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素学说燃烧本质的各种观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5小时前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5小时前

1703年,德国化学家施塔尔对前人的燃烧本质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提出了系统的燃素学说。他将燃烧视为由无数活跃微粒构成的实体,这些微粒可以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单独存在也能引发火焰。当大量微粒聚集时,火焰便显现,而这些微粒赋予空气热感,这些构成火元素的微粒被称为“燃素”。

施塔尔认为燃素是普遍存在的,渗透在万物之中。他甚至认为闪电是大气中燃素活跃的表现,使大气动荡。他将生命赋予燃素,认为生物因含有燃素而充满活力,无生命物体通过燃素的参与才能燃烧。燃素在他看来,是万物的内在生命,失去燃素的物体会变成灰烬,而灰烬获得燃素则能恢复生机。

施塔尔将燃烧现象解释为物质吸收或释放燃素的过程。例如,金属的煅烧,是燃素从金属中逸出形成煅渣;而将煅渣与木炭一起燃烧,燃素从木炭转移到煅渣,使其重新变成金属。硫磺燃烧后生成硫酸,硫酸与松节油混合则恢复为硫磺,这些变化都是燃素得失的结果。在他看来,物体可燃性的大小取决于其内部燃素的含量。

尽管燃素学说与波义耳的“火微粒”观点相似,但实际上,施塔尔的理论通过煅烧金属过程的化学反应式,展现了与前者的明显区别。


扩展资料

古代神话中有普罗米修斯盗天火以救人类的故事,火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而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也有几十万年了,火为人类的智能及体能的增长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火如何燃烧?这一点却长期困扰着人们,围绕火亦产生了诸多科学与不科学的猜测。在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四元素说中,火曾作为一种元素被提出来。古印度通讯古代中国都有相类似的说法。在当时的科学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是难对火再进行深究的。在古代,火被看作一切事物中最积极、最活跃、最能动、最容易变化的东西。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