱等回来了,忙从稻草里取吃的,只有豆腐依然成块,但长了一层毛,将就破罐煎吃,味美极了。后来朱当了开国皇帝,山珍海味吃腻了,便想起当年吃毛豆腐。即命御厨用稻草覆盖鲜豆腐,待长毛后宴请群臣,无不叫好!从此,毛豆腐逐渐流传到了民问,成了价廉物美的名食。原料:主料:臭豆腐300克,精盐2克,熟辣子面、红油各3克,鸭油100克。制法臭豆腐切成块放入碗底,撒上辣子面、盐,浇上鸭油,上笼,蒸熟,取出淋上红油,拌匀即食。

麻麻豆豆

逢腊月初一,晋中正是天寒地冻的时候。前穷人缺衣少食,日子难熬,更愁身染疾病而无钱治疗。因此,每当这天晚上,榆次人爱将玉米、黄豆、高粱、麦子、麻子等五谷杂粮炒熟。全家围坐而食,叫吃“麻麻豆豆”,企盼着能驱赶邪气,撵走瘟种,故有“腊月初一不见炒,一个起来一个倒(病倒)”的民谚流传。又因这天已进入腊月,临近年关,所以又叫吃“报讯儿的麻麻豆豆”。
麻麻豆豆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五谷杂粮各少许。
[工艺]将细砂放入铁锅内烤热,再将杂粮依次放入锅内,搅拌至熟后筛去砂土,晾凉即可嚼食。
[特色]香甜可口,回味无穷。

砂炒冻豆

冻豆,早在明清已被作为一种节日传统小食品,在左权县民间广泛食用。每当腊月初一这天,早晨起床,不要说话,先吃几颗冻豆,传说是咬灾躲难的。即百姓的一句口头禅“腊月初一不吃炒,这个起来那个倒”。
冻豆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黄豆1000克,中砂2500克,温水(30摄氏度)2500克。
[工艺]将黄豆筛选、挑拣后倒入盆内,用温水浸泡1-2小时,然后,置于零下20摄氏度的室外,冻24小时。冻好后生火架锅,先将砂烘红,再倒入冻豆,来回不停地搅动,至豆皮能自动脱落、变黄,就可出锅,出锅后筛去砂土,豆子即可食用。
[特色]香、脆、酥、味美可口。

小稀瓜瓜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旧称祭灶节。民间传说这天灶君爷在人间忙碌了一年,要去天宫向玉帝禀报百姓的生活情况。那些平日作恶多端,生活奢侈的剥削者甚感害怕,便用糖粞制成的小瓜果供奉灶君,意在封住灶君爷的嘴,让他回宫后不要讲出实情而使他们遭难。而贫寒人家则不然,他们想的是年关*近,欠债累累无法偿还,因此称其为“催命的小稀瓜瓜”。
现在,人民群众富裕起来,争购年食小稀瓜瓜也不再为敬神了,而是变成了做给孩子们的美食,并给他们带来了节日的快乐。
小稀瓜瓜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糖粞若干,加温溶化。
[工艺]用一空心小竹管蘸溶化后的糖稀少许,用嘴轻轻吹气,待糖稀成空心球状,取下放置冷屋,随时可食。
[特色]甘甜香脆。

雪花糕

“雪花糕”是清朝末年,是榆次龙庙街的一名称“金儿”的人所经营过的,江米面制作的一种风味甜食。因其用特制的小木甑蒸制而成,故又称“甑子糕”。
据老年人回忆,当时,只要听到“金儿”那“玫瑰,桂花两样馅的雪花糕,喂!”的叫卖声,人们就立即会围满他的小吃担。那白花花,热腾腾的“雪花糕”上,撒着红或白糖,炒芝麻,浇着桂花、玫瑰汁,又热又甜,又香又软,吃上一碗,浑身觉暖。
雪花糕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江米面、红或白糖、玫瑰、桂花、核桃仁、青红丝、芝麻。
[工艺]预先准备风箱火、大肚汹铜蒸锅,木制小甑(直径约10厘米、高约8厘米)数个。将江米面用冷水拌匀成糊状,盛入木甑内,撒上些糖、桃仁、青红丝、用碗扣住,放入蒸锅蒸制,。熟后,将糕扣入碗内,撒上糖、青红丝、炒芝麻、浇上玫瑰汁或桂花汁,即可食用。
[特色]色泽鲜艳,香味浓郁,入口绵软、甜、香。

榆次灌肠

榆次灌肠,历史悠久。在*初年,榆次市场上经营灌肠者较多,但以大乘寺街范臭小家是祖传的灌肠经营者。清朝时,范臭小从小随父范庆林学做灌肠,*25年后,其子范二毛又继承其业,后又传其孙范玉亭,成为四代经营灌肠世家。
灌肠是用荞面为主料制成的一种面食品,其形状与烧饼相似,只是中间稍厚,四周略薄。在当地,灌肠一年四季均可食用,相比之下,春、夏、秋三季冷食为上,隆冬季节热炒最佳。
在榆次,以猪血灌肠最为出名。其原料以荞面和猪血为主,选用荞面必须白而精细,选用猪血必须是“中间血”,鲜而不腐。猪血灌肠吃起来鲜香可口,浅褐色,软中有韧而富有弹性。
灌肠冷食时辅以佐料,以盐、蒜、醋、辣酱为主,再滴几滴香油,食之凉爽、利口、香辣适中。热食应切块,以猪油烹炒,佐以蒜、醋,食之清香可口。
灌肠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精细荞面、精盐。
[工艺]用水和面时由硬到软、由稠到稀,用手渐渐掌出其精,然后将稀面汤摊入碟中,上笼猛火蒸熟。
[特色]清香可口。

平遥碗脱则

碗脱则,是晋中平遥县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也是佐酒佳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碗脱则为清光绪初年,平遥县城南堡的名厨董宣师付所创,距今已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00年(即光绪26年),慈禧太后一行避祸西安,路经平遥时,食用了董宣的碗脱则,赞不绝口,并赐予重赏。传说,从此碗脱则被封为御膳,于是碗脱则名声大震,以后渐渐流传到民间,成了饭铺摊点中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食品。
碗脱则主要由白面粉制作。它集凉粉与灌肠的优点于一身,既有凉粉的清爽利口,又有灌肠的浓烈香味,精而不腻,滑利爽心。夏可凉拌,冬则热烹,老少皆宜,四季风行,是人们机喜爱的一种风味小吃食品。
碗脱则的传统制作工艺代代相传,并不断有所改进。目前,以董宣师付*传人董兴旺所制为最精。
碗脱则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面粉、菜籽油。
[工艺]以1:66之比,将面粉用温水调成糊状,再加入0.6%的盐水与大料水及每斤面粉5%的菜籽油,调匀后分盛于五寸小碟内,上笼蒸15分钟,出笼晾凉。
冷食:将碗脱则切成条状放入盘中,以醋、蒜制、芝麻、辣椒末、香油等拌匀。
热炒:待猪肉八成熟,把条状碗脱则入锅,加山药丝,豆芽和其它佐料。
[特色]色呈乳黄,折卷不断,光滑如玉。

老豆腐

榆次的老豆腐也是一种传统的风味小吃,究竟从何时开始在榆次出现,一般人说不清楚。但是,现在八、九十岁的老人记得小时侯榆次街上就有卖豆腐的。这种食品,老幼皆宜,营养价值很高。
老豆腐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黄豆1500克,葡萄糖粉50克,食油适量。
[工艺]用冷水泡上黄豆,夏季6小时,冬季10小时左右,用水淘洗几次,每斤豆子加15斤水磨成豆浆。用锅熬沸豆浆,点些食油把豆沫去掉,再加开水冲稀。把葡萄糖粉放入另一个容器内,快速将熬好的豆浆倒入容器内。搅拌均匀后用盖子盖压,15分钟即成。
[特色]雪白柔软,清香可口。
期待你的满意啊~~快乐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2:06

吴江路的小杨生煎
粗粗地掰一掰手指头,上海滩的生煎馒头店少说也有几百家,比STARBUCKS的咖啡店要壮观多了。甚至听上海的朋友讲过这样一段话,“阿拉等情人超过五分钟,就要发几句牢*了,但等生煎馒头就没问题。”可见这小小生煎对于上海人是怎样的重要。小杨生煎是家有着7年历史的生煎店,个大汤多是特色,每一只都像婴儿的小拳头那么大,金灿灿的,皮薄如纸,却薄而不破,互不粘连,肉馅是用剁碎的猪肉,加上酱油、葱姜末、花椒面、香油调制成的。
地址:吴江路54号、60号
避风塘的九肚鱼
避风塘做的是地道的港式点心,九肚鱼是一种海鱼,潮汕人称“豆腐鱼”,“造型”特别,像大个儿的泥鳅,肉质有点灰白色,而且绵软少骨,用筷子夹,就得小心了,稍一用力,可就“分尸”了。油炸时加上面粉拖,形状美观,色泽金黄,口味咸、鲜、香,口感外焦里嫩,夹起一块就往嘴里送,汤汁和肉质吸满油水,嫩滑得像豆腐。不过现在外面“大兴”的避风塘太多了,吃九肚鱼一定要认准正宗的6家。
地址:长乐路175号
打浦路1号金玉兰广场
南京西路1333号
张杨路501号第一八佰伴
海宁路358号国际商厦
吴中路1258号(合川路口)
四海游龙的锅贴
锅贴是四海游龙的特色,锅贴的样子也比较反传统,是条状的,长长扁扁的,乍一看有点像北京的褡裢火烧,又感觉更像日本蒸饺。吃这样的锅贴觉得比较特别,没有本地锅贴那么油腻,味道不错。
地址:龙川路121号
田林东路456号
茅台路670号
蟹壳黄
用发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馅的酥饼。饼色与形状酷似煮熟的蟹壳。成品呈褐*,吃口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楼、老虎灶(开水专营店)的店面处,大都设有一个立式烘缸和一个平底煎盘炉,边做边卖两件小点心——蟹壳黄和生煎馒头。
蟹壳黄香酥,生煎馒头鲜嫩,深受茶客喜爱。20世纪30年代后期,出现了单卖这两个品种的专业店,如黄家沙、大壶春、吴苑等,名噪一时。
枣泥酥饼
是用油酥面作皮,黑枣泥为馅,经油炸成熟的面食。其色泽金黄,小巧玲珑,外皮酥松,馅香甜可口,深受港澳同胞及日本旅游者欢迎。
生煎馒头
上海称包子为馒头,因此,生煎馒头实为生煎包子。用半发酵面包馅,排放平底锅内,用油煎,喷水若干次即熟。其底部色金黄、硬香带脆,馒身白色,软而松,肉馅鲜嫩稍带卤汁,咬嚼时还有芝麻或葱的香味。以出锅热吃为佳。
生煎馒头原为茶楼、老虎灶(开水店)兼营品种。馅心以鲜猪肉加皮冻为主。20世纪30年代后,上海饮食业有了生煎馒头的专业店,馅心花色也增加了鸡肉、虾仁等多种品种。
蒸拌冷面
是将面条先蒸后煮,再用冷风吹凉,加调味拌食的面食。上海饮食市场上,冷面一向是夏季旺销品种。1937年前后,制法都是将面条煮熟后,用冷水冲凉而成。1949年后,卫生部门因冷面用生水冲凉而予以禁售。
1952年,四如春点心店采取将面条先蒸后煮,再用冷风吹凉的办法加工冷面,获得成功。不仅符合卫生要求,且加工后的面条硬韧滑爽,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
阳春面
又称光面。民间习惯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上海市井隐语以十为阳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钱十文,故称阳春面。开洋葱油拌面又称海米葱油拌面。以熬香的葱油和烧透的海米(上海人称开洋),与煮熟的面条一起拌食。
面条韧糯滑爽,海米软而鲜美,葱油香郁四溢。1945年后,城隍庙有个姓陈的摊贩运用苏北家乡日常的方法熬制葱油,用来拌面。葱香浓郁与众不同,很受欢迎,流传至今。现为湖滨点心店的特点小吃。百果馅酒酿圆子
以果料为馅,滚包糯米粉的小圆子与酒酿同煮而成。酒酿味浓甜润,圆子较糯,馅甜香。
擂沙圆
糯米汤团煮熟后滚上一层擂制的干赤豆粉而成。清朝末年,上海城里三牌楼附近的雷妪以设摊卖汤团为生。为多做些生意,她想方设法弥补汤团存放和携带不便的缺陷。开始,她把汤团表面滚了一层糯米干粉,后又试制了各类干粉,结果采用赤豆粉效果甚佳,大受食客欢迎。
猪油百果松糕
用糯米、粳米掺和,磨成粉,加赤豆、果料等蒸制而成。为旧岁暮新春的时令米食。糕身松软香甜,糯而不粘,果仁口味多样。
油氽排骨年糕
猪大排肉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经油氽、烧煮而成。该小吃在上海有二种制法,分别以曙光饭店(原名小常州,号称排骨大王)和鲜得来点心店为代表,这两家都以经营排骨年糕而著名,但制作方法不同,口味迥异,各有特色,20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出名。
鲜肉猫耳朵
传统的猫耳朵是用凉水和面制成猫耳朵形疙瘩,用鸡丁、肉丁等作配料,带汤食用。上海乔家栅的猫耳朵独创一格,用手□面皮,包入肉馅或豆沙,油氽而成,风味特异。
糟田螺
选用中等大小的田螺,以调制过的陈糟为主要调料,烹煮而成。田螺肉鲜嫩劲韧,糟卤香味横溢,卤汁醇浓,肉卤同吃,更加鲜美。
高桥松饼
用精白粉、熟猪油、绵白糖、赤豆、桂花为原料,精细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为高桥四大名点(松饼,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淮海中路瑞金路口的高桥食品厂门市部专营。
城隍庙梨膏糖
相传已有1300多年历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庙开设了果膏糖店,由于业主善于经营,使城隍庙梨膏糖扬名中外。此糖分疗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两类。疗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开胃之效用。
系采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红等药材和白砂糖一起经煎熬精制而成。花色梨膏糖则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药加上白糖精熬而成。现由豫园商城上海梨膏糖商店专卖。
奶油五香豆
奶油五香豆以本地绿色蚕豆为原料,伴以茴香、桂皮、精盐、白糖、香精、奶油等佐料精制而成。其特点是微带甜味,清醇可口、色泽光洁,回味久长,又能生津开胃。
猴银鱼
枫泾丁蹄
十四种上海经典传统风味小吃
城隍庙梨膏糖
阳春面
蒸拌冷面
蟹壳黄
海棠糕
条头糕薄荷糕
开洋葱油拌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2:07

南翔小笼、香菇素菜包、鸽蛋圆子、擂沙团、油氽排骨年糕、蟹壳黄、凤尾烧卖、生煎馒头、桂花糖藕、鸡粥、薄荷糕、绿豆糕、千层油糕、太白拉糕、油条、大饼、豆浆、粢饭、鲜肉锅贴、咖口厘牛肉汤、虾肉小馄饨、百果馅酒酿园子、油墩子、油炸臭豆腐、烘山竽、开洋葱油拌面、枣泥酥饼、萝卜丝酥饼、白糖莲心粥、牛筋百叶汤、桂花红豆汤、三丝眉毛酥、五香茶叶蛋、醪糟汤圆、五丁包、八宝饭、油氽馒头、炒年糕、血糯火羹、冷面、粉丝鸡血油豆腐汤、三鲜豆皮、阳春面、素鸡、红豆沙、海带绿豆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2:05

上海美食街大全
云南路:上海人下“馆子”去的最多的要数云南路了。不仅长安饺子楼、金陵酒家、三和楼菜馆、老正兴菜馆等日渐兴隆,并且弄口过街楼下也开始设摊供应宵夜,成为沪上闻名的美食街。云南路上最有名的当属北京烤鸭和小金陵盐水鸭。还有“鲜得来”排骨年糕,“小绍兴”的白斩鸡,“南翔”的小笼包,天津狗不理包子,山东水饺,“老四川”火锅等,当然最让人“牵肠挂肚”的要数“烤羊肉”了,老远就能闻到羊肉的香味,2元钱买上一串,让你离开云南路的时候都有些恋恋不舍。
黄河路:从南京路拐进,你会感觉进入了一条森林之路,高大密集的餐馆门牌在向你频频招手。你已经进入了一条生猛实惠的餐饮超市。
乍浦路:虹口著名的美食街,紧邻市级商业街四川北路,这里汇聚着各地特色菜肴的饭馆、酒楼,是沪上中产阶层宴请、聚会的首选。 交通:100、848路乍浦路终点站、63、563路吴淞路终点站,61路天潼路终点站,途经乍浦路,在海宁路上设站的有6、13、14、17、25、147、220、223、510、922路。在天潼路上设站的有19、65、928路。
上海小吃
南翔小笼、香菇素菜包、鸽蛋圆子、擂沙团、油氽排骨年糕、蟹壳黄、凤尾烧卖、生煎馒头、桂花糖藕、鸡粥、薄荷糕、绿豆糕、千层油糕、太白拉糕、油条、大饼、豆浆、粢饭、鲜肉锅贴、咖口厘牛肉汤、虾肉小馄饨、百果馅酒酿园子、油墩子、油炸臭豆腐、烘山竽、开洋葱油拌面、枣泥酥饼、萝卜丝酥饼、白糖莲心粥、牛筋百叶汤、桂花红豆汤、三丝眉毛酥、五香茶叶蛋、醪糟汤圆、五丁包、八宝饭、油氽馒头、炒年糕、血糯火羹、冷面、粉丝鸡血油豆腐汤、三鲜豆皮、阳春面、素鸡、红豆沙、海带绿豆沙
上海小吃-以食为主
南翔小笼馒头:豫园 蟹黄小笼包、汤包:南翔小笼、松月楼、老松盛(豫园内)
蟹粉小笼:王家沙、鼎泰丰 素菜包子:春风得意楼(豫园附近)、神州豆浆店、新亚大包
鸽蛋圆子:桂花厅点心店(豫园) 擂沙团:乔加栅点心店
枣泥酥饼:绿波廊 猪油百果松糕:五芳斋
排骨年糕:小常州点心店、鲜得来 鸡鸭血汤:松盛点心店(城隍庙大门边)
蟹壳黄:萝春阁、大壶春、吴苑点心店 开洋葱油面:湖滨点心店(豫园附近)
凤尾烧卖:绿波廊餐厅(豫园) 虾肉烧卖:沈大成
饺子:大娘水饺、大清花水饺 生煎馒头:神州豆浆店、丰裕生煎、萝春阁、小杨生煎(吴江路)
桂花糖藕:五芳斋点心店 小绍兴鸡粥:“小绍兴”鸡粥店
油条:神州豆浆店、永和豆浆店 鲜肉锅贴:大壶春(近大世界)
五香茶叶蛋:绿波廊 素点:龙华寺、静安寺、豫园(春风松月楼)、功德林、
上海小吃-以地点为主:
豫园:八宝饭、如意糕、松糕、重油酥饼、生煎、大饼、油条、葱油饼、荤素大包、粢饭、排骨年糕、虾饺等。
绿波廊:葫芦腰米酥、蟹肉小笼 乔家栅:鲜肉猫耳朵
顺角轩饺子店:饺子(黄兴路1616号) 老城隍庙:五仁梅花酥、笋肉青菜饺、冬菜粢毛团、排骨年糕
云南路、吴江路 、古北区:鹿港小镇(小吃)、半亩园(抓饼)、鼎泰丰(蟹粉小笼43元/笼)

我认为上海最好吃的小食品
1.阿尔贝多爸爸的泡芙工房の泡芙
乃是本人吃过最美味的泡芙,外层酥皮香香的软软的,内里蛋奶滑滑冰冰的,奶香浓郁,很有些冰淇淋的风味.咬一口酥皮,内馅软软得好象快要流出来.让你禁不住迅速消灭它.最多一次,吃了三个...
发现地:太平洋百货地下(徐汇,淮海),来福士地下
2.季诺面包坊の墨西哥面包
面包我一向爱吃.很多家的很多品种都喜欢,不胜枚举.这一个,是一旦看到新鲜出炉.就必要买上几个,除之而后快的.外面的面包有蛋糕和面包的双重口感,即不特别绵软,边边角上又有些硬硬的,内里的奶酥相当浓郁美味.如果是刚出炉的,里面的馅热热的感觉能流动一样.回味ING...
发现地:季诺面包坊.(正大地下那家个人觉得做得最美味)
3.面包新语(breadtalk)
因为喜欢吃面包,所以从最早在来福士一楼看到它,就在三天内把它家所有品种全吃了个遍....很新鲜美味,而且用料和做法很特别,不同与普通面包.最喜欢:蕉点(香蕉味的,不知道为什么,常常买不到,555),(南/北)印度饼(好奇怪,面包点里怎么卖饼呢,而且也分不清这北和南有什么区别...反正就是好吃,里面是咖喱馅的,非常浓郁,外皮是软软的.挺大一个).它家的CHEESECAKE也很美味~
发现地:来福士广场一楼.美罗城
4.飞龙生煎の蟹粉酸辣汤
说了很多甜的,说个咸的吧.本来是去吃生煎的,结果却发现了这个极品美味...特别浓厚的汤,酸酸辣辣的,里面东东也很多,还有蟹黄呢.中汤碗一盆,喝下去,又鲜又爽...真是妙不可言.它家的生煎也很不错,是底朝上煎的那种,煎过的部分也非常酥一点不硬.肉肉又鲜又紧实.(小声说一句,比那天天排长队的小杨生煎好吃多多了,那东东不过是卖个名气,人云亦云.其实味道真不咋样.起码比它好吃的多的是.我吃过一次,再不想吃)
发现地:南京路步行街,靠近置地广场
友情提示:2客生煎,一碗酸辣汤.一碗蟹粉小馄饨.两个人吃的话,正正好.
5.第五街咖啡の珍珠奶茶
好象是个连锁企业吧?反正别地我没喝过.始终喝的是同济里面的那家,很好喝的珍珠奶茶,茶和奶的比例很合适,甜度也刚好.珍珠不软不硬特别有韧性.让阿姨放一些些咖啡粉更好喝.比避风塘和仙踪林的好喝.
发现地:同济本部大操场旁第五街咖啡屋 友情提示:可以要求放咖啡粉,不加价哦~(PS:品质稳定,好味道始终如一)
6.来福士美食广场の红豆牛奶冰
来福士6楼的美食广场,和其他小吃广场一样,基本没什么值得好吃的.只有那家卖冰的铺子.真的很是到位.它家的冰用特殊的机器压榨,真的好象洁白的雪一样,而且很细腻很细腻,入口即化,不象有些冰沙,吃进去好象塞了满嘴沙子,极其粗糙.红豆煮得很酥烂,吃上去沙沙的,很甘甜.而且很大很大一盘子,只要10元.
发现地:来福士6楼美食广场
友情提示:所谓牛奶冰,是放炼乳的,你可以和制作人员讲一下,少放一些炼乳,这样不会很甜,但绝不影响口味.
7.糖潮の椰芒奶昔
糖潮是家吃广东菜的餐厅.点心甜品也做的好,和许留山是一类型的。它家的椰芒奶昔第一次喝就爱上了,吃的到的芒果粒,很新鲜很香.还有小小的西米混合在椰汁里,QQ里的.不甜,非常清爽可口.
发现地:南京西路糖潮食府淮海中路东南亚餐厅
8.荔园の双皮奶
广东人开的以潮州小食和甜品为主的小店,却是真喜欢.店不起眼,但是他家的东西却不含糊,尤其是双皮奶,一街之隔也有更加出名的"甜蜜蜜",双皮奶却没有荔园的好吃.奶香浓郁,放在冰柜里的,吃起来冰冰的,好象吃布丁一样,口感很Q,喜欢喝牛奶或者吃布丁的女孩子一定喜欢.据说这东东是很需要手艺,做法烦琐的传统美食呢.
发现地:吴江路荔园
友情提示:为了保证新鲜和品质,它家每天限量供应,卖完就没了,所以想吃就要趁早哦.~它家的粥也很有水准.很鲜美,煮又糯又稠.有段时间爱上了,天天去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2:06

上海 特色小吃--上海小吃三主件

上海是各种名特小吃荟萃的地方,它的口味,既不同于粤港地区的纯甜味,也有别于四川、重庆的麻辣味,而是以清淡、鲜美、可口著称。

上海的小吃,有蒸、煮、炸、烙,品种很多,最为消费者喜爱的,莫过于是:汤包、百叶、油面精。这是人们最青睐的“三主件”。

汤包:上海汤包的特点,做工精细,小巧玲珑,皮薄,馅多、虾肉、蟹肉,不论是哪一种馅,都咸淡适度,口感极好。每一小笼内一般放汤包十个,用松针铺底,不粘皮、又清香,端上桌后,观其形、闻其味,食欲大增,咬开皮,包内有少许油水,故称“汤包”。

百叶:是一种用豆精皮(上海称为“千张”)做成一个结子的小吃,有若干层,故叫“百叶”,沸水煮熟后盛入有骨头汤的碗里,并加入精盐、味精葱花等作料,吃起来清淡爽口。

油面精:是用精面粉发酵后做成一个个小圆团,用油锅炸泡成金*后起锅,再放入有滚烫骨头汤和加了若干作料的碗内,食用时,有一种油而不腻的可口之感。

头脑

原料:干糍粑片200克,鸡蛋10个,鸡脯肉、火腿各75克,猪肉150克,蛋皮1张,甜酒汁100毫升,冰糖150克,熟猪油600克(耗150克)。

(1)锅上火,入油,烧至5成热,糍粑粘上1个蛋糊炸香发泡,取出入碗,锅上火,入油,热时磕入鸡蛋(9个),煎成荷包蛋,移在糍粑上。将鸡肉、火腿、猪肉煮熟、切丝。蛋皮切丝。把以上四丝按梅花状依次拼摆在荷包蛋上。

(2)冰糖、酒汁、清水(400毫升)入锅煮沸溶化,顺碗边淋入碗中即成。

油煎八宝饭

原料:

主料:糯米300克。

配料:去核大枣、通芯莲籽、熟苡仁米、冬瓜蜜饯、发菠萝干、红绿丝各50克,豆沙100克。桔饼、桂圆、水

调料:白糖150克,熟猪油80克。

制法:

(1)将上述配料中的前8种加工为半成品。糯米淘洗干净,蒸熟成饭,趁热拌入白糖80克、猪油40克。

(2)将八宝料按自己设计的图案拼摆在豌底,放上一层糯米饭;加上豆沙,再放上余下的糯米饭,抹光滑,入笼蒸透。

(3)炒锅上火烧热,用油滑锅,再次放油入锅(40克),取出八宝饭,按成包心饼状,入锅煎至两面黄,取出装盘,有图案的一面朝上,撒上白糖70克上桌。

鸭油蒸臭豆腐

臭豆腐,我国各地均有。云南所产色泽淡黄,表面有一层酵菌体茸毛,味臭,鲜香适口。鸭油,味腥,鲜香浓郁。两者结合,去异存香,别具风味,是云南民问酷爱的小吃。臭豆腐,又称毛豆腐,可能起源于元代。相传,朱元漳幼时帮地主放牛,后被炒了鱿鱼,住进破庙,当了乞丐。长工们每天从老财家弄些饭菜还有鲜豆腐让其充饥。有一次朱与小乞丐们外出赶庙会,一去就是三天,长工们不知道,依旧将食物藏入稻草里。第四天朱等回来了,忙从稻草里取吃的,只有豆腐依然成块,但长了一层毛,将就破罐煎吃,味美极了。后来朱当了开国皇帝,山珍海味吃腻了,便想起当年吃毛豆腐。即命御厨用稻草覆盖鲜豆腐,待长毛后宴请群臣,无不叫好!从此,毛豆腐逐渐流传到了民问,成了价廉物美的名食。原料:主料:臭豆腐300克,精盐2克,熟辣子面、红油各3克,鸭油100克。制法臭豆腐切成块放入碗底,撒上辣子面、盐,浇上鸭油,上笼,蒸熟,取出淋上红油,拌匀即食。

麻麻豆豆

逢腊月初一,晋中正是天寒地冻的时候。前穷人缺衣少食,日子难熬,更愁身染疾病而无钱治疗。因此,每当这天晚上,榆次人爱将玉米、黄豆、高粱、麦子、麻子等五谷杂粮炒熟。全家围坐而食,叫吃“麻麻豆豆”,企盼着能驱赶邪气,撵走瘟种,故有“腊月初一不见炒,一个起来一个倒(病倒)”的民谚流传。又因这天已进入腊月,临近年关,所以又叫吃“报讯儿的麻麻豆豆”。
麻麻豆豆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五谷杂粮各少许。
[工艺]将细砂放入铁锅内烤热,再将杂粮依次放入锅内,搅拌至熟后筛去砂土,晾凉即可嚼食。
[特色]香甜可口,回味无穷。

砂炒冻豆

冻豆,早在明清已被作为一种节日传统小食品,在左权县民间广泛食用。每当腊月初一这天,早晨起床,不要说话,先吃几颗冻豆,传说是咬灾躲难的。即百姓的一句口头禅“腊月初一不吃炒,这个起来那个倒”。
冻豆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黄豆1000克,中砂2500克,温水(30摄氏度)2500克。
[工艺]将黄豆筛选、挑拣后倒入盆内,用温水浸泡1-2小时,然后,置于零下20摄氏度的室外,冻24小时。冻好后生火架锅,先将砂烘红,再倒入冻豆,来回不停地搅动,至豆皮能自动脱落、变黄,就可出锅,出锅后筛去砂土,豆子即可食用。
[特色]香、脆、酥、味美可口。

小稀瓜瓜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旧称祭灶节。民间传说这天灶君爷在人间忙碌了一年,要去天宫向玉帝禀报百姓的生活情况。那些平日作恶多端,生活奢侈的剥削者甚感害怕,便用糖粞制成的小瓜果供奉灶君,意在封住灶君爷的嘴,让他回宫后不要讲出实情而使他们遭难。而贫寒人家则不然,他们想的是年关*近,欠债累累无法偿还,因此称其为“催命的小稀瓜瓜”。
现在,人民群众富裕起来,争购年食小稀瓜瓜也不再为敬神了,而是变成了做给孩子们的美食,并给他们带来了节日的快乐。
小稀瓜瓜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糖粞若干,加温溶化。
[工艺]用一空心小竹管蘸溶化后的糖稀少许,用嘴轻轻吹气,待糖稀成空心球状,取下放置冷屋,随时可食。
[特色]甘甜香脆。

雪花糕

“雪花糕”是清朝末年,是榆次龙庙街的一名称“金儿”的人所经营过的,江米面制作的一种风味甜食。因其用特制的小木甑蒸制而成,故又称“甑子糕”。
据老年人回忆,当时,只要听到“金儿”那“玫瑰,桂花两样馅的雪花糕,喂!”的叫卖声,人们就立即会围满他的小吃担。那白花花,热腾腾的“雪花糕”上,撒着红或白糖,炒芝麻,浇着桂花、玫瑰汁,又热又甜,又香又软,吃上一碗,浑身觉暖。
雪花糕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江米面、红或白糖、玫瑰、桂花、核桃仁、青红丝、芝麻。
[工艺]预先准备风箱火、大肚汹铜蒸锅,木制小甑(直径约10厘米、高约8厘米)数个。将江米面用冷水拌匀成糊状,盛入木甑内,撒上些糖、桃仁、青红丝、用碗扣住,放入蒸锅蒸制,。熟后,将糕扣入碗内,撒上糖、青红丝、炒芝麻、浇上玫瑰汁或桂花汁,即可食用。
[特色]色泽鲜艳,香味浓郁,入口绵软、甜、香。

榆次灌肠

榆次灌肠,历史悠久。在*初年,榆次市场上经营灌肠者较多,但以大乘寺街范臭小家是祖传的灌肠经营者。清朝时,范臭小从小随父范庆林学做灌肠,*25年后,其子范二毛又继承其业,后又传其孙范玉亭,成为四代经营灌肠世家。
灌肠是用荞面为主料制成的一种面食品,其形状与烧饼相似,只是中间稍厚,四周略薄。在当地,灌肠一年四季均可食用,相比之下,春、夏、秋三季冷食为上,隆冬季节热炒最佳。
在榆次,以猪血灌肠最为出名。其原料以荞面和猪血为主,选用荞面必须白而精细,选用猪血必须是“中间血”,鲜而不腐。猪血灌肠吃起来鲜香可口,浅褐色,软中有韧而富有弹性。
灌肠冷食时辅以佐料,以盐、蒜、醋、辣酱为主,再滴几滴香油,食之凉爽、利口、香辣适中。热食应切块,以猪油烹炒,佐以蒜、醋,食之清香可口。
灌肠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精细荞面、精盐。
[工艺]用水和面时由硬到软、由稠到稀,用手渐渐掌出其精,然后将稀面汤摊入碟中,上笼猛火蒸熟。
[特色]清香可口。

平遥碗脱则

碗脱则,是晋中平遥县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也是佐酒佳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碗脱则为清光绪初年,平遥县城南堡的名厨董宣师付所创,距今已有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00年(即光绪26年),慈禧太后一行避祸西安,路经平遥时,食用了董宣的碗脱则,赞不绝口,并赐予重赏。传说,从此碗脱则被封为御膳,于是碗脱则名声大震,以后渐渐流传到民间,成了饭铺摊点中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食品。
碗脱则主要由白面粉制作。它集凉粉与灌肠的优点于一身,既有凉粉的清爽利口,又有灌肠的浓烈香味,精而不腻,滑利爽心。夏可凉拌,冬则热烹,老少皆宜,四季风行,是人们机喜爱的一种风味小吃食品。
碗脱则的传统制作工艺代代相传,并不断有所改进。目前,以董宣师付*传人董兴旺所制为最精。
碗脱则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面粉、菜籽油。
[工艺]以1:66之比,将面粉用温水调成糊状,再加入0.6%的盐水与大料水及每斤面粉5%的菜籽油,调匀后分盛于五寸小碟内,上笼蒸15分钟,出笼晾凉。
冷食:将碗脱则切成条状放入盘中,以醋、蒜制、芝麻、辣椒末、香油等拌匀。
热炒:待猪肉八成熟,把条状碗脱则入锅,加山药丝,豆芽和其它佐料。
[特色]色呈乳黄,折卷不断,光滑如玉。

老豆腐

榆次的老豆腐也是一种传统的风味小吃,究竟从何时开始在榆次出现,一般人说不清楚。但是,现在八、九十岁的老人记得小时侯榆次街上就有卖豆腐的。这种食品,老幼皆宜,营养价值很高。
老豆腐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黄豆1500克,葡萄糖粉50克,食油适量。
[工艺]用冷水泡上黄豆,夏季6小时,冬季10小时左右,用水淘洗几次,每斤豆子加15斤水磨成豆浆。用锅熬沸豆浆,点些食油把豆沫去掉,再加开水冲稀。把葡萄糖粉放入另一个容器内,快速将熬好的豆浆倒入容器内。搅拌均匀后用盖子盖压,15分钟即成。
[特色]雪白柔软,清香可口。
期待你的满意啊~~快乐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2:06

吴江路的小杨生煎
粗粗地掰一掰手指头,上海滩的生煎馒头店少说也有几百家,比STARBUCKS的咖啡店要壮观多了。甚至听上海的朋友讲过这样一段话,“阿拉等情人超过五分钟,就要发几句牢*了,但等生煎馒头就没问题。”可见这小小生煎对于上海人是怎样的重要。小杨生煎是家有着7年历史的生煎店,个大汤多是特色,每一只都像婴儿的小拳头那么大,金灿灿的,皮薄如纸,却薄而不破,互不粘连,肉馅是用剁碎的猪肉,加上酱油、葱姜末、花椒面、香油调制成的。
地址:吴江路54号、60号
避风塘的九肚鱼
避风塘做的是地道的港式点心,九肚鱼是一种海鱼,潮汕人称“豆腐鱼”,“造型”特别,像大个儿的泥鳅,肉质有点灰白色,而且绵软少骨,用筷子夹,就得小心了,稍一用力,可就“分尸”了。油炸时加上面粉拖,形状美观,色泽金黄,口味咸、鲜、香,口感外焦里嫩,夹起一块就往嘴里送,汤汁和肉质吸满油水,嫩滑得像豆腐。不过现在外面“大兴”的避风塘太多了,吃九肚鱼一定要认准正宗的6家。
地址:长乐路175号
打浦路1号金玉兰广场
南京西路1333号
张杨路501号第一八佰伴
海宁路358号国际商厦
吴中路1258号(合川路口)
四海游龙的锅贴
锅贴是四海游龙的特色,锅贴的样子也比较反传统,是条状的,长长扁扁的,乍一看有点像北京的褡裢火烧,又感觉更像日本蒸饺。吃这样的锅贴觉得比较特别,没有本地锅贴那么油腻,味道不错。
地址:龙川路121号
田林东路456号
茅台路670号
蟹壳黄
用发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馅的酥饼。饼色与形状酷似煮熟的蟹壳。成品呈褐*,吃口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楼、老虎灶(开水专营店)的店面处,大都设有一个立式烘缸和一个平底煎盘炉,边做边卖两件小点心——蟹壳黄和生煎馒头。
蟹壳黄香酥,生煎馒头鲜嫩,深受茶客喜爱。20世纪30年代后期,出现了单卖这两个品种的专业店,如黄家沙、大壶春、吴苑等,名噪一时。
枣泥酥饼
是用油酥面作皮,黑枣泥为馅,经油炸成熟的面食。其色泽金黄,小巧玲珑,外皮酥松,馅香甜可口,深受港澳同胞及日本旅游者欢迎。
生煎馒头
上海称包子为馒头,因此,生煎馒头实为生煎包子。用半发酵面包馅,排放平底锅内,用油煎,喷水若干次即熟。其底部色金黄、硬香带脆,馒身白色,软而松,肉馅鲜嫩稍带卤汁,咬嚼时还有芝麻或葱的香味。以出锅热吃为佳。
生煎馒头原为茶楼、老虎灶(开水店)兼营品种。馅心以鲜猪肉加皮冻为主。20世纪30年代后,上海饮食业有了生煎馒头的专业店,馅心花色也增加了鸡肉、虾仁等多种品种。
蒸拌冷面
是将面条先蒸后煮,再用冷风吹凉,加调味拌食的面食。上海饮食市场上,冷面一向是夏季旺销品种。1937年前后,制法都是将面条煮熟后,用冷水冲凉而成。1949年后,卫生部门因冷面用生水冲凉而予以禁售。
1952年,四如春点心店采取将面条先蒸后煮,再用冷风吹凉的办法加工冷面,获得成功。不仅符合卫生要求,且加工后的面条硬韧滑爽,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
阳春面
又称光面。民间习惯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上海市井隐语以十为阳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钱十文,故称阳春面。开洋葱油拌面又称海米葱油拌面。以熬香的葱油和烧透的海米(上海人称开洋),与煮熟的面条一起拌食。
面条韧糯滑爽,海米软而鲜美,葱油香郁四溢。1945年后,城隍庙有个姓陈的摊贩运用苏北家乡日常的方法熬制葱油,用来拌面。葱香浓郁与众不同,很受欢迎,流传至今。现为湖滨点心店的特点小吃。百果馅酒酿圆子
以果料为馅,滚包糯米粉的小圆子与酒酿同煮而成。酒酿味浓甜润,圆子较糯,馅甜香。
擂沙圆
糯米汤团煮熟后滚上一层擂制的干赤豆粉而成。清朝末年,上海城里三牌楼附近的雷妪以设摊卖汤团为生。为多做些生意,她想方设法弥补汤团存放和携带不便的缺陷。开始,她把汤团表面滚了一层糯米干粉,后又试制了各类干粉,结果采用赤豆粉效果甚佳,大受食客欢迎。
猪油百果松糕
用糯米、粳米掺和,磨成粉,加赤豆、果料等蒸制而成。为旧岁暮新春的时令米食。糕身松软香甜,糯而不粘,果仁口味多样。
油氽排骨年糕
猪大排肉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经油氽、烧煮而成。该小吃在上海有二种制法,分别以曙光饭店(原名小常州,号称排骨大王)和鲜得来点心店为代表,这两家都以经营排骨年糕而著名,但制作方法不同,口味迥异,各有特色,20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出名。
鲜肉猫耳朵
传统的猫耳朵是用凉水和面制成猫耳朵形疙瘩,用鸡丁、肉丁等作配料,带汤食用。上海乔家栅的猫耳朵独创一格,用手□面皮,包入肉馅或豆沙,油氽而成,风味特异。
糟田螺
选用中等大小的田螺,以调制过的陈糟为主要调料,烹煮而成。田螺肉鲜嫩劲韧,糟卤香味横溢,卤汁醇浓,肉卤同吃,更加鲜美。
高桥松饼
用精白粉、熟猪油、绵白糖、赤豆、桂花为原料,精细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为高桥四大名点(松饼,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淮海中路瑞金路口的高桥食品厂门市部专营。
城隍庙梨膏糖
相传已有1300多年历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庙开设了果膏糖店,由于业主善于经营,使城隍庙梨膏糖扬名中外。此糖分疗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两类。疗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开胃之效用。
系采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红等药材和白砂糖一起经煎熬精制而成。花色梨膏糖则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药加上白糖精熬而成。现由豫园商城上海梨膏糖商店专卖。
奶油五香豆
奶油五香豆以本地绿色蚕豆为原料,伴以茴香、桂皮、精盐、白糖、香精、奶油等佐料精制而成。其特点是微带甜味,清醇可口、色泽光洁,回味久长,又能生津开胃。
猴银鱼
枫泾丁蹄
十四种上海经典传统风味小吃
城隍庙梨膏糖
阳春面
蒸拌冷面
蟹壳黄
海棠糕
条头糕薄荷糕
开洋葱油拌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2:07

南翔小笼、香菇素菜包、鸽蛋圆子、擂沙团、油氽排骨年糕、蟹壳黄、凤尾烧卖、生煎馒头、桂花糖藕、鸡粥、薄荷糕、绿豆糕、千层油糕、太白拉糕、油条、大饼、豆浆、粢饭、鲜肉锅贴、咖口厘牛肉汤、虾肉小馄饨、百果馅酒酿园子、油墩子、油炸臭豆腐、烘山竽、开洋葱油拌面、枣泥酥饼、萝卜丝酥饼、白糖莲心粥、牛筋百叶汤、桂花红豆汤、三丝眉毛酥、五香茶叶蛋、醪糟汤圆、五丁包、八宝饭、油氽馒头、炒年糕、血糯火羹、冷面、粉丝鸡血油豆腐汤、三鲜豆皮、阳春面、素鸡、红豆沙、海带绿豆沙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