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哈航空243号航班事故调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3:5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16:53

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局(NTSB)在阿罗哈航空243号航班事故后展开了深入调查,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飞机的金属疲劳。飞机在盐水环境下的频繁操作加速了铝片黏合剂的失效,导致水分进入机体空隙并引发氧化。金属氧化部分体积膨胀,使得金属片分离,增加了铆钉的压力。飞机的高龄——已使用19年,完成,090次飞行,远超设计预期的75,000次,是事故的重要因素。这一事件促使美国各大航空公司决定淘汰老旧客机,并实施更严格的维修规定,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一位乘客在登机时发现机身存在裂痕,可能对飞行安全构成威胁,但未报告。裂痕位于登机门附近,可能是飞机频繁飞行累积的金属疲劳迹象。由于该航班是短程且频繁往返,该机在全球737客机中的飞行次数排名第二,这加重了事故的严重性。


在事故发生后,美国众议院通过了飞行安全研究法案(Aviation Safety Research Act),旨在加强原因的研究,以防止类似悲剧重演。事件中的两位机师,罗伯特·舜施泰莫在2005年退休,而马德林·汤普健斯继任副机长后升任机长,直至阿罗哈航空在2008年停业。




扩展资料

阿罗哈航空243号班机,又称夏威夷航空243号班机,是来往夏威夷的希洛岛和檀香山定期航班,使用波音737-200型客机飞行。1988年4月28日飞机在飞行途中发生爆裂性失压(explosive decompression)的事故,约头等舱部位的上半部外壳完全破损,机头与机身随时有分离解体的危险,但10多分钟后奇迹地在茂宜岛的卡富鲁伊机场安全迫降。事件当时,一名机组人员不幸被吸出机舱外死亡,而其余65名机组人员和乘客则分别受到轻重伤。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