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2: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04:36
刘秀故里是哪的,襄阳南阳都在争60亿?
白水村为汉光武帝刘秀的故里,南阳因此而被称之为“帝乡”。古时的白水村,就在白河东岸的今宛城区瓦店镇南八里铺村,该村又名“贵人乡”。
《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考?职方典》(卷 460)南阳府古迹考下,“府志未载古迹”栏之“南阳县”内记有:“贵人乡,县南七十里,即白水村。相传为光武故里。”(中华书局影印本第39册,页32下)
《古今图书集成》 是清朝康熙时期有皇子胤祉和侍读、福建侯官人陈梦雷等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全书共10000卷,目录40卷,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并有康熙皇帝钦赐书名,雍正皇帝写序,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列为中国古代三部皇家巨作。其《职方典》多引明代方志。史料和权威性是勿庸置疑的。
百余年后,至清代中叶,陶澍于嘉庆十五年在四川主持乡试毕,回京途中,出三峡,经江陵、襄阳北归,曾亲临其地,于所做《蜀輏日记》中云:“(十月)三十日,(自新野县城出发北行)滨白河行。一路风帆络绎.二十里,沙店镇;五里入南阳界;十五里,赵店镇;二十里,贵人乡,光武故里,有碑。十里,食瓦店。”(光绪七年刊本,卷四,页20-215)。 现存八里铺村汉光武庙内的明嘉靖五年《重修泉庄寺》碑记
云:“寺以泉庄者,盖以其镜白水村之名二称之。”泉字由白水二字构成,说明八里铺村原名就叫白水村。
《昭明文选?张衡南都赋》唐李善注:“近载考侯思故,匪居匪宁,秽长沙之无乐,历江湘而北征。《东观汉纪》曰:舂陵节侯,长沙定王中子买。节侯生戴侯,戴侯生考侯。考侯仁以舂陵地势下湿,难以久处,上书愿徙南阳守坟墓,元帝许之,於是北徙。考或为孝,非也。嚁朱光於白水,会九世而飞荣。朱光,火德也,已见东京赋,《东观汉纪》曰:考侯仁徙封南阳白水乡。”《东观汉纪》又明确指出:“留子男昌守坟墓,元帝许之。”如果这个白水乡就在枣阳的舂陵,何必谈北徙和徙封,徙於白水,显然指的是南都附近的白水乡。 世界文化名人《科圣张衡》一书也解释《南都赋》说:“光武皇帝先祖考侯,对地势的选择就很注意,他感到南方舂陵地势下湿,难以久居,于是迁居南阳瓦店南八里铺,白水也因此更为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