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1: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5分钟前
北周至隋(西577~618)
文帝开皇三年(西583),东莱、长广二郡被撤销,掖、昌阳、黄、即墨、牟平、观阳、文登等七县由光州直管。五年(西585),光州更名为莱州,仍以掖县为治所。开皇十六年(西596),莱州东部地区分置牟州,治所在观阳县,下辖观阳、黄、牟平、文登等四县。缩小后的莱州治所依旧为掖县,管辖掖、昌阳、即墨、卢乡、长广等五县。
炀帝大业三年(西607),全国州改为郡,莱州与牟州合并为东莱郡,治所仍设于掖县,辖掖、黄、牟平、文登、观阳、昌阳、即墨、胶水(原长广县因避炀帝讳更名)、卢乡等九县。
隋唐交战时期(西616~622)
自炀帝大业十二年(西616)起,东莱郡先后臣服于王薄、窦建德、唐、刘黑闼等势力。实际长期被割据北海郡的綦(qí)公顺控制。高祖武德四年(西621),綦公顺向唐朝投降;五年,唐平定刘黑闼,胶东半岛最终稳定地归入唐朝版图。
唐至五代(西622~960)
唐朝时期,胶东半岛分为登、莱二州,前期在河南道管辖,安史之乱后长期被平卢淄青节度使控制。初盛唐阶段,高祖武德四年(西621)至玄宗开元廿九年(西741),东莱郡被分为登、莱二州,莱州稳定存在,治所在掖县,辖掖、胶水、昌阳、即墨四县。登州在太宗贞观元年(西627)至武周如意元年(西692)一度合并于莱州,短暂设治于文登、黄县后,中宗神龙三年(西707)在黄县蓬莱镇设蓬莱县,并将定州治所迁于此,辖蓬莱、黄、牟平、文登四县。
玄宗天宝元年(西742),改天下州为郡,莱、登二州分别改为东莱郡和东牟郡;肃宗乾元元年(西758),复郡为州,莱、登二州遂复。
中晚唐至五代时期(西923~1226)
胶东半岛仍为莱、登二州,长期受平卢淄青节度使管辖。后唐庄宗同光元年(西923)为避讳,昌阳县改名为莱阳县。
北宋(西960~1127)
胶东半岛归京东东路(帅漕宪仓四监司皆驻益都),仍沿用唐之旧制分为莱、登二州。莱州治所在掖县,辖掖、莱阳、胶水、即墨四县;登州治所在蓬莱县,辖蓬莱、黄、牟平、文登四县。
伪齐至金时期(西1127~1226)
胶东半岛划入山东东路,分为莱、登、宁海三州。
(1)莱州依旧治所在掖县。太宗天会九年暨伪齐阜昌二年(西1131),黄县西南境与掖县东境原东曲城县地析置招远县(治所设于罗峰镇,在今招远市罗峰街道)。此后,莱州共辖掖、招远、莱阳、胶水、即墨五县。
(2)登州依旧治所在蓬莱县。太宗天会九年暨伪齐阜昌二年(西1131),蓬莱县东境析置福山县(治所设于两水镇,在今烟台市福山区清洋街道),蓬莱县南境与莱阳县北境析置栖霞县(治所设于杨疃镇,在今栖霞市庄园街道城关村);同年,州东境析置宁海军。此后,登州共辖蓬莱、黄、福山、栖霞四县。
(3)太宗天会九年暨伪齐阜昌二年(西1131),大沽河以东的登州东境析置宁海军,治所在牟平县,辖牟平、文登两县。世宗大定廿二年(西1182),宁海军升格为宁海州,治所与辖境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